-
月球殖民不是夢!月球水冰開採計劃開始成形啦
科學家、工程師和採礦技術專家開始繪製藍圖,規劃勘探和開採月球極地水冰所需的硬體和任務。他們為何對月球水冰產生濃厚興趣?原因很簡單:月球水冰可以轉化成氧、液態水和火箭燃料。開採水冰能夠幫助拓荒者在月球上生存並建造繁榮的殖民地,同時也能讓企業家賺得缽盈盆滿。
-
月球殖民不是夢!月球水冰開採計劃開始成型啦
博科園-科學科普科學家、工程師和採礦技術專家開始繪製藍圖,規劃勘探和開採月球極地水冰所需的硬體和任務。他們為何對月球水冰產生濃厚興趣?原因很簡單:月球水冰可以轉化成氧、液態水和火箭燃料。科學家、工程師和太空探索的倡導者將月球水冰視為一個寶貴的經濟資源。但在開採月球水冰資源前,他們需要獲取更多相關數據,進一步了解水冰分布、濃度、數量、深度、巖土力學性質以及設計和研發開採-處理系統所需的其它數據。科羅拉多礦業學院太空資源中心主任安格爾阿布德-馬德裡德表示:「很多航天機構、企業、創業公司和學術界參加了這一年的太空資源圓桌會議,彰顯會議的多元化和國際性。
-
人類月球探索:誰將擁有月球資源的開採權?
很多國家不斷研究從月球表面開採出珍貴礦藏的可能性。那麼人類在月球上的開採權,又有些什麼樣的規則?眾所周知,阿姆斯特朗是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類。並且,他還在月球上說出了一句廣為流傳的名言:「這是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在1969年7月的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之後,月球很少再有人類踏足。而在1972年之後,就再也沒有其它人登陸過月球。
-
到月球開採礦產為何甚囂塵上?
首先,太空探索應該是和平事業,不應該把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放在太空;其次,各國不得通過主權要求、使用或佔領等方法以及其他任何措施,把包括月球和其他天體在內的外層空間據為己有;其三,確保人類不會汙染所探索的地方。美國是1967年《外層空間條約》的成員國。1979年制定的《月球條約》(Moon Treaty)規定,任何外太空開採活動都必須遵守國際法。
-
NASA相關人士:月球水冰開採10年內或成現實
圖片來源:NASA據美國太空網近日報導,科學家、工程師和採礦技術專家目前已開始繪製藍圖,規劃勘探和開採月球極地水冰所需的硬體和任務。他們之所以對「月亮女神」上冰冷的水冰產生濃厚興趣,原因很簡單:月球水冰可以轉化成氧、液態水和火箭燃料。開採據悉儲量非常豐富的水冰資源能幫助「拓荒者」在月球上生存與繁榮發展,同時也能讓企業家賺得盆滿缽滿。
-
這時候還想劃分月球?NASA提出月球開採的「阿爾忒彌斯協議...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陳翔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任重 柳玉鵬】川普政府正在就月球資源開採起草一項由美國支持的新國際協議。據路透社6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將其新的月球開採國際協議稱為「阿爾忒彌斯協議」。根據協議草案內容,成員國可在其月球基地周圍建立「安全區」,以防在附近運行的競爭對手幹擾破壞。
-
俄計劃2030年後建常駐月球基地 2050年開採礦物
2030年後建常駐月球基地 2050年開採礦物俄羅斯《消息報》21日報導稱,俄羅斯航天集團公司的中央機械製造研究所新聞處處長奧莉加·扎羅娃表示,該研究所正在研究建立長期月球基地的計劃。實際上,月球基地計劃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就已開始,當時蘇聯對月球表面進行了長期調查。儘管目前月球計劃面臨財政困難,但在2030年後建立月球基地仍是俄羅斯航天戰略目標之一。目前俄羅斯「能源」火箭航天公司和中央機械製造研究所正在進行設計工作,長期月球基地的一些參數已經確定。報導稱,扎羅娃表示,俄準備在月球上建立一個可容納12人的基地。
-
從太空巖石中開採水可能為星際旅行「提供燃料」
據透露,小行星專家越來越相信,富含水的太空巖石可以開發出下一代火箭燃料。未來的水勘探者也許有一天會認為近地小行星比月球更適合開採。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我們的星球附近大約有1000個富含水的小行星可能比月球表面更容易接近。雖然大多數小行星直徑只有幾英尺,但其中超過25顆足夠大,可以提供大量的水。
-
月球究竟有多重要?人類邁入深空繞不開的地方 美日已經開始行動
據日本共同社9月28日報導,日本計劃於2035年前後在月球表面建成燃料工廠,用從月球冰沉積物提取的水製造氫燃料,以求實現大範圍月球探測的目標。俄羅斯空間政策研究所所長伊萬·莫伊謝耶夫稱:」在月球開採水,是人類進一步深入太空的必要環節。」
-
人類計劃未來聯合開採月球資源
包括俄羅斯、美國、中國和印度在內的多個太空強國以及私人太空探索公司已承諾花費數十億美元來抵達月球,並開採其大量資源。但這些雄心是否可行?Evgeny Slyuta博士說,月球上目前沒有價值開採,以人類目前的技術也沒有辦法大規模運回地球。
-
川普政府起草月球開採新協議 草案內容曝光
據路透社6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將其新的月球開採國際協議稱為「阿爾忒彌斯協議」。根據協議草案內容,成員國可在其月球基地周圍建立「安全區」,以防在附近運行的競爭對手幹擾破壞。該協議還將依據國際法制定一個框架,賦予私營公司對月球礦產資源的所有權。對此,俄國家杜馬議員克林採維奇表示,美國此舉意在建立一個類似於北約的太空聯盟。但如果沒有俄羅斯的技術,該計劃的實施將非常困難。
-
警惕太空法缺失:繼NASA變相售賣月球後 俄宣稱擁有金星主權
此舉也疑似為對NASA單方面宣稱月球資源可通過私人開採並售賣的回擊。但也隨著對金星的深入了解,前蘇聯科學家們逐漸認識到金星其實和地獄沒有什麼區別。因為上面不僅什麼都沒有,甚至環境還極其惡劣。但相比於俄羅斯的做法,NASA則顯得要高明的多:NASA並未直接宣稱美國擁有月球主權,但通過本國法律認定美私人航天企業開採並售賣月球資源合法,以間接達到獨家開發其他行星資源的目的。舉個例子,月球上有一種十分優質的核聚變原料——氦三(月球氦三儲量達到100萬噸,在地球上只有0.5噸,僅100噸氦三產生的核聚變能量能夠供全人類一年的能源消耗總量)。
-
俄專家提出摧毀月球建議,真的是為了地球好,還是有所發現?
在古詩詞中,存在很多關於月亮絕句,比如「舉杯邀明月,天涯共此時」,「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它們見證了古人跟月亮有著解不開的情緣,現在,人類更是將月球作為首個太空探索目標,20世紀的美國阿波羅號計劃,21世紀的中國嫦娥工程。
-
俄專家提出摧毀月球建議,真的是為了地球好,還是有所發現?
在古詩詞中,存在很多關於月亮絕句,比如「舉杯邀明月,天涯共此時」,「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它們見證了古人跟月亮有著解不開的情緣,現在,人類更是將月球作為首個太空探索目標,20世紀的美國阿波羅號計劃,21世紀的中國嫦娥工程。
-
研究發現月球兩極有水冰,未來可以移居月球了嗎?
美國夏威夷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21日宣布,他們首次發現了月球兩極表面存在水冰(water ice)的確切證據,並得到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確認。這一發現對於未來人類進行月球探測乃至太空探索都意義非凡。
-
太空探礦者競相開採月球資源 未來,月球旅行有望成現實
最近,一些由國外勢力投資的公司正計劃開採外太空礦(其中,包括貴金屬和其他未發掘的資源)。據估計,僅在月球上,就存在著價值數千萬億美元的資源。 這不僅是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也是一項令人絕望的計劃。無論結局如何,事情已經在進行中了。目前該商業公司外太空探礦火箭已經完成建設。為此,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已經為一些公司提供了發射的全部準備。
-
如何在月球上開採火箭燃料?
但科學家、火箭工程師、航天局和企業家對一種資源尤其感興趣,而且幾乎所有對飛向太空世界有興趣的人也都能從中得益——那就是水資源。這是為什麼呢?如果把水分解成氫和氧,然後再把這些成分液化,就能得到火箭燃料。如果飛船能在月球軌道或月球基地停下來加油,就不用在起飛時帶上全部推進劑,這樣就會大大減輕飛船重量,降低發射成本。
-
川普正式宣布:美國將開採月球!新太空競賽的開始?
川普近日,美國總統川普籤署了一項行政命令,允許從月球和小行星上開採資源,美國對月球的興趣已經持續了數十年。隨著美國太空人計劃於2024年重返月球,這個設想的推進將比幾十年來更加真實。美國在此計劃上並不孤單,歐洲空間局(ESA)也想開採月球。
-
太空「生物採礦」有望成真:科學家研究用細菌開採小行星礦藏
現在,美國和英國科學家正在研究利用細菌開採小行星金屬礦藏的可行性。他們認為,這種開採方式的成本低於常規手段——只需將水和細菌傾瀉到巖石上,就能萃取出金屬。那麼,究竟什麼是太空「生物採礦」?它又能給我們帶來多大利益呢?
-
美科學家首次發現月球兩極存在水冰
這一發現對於未來人類進行月球探測乃至太空探索都意義非凡。首次直接證明月球有水冰水冰是由水或融水在低溫下固結而成的冰。早在上世紀60年代,科學家們就提出水冰可能存在於月球、水星和穀神星的永久陰影區域。人類雖然已經成功登月,但是對月球上的資源還沒有詳盡的了解,水冰的發現將開啟人類探索太空的新紀元,因為它不僅可以為太空人提供飲用水,而且能製成火箭燃料。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二研究院研究員、國際宇航聯空間運輸委員會秘書長楊宇光說,在太空中其他星球上找到氧是很容易的,因為巖石等都是金屬的氧化物,但是氫並不容易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