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肝被稱「沉默殺手」 尚無疫苗預防感染無症狀

2020-12-05 中國新聞網

  - 新聞緣起

  近日發生在安徽省霍山縣的血透病人感染C肝病毒事件告一段落,「血透」「C肝」等名詞也進入公眾的視線,對於C肝,在日前舉行的全國C型肝炎防治媒體溝通會上,一組調查數據讓人擔心:公眾對C肝的知曉率只有38%,遠遠低於A肝和B肝的知曉率(分別為91%和95%),74%的人不知道C肝是可以治癒的,大多數的受訪者錯誤地認為C肝可以通過接種疫苗預防。更觸目驚心的是,受訪人群中C肝高危人群的比例佔83%,但只有5%的人做過C肝檢測。在C肝高危人群中,從未聽說過C肝的比例超過八成。

  受訪專家:姜天俊,解放軍第302醫院感染一科副主任醫師,長期從事感染性疾病的醫教研工作,對B型肝炎、C型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肝硬化、愛滋病、感染性腹瀉等多種感染性疾病有較豐富經驗。已發表醫學論文100餘篇,參編感染病專著10部,獲醫療成果獎2項,榮立三等功1次。

  在肝炎家族中它排行「老三」;「兄弟姐妹」眾多,讓疫苗研究成為難點;不知不覺就讓人類患病,這讓它獲得了「沉默殺手」的稱號……這就是B肝的「弟弟」——C肝。

  說它是B肝的「弟弟」,其實它們沒有任何血緣關係,只不過都對人類的肝臟感興趣,愛好一樣而已。這個稱為「沉默殺手」的病毒長得小巧玲瓏,形如水雷,不到80納米的脂質外殼上長滿了刺突,外殼裡包含的是病毒基因,因為這個基因的差異,C肝這個大家族被分為六個大的分支,但即使每個分支內,又因為基因的細小差別而造成「龍生九子,個個不同」的現象。如此眾多的兄弟姐妹,科學家們很難找到他們一個共有的特徵而生產出特定的疫苗。

  就像有人喜歡詩情畫意的田園生活,有人喜歡燈紅酒綠的城市生活一樣,C肝病毒喜歡定居於人類的肝臟。進入人體之後,它直奔肝臟而去,藉助肝細胞內完整的「生活設施」複製病毒,繁衍後代。新的入侵者進來之後,「原居民」的生活大受影響,肝細胞自身的生物活性物質的合成受到幹擾,功能受損,C肝病毒也能生產出一些對肝細胞有毒的物質破壞肝細胞。自然,人體免疫系統在識別到C肝病毒這個外來異物後,會合成相應的抗體,調動自己的免疫機制來消滅病毒,在攻擊病毒的同時,病毒所居住的「房子」——肝細胞也被殃及,病毒和免疫的損害加在一起,炎症就產生了,人就會出現乏力、食慾下降、噁心、嘔吐等肝炎常見症狀。但有的時候,C肝起病隱匿,感染者沒有任何症狀,未作相關化驗就發現不了自己得了C肝,因此C肝常被稱為「沉默殺手」。

  在和病毒的「戰爭」中,有時免疫系統會取得勝利,人也會自然康復。但病毒總會想辦法逃避免疫系統的攻擊,它們通過基因變異,使基因控制的外在「相貌」(表面蛋白)發生改變,讓抗體無法識別變異後的病毒。甚至有的時候,釋放入血的病毒也會逃避免疫系統的攻擊,當肝臟的病毒並清除完之後,它又會導致重複感染。當C肝病毒在人體內「站穩腳跟」達半年以上而未被消滅,就成為了醫學上診斷的「慢性肝炎」;如慢性肝炎持續得不到有效治療,若干年後肝細胞壞死數量就明顯增加,同時肝內有纖維組織增生,就形成了肝纖維化和肝硬化。少數人在病毒誘導下,肝細胞還會發生突變,肝癌就可能出現了。

  專家釋惑 慢性化率可高達80%,沒有疫苗預防

  解放軍第302醫院感染一科副主任醫師姜天俊提醒說,C肝的慢性化率很高,50%—80%的成年人感染後會變成慢性;而成人感染B肝的話,只有小於5%的人會轉為慢性。同時,不同於B肝可以通過注射疫苗預防,現在還沒有疫苗能預防C肝的感染。針對C肝的這些特點,近年來醫學界提出了「C肝沒有『病毒攜帶者』」的說法。姜天俊表示,C肝與B肝不同,單純B肝病毒攜帶者肝臟病變輕微,可暫不治療,只要定期隨訪和觀察;但C肝病毒則恰恰相反,一旦感染,它對肝臟的損害就會持續進行,悄悄發生,因此,無論病人有無症狀,無論轉氨酶是否正常,只要體內攜帶了C肝病毒,就應儘快將其清除,不宜拖延。

  體液和血液為兩種主要傳播途徑

  針對傳播途徑,姜天俊稱,C肝主要通過血液和體液傳播,如經輸血和血製品傳播、經破損的皮膚和黏膜傳播。還可以通過性傳播和母嬰傳播,如與HCV感染者無保護性交及有性亂行為者感染HCV的危險性較大。同時伴有其他性傳播疾病,特別是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者,感染HCV的危險性更高。

  因此,下列人群為可能感染C肝的高危人群,如經常接觸血液的人員、曾接受過輸血、血製品和器官移植者、靜脈吸毒者、性亂者、母親為C肝病毒感染者;使用過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針頭、未經嚴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內窺鏡、侵襲性操作和針刺等;另外,與C肝患者共用剃鬚刀、牙刷等日用品者,或者曾經有過文身、文眉、穿耳環孔等皮膚黏膜損傷亦能傳播C肝。

  早治療,七成患者可治癒

  「C肝的治癒率很高,目前治癒率可達70%以上。」姜天俊表示,C肝的治療首先是消滅體內的病毒,從而阻斷肝臟向肝硬化、肝癌發展的進程。目前美國和歐洲C肝治療指南上聚乙二醇化幹擾素取代了普通幹擾素聯合利巴韋林成為C肝治療金標準。眾多大型臨床試驗結果表明,聚乙二醇化幹擾素α聯合利巴韋林治療後,六成到七成患者可以獲得病毒的有效清除,最終治癒疾病。

  C肝治療的主要目標是:清除病毒,治癒疾病;而對於那些發現較晚,肝臟已經受到某種程度損害的C肝患者來說,治療的目標則是:預防肝硬化發生,降低肝癌發生危險,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命。因此,建議高危人群應儘早做一下C肝抗體的篩查,一旦發現抗體陽性,應及時請專科醫生會診。當前,C肝的篩查靠C肝抗體和C肝病毒RNA(HCVRNA)兩項指標確認,二者均陽性者需要抗病毒治療,單純C肝抗體陽性而HCVRNA陰性者定期隨訪即可。

  四大途徑可預防C肝

  姜天俊說,普通人通過四種途徑可遠離C肝。第一,嚴格篩選獻血員。拒絕不潔用血。通過檢測血清C型肝炎抗體、谷丙轉氨酶,嚴格篩選獻血員。第二,預防經皮和黏膜途徑傳播。推行安全注射。醫療器械和有關用具等應嚴格消毒。醫務人員接觸患者血液及體液時應戴手套。潔身自好,遠離毒品,對靜脈吸毒者進行心理諮詢和安全教育,勸其戒毒。家庭中若有C肝患者,其個人用具應專人專用,餐具要定期煮沸消毒。第三,避免性傳播C肝。對有性亂史者應定期檢查,加強管理。若性伴侶為C肝病毒感染者,在性交時請正確使用安全套。對青少年應進行正確的性教育。第四,母嬰傳播提前預防。育齡婦女應及時體檢,C肝病毒感染者原則上應先進行有效的抗病毒治療。對C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陽性的孕婦,應避免羊膜腔穿刺,儘量縮短分娩時間,保證胎盤的完整性,減少新生兒暴露於母血的機會。

  記者手記 亡羊補牢不如未雨綢繆

  2009年,大家最熟悉的傳染病自然非甲流莫屬。這個通過呼吸道傳染的病毒初登中國之時,帶來的震動不亞於非典。幸運的是,經歷一次非典洗禮的中國對這種疾病的控制已經是駕輕就熟了,從初期的隔離到後期的治療和疫苗的研製,以及鋪天蓋地的科普宣傳,年終歲末,國人已經對這種疾病沒有了最初的恐懼。

  我想,如果說抗擊非典是亡羊補牢,那麼抗擊甲流就是未雨綢繆,一次次經驗的總結總會讓政府控制疾病的經驗越來越成熟。

  由此,我想到了C肝,這也是一種傳染病,全球約每年新感染者300—400萬人,25萬人死亡,其感染人數、生病後的嚴重程度和甲流相比,過之而無不及,但有多少人像了解甲流一樣了解C肝呢?我們知道疾病的流行輕重自然和醫療條件的好壞關係密切,但是受眾對疾病的了解在控制疾病的流行過程中,作用也不可估量。只有了解,才有去配合預防、去檢查、去治療,甚至是幫助患病者,而不是畏之為洪水猛獸。

  有一句話說得好: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那B肝、愛滋病這些傳染病也不是一下子就感染了那麼多人。今天,儘管對傳染病B肝的宣傳已經越來越多,甚至是已經開始免費接種疫苗了,但2億的感染者總給人一種「亡羊補牢」的感覺。那麼面對C肝,我們能否「未雨綢繆」,讓「沉默的殺手」不再沉默。(袁志勇 黃顯斌 )

相關焦點

  • 姑娘紋眉感染了「C肝」?聽聽肝病專家怎麼說
    重醫附二院感染病科副主任、重醫病毒性肝炎研究所副主任醫師蔡大川教授介紹,C肝知名度不高,但已經悄然成為我國第四大傳染性疾病,被稱為「沉默殺手」。截止2013年的數據顯示,我國大約有1千萬C肝患者。C肝症狀非常隱匿,80%患者很少或者無明顯症狀,導致大部分患者發現時已是晚期,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期。而10%-30%的C肝患者如果不經過處理,會發展成肝硬化,肝硬化容易導致肝癌。
  • 中國有多少人患C肝?
    沉默的殺手 無論是C肝還是B肝,都可能經歷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過程,不過,B肝感染者發展為慢性化的比例小於10%,但C肝感染者慢性化比例卻超過50%,如果不進行科學規範治療,感染C肝比感染B肝進展至肝癌的可能性大得多。
  • 直接抗病毒藥物進入小分子新時代造福眾多C肝患者
    相比於已有疫苗可防可治的B肝來說,C肝目前還尚無疫苗可以預防,且近十年間發病人數翻了1.3倍。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教授指出,C肝與B肝一樣都是「沉默的殺手」,急性感染-慢性感染-肝硬化-失代償或肝癌,「C肝四部曲」的進展雖然緩慢,通常平均要25年左右的時間,但由於其感染具有隱匿性,多數患者並不知道自己感染了C肝病毒,且早期幾乎沒有任何不適,等到出現症狀再就診時已是肝硬化甚至肝癌,錯過了早期治療時機。我國10%的肝癌都是由C肝引發的。
  • C肝病情隱匿危害大,這3個方法讓你儘早發現它
    提起病毒性肝炎,很多人會想到B肝、A肝,而被稱為「沉默的殺手」的C肝卻很少為人所知目前,我國C肝患者有1000萬左右,但篩查率和治療率都比較低,就診率不足2%。 C肝病情隱匿危害大 C肝目前還沒有可預防的疫苗,病情較為隱匿,被稱為健康的「隱形殺手」,在常規體檢中容易被忽視。
  • 全球1.85億人感染C肝!醫生:2種方法可以治癒,別一拖再拖
    95%的人不知道自己患上C肝 2015年統計數據顯示,C型肝炎在世界範圍內廣泛流行,全球約3%的人口存在C肝病毒感染(約1.85億),而我國HCV流行率約為1.0%,約有1000萬~1300萬感染者。
  • 69人感染的C肝病毒是什麼病毒,感染之後該怎麼辦,能不能治好
    當得知東臺市69人集體感染C肝病毒後,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復,讓我想到了多年前深圳的C肝感染暴發事件。兩者有著出奇的相似點,均是由於血液透析的不規範操作導致。那麼,造成這種整體感染的C肝病毒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 C肝的死亡率為什麼如此之高?這個原因讓人意想不到!
    由於C肝尚無疫苗預防,生活中不能很好地去預防該病的出現,導致很多患者不經意間被感染那麼,C肝死亡率高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降低C肝的死亡率? 為什麼C肝的死亡率那麼高?
  • 研究發現:牛津疫苗預防新冠傳播效果有限
    美媒稱,英國牛津大學和阿斯利康製藥公司共同研製的疫苗,在阻斷新冠病毒傳播方面的能力是有限的,但對已感染病毒的大多數人來說可預防新冠肺炎發病。報導稱,這遠低於該疫苗在預防有症狀的新冠肺炎病例方面70%的有效率,而即使是這些結果,也因其對老年接種者的效果而受到質疑。據報導,研究人員每周檢測英國6000多名研究參與者的新冠肺炎感染情況,發現接種組中有29例無症狀感染者,而人數大致相同的對照組中有40例無症狀感染者。
  • 研究發現牛津疫苗預防新冠傳播效果有限
    美媒稱,英國牛津大學和阿斯利康製藥公司共同研製的疫苗,在阻斷新冠病毒傳播方面的能力是有限的,但對已感染病毒的大多數人來說可預防新冠肺炎發病。報導稱,這遠低於該疫苗在預防有症狀的新冠肺炎病例方面70%的有效率,而即使是這些結果,也因其對老年接種者的效果而受到質疑。據報導,研究人員每周檢測英國6000多名研究參與者的新冠肺炎感染情況,發現接種組中有29例無症狀感染者,而人數大致相同的對照組中有40例無症狀感染者。
  • 一文詳解2020諾貝爾醫學獎:3位「病毒獵手」發現C肝這種沉默病
    諾貝爾獎發布會現場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數據,全球估計有7100萬人感染慢性C型肝炎病毒,其中15%至30%的患者20年內有出現肝硬化的危險。目前,中國的C肝感染人數約為960萬~1000萬。由於沒有明顯症狀,C肝很容易被忽視,因此也被稱為「沉默的殺手」。
  • C肝患者新希望:美國新藥治癒率高達95%
    「有人幾十年都不知道自己感染了C型肝炎。」世衛組織愛滋病毒、愛滋病司(全球肝炎規劃設在該司)的政策、戰略和公平問題高級顧問Andrew Ball博士說。民眾知曉率不高以及發病不明顯,使得C肝成為我國漏報率最高的法定傳染病之一。對於如何正確認識C肝和做好防護措施,《瞭望東方周刊》專訪了著名的感染病專家,上海國際醫學中心醫療院長、大內科首席醫師繆曉輝教授。
  • 600萬C肝患者,七成毫無徵兆?如何識別潛在殺手C肝的隱匿徵兆
    你問深讀君為啥要撕C肝?小板凳坐好了,您聽我說。C肝,全稱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C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種以肝臟損害為主的病毒性肝炎。肝炎病毒家族,靠甲乙丙丁給娃起名字,大哥A肝病毒,二哥B肝病毒,三哥C肝病毒,其中三哥英文名叫HCV。感染C肝病毒後,6 個月以內的,叫急性C肝。超過6個月的,可就是慢性C肝啦!
  • ...發脾氣,鄭大勇,C肝,肝炎,肝癌,易怒,熬夜,肝病,-社會新聞-東方網
    原標題:傷肝兩殺手:熬夜發脾氣 易怒人群發病率高8倍  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2017年全球肝炎報告》顯示,世界範圍內約有3.5億人有B肝病毒感染,7100萬人有C肝病毒感染。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和感染病學分會發布的數據也表明,我國感染B肝的人口約達1億,C肝感染者也呈明顯上升態勢,數量已達4000萬。更需引起重視的是,每100名5歲以下兒童中,就有1人為肝炎病毒攜帶者。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肝病科主任鄭大勇教授提醒,肝臟的健康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愛護肝臟應從了解、預防開始。
  • 轉氨酶突然升高,不妨花5分鐘驗血,是不是C肝上門,心裡也有數
    C肝雖然是全球第一個可以治癒的慢性病毒性傳染病,卻仍面臨著診斷率低、治療率低兩大困境。黃先生當年就是由於沒有篩查C肝及時治療,導致疾病最後發展成了肝硬化。其實C肝並不罕見,我國有近1000萬的C肝感染者。那麼要如何早期發現、診斷、治療C肝?家庭醫生在線採訪了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張曉紅教授。轉氨酶不明原因升高要警惕C肝!
  • 專家:C肝是「沉默的殺手」 高危人群應及時篩查
    新華社成都6月3日電(記者董小紅)「C肝普遍存在『發現晚、治療晚』的情況,通常C肝病毒感染者沒有什麼特別的症狀,患者如果沒有及時診治,很容易惡化,甚至導致肝硬化。」 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處技術官員陳仲丹說,C肝病毒感染高危人群需要主動及時篩查,以提高治療效果。
  • 獨家專訪諾獎得主麥可·霍頓:接種產生抗體也未必能證明新冠疫苗有效;C肝疫苗明年有望成功推出
    目前,人們對新冠病毒知之甚少,疫苗、藥物的研發充滿了困難和不確定性。麥可·霍頓相當坦誠,「現在還無法判斷我們研究的疫苗能否奏效。」他對時代財經表示。近日,麥可·霍頓就C肝病毒、SARS疫苗、新冠病毒疫苗及藥物等話題,在埃德蒙頓接受了時代財經專訪。
  • 世界肝炎日|上海117家機構提供C肝抗體免費快篩服務
    記者今天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主辦,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承辦的2020年「主動檢測治癒,消除C肝危害」主題宣傳周活動獲悉,「十三五」期間,本市兒童免疫規劃A肝、B肝疫苗接種率維持在99%以上,5歲以下兒童B肝表面抗原攜帶率控制在1%以下,急性肝炎報告發病率降至歷史最低水平,肝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呈下降趨勢。
  • 今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授予研究C肝的科學家,那麼C肝是什麼?
    2020年10月5日,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授予了為抗擊C肝做出決定性貢獻的三位科學家:美國病毒科學家哈維阿爾斯、查爾斯賴斯、和麥可霍頓。三人發現並首次分離了C型肝炎的病原體,推動了C肝病毒的檢測和藥物研發。全球約有7100萬慢性C肝感染者,每年導致約40萬人病亡。
  • B肝還沒攻克,C肝病毒的發現獲得諾貝爾獎,意義有多大?
    全世界有7,100萬(有些文章說是1.85億,應該是以前的數據)慢性C肝病毒感染者。科學家的成就,從C肝的表現,到認定病原體的基因序列,再到C肝的診斷和傳染,這些純基礎的發現,奠定了攻克C肝的基礎。他們或許不是醫生,並沒有直接救人,但是直接救人的人,卻絕對是步其後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