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肝還沒攻克,C肝病毒的發現獲得諾貝爾獎,意義有多大?
全世界每年40萬人死於C肝相關的疾病,就是這麼來的。三位科學家並不是同時發現C肝病毒的,他們在C肝病毒方面的研究,是前後一脈相承的。從最開始發現輸血肝炎,到利用新的分子克隆方法鑑定出致病的病原體,再到患者的血液檢測出C肝抗體和病毒核酸,最後證實C肝病毒的獨立致病能力,都是不斷努力探索的結果。
-
中國研製的愛滋病疫苗成功的機率有多大
3月23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網站上發布的一條信息引起了人們的關注: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由我國自行研製的愛滋病疫苗正式進入Ⅱ期臨床試驗。 一直以來,研製出能夠抵抗愛滋病的疫苗被很多人認為是解決愛滋病這個世紀頑疾的根本途徑。 但在過去的20多年裡,世界各國針對愛滋病疫苗的研究一直沒能取得實質性進展。
-
...的人有交叉感染和感染血液傳播病毒,如B肝、A肝和愛滋病的低...
2020-10-21 05:48:52來源:FX168 【澳大利亞一次性採血設備被反覆使用 維州隔離旅客現交叉感染風險】 據澳洲網報導,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衛生機構近日表示,由於工作失誤,建議243名此前曾和維州隔離酒店項目有關的人接受B肝
-
發明C肝「神藥」的大藥廠,投入30億研發B肝治癒藥,它能成功嗎?
儘管目前還未研製出B肝治癒藥物,但許多人已為這一消息所期盼。 一些網友紛紛留言表示「看到希望了」、也有網友問到「B肝真能斷根?什麼時候上市啊?」……可以看出背後迫切又複雜的心情。 B肝是中國最為流行的傳染病之一。2017年,中國法定乙類傳染病,即需嚴格管理的傳染病中,B肝報告發病數字居首,報告死亡率僅次於愛滋病和肺結核,排第三。
-
為何B肝很難治癒,而C肝卻可以?專家解釋:B肝病毒太「狡猾」
目前在我國高發的病毒性肝炎包括了B肝和C肝兩個類型,但是這二者臨床治癒率卻大不相同。可以說C肝已經實現了臨床治癒,而B肝的治癒卻遙遙無期,患者甚至需要終身服用藥物,後期還需警惕肝硬化和癌變風險。其實這主要和發病機制不同有關係,用通俗的話來說,B肝病毒就是一種逆轉錄病毒,而C肝病毒則是RNA病毒。根本原因不同,決定了它們一個可以治癒,一個不能治癒!
-
京東健康攜手萬孚健康發布愛滋病檢測大數據:「無創」 聯合檢測受...
,其次為唾液+血液檢測方式,約佔40%。2020年,雖然血液檢測佔比高居首位,但通過唾液和尿液檢測合計佔比相比2019年增加6%。這也表明,相比血液檢測,唾液和尿液檢測因便捷、無創等原因受到用戶的歡迎。
-
我國利用幹細胞技術研製「人工血液」獲突破
中國證券網訊 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野戰輸血研究所、全軍幹細胞與再生醫學重點實驗室裴雪濤團隊歷經10年集智攻關,建立了「人工血液」製備工藝,並通過幹細胞技術,成功製備出「人工紅細胞」。 據中國新聞網7月25日消息,從軍事醫學科學院獲悉,經軍地衛生和藥監權威機構檢測,該「人工紅細胞」與正常紅細胞的血紅蛋白含量、攜氧能力和滲透脆性等各項指標基本一致,是幹細胞來源、體外製備最接近臨床應用的生物科技成果,擴增率可達10萬倍以上,明顯優於以往技術水平,為規模化生產奠定了重要基礎,使中國幹細胞製備「人工血液」的研發水平進入國際一流行列。
-
他們打服C肝病毒,拯救1.4億人
這種「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特性,讓C肝成為健康的殺手。據統計,我國有1000萬左右的C肝患者,每年有15萬因C肝而喪生。全球有1.4億人感染C肝病毒,這1.4億人亟待拯救。 發現C肝病毒,乃至治癒C肝,關乎一億多人的健康福祉。因此,三位科學家才能獲頒諾貝爾獎。
-
京東健康攜手萬孚健康發布愛滋病檢測大數據:「無創」,聯合檢測受...
2020年12月1日是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11月30日,京東健康聯合即時檢驗企業萬孚健康發布《2020年HIV檢測電商大數據報告》(下稱《報告》),通過HIV網購檢測的新趨勢和變化,幫助更多人主動了解和參與到愛滋病防治行動中來。目前,網絡平臺上的愛滋病檢測產品主要有血液檢測,口腔黏膜滲出液(唾液)檢測,尿液檢測等方式。
-
B肝病毒DNA檢測,為什麼要查HIV抗體?醫生告訴你
有一位患者,因為他的ALT和AST數值很高,去醫院做B肝病毒DNA檢測,但是單子上有一個HIV抗體檢測。他想知道:毫無徵兆,醫院為什麼要做HIV檢測呢?1 什麼情況下需要查HIV抗體?4、愛滋病抗體陽性的母親所生的嬰兒。在臨床醫療過程中,有一些跟免疫力下降和缺陷有關的感染、腫瘤的發生,比如說帶狀皰疹病毒感染、結核分枝桿菌和非結核分枝桿菌感染、肺孢子菌肺炎、卡波西肉瘤、不明原因的痴呆,等等,也需要查一下愛滋病抗體。
-
C肝被稱「沉默殺手」 尚無疫苗預防感染無症狀
更觸目驚心的是,受訪人群中C肝高危人群的比例佔83%,但只有5%的人做過C肝檢測。在C肝高危人群中,從未聽說過C肝的比例超過八成。 受訪專家:姜天俊,解放軍第302醫院感染一科副主任醫師,長期從事感染性疾病的醫教研工作,對B型肝炎、C型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肝硬化、愛滋病、感染性腹瀉等多種感染性疾病有較豐富經驗。
-
C肝病毒發現者,獲2020年諾貝爾醫學獎
在他們的相關研究工作之前,A型肝炎病毒和B型肝炎病毒的發現已經是重大進步,但當時大多數通過血液傳播的肝炎病例仍然無法得到解釋。發現C型肝炎病毒揭示了其餘慢性肝炎病例的發病原因,使得相關血液檢測和新藥得以推出,拯救了數以百萬計的生命。
-
今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授予研究C肝的科學家,那麼C肝是什麼?
2020年10月5日,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授予了為抗擊C肝做出決定性貢獻的三位科學家:美國病毒科學家哈維阿爾斯、查爾斯賴斯、和麥可霍頓。三人發現並首次分離了C型肝炎的病原體,推動了C肝病毒的檢測和藥物研發。全球約有7100萬慢性C肝感染者,每年導致約40萬人病亡。
-
京東健康攜手萬孚健康發布愛滋病檢測大數據 「無創」及聯合檢測受...
在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攜手防疫抗艾、共擔健康責任」是今年的活動主題,政府、部門、社會、個人要攜手應對新冠肺炎、愛滋病等全球範圍內重大傳染病挑戰,共同抗擊愛滋病,為實現愛滋病防控目標、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努力。上述《報告》顯示:目前通過網絡平臺上購買的愛滋病檢測產品主要有血液檢測,口腔黏膜滲出液(唾液)檢測,尿液檢測等方式。
-
一文詳解2020諾貝爾醫學獎:3位「病毒獵手」發現C肝這種沉默病
C型肝炎病毒的發現,揭示了除A型肝炎和B型肝炎之外的慢性肝炎病例的原因,並使血液檢測和新藥物研發成為可能,從而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然而,哈維·阿爾特和他的團隊發現,儘管去除了B肝病毒,輸血仍導致了很多肝炎發生。他們對這些患者進行甲型、B型肝炎病毒檢測,結果均為陰性,從而否定了存在病毒漏檢的情況。1975年,哈維·阿爾特將這種新型肝炎命名為「非甲非B型肝炎」。為慎重考慮,他並未直接稱其為C肝。
-
今年諾獎頒給C肝病毒發現者,為何具有非同一般的意義?
之前我們跑贏了C肝病毒,相信這次全球也能跑贏新冠病毒!」01人類歷史上關於病原體的發現都獲得了諾獎,這次也不例外醫學人士都很清楚,要成功幹預傳染病,關鍵是要確定病原體。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之所以頒給上述三位科學家,也是因為他們在這方面的重大發現。
-
C肝病毒發現者榮獲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在二戰結束後不久的1947年,一些科學家基於過往經驗和二戰士兵肝炎病例,建設性地提出了A肝病毒和B肝病毒的存在,為現代醫學探索病毒性肝炎敲開了一扇窗,也間接帶動了C肝病毒的發現和治療。揪出隱匿的病毒最初,人們推測A肝病毒經由口-糞傳播,而B肝病毒經由血液傳播。
-
肝神在上:誰能拯救七千萬慢性C肝病患?
由此不難理解,為什麼B肝和C肝病毒的發現者都贏得了諾獎。雖然兩種病毒的發現前後相隔二十年,二者發現的經過都充滿了戲劇性。本文講述關於C肝病毒的故事,但這必須從B肝病毒的發現說起。在阿爾特與其同事的大力推動下,澳抗發現的短短幾年後,全美所有的血庫都對供血者實行了強制性的B肝表面抗原篩選。這一措施顯著降低了輸血後肝炎的發病率,但是並沒有像人們期待的那樣,杜絕輸血後肝炎的發生。 最初,這被歸咎於檢測方法不夠靈敏,血液中抗原濃度較低時可能漏檢;但在新的檢測方法大幅度提升靈敏度以後,輸血後肝炎依然存在。
-
我國研製成功綠色納米複合高吸水性材料
新華網長春11月19日電(記者馬揚)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科研人員經過兩年多科技攻關,成功研製出綠色納米高吸水性樹脂材料。日前,這項成果通過了吉林省科技廳組織的專家鑑定。專家鑑定認為,該樹脂成本低廉、吸水性強,具有較高的凝膠強度和良好的溶脹性能,處於國內先進水平。
-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我國未進口日本血液製品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我國未進口日本血液製品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6-01-11 20:48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月11日電 針對日前有媒體報導日本化學及血清療法研究所生產的血液製品或致使用者感染愛滋病而遭致重罰一事,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新聞發言人11日表示,目前我國禁止除人血白蛋白以外的血液製品進口,在進口的人血白蛋白中沒有日本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