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學者赴雪梨參加第18屆國際投入產出會議

2021-01-11 國家統計局

 

第18屆國際投入產出會議在雪梨召開

 

  第18屆國際投入產出會議於2010年6月20日至6月25日在澳大利亞雪梨大學召開。此次會議的主題為「Re-thinking economic growth towards sustainability and well-being」。

 

  國際投入產出學會(The International Input-Output Association ,IIOA)於1988年在奧地利維也納註冊成立,是一個學術性的、非營利性的經濟學者會員組織,目標在於促進投入產出分析理論的進一步發展。該學會與國際經濟計量學會被認為是數量經濟學領域最高級別的國際學會。從2009年開始,國際投入產出會議每年舉行一次,上一屆會議於2009年7月在巴西聖保羅舉行。

 

  本次會議共持續6天,共計有來自26個國家的百餘位學者應邀參加了此次會議,並在大會中做了精彩報告。大會共計收到各國學者提交的148份摘要和106篇全文,目前這些論文已經可在IIOA網站(http://www.iioa.org/)下載閱讀。除此之外,會議還為各位參會者安排了課程培訓,由國際投入產出學界知名教授為大家傳授投入產出領域常用的模型及方法。

 

  每屆國際投入產出會議中,中國投入產出學會都派出多位學者和應用單位的代表前往參加學術交流。本次會議中,學會參加人員達20多位,並分別作了精彩的報告,其中中國科學院共計11位學者參加了此次會議。

 

  此次會議上,中國投入產出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陳錫康教授榮獲國際投入產出學會Fellow稱號,國際投入產出協會主席Geoffrey J.D.Hewings為其頒發了榮譽證書。從國際投入產出協會成立至今,只有八位學者被授予Fellow。陳錫康研究員也是迄今為止,中國唯一一位獲得國際投入產出Fellow稱號的學者。 中國投入產出學會楊翠紅副理事長作為國際投入產出協會理事,為本次會議的順利進行,做出了許多工作。

 

  上海大學經濟學院李武老師獲得國際投入產出學會列昂惕夫獎,他的文章『A structural growth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s to Sraffa’s system』將刊登在國際投入產出協會會刊Economic Systems Research中。另一名獲得該獎的為西班牙學者José Manuel Rueda-Cantuche,他在大會中做了名為「 Underestimation of the performance of the EU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reductions via external trade」的報告。列昂惕夫獎的設立是為了獎勵年齡在40歲以下的青年學者向國際投入產出會議提交的論文中的最佳論文獲得者,以鼓勵青年學者在投入產出領域不斷鑽研,不斷創新。

相關焦點

  • 科學網—我國學者首次在國際燃燒會議作特邀報告
    本報訊 日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齊飛應邀在第34屆國際燃燒會議上作長達1小時的大會特邀報告。
  • 第26屆國際鳥類學大會在日本東京召開
    年8月18-24日,由國際鳥類學委員會(IOC)主辦,日本鳥類協會(OSJ)和日本立教大學(Rikkyo University)承辦的「第26屆國際鳥類學大會」在日本東京的立教大學舉行。來自全世界63個國家的1134位代表參加了會議。參加本次會議的中國大陸代表有30餘人,港臺代表近30人。
  • 植物所參與主辦第13屆萜類化合物的代謝、功能及合成生物學國際會議
    7月16日至20日,第13屆萜類化合物的代謝、功能及合成生物學國際會議在大連召開。會議由中國植物生理與分子生物學學會、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上海市植物生理與分子生物學學會聯合主辦,中科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學研究中心、Molecular Plant編輯部、上海市農業科學院設施園藝技術重點實驗室共同承辦,大連工業大學和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協辦。來自全球高校和研究機構的350多名專家學者和代表參加了此次大會。
  • 第十八屆離子源國際會議在蘭州召開
    新甘肅客戶端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秦娜)9月2日,由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主辦的第十八屆離子源國際會議在蘭州開幕,來自北美、歐洲、亞洲60多家科研機構和高校的200餘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深入交流探討離子源技術、物理、應用及其相關領域的發展現狀與趨勢。
  • 我校聯合主辦第十五屆X射線吸收精細結構譜學(XAFS15)國際會議
    我校聯合主辦第十五屆X射線吸收精細結構譜學(XAFS15)國際會議   在中國科學院、中國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等單位的大力支持和資助下,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聯合主辦的第
  • 我國首次舉辦電磁場計算國際學術會議
    本報瀋陽6月27日電(記者苗家生) 第15屆電磁場計算國際學術會議COMPUMAG今天在瀋陽開幕,這是國際電磁場計算學會ICS成立以來首次在中國舉行國際學術會議,來自34個國家和地區的近400名電磁界著名專家、學者參加了這次學術盛會。
  • 第33屆國際燃燒會議在京隆重開幕
    第33屆國際燃燒會議在北京召開第33屆國際燃燒會議8月2日在清華大學隆重開幕。本屆國際燃燒會議是首次在中國舉行,與會的科學家、青年學者和優秀研究生達到了1271人,分別來自中國、美國、日本、法國、英國、德國、韓國、加拿大、瑞典、澳大利亞、荷蘭、義大利、俄羅斯、奈及利亞、比利時、印度、瑞士、愛爾蘭、挪威、 以色列、芬蘭、沙烏地阿拉伯、波蘭、伊朗、匈牙利、西班牙、丹麥、約旦、克羅埃西亞、印度尼西亞、馬拉西亞、哈沙克斯坦、葡萄牙、土耳其、哥倫比亞、墨西哥、紐西蘭、烏克蘭等39個國家和地區
  • 第12屆亞洲原子與分子物理國際會議(AISAMP12)成功舉行
    【消息來源 原子與分子物理研究所】9月5日至10日,由吉林大學原子與分子物理研究所主辦的第12屆亞洲原子與分子物理國際會議(AISAMP12)在長春召開。參加本次會議的有來自日本、韓國、印度、澳大利亞、美國和臺灣地區等32名學者以及來自國內高校、研究單位的94名學者。
  • 貴州醫科大學師生受邀參加國內及國際學術會議
    2018年8月24日至27日,第十六次中國暨國際生物物理大會在成都舉行,我校基礎醫學院和生物與工程學院師生參加。會議由國際暨中國生物物理學會主辦,電子科技大學醫學院承辦。
  • 第十三屆IEEE-NEMS 2018國際會議
    我們誠摯地邀請您參加第十三屆IEEE-NEMS 2018國際會議。本次會議將於2018年4月22-26日在新加坡召開。 IEEE-NEMS國際會議是微米、納米及分子系統領域十分重要的高水平國際會議之一,旨在匯集世界一流的研究人士,就微納米學術界前沿問題進行專題討論,推動最新研究成果的共享,促進跨領域學科信息、知識的互通,從而增進各技術領域的發展。
  • 第十九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召開
    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吉林大學、廈門大學、中科院院所以及美國、日本、韓國等120餘家單位的近600名代表參加了本屆大會。  10月28日上午,第十九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暨2016年光譜年會在福州開幕,研究員郭國聰主持了開幕式。
  • 第八屆中國國際納米科學技術會議召開
    《納米科學與技術:現狀與展望2019》白皮書發布
  • 第12屆國際立體化學動力學會議在大連召開
    第12屆國際立體化學動力學會議於10月13日在大連星海假日酒店開幕。本次會議由大連化物所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辦,並得到中國科學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大連化物所以及國際著名科技出版機構Taylor & Francis Group, ACS PUBLICATIONS 和PCCP期刊的資助。
  • 賽默飛邀請您參加第十五屆全國離子色譜學術報告會
    第十五屆全國離子色譜學術報告會及離子色譜高級培訓班定於2014年9月19—22日在四川省成都市新華國際大酒店舉行。全國離子色譜學術報告會是我國離子色譜研究領域的重要學術會議,會議將展示我國離子色譜研究和應用的近年來的最新成果,進行學術交流和討論。熱烈歡迎我國離子色譜領域的專家學者,技術人員踴躍投稿和參加會議。
  • 近代物理所承辦第28屆光子電子原子碰撞國際會議
    會議現場第28屆光子、電子及原子碰撞國際會議(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hotonic, Electronic and此次會議由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承辦,來自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位科學家參加會議。會議為期1周。ICPEAC會議是世界原子分子物理學界最重要、最具影響力的學術盛會之一,每兩年舉辦一次。會議的主題涵蓋光子、電子、離子、原子、分子、團簇、表面和等離子體碰撞研究的最新進展。ICPEAC系列會議於1958年首次舉辦,已成功舉辦過27屆,50多年來首次在中國召開。
  • 吉林大學校領導應邀赴日本參加第六屆中日教育交流會
    【消息來源:國際合作與交流處(港澳臺辦公室)】11月26-30日,吉林大學副校長鄭偉濤應邀率代表團赴日本大阪參加第六屆中日教育交流會,並順訪了大阪大學和京都大學聯盟,與關西學院大學代表進行了工作會談。11月27日,以「面向未來的中日教育交流——新時代、新合作、新發展」為主題的第六屆中日教育交流會開幕。
  • 北大應用物理中心組織的第四屆高能量密度物理國際會議舉行
    2018年10月21-25日,第四屆高能量密度物理國際會議(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igh Energy Density Physics)在寧波香格裡拉國際酒店舉行, 來自美、英、德、法、日、捷克等國的30餘位著名學者,國內150餘位專家學者和學生共同參會,會期四天。
  • 《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第18屆締約方大會在日內瓦召開
    中國日報8月29日電 當地時間8月17日至28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以下簡稱《公約》)第18屆締約方大會在瑞士日內瓦召開。全球169個締約方的政府代表團、200多個國際組織和新聞媒體共1700多名代表參加了會議。
  • 第33屆中國質譜年會開幕 600名質譜學者參加
    儀器信息網訊 2014年7月17日,由中國質譜學會主辦,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承辦的「第5屆亞洲與大洋洲質譜會議
  • 人居學院應邀參加第五屆國際微納尺度傳熱傳質會議
    人居學院常務副院長顧兆林教授,建環系劉豔華主任、金立文教授課題組應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SME)邀請,於2016年1月3日至6日在新加坡參加第五屆國際微納尺度傳熱傳質會議(MNHMT),並於1月7日受邀參觀了新加坡零能耗建築與建築信息模型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