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兩天,不要讓野生動物變為「畜禽」

2021-01-21 澎湃新聞

原創 象妹 北美小象君

五一假期剛過,另一個重要的日子就要到了——5月8號,農業農村部截止徵求《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公眾意見。

在截止日來臨前,小象君想提供一些信息,並討論幾種並不適合進入《目錄》的野生動物。希望大家可以做出自己的判斷,並積極向農業部反饋意見。

http://www.moa.gov.cn/hd/zqyj/202004/t20200408_6341067.htm

讓我們來複習一下《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徵求意見稿)的基本內容:

1.《目錄》是為配合全國人大《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出臺的配套文件,《決定》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但「因科研、藥用、展示等特殊情況,需要對野生動物進行非食用性利用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實行嚴格審批和檢疫檢驗」。

2. 列入《目錄》的動物屬於家畜家禽,適用《畜牧法》,《目錄》所列物種的野外種群及《目錄》之外的陸生野生動物適用《野保法》。

3. 《目錄(徵求意見稿)說明》對畜禽定義為「經過人類長期馴化和選育而成的家養動物,具有一定群體規模和用於農業生產的品種,種群可在人工飼養條件下繁衍,與野生種群有本質區別,為人類提供肉、蛋、奶、毛皮、纖維、藥材等產品,或滿足役用、運動等需要」,制定原則如下:

一是堅持科學,列入《目錄》的畜禽必須經過長期人工飼養馴化,有穩定的人工選擇經濟性狀;

二是突出安全,優先保障食品安全、公共衛生安全、生態安全;

三是尊重民族習慣,考慮多民族生產生活需要和傳統文化等因素;

四是與國際接軌,參照國際通行做法和國際慣例等。

4. 此次列入《目錄》的31種畜禽,除18種傳統畜禽之外,還包括13種「特種畜禽」:梅花鹿、馬鹿、馴鹿、羊駝、珍珠雞、雉雞、鷓鴣、綠頭鴨、鴕鳥、水貂、銀狐、藍狐、貉等。

(上下滑動查看)

難以依法管控的禽類

13種特種畜禽中,爭議最大的為綠頭鴨:

「牠們十分膽小、敏感,稍有人接近就慌忙逃離、鑽入躲避地或立即飛走。牠們貼近同伴,彼此依偎,喜歡和各種水禽鳥類一同生活嬉戲。分布於我國的綠頭鴨屬於遷徙型鳥類。牠們翅膀強勁有力,甚至有從水中起飛的能力,飛行能力也很強。

如同斑頭雁這樣能飛越喜馬拉雅山脈的候鳥也難逃出人為獵捕一樣,綠頭鴨也是人們眼中的獵物,難逃天羅地網的捕捉和食用。綠頭鴨一旦被鳥網困住也很難飛出,加上對同伴的關心,若是鳥網內有同伴,牠們更是不願意離開,徘徊良久,直至自投羅網。」

——中國動物園觀察

雁鴨獵人利用了綠頭鴨喜歡集群而居的特性,在養殖場水面放置媒鴨來吸引誘捕野生綠頭鴨。許多養殖場會設置在靠近野生鳥類棲息地的天然水域附近,使管控盜獵變得更加困難。

由於成本低廉,野外個體常被當作養殖個體賣掉,或繁育出新一代的「養殖」綠頭鴨。合法化的大規模養殖必然需要大量野生個體配種,盜獵的野生綠頭鴨有了更多「下家」,盜獵者也更加有利可圖。將綠頭鴨列入《目錄》將帶來許多風險和管控難題。

生性膽小、敏感的綠頭鴨

對於其他鳥類,尤其是雉雞和鷓鴣,存在類似情形:

「據不完全統計,國內一度曾有 2000 多家野生動物養殖場,其中不乏養殖雉雞、孔雀、 白鷳的養殖場 …… 在剛開始時,一些養殖場效益還不錯,但隨著人們對這類產品的新鮮感消失,人工馴養雞類的高價格就無法與家禽競爭。加上技術、管理等方面因素,效益不穩定,能形成有規模有效益的穩定養殖場並不多。

中國還有一些分布廣泛、數量尚多的野生雞類,如雉雞、灰胸竹雞、鷓鴣、石雞等,這些鳥類作為獵禽每年能產生可觀的經濟效益。但對這類資源的利用還停留在從自然獵取的原始階段。沒有獵獲量控制,禁獵期管理等措施,更談不上採取野外補充食料、改善棲息地質量、增加種群數量、提高單位面積的獵獲量科學管理措施。」

——《中國雞形目鳥類研究保護及持續利用探討》

雉雞,也就是環頸雉在中國共有19個亞種,分布廣泛,IUCN上被列為無危。雉雞在國內有較多的研究和籠養個體。相對來說野外捕捉成本大於飼養成本,但是仍然存在野外捕捉雉雞的現象。

由於實行科學管理措施和規模化養殖面臨的種種難題,雉雞若進入《目錄》,對「野味雉雞」的需求若不減,雉雞養殖場可能面臨的來自其他技術更成熟的禽類養殖場的競爭和壓力可能會讓盜獵變得更加難以管制。

雉雞屬於無危物種,但合法化可能會使盜獵難以管制。

鷓鴣屬下物種大多是我國保護動物。這些鷓鴣在國內只有少量的相關研究和籠養個體,養殖技術並不完善。相比之下,市場上常見的「美國鷓鴣」(也就是石雞屬的石雞,其實並不是鷓鴣)養殖歷史長、養殖技術更為完善、飼養規模更大。

將石雞列入《目錄》是不存在太大問題的。然而《目錄》中僅僅使用了「鷓鴣」一詞,存在歧義,需要明確具體指代的是哪些物種和品種。中國本土分布的鷓鴣不具備進入《目錄》的條件。

中華鷓鴣的養殖技術並不成熟

問題重重的皮草產業

除了盜獵難以管控、進入《目錄》可能對野外種群產生不利影響的物種,小象君還想著重討論《目錄》中的皮毛動物:貉、銀狐、藍狐、水貂。

中國同時是世界上最大的皮毛生產國、出口國、進口國以及消費國,但這並不構成繼續養殖皮毛動物的理由。從動物福利和公共健康兩個角度考慮,這四種動物不適合繼續大規模養殖。

皮毛動物的生活空間十分狹小

全球的皮草動物養殖產業都在忽視皮草動物應得的福利,在中國更是如此。毫無疑問,所有畜禽的福利問題都需要重視,但皮毛動物屠宰過程的動物福利缺失尤其糟糕。皮草產業的需求量巨大,而皮毛動物養殖場則會想方設法減少勞動力需求和提高養殖效率而最大化收益。

結果是:大量生長激素被用於加速動物生長,但這迫使牠們經歷睡眠規律紊亂和骨質疏鬆的痛苦;為了最大化養殖數量,動物又往往生活中狹小的籠子中,得不到娛樂、精神狀態極差,甚至會出現自殘行為;在動物清醒時活剝皮毛是相當常見的取毛方法(也存在棒擊後沒有立即死去而在剝皮時醒來的情況),僱傭低價勞動力又比高價投資研發更好的取毛方法實惠很多。

商務部《皮革和毛皮市場管理技術規範》中明確禁止在動物未死亡時剝皮,恰恰證明活體剝皮的情況廣泛存在並屬實,儘管皮草行業多次聲稱活體剝皮並非常態。

皮草產業的公共衛生風險也不容忽視。在經歷了冠狀病毒疫情後,政府和民眾對這一點更應該有深刻的認識。皮毛動物在剝皮後留下成千上萬的屍體,可以說當下幾乎沒有方法能在不汙染環境的前提下進行處理;皮毛加工廠在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化學物質被排入河流和空氣中、既汙染生態也危害居民健康;養殖場和加工廠的工人們往往得不到合理保護,長時間暴露在動物糞便、活性劑、漂白粉、殺菌劑和各種染料的傷害下。

皮草加工廠的染料

2011年,中國商務部的《皮革和毛皮市場管理技術規範》正式開始生效;2016年,中國皮革協會也修正了《貂、狐、貉繁育利用規範 》,兩份文件都對養殖和屠宰過程中的福利和衛生問題作出了一定規範。然而這兩份文件僅僅是行業推薦性標準,而非國務院制定的行業強制標準。事實上,養殖場和加工廠違反了這兩個標準也不會受到任何懲罰,動物福利和公共衛生依然得不到保障。

向農業部反饋的方式

綜上所述,小象君擬提出以下建議:

1. 由於野外種群的洗白風險大,建議將綠頭鴨撤出《畜禽遺傳資源目錄》。

2. 建議明確「鷓鴣」指代的物種及品種。由於仍存在盜獵風險,將雉雞、鷓鴣撤出《目錄》,或加強執法力度,推廣辨別人工養殖和野外個體的技術。

3. 由於養殖存在的公共健康風險和動物福利考慮,建議將貉、銀狐、藍狐、水貂撤出《目錄》,或加強對養殖環境、動物福利的監管力度。

以上建議僅代表小象君的觀點,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大家能夠根據自己的判斷和選擇,積極向農業部反饋意見。《目錄》意見反饋途徑如下:

1. 電子郵件:zysxzc@agri.gov.cn。

2.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陽區農展館南裡11號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畜禽種業處(郵編:100125)。

3. 電話:010-59191471。

意見反饋截止時間是5月8日,星期五。

這是一位小象君成員用郵箱進行意見反饋的參考~

小象君認為,保障生態健康、動物福利和公共衛生的同時,也要考慮到廣大養殖戶的利益。「一刀切」的政策如果不照顧到普通民眾的生計,毫無疑問是不可取的。政府應儘快完善相關政策、引導產業升級轉型;對於目前的從業者,予以優惠條件關閉養殖場、制定相應補貼機制、保證補貼落實到位,並完善現存養殖動物安置處理方案。

希望在你我的努力下,野生動物能夠避免被當作「畜禽」利用的命運,而未能逃脫畜禽命運者,希望能夠得到得體的對待。即便不能直接對最終的結果產生影響,每一次努力發聲也都很重要。

參考資料:

1. 綠頭鴨被列入《畜禽目錄》?綠頭鴨:我是野生動物,不是「畜禽」

2. 把野生動物稱作「特種畜禽」,就可以隨便吃了?不妥!

3. 野生動物,繼續利用?

4. 鄉關「貉」處?從荒野到衣櫃,皮草養殖業中的野生動物

5. 行動亞洲報告:https://www.actasia.org/news/new-research-into-chinas-fur-trade-shows-consumer-appetite-for-fur-fashions

6. 韓聯憲,周偉. 中國雞形目鳥類研究保護及持續利用探討.

作者/編輯:Z,Dule

- 2019華北創綠傢伙伴 -

閱讀原文

原標題:《最後兩天,不要讓野生動物變為「畜禽」》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禁野令」後,這些動物不能吃!|畜禽遺傳資源目錄|野生動物保護法|...
    不久前,全國人大審議並通過《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這意味著國家從法律上禁止任何人觸碰野生動物這個「病毒開關」。對於我們普通民眾來說哪些動物是可以吃的?哪些又是不能吃的?
  • 全面禁野後哪些野生動物還能吃?
    ……  這兩天,「哪些動物還能吃」成了人們熱議的話題。  很多人有疑問,到底哪些陸生野生動物能吃,哪些不能再吃了。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禁野」後,肉食者的選擇依舊很多,但還是要早日和濫食野生動物的陋習告別。  六種野生動物不能吃  先說說不能吃的。  《決定》提出,從維護公共安全的角度出發,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嚴厲打擊非法野生動物交易。
  • 狗蛙雁蜂都不算「畜禽」?看清楚了,這33種動物才算
    《目錄》界定畜禽養殖正面清單據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肖小餘介紹,《目錄》正式公布,是農業農村部及相關部門貫徹落實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的有力舉措。
  • 畜禽養殖正面清單來了:農業農村部明確33種家養畜禽種類
    經國務院批准,農業農村部今天(29日)上午剛剛公布了《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下稱《目錄》),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目錄》首次明確了家養畜禽種類33種,包括其地方品種、培育品種、引入品種及配套系。就畜禽範圍是如何確定的問題,這位負責人介紹,《目錄》列入了33種畜禽,包括傳統畜禽17種、特種畜禽16種。這些畜禽都是經過人類長期馴化和選育而成的家養動物,具有一定群體規模、主要用於農業生產的品種,種群可在人工飼養條件下繁衍,為人類提供肉、蛋、奶、毛皮、纖維等產品,或滿足役用、運動等需要。
  • 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公布 首次明確33種家養畜禽種類
    其中,傳統畜禽17種,特種畜禽16種。《目錄》明確了傳統畜禽17種,分別為豬、普通牛、瘤牛、水牛、犛牛、大額牛、綿羊、山羊、馬、驢、駱駝、兔、雞、鴨、鵝、鴿、鵪鶉;特種畜禽16種,分別為梅花鹿、馬鹿、馴鹿、羊駝、火雞、珍珠雞、雉雞、鷓鴣、番鴨、綠頭鴨、鴕鳥、鴯鶓、水貂(非食用)、銀狐(非食用)、北極狐(非食用)、貉(非食用)。
  • 禁食野生動物名單公布了
    □本報記者丁先翠    為了全面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的發展,也為了更好地杜絕隱患,近日全國人大通過了有關全面禁食野生動物的相關條例,並給出了禁食野生動物的名單,其中包括農民養殖的野生動物。
  • 四川全面禁食野生動物!這些動物都不能吃了!
    濫食野生動物是誘發亂捕濫獵、非法交易的重要因素,對野生動物野外種群安全和社會公共衛生安全構成重大隱患。此次出臺的《指導意見》所稱野生動物,是指所有陸生野生動物(含人工繁育、飼養的)和珍貴、瀕危水生野生動物,珍貴、瀕危的水生野生動物以外的其他水生野生動物和家畜、家禽不在此列。
  • 全面「禁野」後 哪些野生動物還能吃?各省可調整
    ……這兩天,「哪些動物還能吃」成了人們熱議的話題。2月24日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下稱《決定》)。
  • ...對陸生動物而言,畜禽遺傳資源目錄中所列允許食用的動物種類,其...
    2020-03-05 16:46:38來源:FX168 【專家表示禁止食用野生動物不存在「黑白名單」】針對社會各界關注人工繁育動物允許食用範圍,北京林業大學野生動物研究所所長時坤5日說,對陸生動物而言,畜禽遺傳資源目錄中所列允許食用的動物種類,其人工養殖種群允許食用,但其野外種群和目錄以外的其他所有陸生野生動物均屬于禁食範圍。
  • 全面「禁野」後,哪些野生動物還能吃?各省份可調整
    ……這兩天,「哪些動物還能吃」成了人們熱議的話題。2月24日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下稱《決定》)。
  • 全面禁食野生動物後 到底什麼肉能吃?
    建議:修訂野生動物法,科學設定野生動物的內涵  「全面禁食野生動物之後,到底什麼肉能吃?哪些動物可以合理利用?」執法檢查中,不少專家學者、基層單位提出了界限問題。  現行的野生動物保護法重在野生動物的保護,禁食的法律範圍限於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和沒有合法來源的非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 全面禁食野生動物,禁哪些、怎麼禁?
    非法食用野生動物該如何處罰?未來野生動物的保護與監管?今年全國兩會,野生動物的禁食、保護與管理,成為人大代表熱議的話題。 多名代表建議在《野生動物保護法》中增加有關防範公共衛生風險的內容,擴大禁食野生動物範圍,對可食用動物進行清單式管理,設立準入條件。同時,加大對非法食用的處罰力度,將野生動物保護納入公益訴訟的範圍。
  • 專家解讀「全面禁食陸生野生動物」:竹鼠、蛇等都不能吃了
    《決定》規定了嚴厲懲治非法食用、交易野生動物的行為,堪稱「史上最嚴」。很多人疑問,到底哪些陸生野生動物不能再吃了?2月26日,廣州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和廣東省生物資源應用研究所研究員胡慧建在接受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後,具體哪些動物能吃,可參考《中國畜禽遺傳資源名錄》及以後公布的相關名錄。
  • 不得食用的在養野生動物如何處置?權威解答來了
    5月29日上午,農業農村部公布《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下稱《目錄》),首次明確了家養畜禽種類33種。《目錄》明確的33種家養畜禽種類包括其地方品種、培育品種、引入品種及配套系。其中,傳統畜禽17種,分別為豬、普通牛、瘤牛、水牛、犛牛、大額牛、綿羊、山羊、馬、驢、駱駝、兔、雞、鴨、鵝、鴿、鵪鶉;特種畜禽16種,分別為梅花鹿、馬鹿、馴鹿、羊駝、火雞、珍珠雞、雉雞、鷓鴣、番鴨、綠頭鴨、鴕鳥、鴯鶓、水貂(非食用)、銀狐(非食用)、北極狐(非食用)、貉(非食用)。
  • 野生動物禁食範圍將再明確 對電商平臺監測力度加大
    近日出臺的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確立了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的制度,明確規定對涉及野生動物的違法犯罪行為要加重處罰,並對全面禁止以食用為目的的獵捕、交易、運輸陸生野生動物做出明確規定。2月2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農業農村部、國家林草局等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堅決取締和嚴厲打擊非法野生動物市場和貿易工作情況。
  •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專家:應全球禁止野生動物交易
    從長遠來講,應全面禁止野生動物交易活動。  禁止全球野生動物交易活動  孫全輝說,野生動物本身是自然的一部分。對於人來講,與野生動物保持一定距離也是對人類自身的保護。  從疫病防控角度,野生動物和人工養殖的野生動物都可以傳播病毒,都會帶來公共衛生的風險。因此,食用野生動物應該徹底放棄,永絕後患。  他強調,野生動物保護是一項公益事業,最正確的做法就是與野生動物保持距離,保護好它們的自然棲息地。而把野生動物視為資源並進行產業管理的做法,是當前野生動物保護領域亂象叢生、各種違規違法活動屢禁不止的根源所在。
  • 滇南小耳豬、茶花雞…我省對47個畜禽品種開啟「省級保護模式」!
    2020年5月29日,農業農村部公布了經國務院批准的《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以下簡稱《目錄》)。《目錄》首次明確了我國畜禽遺傳資源涉及的物種種類和範疇,在動物分類學「種」的層次上共收錄家養畜禽33類,其中豬、牛、羊、雞、鴨、鵝等傳統畜禽17類,梅花鹿、珍珠雞、水貂等特種畜禽16類。
  • 農業農村部:正在調整完善相關目錄 進一步明確野生動物禁食範圍
    2月2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堅決取締和嚴厲打擊非法野生動物市場和貿易工作情況。「在新的目錄出臺之前,對於已經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目錄》或《人工繁育國家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名錄》的物種,我們將通過文件的形式儘快予以明確。」畜禽遺傳資源目錄規定了哪些動物屬於畜禽,而不是陸生的野生動物,哪些動物的遺傳資源的保護利用、繁育、飼養、經營、運輸等活動屬於畜牧業生產。這裡所指的畜禽主要是指人類為滿足肉、蛋、乳、毛皮等需要,經過長期勞動馴化的各種動物。
  • 河南全面禁止食用陸生野生動物 一隻麻雀上餐桌就是違法
    以食用為目的的陸生野生動物養殖企業(戶),今年9月底前全部完成退出處置工作。以後陸生野生動物將禁止出現在餐桌上,否則視為違法。不過,列入家禽家畜名錄的陸生動物,仍可以為人們所食用。魚類等水生野生動物,暫時不列入禁食範圍。
  • 國家明確家養畜禽範圍不包含狗 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推進畜禽規模化標準養殖,制定實施標準化飼養管理規程,建設一批標準化規模養殖場,總結一批可複製推廣的典型模式,發揮基層畜牧獸醫技術推廣機構、行業協會的作用,提高養殖場戶生物安全防護和飼養管理水平。強化畜禽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加強動物防疫體系建設,落實動物防疫主體責任,提升動物防疫條件,依法履行強制免疫、產地檢疫申報、突發疫情處置等責任,鼓勵和支持創建無疫小區,提升區域防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