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屆國際投入產出會議在雪梨召開
第18屆國際投入產出會議於2010年6月20日至6月25日在澳大利亞雪梨大學召開。此次會議的主題為「Re-thinking economic growth towards sustainability and well-being」。
國際投入產出學會(The International Input-Output Association ,IIOA)於1988年在奧地利維也納註冊成立,是一個學術性的、非營利性的經濟學者會員組織,目標在於促進投入產出分析理論的進一步發展。該學會與國際經濟計量學會被認為是數量經濟學領域最高級別的國際學會。從2009年開始,國際投入產出會議每年舉行一次,上一屆會議於2009年7月在巴西聖保羅舉行。
本次會議共持續6天,共計有來自26個國家的百餘位學者應邀參加了此次會議,並在大會中做了精彩報告。大會共計收到各國學者提交的148份摘要和106篇全文,目前這些論文已經可在IIOA網站(http://www.iioa.org/)下載閱讀。除此之外,會議還為各位參會者安排了課程培訓,由國際投入產出學界知名教授為大家傳授投入產出領域常用的模型及方法。
每屆國際投入產出會議中,中國投入產出學會都派出多位學者和應用單位的代表前往參加學術交流。本次會議中,學會參加人員達20多位,並分別作了精彩的報告,其中中國科學院共計11位學者參加了此次會議。
此次會議上,中國投入產出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陳錫康教授榮獲國際投入產出學會Fellow稱號,國際投入產出協會主席Geoffrey J.D.Hewings為其頒發了榮譽證書。從國際投入產出協會成立至今,只有八位學者被授予Fellow。陳錫康研究員也是迄今為止,中國唯一一位獲得國際投入產出Fellow稱號的學者。 中國投入產出學會楊翠紅副理事長作為國際投入產出協會理事,為本次會議的順利進行,做出了許多工作。
上海大學經濟學院李武老師獲得國際投入產出學會列昂惕夫獎,他的文章『A structural growth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s to Sraffa’s system』將刊登在國際投入產出協會會刊Economic Systems Research中。另一名獲得該獎的為西班牙學者José Manuel Rueda-Cantuche,他在大會中做了名為「 Underestimation of the performance of the EU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reductions via external trade」的報告。列昂惕夫獎的設立是為了獎勵年齡在40歲以下的青年學者向國際投入產出會議提交的論文中的最佳論文獲得者,以鼓勵青年學者在投入產出領域不斷鑽研,不斷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