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傳熱傳質》雜誌主編撰文祝賀陶文銓教授75歲壽辰

2020-12-05 西安交大新聞網

近期,國際傳熱領域權威雜誌《國際傳熱傳質》2014年第70卷第2期專門刊文祝賀陶文銓教授75歲生日。文章從求學歷程、國際影響、科學研究、教書育人等方面介紹了陶文銓教授的事跡,這不僅是對陶文銓教授個人的祝福和肯定,也是對我校、我國在國際傳熱傳質領域貢獻的褒獎和期望。

陶文銓,男,1939年3月生於浙江紹興。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62年西安交大本科畢業,1966年西安交大研究生畢業(導師楊世銘教授),1980-1982赴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機械系傳熱實驗室進修,師從E M Sparrow 教授。現為西安交大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2005年被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曾任教育部高等學校熱工課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主任委員,教育部能源動力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副理事長,傳熱傳質專業委員會委副主任委員,現任西安交通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主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Mass Transfe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in Heat Mass Transfer 及ASME Journal of Heat Transfer的副編輯(Associate Editor),國際雜誌Numerical Heat Transfer(A,B) 與Progress in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編委。

陶文銓教授在傳熱與流動的先進數值計算方法及其應用、強化傳熱的基本理論與工程應用、電子元器件的冷卻技術、湍流模型及其工程應用、高效換熱器的優化設計與研發、微細尺度流動和傳熱的研究、多尺度系統/過程建模與數值預測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發表國際期刊文章300餘篇,作特邀或主題報告30餘次,獲2004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和2009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各1項,發起了「亞洲計算傳熱學學術會議(ASCHT)」,指導畢業博士研究生100餘名獲得學位,編著著作10餘部,所著專著《數值傳熱學》已經被國內外期刊論文引用六千餘次。

Prof. Wen-Quan Tao, Chinese Academician, on his 75th birthday

Professor Wen-Quan Tao, a Member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Professor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JTU), Xi』an, China, celebrates his 75th birthday this year. It is a great pleasure for us on this occasion to express our sincere congratulations on his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and pioneer achievements in the field of numerical heat transfer and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Professor Tao was born in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on 3 March 1939. He graduated from XJTU in 1962. From 1963 he became a graduate student of Professor Shi-Ming Yang. Since 1966 onwards, he worked as a lecturer of heat transfer at XJTU. From 1980–1982, he was a visiting scholar supervised by Professor E.M. Sparrow at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in USA. In 1986, he became a full Professor at XJTU. Afterwards, he was appointed as Guest Professors of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2010, Universite Paris-Est Marne la Vallee in 2009 and 2007,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in 2003, Kyushu University of Japan in 1997. He has been serving as President of Xi』an Jiaotong-Liverpool University since its foundation in 2006.

Professor Tao has been active in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organizations. At present, he serves as associate editors of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 Mass Transfe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in Heat & Mass transfer and ASME Journal of Heat Transfer. He is also a member of Advisory Board of Numerical Heat Transfer and Editorial Board of Progress in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and a Member of Scientific Council of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Heat and Mass Transfer (ICHMT). As one of the initiators, he organized the first Asian Symposium on Computational Heat Transfer and Fluid Flow at XJTU in 2007, and now it becomes one of the international important events held in this ascendant field every two years.

Professor Tao has always focused his research work on 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 of finite volume method. In early years, he made remarkable contributions on the discretization of convective term, and velocity–pressure coupling algorithm, etc. Recently, Professor Tao has focused his studies on the microscale and nanoscale fluid flow and heat transfer, and multiscal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low and heat transfer in microelectronics, fuel cells, pollutant dispersions, and extreme thermal insulations.

Professor Tao also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in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theory, mechanisms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He extended the field synergy principle from parabolic flow to elliptical flow, and showed that it can unify existing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mechanisms of single phase flow (increasing flow disturbance, decreasing thermal boundary layer thickness, etc.). He also proposed a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plot for heat transfer enhancing techniques which conforms three evaluation constraints (identical pumping power, identical pressure drop and identical flow rate) to a uniform manner.

Professor Tao has been an influential educator of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 in China. He has supervised over 50 doctoral students and has been teaching many undergraduate students. He wrote more than 10 textbooks (in Chinese) related to heat transfer and numerical heat transfer for undergraduates and postgraduates. His Numerical Heat Transfer book (in Chinese), first published in 1987, is welcomed as a favorite graduate textbook in China.

On behalf of Professor Tao’s former students, colleagues and friends, we wish him all the best for the future.

 

W.J. Minkowycz*,Z.Y. Guo,P. Cheng,T. Simon,A. Mohamad,N. Hur,C.F. Ma,X. Zhang,Y.L. He,Q.W. Wang

*Corresponding author: W.J. Minkowycz

相關焦點

  • 我校舉辦第五屆多相流、傳熱傳質與能量轉化國際學術會議
    由我校動力工程多相流國家重點實驗室主辦的第五屆多相流、傳熱傳質與能量轉化國際學術會議於2005年7月3日至6日在西安唐城賓館舉行。大會主席由我校陳學俊院士擔任,組織委員會主席由郭烈錦教授擔任。來自24個國家、121個大學與研究機構的300餘位代表出席了本次大會,有19位從事相關領域研究的國際著名學者接受大會邀請,出席大會並作特邀或主旨報告。
  • 2019年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傳熱傳質學術會議在青島召開
    中國科學院院士過增元、陶文銓、鄭平、宣益民、何雅玲,青島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宋永祥,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傳熱傳質分會主任張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工程與材料學部工程三處主任史翊翔,青島市科技局副局長於炳波,青島科技大學校領導馬連湘、陳克正、張淑華出席相關活動。
  • 2019年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傳熱傳質學術會議在青島召開
    大眾網·海報新聞青島10月20日訊(記者 曲順 張雅新 通訊員 臧傳永)10月19日上午,由青島科技大學承辦的2019年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傳熱傳質學術會議在青島即墨召開中國科學院院士過增元、陶文銓、鄭平、宣益民,青島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宋永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工程與材料學部工程三處主任史翊翔,青島科技大學黨委書記馬連湘,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傳熱傳質分會主任張興,青島科技大學副校長張淑華,青島市科技局副局長於炳波出席開幕式。來自全國各高校、科研院所的1500餘人參加會議。開幕式由青島科技大學機電與工程學院院長何燕教授主持。
  • 航海學院謝公南教授入選國際傳熱傳質中心理事會成員
    西工大新聞網12月28日電(閆宏斌)經國際傳熱傳質中心(ICHMT)委員會提名和投票,我校航海學院謝公南教授入選國際傳熱傳質中心科學理事會成員(Member of the Scientific Council of ICHMT),從2017年開始任職。
  • 清華大學航院青年教師馬維剛等獲頒2018年度國際傳熱傳質中心獎項
    未來網高校頻道6月25日訊(記者 候智 通訊員 曲田)6月21日電日前,國際傳熱傳質中心(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Heat and Mass Transfer)將2018年度「Hartnett-Irvine Award」授予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馬維剛副教授
  • 寧波諾丁漢大學成功舉辦2020傳熱傳質數值方法國際學術會議
    由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傳熱傳質分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寧波諾丁漢大學、寧波市能源材料與技術重點實驗室、寧波市低碳汽車熱管理前沿技術創新團隊聯合舉辦的2020傳熱傳質數值方法國際學術會議(ISNMHMT2020)於2020年12月11-13號在寧波諾丁漢大學成功舉辦。
  • 人居學院應邀參加第五屆國際微納尺度傳熱傳質會議
    人居學院常務副院長顧兆林教授,建環系劉豔華主任、金立文教授課題組應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SME)邀請,於2016年1月3日至6日在新加坡參加第五屆國際微納尺度傳熱傳質會議(MNHMT),並於1月7日受邀參觀了新加坡零能耗建築與建築信息模型工作室。
  • 耄耋院士陶文銓:弘揚「西遷精神」的常青藤
    作為國際數值傳熱學著名科學家、我國計算傳熱學學科分支的奠基人之一,這位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教授依然堅守在他所熱愛的一方講臺,以自己的人生歷程詮釋著「愛國、奮鬥」的深刻內涵。潛心鑽研,開創多個學科第一1957年,出生於江南水鄉的陶文銓被交通大學畢業生錢學森的報國故事深深打動,即使知道交大要西遷,他依然毫不猶豫地報考了交大。
  • 「最美科技工作者」耄耋院士陶文銓:希望再為國家工作20年
    2019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單日前揭曉,耄耋之年的陶文銓獲此殊榮,實至名歸。陶文銓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教授、國際數值傳熱學專家,也是我國計算傳熱學學科分支的奠基人之一。近30項國家、省部級科技成果獎及國家級榮譽;34項國家發明專利;300餘篇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SCI論文……一組組數字、一項項榮譽,是陶文銓一輩子奉獻報國的最有力見證。開創傳熱學科的多個第一今年80歲的陶文銓出生於風景秀麗的江南水鄉——浙江紹興。
  • 閃電深1度|他28歲拿到國際傳熱傳質哈內特-伊文獎,卻在微信號上...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3日訊 對山東高等技術研究院的吳小虎來說,獲得國際傳熱傳質哈內特-伊文獎的喜悅足以抵消此前多年研究的辛苦。根據國際傳熱傳質中心官網消息,國際傳熱傳質中心(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Heat and Mass Transfer)2019年度Hartnett-Irvine Award授予喬治亞理工學院張卓敏、山東高等技術研究院吳小虎和北京大學符策基,以表彰他們在各向異性材料滿足的基爾霍夫定律中的傑出貢獻。
  • 閃電深1度|他28歲拿到國際傳熱傳質哈內特-伊文獎,卻在微信號上寫出更有趣的人生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3日訊 對山東高等技術研究院的吳小虎來說,獲得國際傳熱傳質哈內特-伊文獎的喜悅足以抵消此前多年研究的辛苦。根據國際傳熱傳質中心官網消息,國際傳熱傳質中心(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Heat and Mass Transfer)2019年度Hartnett-Irvine Award授予喬治亞理工學院張卓敏、山東高等技術研究院吳小虎和北京大學符策基,以表彰他們在各向異性材料滿足的
  • 清華大學承辦第16屆國際傳熱大會
    清華大學承辦第16屆國際傳熱大會航院教授張興當選國際傳熱大會常務理事會主席清華新聞網8月22日電 8月10-15日,由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傳熱傳質分會主辦、清華大學承辦的第16屆國際傳熱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這是該大會成立67年以來首次在中國舉辦。
  • 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傳熱傳質學術會議召開
    本報訊 近日,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2010年傳熱傳質學術會議暨201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傳熱領域項目進展交流會議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行。本次會議由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主辦,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承辦。
  • 浸沒燃燒蒸發過程單個氣泡傳熱傳質模型
    摘要 浸沒燃燒蒸發器是一種利用高溫氣體與低溫液體直接接觸傳熱的高效蒸發設備, 其現有傳熱傳質模型較為繁瑣。該文從傳質推動力角度出發建立了高溫氣泡在水中上升過程的傳熱傳質模型, 計算結果與文獻報導的實驗數據、模擬結果基本吻合。
  • 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2010年傳熱傳質學術會議在滬召開
    會議現場10月8日至10日,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2010年傳熱傳質學術會議暨201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傳熱領域項目進展交流會議在上海交通大學成功舉行,本次會議由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主辦,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承辦。
  • 陶文銓、宓傳龍獲得2018年度陝西省科學技術最高成就獎
    昨日,西安交通大學陶文銓院士、西安西電變壓器有限責任公司宓傳龍研究員級高工,獲得2018年度陝西省科學技術最高成就獎。  陶文銓  浙江紹興人,1939年生。200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士。主要從事傳熱強化、計算傳熱學、能源高效利用等研究。
  • 清華大學博士生導師曹炳陽教授應邀為機電工程學院師生做學術報告
    曹炳陽教授從生活中常見的茶水適飲溫度與環境中自然降溫的矛盾講起,針對太空飛行器中的熱控問題進行了講解,並針對太空飛行器中的智能熱控概念、研究思路與目標、研究方法和成果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討論。曹炳陽教授提出了高導熱微納材料與液體混合,通過電磁場改變微納材料在液體中的排列順序,從而達到熱控單元導熱系統智能調控的目標,並提出了定向度的張量表徵方法和轉動擴散係數的求解方法,在此基礎上,開發出了一種具有實用價值的熱控器件。曹炳陽教授的報告深入淺出,既有理論高度和深度,又能淺顯易懂。報告結束後,曹炳陽教授與在座師生進行了答疑互動,並就報告相關的熱科學問題進行了探討。
  • 祝賀!中國學者當選國際頂刊JACS執行主編!
    等了3個月,謎底終於揭曉,吉林大學于吉紅院士擔任JACS執行主編。 于吉紅,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吉林大學未來科學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主任,吉林大學化學學院無機合成與製備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
  • 浙大90歲老教授獲我國地理科學領域的最高獎項
    每日商報訊 昨天,是浙江大學地球科學系終身教授陳橋驛老先生「雙喜臨門」的日子:第一喜是他獲得了代表我國地理科學領域的最高獎—「中國地理科學成就獎」;第二喜是浙大地球科學系的大學生們為他慶祝了90歲的壽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