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3出行是誰?在很多人眼裡,這家號稱「中國網約車『國家隊』」的企業,有一汽、東風、長安三大央企主機廠做股東;有雄厚的資金實力——啟動資金接近100億;可是事實真的如此嗎?
2019年7月22日,T3出行在南京舉辦品牌戰略發布會,正式上線。首期便在南京、重慶、天津等6個城市上線,上線一周年後2020年7月22日T3宣布註冊用戶數達到700萬日均訂單超過30萬,看似亮眼的數據,絕對讓人對T3的未來充滿的無限的憧憬,但是真實的T3真的是這樣的嗎?
薪資規則玩貓膩,上線3月便因為薪資問題遭到司機抵制
2019年11月上線4個月的T3出行便爆發危機,遭到了南京司機的集體抵制,而抵制的原因主要是因為T3當初承諾的薪資與實際執行的薪資存在較大的差異,據T3司機報料稱:T3公司曾答應的保底月薪7500元,現在突然無故降低為2020元!差了差不多5000元,引發了司機極大的不滿。
而T3針對司機的疑問給出的答覆是:底薪2020元,加上勤奮獎1980、服務獎1000、節油獎1000、加班費880,所以總計保底月薪6880元。這樣的解釋讓很多司機難以接受,於是紛紛前往罷工抗議。
然而這次事件並沒有讓T3出行重視,在2020年8月25日,同樣因為薪資問題,武漢T3司機前往T3武漢運營總部進行維權,司機拉著橫幅抗議T3一個月內連續兩次改變薪資結構,據司機爆料稱:自從5月8日武漢市復工以來,T3武漢運營公司先是單方取消每月加班4天加班費600,然而工作時間依舊保持26天。
考慮到疫情原因,廣大T3駕駛員也採取理解和容忍的態度,希望能和T3一同承擔共同努力前行,並多次希望能通過代表和T3委託的司管公司進行溝通,然~溝通無果。武漢的T3司機終於爆發了,因為新的薪資極大地增加了T3駕駛員的工作時長並減少了收入。
同樣在2020年10月重慶T3司機也爆發了集體罷工行動抗議T3的薪資問題,這些一系列事件與T3作為一家自帶光環效應的網際網路出現企業顯得格格不入,難免不會讓人猜測到底T3出行是解決出行難題還是在製造社會矛盾?
侵犯用戶隱私權益被人民日報點名批評
在今年10月2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向社會通報了131家存在侵害用戶權益行為App企業的名單。截至到期整改事件,經第三方檢測機構核查復檢,尚有60款App未按照工業和信息化部要求完成整改。而T3出行位列其中!
而針對這些侵犯用戶權益的APP人民日報進行了官方點名。T3出行的問題是違規收集個人信息和APP強制、頻繁、過度索取權限;作為一家涵蓋了一汽、東風、長安三大央企股東背景的企業,侵犯用戶權益違規收集個人信息而在規定時間內拒不整改,可以說讓人大跌眼鏡。
網際網路不是法外之地違規收集用戶個人信息本就是不光彩的事情,然而在T3出行被通告後平臺方並沒有任何的官網聲明及回復。
業務模式不清晰,發展受挫
T3的業務模式主要分為3種類型。
第一種是加盟模式(類似DD,成都以該模式開城, 廣州、重慶、杭州、天津也在逐步嘗試):即無底薪、社保模式,讓司機租平臺的車。但是這種模式效果並不理想,原因在於自營轉加盟時需要給司機更大力度補貼以彌補其無底薪兜底的風險,司機相對抗拒,短期內反而加大了平臺的虧損。
第二種是雙班制(在重慶、武漢試點): 雙班制由主班和副班兩名司機組成,共同承擔車輛租金,按不同比例獲得分成。該模式非常容易引發司機間的收入分配糾紛,很多司機反饋不願意接受該模式,因為效果非常差。
據了解在重慶起初有400輛車做了雙班測試,但實際只有不到10輛車在運營,而在武漢起初有500輛車嘗試雙班制,但基本都失敗了,據了解司機跑單表現甚至不如一些表現一般的單車司機,而且還引發了新的勞務糾紛。
第三種是城市合伙人制(福州以該模式開城):這種模式T3僅提供平臺和技術,由當地DP/CP負責招募司機和車輛,在今年8月開城,但是據當地一位DP介紹目前每日完單僅1,000單左右,根本無法與其他平臺競爭,據稱該模式已經打算取消。
無視司機權益設置末位淘汰規則
據一位T3司機報料稱,T3在部分城市設立了清退司機的標準,針對當地的排名靠後的接單量和在線時長不達標的司機進行警告和清退,而且一旦司機被清退以後不會給予任何補償。
爆料司機表示:當初加入T3就是看到他們的廣告寫著有社保和底薪,而且不需要自己帶車就可以加入,以為終於找到了一個靠譜的平臺,沒想到平臺強制要求司機的在線時長和接單量,一旦排名靠後就會面臨被淘汰的命運,這就是逼著司機賣命跑!
T3的這種末位淘汰的做法雖然是出於對激勵司機出車避免司機渾水摸魚考慮,但是作為一家央企背景的有社會責任和擔當的企業,不應該通過這種手段來激勵司機,應該通過正確的方式引導司機來激勵司機,避免讓司機對平臺產生更大的誤解。
失去人心後的T3出路在哪裡?
本月初,T3出行執行長崔大勇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接下來3年,T3計劃投入100億人民幣去搶佔30%的市場,但是現實的問題是目前T3正在面臨一系列嚴峻的問題,不管是從司機對於T3的認可度還是T3自身的業務模式上,目前T3都面臨嚴峻的挑戰,即便是要花100億去搶佔市場T3都還有一系列問題需要解決。
作為一家成立僅一年多的網際網路出行企業而言,T3出行能夠在短時間快速壯大離不開其撒錢式的補貼與依靠股東給予的優質資源支持,但是出行行業不是一個靠著補貼燒錢就能持續的行業,出行行業一定是要能夠贏得司機、乘客和市場三方都認可才能健康持續發展的,而作為風口浪尖上的T3來說步子邁太大,留下的各種問題都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作為一家匯集了多家央企股東背景的企業,我們希望它能夠充分踐行社會責任維護社會的健康穩定,不要再製造更多矛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