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探礦者競相開採月球資源 未來,月球旅行有望成現實

2021-01-13 科技狗

科技狗7月24日消息,據外媒報導,一場銀河系淘金熱正在醞釀,這將使40年代的加利福尼亞看起來更像是一場預演的晚宴。最近,一些由國外勢力投資的公司正計劃開採外太空礦(其中,包括貴金屬和其他未發掘的資源)。據估計,僅在月球上,就存在著價值數千萬億美元的資源。

  這不僅是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也是一項令人絕望的計劃。無論結局如何,事情已經在進行中了。目前該商業公司外太空探礦火箭已經完成建設。為此,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已經為一些公司提供了發射的全部準備。正如他們所說的那樣,「宇宙的掘金是成熟的選擇,而財富則偏愛勇敢者。」

  不管我們喜不喜歡,地球上一些最富有的風險投資人不久將會在月球上開啟採礦作業。如果我們希望成為一個多星球物種,那也不一定是壞事。

  宇宙的淘金熱

  這些太空時代的探礦者所尋找的寶藏是無窮盡的。月球表面不僅存在大量的貴金屬和稀有的同位素,而且還有其他大量的自然資源。

  這些資源中很多都是非常有價值的。如,氦-3,目前的預期價值為4萬美元/盎司。從目前市場來看,黃金的價格是每盎司1200美元左右。而這一驚人的高估值來自於同位素在地球上的相對稀缺,以及它可作為燃料來源的潛力。氦-3可以作為一種高效的替代燃料,在聚變反應堆中,約199.58斤的燃料在理論上可以為達拉斯供電一整年。

  除了稀有的同位素和貴金屬外,月球還存在著很多冷的、硬的現金資源。為此,谷歌已撥出3000萬美元的獎金,用於「月球X獎」競賽,以挑戰私人資助的工程師和企業家開發太空探索成本的方法。換句話說,無論誰先登上月球,首先要獲得的資源是不受限制的,而且還能獲得數百萬美元的獎勵。

  谷歌還為完成特定任務的個人提供獎勵——包括水檢測獎金。事實證明,水不僅是月球上最有價值的資源,也是太陽系中最寶貴的資源。一旦凍結了水,氫和氧就很容易分離——如果你有氫氣和氧氣,你就有火箭燃料。想像一下,第一個月球加油站每公斤水能收多少錢!

  在月球上,即便是泥土(土壤)也是非常有價值的。由於將材料送入軌道的每磅成本很高,任何希望在月球上建立採礦作業的人都需要儘可能多地「生活在陸地上」。考慮到這一點,維吉尼亞理工大學的一個團隊使用了一種「模擬月球表面」來製造可用於月球建設項目的磚塊。與此同時,歐洲航天局已經開發出一種合成的建築材料,當與氧化鎂混合時,會產生一種具有3D列印潛力的材料。這樣就可以很輕鬆地把它列印出來,然後再高價賣給一個月球建築公司。

為什麼要把磚頭建在月球上呢?

  滿足礦工

  在2016年年底,月球快遞公司獲得了發射月球任務的批准。這標誌著美國政府首次批准了一項超越地球軌道的私人任務。

  「我們去月球不是因為它很容易,而是因為它是有利可圖的。」月球快遞公司聯合創始人Naveen Jain援引了約翰甘迺迪著名的萊斯大學月球演講。

  月球快遞公司是第一家在月球著陸器上展示和測試月球著陸器的私人公司。早在今年11月,該公司就可以在其他大獎上獲得現金自助。

  為了獲得首個2000萬美元的獎勵資格,一家私人資助的公司需要做的是成功地將一艘宇宙飛船發射到月球上,在月球表面行駛500米,同時將高清圖像和視頻傳回地球。

  事實上,月亮快車並不是唯一的一套適合在月球承載資源的工具。目前,該公司正在與其他幾家太空採礦公司進行競爭,其中關注最多的是來自加州山景城的深空工業(DSI),以及來自華盛頓州雷德蒙德的行星資源。雖然沒有明確地把重點放在月球上,但這兩家公司都通過技術從近地小行星(NEAs)中探測和提取資源,從而在未來太空採礦市場中開闢出自己的一片區域。

  由於它們靠近地球,許多富含水分的NEAs比月球容易得多。由於這個原因,行星資源將這些天體稱為「太陽系的低懸果實」,並正在開發一個太空望遠鏡平臺來分析NEAs來確定它們的成分。然後,利用這些數據分析NEAs物質用於原材料的前景。該公司計劃在2020年發射其小行星勘探系統。

  同樣地,DSI將使用它的探礦者-1號宇宙飛船與一個NEA會合,以確定它的組成和價值。該公司希望最終能利用一批「礦車」來抓住資源豐富的小行星,並提取水分。處理完後,推進器將利用這些水作為推進劑,把小行星拖回近地空間,在那裡這些資產可以被處理。該公司將於今年晚些時候推出其原型太空船。

  似乎所有的空間採礦業務還需要幾十年才能實現,但是安全世界基金會的項目經理Ian a.Christensen的說法,這個新時代的到來遠比你想像的要近。

  他解釋說:「在未來的幾年裡,我們將看到公司在地球的軌道上飛行技術演示和早期的「探勘」任務。「在10年內,商業演示和驗證任務將成為可能。」

  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研究員,Phil Metzger博士也曾表示,這個概念的主要挑戰,既不是技術也不是成本,而是簡單地讓人們相信它是現實的。

  儘管看起來似乎很超前,但這項技術已經在發展中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與機械巨頭卡特彼勒公司合作。作為創新合作計劃的一部分,雙方的合作將開發「挖泥作業」,例如挖溝、挖礦、鑽孔和挖掘。

  美國宇航局的資源勘探任務——最早可能在本世紀20年代初啟動——將利用探月機尋找月球地下資源。一旦發現礦藏,車輛就會部署一種鑽頭,將材料提取到一米深的地方。

  一米可能聽起來不現實,但事實上。在月球許多最有價值的材料並不需要大量的挖掘工程來獲得。由於數百萬年的撞擊,月球表面覆蓋著豐富的沉積物。

  在淘金潮的初期,早期的淘金者可以用手在溪流中手工淘金,而不用大量的提取。未被殖民的月球很可能是相似的,這就是為什麼傑恩不喜歡用「採礦」這個詞來解釋月球表面。

  賈恩在接受衛報採訪時解釋說:「採礦具有這樣的負面含義,人們認為你在鑽一個洞,破壞了東西。這更像是收藏或收穫。」

  一旦地球上出現第一個支持採礦業務所需的月球基礎設施之後,它也將為其他公司的效仿鋪平道路。

  月球快遞的目標不僅僅是挖掘月球尚未開發的資源,該公司的最後一步是為月球的供應鏈奠定基礎。因此,Naveen Jain認為自己不像月球掠奪的太空海盜,而更多的是一個太空時代的史蒂夫賈伯斯。

  「月亮快車真正在做的是建造月球的iPhone,而iPhone顯然會有一個應用程式商店,」傑恩解釋道。我們將開發一堆應用,我們也將讓第三方開發一堆應用。當我們登陸月球,建造基礎的iPhone基礎設施時,口袋妖怪將會是什麼?誰會建造它? 」

  從採集稀土元素到建造月球汽車旅館,再到建造月球加油站,月球的經濟潛力已經日趨成熟。

  然而,這不僅僅是一個太空時代的現金掠奪,如果我們希望成為一個多星球物種,這對人類來說是必要的一步。

  「15年後,月球將成為地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並有可能成為我們的第二個家園。」傑恩指出。(編譯:利永貞)

相關焦點

  • 人類計劃未來聯合開採月球資源
    包括俄羅斯、美國、中國和印度在內的多個太空強國以及私人太空探索公司已承諾花費數十億美元來抵達月球,並開採其大量資源。但這些雄心是否可行?Evgeny Slyuta博士說,月球上目前沒有價值開採,以人類目前的技術也沒有辦法大規模運回地球。
  • NASA相關人士:月球水冰開採10年內或成現實
    相關人士認為,月球水冰開採將於10年內成為現實。月球水冰開採將於10年內開始在最近於科羅拉多礦業學院舉行的空間資源圓桌會議上,與會專家濟濟一堂,討論了月球採礦的可行性、相關技術以及可能面臨的問題和挑戰。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詹森航天中心現場資源利用系統研發領導小組負責人傑拉德·桑德斯稱,所有與會人士對政府和商業開發月球的可能性表現出莫大的興趣。
  • 月球殖民不是夢!月球水冰開採計劃開始成形啦
    科學家、工程師和太空探索的倡導者將月球水冰視為一個寶貴的經濟資源。但在開採月球水冰資源前,他們需要獲取更多相關數據,進一步了解水冰分布、濃度、數量、深度、巖土力學性質以及設計和研發開採-處理系統所需的其它數據。
  • 月球殖民不是夢!月球水冰開採計劃開始成型啦
    科學家、工程師和太空探索的倡導者將月球水冰視為一個寶貴的經濟資源。但在開採月球水冰資源前,他們需要獲取更多相關數據,進一步了解水冰分布、濃度、數量、深度、巖土力學性質以及設計和研發開採-處理系統所需的其它數據。科羅拉多礦業學院太空資源中心主任安格爾阿布德-馬德裡德表示:「很多航天機構、企業、創業公司和學術界參加了這一年的太空資源圓桌會議,彰顯會議的多元化和國際性。
  • 人類月球探索:誰將擁有月球資源的開採權?
    但是最近有好幾家公司開始研究對月球資源的開採,對月球表面進行鑽探,尋找包括金、鉑金以及在電子產品中廣泛應用的稀有礦物等。比如日本公司iSpace則正在計劃建立一個「地月交通平臺」,並在月球上進行「極地水」的探索。在冷戰時期,太空探索之初,各國對開採外星球資源的所有權已經是成為了一個潛在的問題。
  • 未來誰有權利開採月球?為啥可控核聚變一定要用月球上的氦-3?
    太空採礦目前只是科幻小說或電影裡的事情,但也有望在未來成為現實,因為這是人類走向深空的必由之路,就像現在的高速路每段都有服務區一樣,太空採礦可以成為人類探索宇宙的中繼站,我們的月球肯定會成為首要的目標。那麼,月球上富含著哪些珍貴的資源讓人類如此嚮往呢?大量的黃金、鑽石或稀有金屬礦藏?
  • 美國宇航局(NASA)鼓勵私人開採月球資源,再賣給他們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周四宣布,將向開採月球資源的公司支付費用,並宣布將向這些公司購買巖石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正尋求鼓勵私人開採月球資源。NASA局長吉姆·布裡登斯汀在一篇聲明發布的博客文章中寫道,該計劃不會違反1967年的一項條約,該條約主張天體和太空不受國家主張的所有權。這項計劃的目標是那些計劃派遣機器人開採月球資源的公司,這是NASA制定布裡登斯汀所說的太空「行為規範」目標的一部分,並允許私人在月球上採礦,以幫助維持未來的太空人任務。
  • 研究發現月球兩極有水冰,未來可以移居月球了嗎?
    美國科羅拉多礦業學院空間資源中心主任安傑爾·阿布德·馬德裡指出,從月球提取冰,將是「建立太空經濟的第一步」。今年6月,在科羅拉多礦業學院舉行的空間資源圓桌會議上,科學家、工程師和採礦技術專家共同探討了開採月球水冰的可能性。與會者討論後認為,量化資源加上開發和部署技術的時間,開採水冰大概需要10年。
  • 未來有望實現的5大太空技術,科學家:太空旅行或將實現!
    一直以來,人們對太空的好奇從未減退,對太空的探索也從未停止。在未來,人類在徵服宇宙的道路上將取得多大成就?科學家對此進行了大膽而又科學的預測。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未來有望實現的五項太空技術吧!一、小行星開採。
  • 如何在月球上開採火箭燃料?
    但科學家、火箭工程師、航天局和企業家對一種資源尤其感興趣,而且幾乎所有對飛向太空世界有興趣的人也都能從中得益——那就是水資源。這是為什麼呢?如果把水分解成氫和氧,然後再把這些成分液化,就能得到火箭燃料。如果飛船能在月球軌道或月球基地停下來加油,就不用在起飛時帶上全部推進劑,這樣就會大大減輕飛船重量,降低發射成本。
  • 嫦娥五號將於年底前發射,中美為何競相探月?目標直指月球資源
    古往今來,人類眼中的月球美麗而神秘。即便拋卻浪漫的情懷,從純天文學的角度,月球也是意義非凡,是探索宇宙,甚至星際旅行的第一站。月球是屬於全人類的,但月球上的資源卻未必,很可能「先到先得」,這不,NASA局長吉姆·布裡登斯廷就把從月球開採礦藏比喻成從大海裡釣金槍魚,誰釣著就算誰的。
  • 月球上有哪些資源可供開採?
    目前除了各國政府都在規劃發射載人太空船去月球外,一些私有財團也在計劃。有的是為了展示實力,有的單純為了搞研究,但是這樣的世界性「飛船艦隊」離將來去月球上採礦的目標已經越來越近了。那麼,月球上有哪些資源值得開採?
  • 人類月球日:人類的月球旅行還有多遠
    隨著「睜眼看世界」的硬性旅行需求愈發被重視,以及科技技術的進步、各國資源的投入、市場多家企業的競爭,可以說月球旅行的第一步,重返登月已提上日程並將很快實現,幻想正逐漸走向現實。近期科技人員也發現了一種更便捷的太空旅遊方法,即在地球30千米或40千米的位置建立一個永久性平臺,此舉將會更加降低太空旅遊的成本,該技術如能實現,太空旅行價格將會下降至一個人約五萬美元。未來的月球旅行想必也會在私人公司主導下,通過技術與競爭的推動逐漸實現並轉向市場與親民。
  • 加快搶佔月球資源!美國打響第二輪月球爭奪戰,嫦娥五號臨危受命
    1967年《外層空間條約》規定,外太空的資源不歸任何一個國家所有,但是沒有對私人開發形成約束,如果私人企業對小行星、月球資源進行開採,可形成既成事實的局面,這也是美國當前對月球和小行星資源使用的策略。在2015年的法案之後,近日川普也籤署了行政命令,支持月球上的資源開採、挖掘小行星資源,確立了美國有關開採地外天體資源的政策,當然前提也需要服從1967年《外層空間條約》的監管制度。從歐巴馬到川普的太空政策,在商業太空領域的束縛不斷被削弱,鼓勵民間科技公司對外太空資源進行開採,也是變相鼓勵美國企業搶佔外空資源。
  • 到月球開採礦產為何甚囂塵上?
    該命令不認為月球上的礦產需要得到國際協議允許才能開始開採。此舉旨在為美國人在沒有任何國際條約許可的情況下開採月球上的礦產鋪平道路。探索太空的國際法律框架是以1967年籤署和頒布的《外層空間條約》為基礎的。該條約為各國如何探索太空制定了一系列寬鬆的指引。
  • 揭秘現實生活中在月球上生活的非凡真相
    今天,我們將揭秘在現實生活中在月球上生活的非凡真相。我們生活在一個科學開始變得像科幻小說的時代。我們有能夠進行高級思維和運動的機器人,有能夠製造3D物體的印表機,是的,我們甚至有建立月球前哨基地的能力。NASA的阿爾特彌斯計劃建立一個名為「月球門戶」的空間站,以及一個人類在月球表面著陸的系統。「月球門戶」將作為一個中轉站,方便旅行和月球建設。
  • 在未來極有可能變為現實的,月球7大奇思妙想!
    「價值」不言而喻,比如在未來人類是否能在月球上開採礦石?月球在未來能給我們帶來了什麼「商機」和經濟價值?月球會成為我們最新的旅遊目的地嗎?科學家們列舉出了以下關於月球的七個奇妙想法也許在未來很可能會實現。  利用月球資源建設觀察宇宙的基地  一些天文學家希望未來在月球上建造一個大型射電望遠鏡。因為在月球建立望遠鏡是非常有好處的,因為月球上沒有、太陽或木星的自然無線電噪音的影響。
  • 這時候還想劃分月球?NASA提出月球開採的「阿爾忒彌斯協議...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陳翔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任重 柳玉鵬】川普政府正在就月球資源開採起草一項由美國支持的新國際協議。據路透社6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將其新的月球開採國際協議稱為「阿爾忒彌斯協議」。根據協議草案內容,成員國可在其月球基地周圍建立「安全區」,以防在附近運行的競爭對手幹擾破壞。
  • 美國太空總署尋求商業夥伴開發月球資源的三大看點
    美國太空總署署長吉姆·布萊登斯坦(Jim Bridenstine)周四(9月10日)宣布,採集月球上的材料將成為該署科技開發項目中的一部分,這一項目旨幫助太空人為未來登月或者前往火星等其他太空領域的探索打下基礎。
  • 川普明確否定「太空」是全球共享資源,月球開採規則將被改變?
    眾所周知,目前,還沒有任何公司或國家準備在太空中索取或利用資源而變成私人財產。但一項3500億美元的航天產業可能會迅速改變這個形勢。一些公司已經在計劃探索月球,尋找諸如水、氦-3(在聚變核反應堆中可能有用)和稀土元素等原材料,稀土元素對於製造電子產品來說是無價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