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海信面向全球發布新一代龍伯透鏡天線助力5G高效建設

2021-01-09 東方財富網

12月2日消息今日,佛山市粵海信通訊有限公司在佛山市舉辦「越邊界享無界」為主題的「新一代龍伯透鏡天線全球產品發布會」,在政府機構、工信部、運營商、產學研機構以及通信業專家的見證下,對新一代透鏡天線技術在5G通信中的應用進行鑑定和發布。

2019年,5G可謂是風光無兩,先是6月6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廣電發放5G商用牌照。在規模試點數月後,10月31日,三大運營商同步發售5G商用套餐,我國正式進入5G商用元年,這也意味著規模部署即將啟動。作為5G商用中的重要一環,天線作為無線電波的出口和入口好比人的眼睛和耳朵。移動通信依賴天線完成網絡覆蓋,可以說天線的功能和作用無可替代。

發布會現場,粵海信創始人李靜在致辭中指出,新一代龍伯透鏡天線是一次技術革新,它將為社會和新一代通信、信息產業創造美好的經濟效益,為運營商降本增效。同時龍伯天線也將為天線產業帶來二次增長,產業騰飛。「粵海信龍伯透鏡天線將為5G時代,為數位化經濟做出更大貢獻。」

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政府機構的支持,山水區副區長姜嶽新表示:「2019年我國真正進入5G商用元年,推動5G和移動網際網路等重點領域培育一批重大產業項目,將帶來巨大產業聚集效應。粵海信發布的新一代龍伯天線的創新成果,將填補國內相關領域的空白,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這無疑又將山水區通信行業提升了一個更高的層次。」

眾所周知,5G將採用更高頻段,為了滿足連續覆蓋需求,基站數也將成倍增加。業界預計,雖然宏站數不會大幅增加,但是面對室內以及環境複雜的特殊場景下,各類小基站的需求或將達到千萬級別。與此同時,5G時代,5G和4G網絡仍將長期共存,頻譜利用、天面共享、天線集成問題突出。可以說,5G時代對於天線產業而言,需求與挑戰並存。

在這一過程中,作為無線通信產業鏈中關鍵的天線廠商,粵海信創新性的開發了新一代複合超材料龍伯透鏡,將透鏡天線的高增益多波束的特點,用於移動通信領域,不僅可以更好的細化優化無線網絡覆蓋,提高頻譜效率和通信質量,擴充網絡容量,還可以降低基站功耗,減少基站站址建設數量,降網絡建設和運營費用,節約土地資源,更符合社會持續發展的長期目標。

粵海信技術專家鄭洪振表示,新一代龍伯透鏡天線具有高速、低時延、大容量、高增益、重量輕等特點,與傳統非透鏡天線相比,波束一致性好,旁瓣低,邊緣滾降更陡峭,波束及廣播波束合成所有波束等幅同相饋電,形成寬波束廣播。同時,用一個時隙即可實現下行廣播由於有功率合成增益,廣播覆蓋與業務覆蓋範圍相同。另外,用循環廣播方式向每個波束分時發送下行廣播。

與此同時,粵海信研發的新一代複合超材料龍伯透鏡解決了當前透鏡天線面臨的三大難點。首先,介電常數靈活可控解決了解決透鏡的材料問題,頻率滿足500MHz-30GHz;其次材料比重大幅降低解決透鏡的重量問題,直徑400M,重量僅2.5KG;此外,透鏡的成型工藝成熟相關設備穩定解決了透鏡製作問題,目前已實現80%自動化,與此同時相關設備研髮結束,滿足批量生產要求第一階段能夠實現200個/天的產量。

粵海信開發出的新一代複合超材料龍伯透鏡,創新成果填補了國內的空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多項專利已經提交部分已經公開,並受專利保護。

目前,新一代龍伯透鏡天線已經通過了試點驗證,解決了貴州鴨池河大橋特殊場景覆蓋。利用「龍伯球透鏡原理」,通過透鏡材料對天線波束賦形,獲得高增益、窄波束的方向圖,更貼近狹長分布的公路鐵路橋,滿足橋區的覆蓋需求。

發布會現場,來自產學研用的各方專家,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教授趙魯豫、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曾慶生、京信通信系統(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天線產業聯盟副主席卜斌龍以及中國聯通網絡技術研究院無線技術研究部潘翔分別就粵海信新一代龍伯透鏡天線在5G移動通信系統中的應用場景進行解讀。

5G從設計之初就不僅僅是為了解決人與人之間的通信,更多的是面向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通信,致力於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正是基於這樣的思考,粵海信在發布會上與包括京信通訊技術(廣州)有限公司、中天通訊技術有限公司、北京天河鴻城電子有限責任公司以及廣東好幫手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合作夥伴籤約,共同開拓粵海信龍伯透鏡天線在5G行動網路基礎建設,軍工及車聯網應用的產業布局。

面向未來,粵海信始終堅持無線通信天線技術的研發與產品的生產、銷售和服務。以市場為導向,客戶為中心,以技術為核心,以質量為根本的發展方針,致力於為全球無線通信運營商及設備商提供最好的解決方案,共同為全球不斷增長的無線通信用戶創造價值。

(文章來源:C114通信網)

相關焦點

  • 粵海信面向全球發布新一代龍伯透鏡天線 助力5G高效建設
    【通信產業網訊】12月2日,佛山市粵海信通訊有限公司在佛山市舉辦「越邊界 享無界」為主題的「新一代龍伯透鏡天線全球產品發布會」,在政府機構、工信部、運營商、產學研機構以及通信業專家的見證下,對新一代透鏡天線技術在5G通信中的應用進行鑑定和發布。
  • 粵海信7年聚力研發,5G龍伯透鏡天線成強勁增長點
    連日來,佛山市粵海信通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粵海信」)內,兩個大型車間正在組裝、調試設備。不久後,數千套龍伯透鏡天線產品將從這裡下線,助力中國移動5G網絡建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因為防疫需要,視頻直播、遠程會診、遠程辦公等5G應用方興未艾,體現出越來越大的社會價值與商業價值。
  • 三水電子通信企業發布新天線產品,彌補國內相關領域空白
    佛山日報訊 記者黃妙哲 通訊員徐豔芬、楊曉蓉報導:昨日,佛山市粵海信通訊有限公司(下稱「粵海信」)發布新一代龍伯透鏡天線產品,與傳統平面天線相比,新天線可令基站信號覆蓋距離增加3倍,彌補國內相關領域空白,將成為三水5G產業集聚創新元素的一大助力。隨著中國5G商用時代的到來,對天線等一系列硬體設備零件需求更大、要求更高。
  • 密集型小區如何兼顧容量、覆蓋、5G?龍伯透鏡天線給出「最優解」
    月7日消息(水易)日前,鄭州聯通聯合佛山市粵海信通訊有限公司開展新型龍伯透鏡天線試點應用和部署工作,並取得良好應用效果。進一步驗證了龍伯透鏡天線在樓宇較多的高容量熱點地區的技術優勢和能力,用戶體驗明顯提升。此次試點的新型龍伯透鏡天線,利用多層介質球體的折射特性,將單個天線單元的低增益、寬波束的電磁波信號匯集成高增益、窄波束的電磁波信號,具有窄波束高增益、多通道MIMO、高容量、深度廣覆蓋、低成本、兼容5G升級等特性。
  • 天線中的戰鬥機,龍勃透鏡天線詳解
    電子元器件:價格比您現有供應商最少降低10%射頻微波天線新產品新技術發布平臺:讓更多優秀的國產射頻微波產品得到最好的宣傳!發布產品歡迎聯繫管理,專刊發布!強力曝光!龍勃透鏡,也叫龍伯透鏡或倫伯透鏡,英文名Luneburg lens。這種透鏡的模型,最早是1944年由美國數學家魯道夫·卡爾·盧納伯格(Rudolf Karl Lüneburg)提出的。龍勃,也就是盧納伯格。盧納伯格1903年生於德國,在哥廷根(Göttingen)獲得博士學位,1935年移居德國,擅長數學和光學。
  • 關於龍勃透鏡天線,看這一篇就夠了!
    龍勃透鏡,也叫龍伯透鏡或倫伯透鏡,英文名Luneburg lens。這種透鏡的模型,最早是1944年由美國數學家魯道夫·卡爾·盧納伯格(Rudolf Karl Lüneburg)提出的。龍勃,也就是盧納伯格。盧納伯格1903年生於德國,在哥廷根(Gttingen)獲得博士學位,1935年移居德國,擅長數學和光學。
  • 龍伯球天線助力5G發展,黑科技驚豔世移會
    該產品核心技術——人工介質圓柱透鏡,是西安海天天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香港上市公司,HK08227)下屬參股公司蘇州海天新天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歷經多年艱難探索、開發,於2017年研製成功,已申請和獲得多項國內、國際發明專利及實用新型專利。
  • 透鏡天線的分類、特點及龍伯球透鏡天線原理
    通過合適設計透鏡表面形狀和折射率n,調節電磁波的相速以獲得輻射口徑上的平面波前。透鏡天線吸收了許多光信息工程技術,從而在通信和軍事領域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也引起了更多業內人士的關注  。按照幾何光學理論,處於透鏡焦點處的點光源輻射出的球面波經過透鏡折射會聚,最終形成了平面波。這就是透鏡天線設計的總的思想的。透鏡天線是由透鏡和電磁輻射器構成。
  • 雷達反射器—角反射器、龍伯透鏡反射器
    稍微懂一點無線電知識的同學都知道,雷達反射器所能反射的雷達波的波長越長,其物理尺寸就越大,這一點與振子天線類似。就目前而言,雷達反射器大致有兩種,一種是角反射器,另一種是龍博透鏡反射器。角反射器結構簡單,造價低廉,但是體積龐大,通常用於地面。而龍博透鏡反射器體積很小,結構複雜,造價高,通常被用在飛機等高端設備上。
  • 武漢虹信全系列基站天線助運營商5G網絡建設
    虹信公司已經完成了2.6GHz/3.5GHz/4.9GHz系列64/128/192單元Massive MIMO天線產品(16TR/32TR/64TR)以及4T4R的低剖面天線的產品開發,其中2.6GHz/3.5GHz192單元64通道天線已經批量用於三大運營商5G試驗網建設,3.5GHz64通道192單元天濾一體天線已經配合主設備廠家完成樣品的開發。
  • 全球首套 安徽驕傲
    通過中國科技大學老、中、青三代校友及國家多個領域專家的努力研發,讓只存在於教科書上的理論原理成為現實,合肥若森智能製造出——全球首套龍伯透鏡相控陣寬帶衛星天線。C位出道 安徽驕傲若森智能擁有全球領先、國內首創的透鏡單元建模與列印、高增益低損耗的天饋系統和中頻相控陣算法等核心技術。
  • 5G新突破,運營商將使用透鏡天線覆蓋更多場景區域
    【來源:中國新聞網】日前,透鏡天線獲國內運營商批量採購,初步計劃用於公路、鐵路沿線以及城郊地區和旅遊景區的覆蓋,市場規模可能會達到2000萬面。隨著5G網絡建設進一步提速,透鏡天線成為了MIMO天線的新對手,將會獲得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並在實踐中證明自己。
  • 先天缺陷,致戰鬥機自帶「龍伯透鏡」上天
    蘇57自帶龍伯透鏡?了解了飛機發動機的工作原理之後,我們再來看蘇57戰鬥機為何是自帶「龍伯透鏡」上天的。龍伯透鏡是一個球形的多面折射透鏡,當雷達波通過該裝置時,會被以球心對稱的方式折射到空中並放大,說的簡單點就是個雷達信號放大器。
  • 信也科技發布章魚流量管理平臺 助力高效獲取優質流量
    1月14日,信也科技(NYSE:FINV)正式對外發布章魚流量管理平臺。章魚平臺旨在實現數據全面化、決策智能化、系統自動化三大目標,可指導市場從業人員,以更高效的方式獲取更優質的流量。
  • 新一輪5G建設藍圖加快繪製,「乘法效應」凸顯產業變革加速
    原創 葉菁 曉說通信根據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近日發布的《5G產業發展白皮書(2020)》顯示,我國5G通信產業規模達到2250億元,同比增長133.2%。今年,在疫情和新基建的催化下,5G建設浪潮奔湧。
  • 中移動完成透鏡天線遠距覆蓋和降本增效試點
    日前,中國移動研究院在官微上正式發布了《新型透鏡天線進行首次高鐵覆蓋實驗》一文。中國移動研究院、中國移動甘肅公司與西安海天天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開展的人工介質圓柱透鏡天線在高鐵、高速等線狀縱深領域的長距覆蓋取得突破性進展。兩年以來,鐵流多次推介透鏡天線新技術,終於在今日見到項目落地。
  • 攻關天線校準技術助力5G技術發展
    航天二院203所積極響應黨和國家號召,努力為我國5G網絡建設提供技術支持和服務保障。203所長期從事無線電計量技術基礎性研究,在天線校準方面形成了一系列高質量的校準規範和標準。從2G、3G、LTE到當下的5G,隨著無線通信設備收發性能逐步升級,兼備低時延、波束賦形等新技術特徵的大規模多入多出天線陣列技術應運而生。新型天線的校準方法相對於傳統天線發生了革命性改變,203所承擔的天線校準工作既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更面臨技術上的挑戰。早在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GPP)制定5G標準之初,203所就啟動了新型天線陣列校準技術的前瞻性研究。
  • 新一代石油和化工工業網際網路平臺ProMACE落地 助力企業智慧轉型
    為應對上述挑戰,更好地適應未來更加嚴酷的資源、市場、競爭的產業環境,我國石油化工行業迫切需要轉型升級,這不僅需要新裝備、新工藝和新型催化劑,也迫切需要先進的信息通信技術和管理技術,提升數位化、網絡化和智能化水平,建設智能工廠,使我國石油化工行業「做大做強」,提高競爭力,實現高效、綠色和可持續發展。
  • 新基建成行業發展加速器 碩貝德5G天線已量產出貨
    工信部在3月6日召開的加快5G發展專題會中指出,要著眼當前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形勢的複雜性,充分認識加快5G發展的重要性、緊迫性,科學把握5G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務實推動5G加快發展。實際上,在加速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和5G商用開始發力之際,也為產業鏈中從事天線研發生產的企業帶來市場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