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學院常務副院長顧兆林教授,建環系劉豔華主任、金立文教授課題組應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SME)邀請,於2016年1月3日至6日在新加坡參加第五屆國際微納尺度傳熱傳質會議(MNHMT),並於1月7日受邀參觀了新加坡零能耗建築與建築信息模型工作室。西安交大是本屆MNHMT會議的承辦方之一,顧兆林教授擔任會議的共同主席,劉豔華、金立文教授課題組的多名師生在會議上發表了學術論文報告,人居學院青年講師楊肖虎榮獲此次會議的最佳海報二等獎。
本屆MNHMT會議主題涉及微納流體動力學、納米流體、微納尺度的界面輸運現象、微納尺度傳熱傳質等13個領域。來自全球20多個國家的專家和學者進行了學術文章宣讀和學術海報展示。由於微製造技術的快速發展和相關高科技領域發展的迫切需求,微納尺度流體流動/傳熱/傳質這一前沿交叉科學的研究和教育過去十幾年在全球範圍迅速成長,對許多科學和工程領域產生了直接而深遠的影響。本次會議旨在為全球微納尺度傳熱傳質研究領域的專家和學者提供一個學術交流的平臺,並指引新的研究方向。
人居學院劉豔華教授題為「Preparation and Photocatalysis of a Glass Coated With Nanometer TiO2Codoped With N, F and Fe Elements」的學術報告,介紹了關於N、F、Fe摻雜改性TiO2玻璃的製備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該項研究的創新點在於為提高二氧化鈦的光催化效率並克服粉末催化劑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的不足,製備了N、F、Fe摻雜改性TiO2玻璃,並通過對有機物亞甲基藍溶液的降解測試了材料的光催化性能。TiO2光催化在室內空氣品質控制方面有著重要的應用,劉豔華教授長期致力於有關空氣品質的研究。
人居學院張聯英副教授學術報告題目為「Experimental Study on Enhance Falling Absorption Process using H2O/LiBr Nanofluids」,闡述了關於納米溴化鋰溶液降膜吸收傳熱傳質強化的研究方法及內容。文章創新點在於採用實驗研究的方法進一步探索納米流體強化傳熱傳質的機理,尋求納米流體在實際工業應用中的新突破。該項研究吸引了諸多學者的注意,報告結束後,張聯英副教授與多位國外學者進行了深入交流。
人居學院青年講師楊肖虎進行了主題為「Pore-Scaled Analytical Modelling of Permeability and Inertial Coefficient for Pressure Drop Prediction of Open-Cell Metallic Foams」的學術海報展示。該項研究的主要內容為:首先對開孔泡沫金屬微觀結構進行分析並建立物理模型,通過數學計算得到該泡沫金屬的滲透率和慣性係數的解析解,進一步預測流體穿過該泡沫金屬所產生的壓降,並將計算得到的解析解與實驗數據進行了對比。開孔泡沫金屬由於其比表面積大、強度高、傳熱性能好等優點在多個領域都有應用,但流體穿過泡沫金屬的壓降問題仍然是阻礙其實際應用的一個重要方面,該項研究思路新穎,模型預測值準確度高。楊肖虎講師的學術海報排版精緻、內容新穎,得到了會議組織方和與會學者的一致認同,最終獲得了會議最佳海報二等獎。
1月7日,金立文教授課題組應邀參觀了新加坡零能耗建築(Zero Energy Building)與建築信息模型工作室(BIM studio)。零能耗建築採用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為建築本身提供能量,並採用太陽能煙囪、太陽能薄膜發電、光導管照明等先進技術進行建築一體化設計,並對建築的用能系統進行在線監控,具有極高的借鑑和學習價值。建築信息模型工作室採用先進的數位技術進行建築結構、外觀及用能系統的設計,參觀者可通過3D眼鏡觀看建立模型的3維過程,該項技術突破了傳統學科分工,令人耳目一新。金立文教授課題組長期致力於建築節能的相關研究,此次出訪參觀拓寬了師生對現代建築設計的認識,加強了課題組與國際先進研究單位的學術交流。
此次人居學院師生一行出訪新加坡參加第五屆MNHMT會議及參觀新加坡零能耗建築與建築信息模型工作室,與國際同行分享了自己的科研成果,也獲得了豐富的前沿學科知識與科研經驗,拓展了現代學科發展的新思路與新視野。
本次會議由ASME主辦,其從事發展機械工程及其有關領域的科學技術,鼓勵基礎研究,促進學術交流,其主辦了大量機械工程製造領域的頂級學術會議,如國際機械工程交流博覽會(IMECE)、渦輪機械博覽會(GT)等,並與IEEE等其他學科的頂級學會合作主辦交叉學科和多學科複合行業學術會議,被認為是業內最高水平的學術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