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航院青年教師馬維剛等獲頒2018年度國際傳熱傳質中心獎項

2020-12-05 未來網高校

未來網高校頻道6月25日訊(記者 候智 通訊員 曲田)6月21日電日前,國際傳熱傳質中心(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Heat and Mass Transfer)將2018年度「Hartnett-Irvine Award」授予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馬維剛副教授,碩士生石少義、博士生施徐國和張興教授(通訊作者),以表彰該團隊在微納米線材多物性參數綜合表徵中所作出的傑出工作。

獲獎證書

微納米線材在微納機電系統和電子器件中有廣泛的應用,但其物理性質與宏觀材料顯著不同、且宏觀尺度下的測量方法難以適用。馬維剛等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下,發明了可綜合測量同一單根微納米線材熱物性、電物性和熱電轉換性質的T形法,在微納米尺度熱物性和傳熱領域作出了原創性的貢獻,獲得國際公認,其成果也獲得了2018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

國際傳熱傳質中心成立於1968年,從1970年起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支持,是傳熱傳質領域的最高國際學術組織。國際傳熱傳質中心於2007年設立Hartnett-Irvine Award,以紀念中心創始人Hartnett教授和Irvine教授,每年從該中心主辦或聯合主辦的多個國際系列會議數千篇論文中遴選出1篇授予此獎。馬維剛等是第12屆獲獎者,也是第一次有中國學者獲此殊榮。

相關焦點

  • 清華大學承辦第16屆國際傳熱大會
    清華大學承辦第16屆國際傳熱大會航院教授張興當選國際傳熱大會常務理事會主席清華新聞網8月22日電 8月10-15日,由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傳熱傳質分會主辦、清華大學承辦的第16屆國際傳熱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這是該大會成立67年以來首次在中國舉辦。
  • 寧波諾丁漢大學成功舉辦2020傳熱傳質數值方法國際學術會議
    由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傳熱傳質分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寧波諾丁漢大學、寧波市能源材料與技術重點實驗室、寧波市低碳汽車熱管理前沿技術創新團隊聯合舉辦的2020傳熱傳質數值方法國際學術會議(ISNMHMT2020)於2020年12月11-13號在寧波諾丁漢大學成功舉辦。
  • 航海學院謝公南教授入選國際傳熱傳質中心理事會成員
    西工大新聞網12月28日電(閆宏斌)經國際傳熱傳質中心(ICHMT)委員會提名和投票,我校航海學院謝公南教授入選國際傳熱傳質中心科學理事會成員(Member of the Scientific Council of ICHMT),從2017年開始任職。
  • 閃電深1度|他28歲拿到國際傳熱傳質哈內特-伊文獎,卻在微信號上...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3日訊 對山東高等技術研究院的吳小虎來說,獲得國際傳熱傳質哈內特-伊文獎的喜悅足以抵消此前多年研究的辛苦。根據國際傳熱傳質中心官網消息,國際傳熱傳質中心(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Heat and Mass Transfer)2019年度Hartnett-Irvine Award授予喬治亞理工學院張卓敏、山東高等技術研究院吳小虎和北京大學符策基,以表彰他們在各向異性材料滿足的基爾霍夫定律中的傑出貢獻。
  • 閃電深1度|他28歲拿到國際傳熱傳質哈內特-伊文獎,卻在微信號上寫出更有趣的人生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3日訊 對山東高等技術研究院的吳小虎來說,獲得國際傳熱傳質哈內特-伊文獎的喜悅足以抵消此前多年研究的辛苦。根據國際傳熱傳質中心官網消息,國際傳熱傳質中心(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Heat and Mass Transfer)2019年度Hartnett-Irvine Award授予喬治亞理工學院張卓敏、山東高等技術研究院吳小虎和北京大學符策基,以表彰他們在各向異性材料滿足的
  • 2019年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傳熱傳質學術會議在青島召開
    中國科學院院士過增元、陶文銓、鄭平、宣益民、何雅玲,青島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宋永祥,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傳熱傳質分會主任張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工程與材料學部工程三處主任史翊翔,青島市科技局副局長於炳波,青島科技大學校領導馬連湘、陳克正、張淑華出席相關活動。
  • 人居學院應邀參加第五屆國際微納尺度傳熱傳質會議
    人居學院常務副院長顧兆林教授,建環系劉豔華主任、金立文教授課題組應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SME)邀請,於2016年1月3日至6日在新加坡參加第五屆國際微納尺度傳熱傳質會議(MNHMT),並於1月7日受邀參觀了新加坡零能耗建築與建築信息模型工作室。
  • 清華大學博士生導師曹炳陽教授應邀為機電工程學院師生做學術報告
    新聞網訊 10月21日上午,清華大學博士生導師曹炳陽教授應邀為機電工程學院師生做了題為「智能熱管理——從原理到應用」的學術報告,報告會由機電工程學院副院長王德昌主持,機電工程學院相關專業的教師和研究生、本科生參加了本次學術報告會。
  • 航院副教授邵玥獲2020年微系統與納米工程國際會議青年科學家獎
    清華新聞網7月17日電 在近日舉行的第七屆微系統與納米工程國際會議暨青年科學家論壇(Microsystem & Nanoengineering Summit 2020,簡稱MINE)上,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副教授邵玥作了主題為「生物微系統與合成人類胚胎學進展」(Biological Microsystems for Advancing
  • 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2010年傳熱傳質學術會議在滬召開
    會議現場10月8日至10日,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2010年傳熱傳質學術會議暨201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傳熱領域項目進展交流會議在上海交通大學成功舉行,本次會議由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主辦,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承辦。
  • 一個高校青年教師的痛苦:沒拿青年基金,不能評碩導,不能招學生
    新引進教師2年之內科研項目經費不作要求。(2)具有博士學位且主持有在研的國家基金項目或國家重大基礎研究計劃項目;(3)入選為學校青年百人A類人才者(入校3年之內研項目經費不作要求)。博士畢業的時候帶著3篇Q1區SCI論文加入了現在的單位,入職後又在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傳熱傳質領域TOP期刊上發表SCI論文3篇、在Acta Astronautica航空航天領域頂級期刊上發表SCI論文1篇
  • 清華大學兩位教師五位校友獲得2018年何梁何利獎
    清華大學兩位教師五位校友獲得2018年何梁何利獎清華新聞網11月7日電 (通訊員 田陽)11月6日,何梁何利基金2018年度頒獎大會在北京舉行,共有56位科學家獲此殊榮。今年何梁何利基金最高獎項——「科學與技術成就獎」,授予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張彌曼院士;37位科技工作者榮獲「科學與技術進步獎」;18位科技工作者榮獲「科學與技術創新獎」。其中,清華大學潘峰教授、聶建國院士,清華校友向濤院士、李立浧院士、楊志峰院士、周志成院士獲得「科學與技術進步獎」;清華校友吳蓓麗研究員獲得「科學與技術創新獎」。
  • 《國際傳熱傳質》雜誌主編撰文祝賀陶文銓教授75歲壽辰
    近期,國際傳熱領域權威雜誌《國際傳熱傳質》2014年第70卷第2期專門刊文祝賀陶文銓教授75歲生日。文章從求學歷程、國際影響、科學研究、教書育人等方面介紹了陶文銓教授的事跡,這不僅是對陶文銓教授個人的祝福和肯定,也是對我校、我國在國際傳熱傳質領域貢獻的褒獎和期望。 陶文銓,男,1939年3月生於浙江紹興。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 我校舉辦第五屆多相流、傳熱傳質與能量轉化國際學術會議
    由我校動力工程多相流國家重點實驗室主辦的第五屆多相流、傳熱傳質與能量轉化國際學術會議於2005年7月3日至6日在西安唐城賓館舉行。大會主席由我校陳學俊院士擔任,組織委員會主席由郭烈錦教授擔任。來自24個國家、121個大學與研究機構的300餘位代表出席了本次大會,有19位從事相關領域研究的國際著名學者接受大會邀請,出席大會並作特邀或主旨報告。
  • 清華博士後萬蕊雪獲2018年度青年科學家獎
    11月23日,《科學》雜誌和瑞典國立生命科學實驗室頒發的2018年度青年科學家獎揭曉,清華大學博士後萬蕊雪因其在剪接體三維結構及RNA剪接方面的研究成果,成為細胞及分子生物學類別的勝出者,這是在中國本土攻讀博士學位的研究人員首獲該獎。
  • 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傳熱傳質學術會議召開
    本報訊 近日,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2010年傳熱傳質學術會議暨201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傳熱領域項目進展交流會議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行。本次會議由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主辦,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承辦。
  • 中國顆粒學會2018年度5大獎項揭曉
    在8月12日的頒獎及閉幕典禮上,中國顆粒學會2018年度自然科學獎、科技進步獎、技術發明獎、優秀博士生論文獎、青年顆粒學獎等5項大獎揭曉,同時,會議還公布了本屆年會面向在讀學社的優秀論文獎和優秀牆報獎獲獎名單
  • 清華大學舉行院系教學培訓工作研討會
    清華大學舉行院系教學培訓工作研討會清華新聞網5月11日電(記者 徐靜 學生記者 張睿)5月10日下午,清華大學院系教學培訓工作研討會在航天航空學院蒙民偉科技大樓北樓舉行,清華大學副校長楊斌出席會議並講話。副教務長、教務處處長彭剛主持會議。
  • 2019,初心依舊 | 清華大學十大新聞等你投票!
    這項工作對質量小於6GeV的WIMP粒子的年度調製靈敏度限制達到國際最好水平。 15、清華大學與上海市人民政府籤署合作協議加強科技人才合作 共建上海清華國際創新中心7月29日,清華大學與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籤約儀式舉行。
  • 浸沒燃燒蒸發過程單個氣泡傳熱傳質模型
    摘要 浸沒燃燒蒸發器是一種利用高溫氣體與低溫液體直接接觸傳熱的高效蒸發設備, 其現有傳熱傳質模型較為繁瑣。該文從傳質推動力角度出發建立了高溫氣泡在水中上升過程的傳熱傳質模型, 計算結果與文獻報導的實驗數據、模擬結果基本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