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新聞5月31日電 (記者 陳靜)中國是肝炎大國,國民健康深受其害。相比於已有疫苗可防可治的B肝來說,C肝目前還尚無疫苗可以預防,且近十年間發病人數翻了1.3倍。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教授指出,C肝與B肝一樣都是「沉默的殺手」,急性感染-慢性感染-肝硬化-失代償或肝癌,「C肝四部曲」的進展雖然緩慢,通常平均要25年左右的時間,但由於其感染具有隱匿性,多數患者並不知道自己感染了C肝病毒,且早期幾乎沒有任何不適,等到出現症狀再就診時已是肝硬化甚至肝癌,錯過了早期治療時機。我國10%的肝癌都是由C肝引發的。
《C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更新版)》數據顯示,我國約有560萬C肝感染者,再加上高危人群和高發地區的感染者,這個數字將達到約1000萬例。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
為了消滅B肝和C肝等病毒性肝炎的威脅,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到2030年治療率要達到80%,感染者人數減少90%,死亡率減少65%。王貴強教授表示,從目前中國現狀來看,C肝難以實現這樣的目標,原因主要有兩點:首先,患者就診率極低,因為大多數感染者根本不知道自己已被感染;第二,C肝沒疫苗,因為這個病毒跟愛滋病病毒一樣,都是高變異病毒,疫苗研發的速度根本趕不上病毒變異的速度。
「高危人群的主動篩查是預防C肝的最有效途徑。」王貴強教授說,「像注射吸毒者、愛滋病感染者、有紋身或穿孔的人、有C肝病毒感染的性伴侶、C肝母親的子女等,都應定期去醫院進行篩查。」
雖然C肝病毒「威力」很兇猛,但通過科學規範的治療,C肝是可以治癒的疾病。王貴強教授指出,直接抗病毒藥物是目前世界公認的首選治療方案,C肝治療已進入到小分子時代,與傳統的幹擾素相比,更加方便、安全、有效,幹擾素療程通常是一年,而小分子治療只需要3個月,且治癒率可高達98%以上。「所謂治癒,就是C肝治療結束後12周和24周經敏感試劑檢測不到C肝病毒RNA。」王教授補充道。
個體化精準的治療不但能提高療效,還能降低患者的醫療花費,C肝的直接抗病毒藥物治療也不例外,這就需要醫生根據患者的病毒基因類型、治療史、肝纖維化分級、合併症等進行全面評估,進而指定不同的診療方案。例如,在6種不同基因型的C肝病毒中,1b型基因佔56.8%,患者在基因檢測後如果剛好是1b型的,那麼就可以使用針對基因1b型的藥物,就像腫瘤的靶向藥一樣,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治療,效果會更好,副作用也會更小,甚至連肝硬化和腎功能不全的患者也能用。
談到C肝藥品的可及性,王貴強教授呼籲,政府、媒體、患者和藥品生產企業要聯起手來,把C肝藥納入到國家基本藥物目錄中,同時通過談判把藥品價格降下來,讓病人用得起藥,早治療,早獲益。
註: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註明出處! 編輯: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