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20時11分,在江蘇省揚州市高郵市、寶應縣交界處(北緯33.0度,東經119.6度)發生4.9級地震,震源深度5公裡,之後,還發生25次餘震,最大餘震震級3.6級。由於是淺源地震,揚州及泰州、鎮江等地震感明顯,但地震並未對上海產生影響。
截至記者發稿時,尚未收到造成人員死亡報告,寶應、高郵分別有兩人輕傷。此次地震實際震中位於高郵市周巷鎮,當地受損情況不嚴重。地震造成當地少量民居出現裂縫,少量煙囪倒塌。具體損壞狀況還在統計中。
江蘇省地震局新聞發言人、地震局副局長龔壽榮告訴早報記者,本次地震初步判定為主餘型地震,原震區近期發生更大地震可能性較小。
江蘇陸地20年最大地震
龔壽榮21時30分接受早報記者採訪時表示,4.9級地震發生後,揚州陸續出現大大小小25次餘震,其中,有感地震包括20時24分發生的3.6級餘震,震源深度5公裡;20時31分,發生的3.4級餘震,震源深度8公裡。
龔壽榮介紹,這次地震發生在涇口沙州斷裂帶,屬於一般的能量釋放,省地震局在地震後不久聯繫揚州相關部門得知,暫時沒有人員傷亡和房屋倒塌的相關報告。
南京地震局監測處副處長趙兵分析說,5級以上屬於破壞性地震,這次是4.9級,但因為震源只有5公裡,所以屬於強烈有感地震,可能會造成一些危房損害,但很少會造成房屋倒塌。
據了解,本次高郵、寶應交界4.9級地震為江蘇省20年來陸地發生的最大震級。該省近百年來,除鎮江發生過兩次5級左右地震外,其餘破壞性地震都是發生在黃海水域,最高震級為6級。另據了解,揚州雖然近百年來未發生破壞性地震,不過在遙遠的1624年2月10日,曾發生過6級地震,是該市歷史上最大地震。
早報記者了解到,江蘇主要有長江下遊-黃海地震帶和郯廬地震帶,而揚州並不位於這兩條主要地震帶上。
部分村民家煙囪倒塌
據靠近震源中心的高郵周巷雙馬村一位村民介紹,地震發生時,他正在屋內看電視,突然房子晃得很厲害,趕忙衝到屋外,發現其他村民也跑了出來,他打聽到,有部分村民家中的煙囪發生倒塌。
在揚州市區,昨晚該市中心城區時代廣場上聚集了大量市民,他們大多都是被地震「驚嚇」而出,由於擔心還會有餘震,很多市民一時不敢回家睡覺。在高郵寶應一些鄉村,許多村民紛紛在廣場上搭起了涼棚,部分人打算直接外面過夜。
高郵市委書記丁一已趕到地震中心地帶。」
寶應縣委書記仲生昨天23時許稱,寶應只有兩個人受了輕傷,少數煙囪倒塌,目前當地政府正在積極開展震後工作,幹部24小時值班。據悉,地震發生後,揚州市委書記謝正義、市長朱民陽已經分別趕往寶應、高郵震源所在地,並且動員縣鄉村三級黨員幹部逐村逐戶了解情況。同時,揚州市政府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確保交通、供水、供電一切正常。
破壞性地震可能性小
對於近期是否會有其他破壞性地震發生,龔壽榮告訴早報記者,江蘇省地震局在地震後緊急召開地震會商,本次地震初步判定為主餘型地震,原震區近期發生更大地震可能性較小。
揚州市地震局副局長李鳳如表示,通過地震震級判斷,餘震之後會有,但是近期不會發生超過4.8級的餘震,市民可以放心回家休息、睡覺。
南京市地震局監測處副處長趙兵表示,一般地震發生後,要看下面趨勢發展,如果接下來餘震頻度和次數較高,要研究分析這些餘震是不是正常序列,即正常的餘震釋放,震級和能量會有衰減趨勢,如果過一段時間,餘震更加強烈或抬升,要引起注意,有可能發生破壞性地震。據了解,揚州4.9級地震後,最大的餘震是3.6級,專家分析稱,不會出現大地震的可能。
上海市地震局宣教中心主任韋曉博士昨晚介紹說,這次揚州地震,除了極個別特別敏感的上海市民有感覺,基本沒有影響上海,所以,上海市地震局也不會啟動應急程序。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