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次舉辦電磁場計算國際學術會議

2020-11-24 中國科學院

    本報瀋陽6月27日電(記者苗家生) 第15屆電磁場計算國際學術會議COMPUMAG今天在瀋陽開幕,這是國際電磁場計算學會ICS成立以來首次在中國舉行國際學術會議,來自34個國家和地區的近400名電磁界著名專家、學者參加了這次學術盛會。

    計算電磁學是一門新興的邊緣交叉學科,它以電磁場理論為基礎,以高性能計算技術為手段,運用計算數學提供的各種方法,解決複雜電磁場理論和工程問題,是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學科中一個十分活躍的研究領域,不僅是現代電工、電子和信息技術的理論基礎,而且也成為軍事、生態、醫療、天文、地質等眾多領域新技術理論的生長點。我國擁有較大的計算電磁學的研究群體和眾多的研究學者,他們為豐富這一領域的學術成果做出了突出貢獻。多年來,我國計算電磁學領域的專家學者,一直堅持不懈地爭取電磁場計算國際學術會議在中國舉行,此次由瀋陽工業大學承辦電磁場計算國際學術會議,實現了我國老一輩計算電磁學學者的夙願,表明我國已經在計算電磁學領域佔據一席之地。

相關焦點

  • 2019年IEEE計算電磁學國際學術會議在滬舉行
    近日,由我校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電子科學與技術系主任、微電子學院副院長童美松教授負責舉辦並擔任大會主席的國際學術會議「2019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Electromagnetics (ICCEM 2019)」(2019年IEEE計算電磁學國際學術會議)」在上海召開
  • 科學網—我國學者首次在國際燃燒會議作特邀報告
    本報訊 日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齊飛應邀在第34屆國際燃燒會議上作長達1小時的大會特邀報告。
  • 首次國際計算物理會議實現檔案考
    作者 |鄭悅萍第一屆國際計算物理會議(ICCP)的召開,無疑是九所對外交流的開創性事件。至今,ICCP成為了計算物理領域一直延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系列會議。「計算物理」一詞首次正式出現於美國1963年出版的《計算物理方法》叢書,當時美國把計算物理當做一種方法,並沒有把它視為獨立的學科分支。
  • 我校舉辦第五屆多相流、傳熱傳質與能量轉化國際學術會議
    由我校動力工程多相流國家重點實驗室主辦的第五屆多相流、傳熱傳質與能量轉化國際學術會議於2005年7月3日至6日在西安唐城賓館舉行。大會主席由我校陳學俊院士擔任,組織委員會主席由郭烈錦教授擔任。來自24個國家、121個大學與研究機構的300餘位代表出席了本次大會,有19位從事相關領域研究的國際著名學者接受大會邀請,出席大會並作特邀或主旨報告。
  • 第十二屆國際分子磁體會議在京舉辦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化學部梁文平常務副主任向與會的各國代表介紹了中國化學學科基礎研究的發展狀況和基金委化學部近年的資助情況,包括國際合作研究項目。本次大會組委會主席高松教授簡要回顧了ICMM會議舉辦二十多年來的歷史和此次會議的籌備情況,並向與會者介紹了北大化學學科創立一百年以來的發展情況。大會由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高松教授主持。
  • 關於舉辦2018運動康復與運動生物力學國際學術交流會議的通知
    關於舉辦2018運動康復與運動生物力學國際學術交流會議的通知 發布時間:2018-10-09 來源:體育科學研究所 字體:
  • 「2020細胞科學北京學術會議」線上舉辦
    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指導、國際學術出版機構細胞出版社(Cell Press)主辦的2020北京國際學術交流季系列活動「2020細胞科學北京學術會議——新冠直擊:認知、防控和預後」近日舉辦。多國科學家共話新冠科研最新進展。
  • 研究生院舉辦現代計算地球科學國際研討會
    7月1日至2日,一年一度的現代計算地球科學國際研討會在中科院研究生院地球動力學實驗室召開。研討會圍繞當前地球科學中的焦點和熱點問題展開了熱烈討論,與會代表紛紛表示這次會議為當前地球科學研究者提供了一個良好的信息和技術交流平臺,對促進我國現代計算地球科學的發展注入了活力,並增加了與國際學者的交流和合作。
  • 寧波諾丁漢大學成功舉辦2020傳熱傳質數值方法國際學術會議
    由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傳熱傳質分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寧波諾丁漢大學、寧波市能源材料與技術重點實驗室、寧波市低碳汽車熱管理前沿技術創新團隊聯合舉辦的2020傳熱傳質數值方法國際學術會議(ISNMHMT2020)於2020年12月11-13號在寧波諾丁漢大學成功舉辦。
  • 國際物理教學學術會議為「物理世界盃」預熱
    南開新聞網訊(記者 高楊 陳鑫)明年7月,第22屆國際青年物理學家錦標賽(International Young Physicist』 Tournament,以下簡稱IYPT)將在南開大學舉行,這是我國第一次承辦該項賽事,屆時,南開園將迎來世界30個國家的300餘名物理學領域的後起之秀。
  • 乾貨| 2019 AI 國際頂級學術會議一覽表
    2019 年,這些國際頂級學術會議將如約與大家見面,而 AI 科技評論也將前往現場繼續新一年的學術會議報導。在這些國際頂會召開之前,AI 科技評論整理了 2019 年度主要國際頂級學術會議清單,涵蓋了會議簡介、舉辦時間、舉辦地點、官網及相關報導等信息,此外,我們也為部分會議整理了截稿時間及重要時間節點:AAAI 2019 @夏威夷,美國
  • 國內學術會議被指漸成雞肋 部分會議變身旅遊-學術會議 雞肋 旅遊...
    本世紀初,我國學術交流活動逐漸跨入繁榮期,每年舉行的學術會議數以千計,與之相伴的則是一些學術會議泥沙俱下,偏離學術會議的本義。  天津大學一項專門針對經常參加學術會議的專家學者和學生的調查表明,只有38.89%被調查者對會議質量滿意,國內舉辦的國際會議質量相對較高,在很多人看來,國內的學術會議更是漸成「雞肋」。
  • 最優化理論與應用國際會議在湘大舉辦
    會議現場。 合影留念。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31日訊(通訊員 楊 柳)12月27日至30日,2019年最優化理論與應用國際會議在湘大召開,來自國內外30多所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70餘名專家和學者與會,共同研討最優化領域的最新進展及其應用。 開幕式由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聶家旺教授主持。
  • CSAA/IET AUS2020國際機載機電系統學術會議成功舉辦
    2020年9月18日-21日,2020 CSAA/IE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ircraft Utility Systems國際機載機電系統學術會議(AUS2020)在天津成功舉辦,國內外300餘名代表和嘉賓參加了本屆會議。
  • 2018年理論與高性能計算化學國際會議通知
    計算化學虛擬實驗室(Virtual Laboratory for Computational Chemistry,簡稱VLCC)是依託COSCAR的新型虛擬科研組織。  本次會議為計算化學虛擬實驗室(VLCC)舉辦的第12屆計算化學國際會議。自創辦以來,ICT-HPCC系列會議已累計吸引了國內外學者超過1300人次參加。
  • 藥學院博士生楊潘在國際學術會議中接連獲獎
    新聞網訊 藥學院2017級博士生楊潘(導師王克威)在近期舉行的「第七屆國際離子通道大會」以及「2019年泰山學術論壇:第三屆國際神經精神科學學術峰會「中連續獲優秀壁報獎。國際離子通道會議是由海內外科學家聯合舉辦的每兩年一次的學術大會,旨在為離子通道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研究人員提供一個國際化、高水平的交流與合作平臺,展現國內外最新的研究成果,推動這一領域的快速發展。
  • 又一國際頂級會議即將在成都舉辦!
    11月23日至25日,由電子科技大學牽頭承辦的第十一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將在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舉辦。作為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國際委員會(ICG)確定的國際三大衛星導航學術會議,本次年會主題為"衛星導航,全球新時代",設置高峰論壇、學術交流、成就博覽、高端論壇及科學普及五大版塊。
  • ...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開幕;我國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
    ■廣東科技要聞    11月20日下午,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在廣州開幕南方日報記者 吳偉洪 攝  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於11月20日在廣州開幕。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認為,中國是科技大國而非強國,科技自立自強就是要鼓勵科研人員作出更多原創性貢獻,加快我國從科技大國向科技強國轉變。科技自立自強與開放創新是辯證統一的關係,科技自立自強不是要關起門來搞創新,而是指要更加積極主動地融入全球創新網絡。
  • 中國學術力量:首屆華人帶頭的國際分布式AI學術會議將於北京召開
    近年來,隨著中國的學術實力不斷增強,越來越多的學術頂會移步中國。IJCAI2019、IROS2019 將於澳門召開,EMNLP 也在今年花落香港。伴隨著一波波湧向中國的學術浪潮,北京也將於今年 10 月迎來一個全新國際學術會議——DAI(Distributed AI),重點關注分布式人工智慧。
  • 第八屆國際分子模擬與信息技術應用學術會議
    在各領域眾多專家的大力支持下, 第八屆國際分子模擬與信息技術應用學術會議將於2016年9月24日-26日在大連舉行。以下是有關會議詳細內容:   一.大會議程   1、會議背景   「分子模擬與信息技術應用學術會議」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開始的「全國分子力學與分子設計學術會議」和創騰科技用戶大會的基礎上形成的。自2000年至今已經成功的舉辦了七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