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研製成功綠色納米複合高吸水性材料

2020-11-23 中國科學院

    新華網長春11月19日電(記者馬揚)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科研人員經過兩年多科技攻關,成功研製出綠色納米高吸水性樹脂材料。日前,這項成果通過了吉林省科技廳組織的專家鑑定。專家鑑定認為,該樹脂成本低廉、吸水性強,具有較高的凝膠強度和良好的溶脹性能,處於國內先進水平。

    據了解,高吸水性樹脂作為一種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吸水、保水性能,在衛生、醫藥、農業、化工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現已成為發展最快的功能高分子材料之一,但由於其存在吸水後強度低、耐鹽性差、成本高等「瓶頸」問題,因此極大地限制了它的應用推廣和產業化。

    近年來,日本、美國、法國等發達國家不斷強化納米複合高吸水性材料的研發,並取得了較好的研究成果。而我國則由於對複合高吸水性樹脂的研究起步較晚,生產能力較低,產品主要用於農業方面,因此,與國外相比差距較大。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的科技人員於2005年在吉林省科技廳的支持下,承擔了吉林省科技發展計劃項目「原位插層聚合蒙脫石納米複合高吸水性材料的結構與性能」。經過兩年多的努力,科研人員突破了各種技術難題,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性的研究成果,使用該成果所製備的納米複合高吸水性樹脂,成本可降低10%-15%。

    據專家介紹,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我國高吸水性樹脂的用量將會迅速增加,市場前景十分廣闊。根據我國國情,婦女、嬰兒和老人所佔人口比例較大,對高吸水性樹脂製作的日常衛生用品的需求量相當大。此外,我國很多地區缺水嚴重,高吸水樹脂在農業等領域的應用必將提高農作物產量及產值。

相關焦點

  • 我國研製成功B肝、C肝、愛滋病病毒高靈敏血液檢測用納米材料
    採用超順磁性納米微球,可以將極低濃度的病毒核酸迅速提取出來並進行極高靈敏度的核酸檢測,在病毒感染後3天以內即能檢出,大大縮短血液篩查的「窗口期」,準確率接近100%,輸血及血製品安全性得到顯著提高。    目前,我國共有33家血液製品生產企業,單採血漿站150餘個,年採漿量約4000噸,年間複合增長率20%左右。
  • 高吸水性材料的研究
    高吸水性樹脂(簡稱SAR)是一種典型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它能吸收其自身重量數百倍、甚至上千倍的水,並具有很強的保水能力的高分子材料,所以它又成為超強吸水劑或高保水劑。從化學結構上來講,高吸水性樹脂是具有許多親水基團的低交聯度或部分結晶的高分子聚合物。
  • 【行業動態】 我國科學家成功研製可降解仿生透明薄膜
    【行業動態】 我國科學家成功研製可降解仿生透明薄膜 2020-08-18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國科學家仿貝殼研製出「超強韌」綠色材料
    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院士團隊受天然貝殼啟發研製出一種新型薄膜材料,在強度、韌性、透光性等方面表現出遠超傳統塑料的力學與光學性能,埋進土壤中約兩個月即可無汙染降解,有望成為柔性電子器件等領域的理想材料。貝殼是一種性能優良的天然材料,由「磚—泥」結構一層層「砌牆」而成。
  • 中國科學家仿貝殼研製出「超強韌」綠色材料
    中國航空報訊: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院士團隊受天然貝殼啟發研製出一種新型薄膜材料貝殼是一種性能優良的天然材料,由「磚—泥」結構一層層「砌牆」而成。近期,俞書宏院士團隊利用納米黏土片和細菌纖維素兩種天然組分,成功構築了「磚—纖維」的仿貝殼層狀結構,採用氣溶膠輔助的生物合成法,研製出一種高性能複合薄膜材料。
  • 長春光機所研製出高載負量、高螢光亮度碳納米點@二氧化矽複合凝膠
    長春光機所研製出高載負量、高螢光亮度碳納米點@二氧化矽複合凝膠 2017-02-23 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 然而,基於碳納米點的固態發光材料發展遇到瓶頸,主要問題是碳納米點在固態時存在嚴重的因聚集引起螢光淬滅。雖然已有報導證明在碳納米點低載負量的複合體系下,可以得到高的螢光量子效率,但是當提高碳納米點載負量時,螢光量子效率卻會大幅降低,不能應用於高亮度的照明器件。
  • 我國科學家成功研製可降解仿生透明薄膜
    塑料垃圾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危害,對人類健康也產生巨大的威脅,發展新一代可持續塑料替代材料迫在眉睫。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俞書宏院士團隊成功研製了一類超強、超韌、透明的高性能可持續仿貝殼複合薄膜,成功構築了「磚-纖維」仿貝殼層狀結構,使該薄膜展現出遠超傳統塑料的力學性能,展現出比塑料薄膜更突出的綜合性能。研究成果日前發表於《物質》上。
  • 我國科學家成功研製可降解仿生透明薄膜
    塑料垃圾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危害,對人類健康也產生巨大的威脅,發展新一代可持續塑料替代材料迫在眉睫。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俞書宏院士團隊成功研製了一類超強、超韌、透明的高性能可持續仿貝殼複合薄膜,成功構築了「磚-纖維」仿貝殼層狀結構,使該薄膜展現出遠超傳統塑料的力學性能,展現出比塑料薄膜更突出的綜合性能。研究成果日前發表於《物質》上。
  • 我國成功研製出具有雙主軸和雙動力刀塔的「TMC25車銑複合加工中心」
    ,在此基礎上研製成功了具有雙主軸和雙動力刀塔的「TMC25車銑複合加工中心」,打破了高端數控複合加工工具機關鍵部件主要依靠進口配套的局面。    高速大扭矩電主軸是高檔數控工具機核心功能部件,通過國際合作,研發了內藏式電主軸,無論是對於低速區的大直徑大切削量的重切削,還是中、高速區的強力高精加工,或是高速區對銅、鋁等有色金屬材料的高速切削,都可實現廣域大扭矩的穩定輸出和控制。打破了大功率電主軸被進口產品壟斷的局面。
  • 研製出基於碳納米點的超穩定強螢光複合材料
    近日,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曲松楠課題組首次研製出基於碳納米點的超穩定、強螢光複合材料,該工作利用靜電誘導自組裝過程,通過碳納米點表面電荷逐步靜電吸附離子並原位形成無機包覆層
  • 納米晶鈦酸鋇陶瓷研製成功
    納米晶鈦酸鋇陶瓷研製成功 43次閱讀 作者:閆海生   來源:中國化工報
  • 我國成功研製一維鉻原子沉積納米光柵樣板
    本報訊 由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同濟大學和國防科技大學聯合組成的研究小組,經過3年科技攻關,在國內首次成功研製出一維鉻原子沉積納米光柵樣板。日前,該課題通過了國家質檢總局科技司組織的驗收鑑定。
  • 科學家研製出可用於高容量雷射應用的新型納米複合陶瓷
    新型納米複合陶瓷(Ho3+:Y2O3-MgO)設計應用於2-6微米中紅外輻射(IR)範圍內工作的高容量雷射儀器。近期有報導稱,由遠東聯邦大學的材料科學家與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合作完成了一項壯舉,他們研製的新型納米複合陶瓷(Ho3+:Y2O3-MgO)已被設計用於在2-6微米中紅外輻射(IR)範圍內工作的高容量雷射儀器。目前相關論文已發表在《國際陶瓷》雜誌上。
  • 我國納米金剛石複合塗層實現產業化
    由上海交通大學承擔的863納米材料專項課題「納米金剛石複合塗層的應用與產業化」超額完成了合同規定的指標並實現產品的產業化,該課題採用化學氣相沉積法(cvd),在硬質合金拉拔模具內孔和其他耐磨器件表面塗覆納米金剛石複合塗層,研究得到了製備納米金剛石塗層的成熟工藝,完成了納米塗層結構和性能檢測工作,利用納米金剛石複合塗層技術研究開發出各種塗層拉拔模具和耐磨器件產品
  • 長春光機所研製出基於碳納米點的超穩定強螢光複合材料
    近日,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曲松楠課題組首次研製出基於碳納米點的超穩定、強螢光複合材料,該工作利用靜電誘導自組裝過程,通過碳納米點表面電荷逐步靜電吸附離子並原位形成無機包覆層,實現具有超高穩定性、強發光的碳納米點複合材料,在開發基於碳納米點的光電器件領域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
  • 科學家研製出高載負量高螢光亮度碳納米點
    近日,中科院長春光機所曲松楠團隊首次研製出高載負量、高螢光亮度的碳納米點@二氧化矽複合凝膠。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新型納米結構的高能量長壽命鋰/鈉複合空氣電池...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李海霞 嚴振華)7月20日,南開大學牽頭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新型納米結構的高能量長壽命鋰/鈉複合空氣電池」納米項目中期總結會在天津召開。南開大學副校長李靖出席會議。科技部基礎研究管理中心、我校科技處、項目組成員參加會議。
  • 談納米複合包裝材料
    在包裝印刷行業中,納米複合材料佔據了相當一部分市場。今天,中國紙業網的編輯從複合包裝材料開始,詳細介紹一下相關技術內容。為了提高包裝材料(主要指聚合物)的陰隔性,多年以來已經對聚合物這種高分子結構的材料實施了很多改性研究、複合研究及加工過程的研究,取得了顯著的在果。正是在大量研究基礎上,現已在世界上開發出多達好幾百種的塑料包裝阻隔性並取得了相當廣泛的應用。但是,要使這種材料的阻隔性達到玻璃容器或金屬薄膜那樣的水平,仍然還有著相當大的距離。當前,納米技術的理論及應用研究的成果為進一步提高包裝的陰隔性開闢了一條新途徑。
  • 我國首條「柔性熱塑性增強塑料管複合管」生產設備成功研製
    「柔性熱塑性增強塑料管複合管」生產設備成功研製
  • 構建納米陣列支撐納米片複合電極材料用於催化新型陽極增值反應
    //doi.org/10.1016/j.apcatb.2020.119339 全文速覽近日,深圳大學材料學院駱靜利院士、符顯珠教授課題組的鄧曉輝研究員等人通過對鎳鈷雙金屬MOF陣列進行簡易的電化學活化,成功實現了基於鎳鈷氫氧化物的納米陣列支撐納米片新型結構電極材料的製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