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諾獎頒給C肝病毒發現者,為何具有非同一般的意義?

2020-10-06 文匯網

在全球新冠病毒尚在大流行之際,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發給了三位科學家,以表彰他們在發現C型肝炎病毒方面所做出的貢獻,註定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

北京時間10月5日17時30分,瑞典斯德哥爾摩卡羅林醫學院傳來消息,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由哈維·J·阿爾特、麥可·霍頓以及查爾斯·M·賴斯三位科學家共同獲得,以表彰他們在與血源性肝炎的鬥爭中做出的開創性發現,從而鑑定出一種新型病毒,即C型肝炎病毒。

「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病原體的相關發現從未缺席過諾獎。」在臨床上與C肝病毒等在內的各類病毒過招幾十年,素有「病毒獵手」之稱的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第一時間接受本報記者專訪,對今年的諾獎做了解讀。從三名科學家最初的發現到如今C肝成為一種可治癒的疾病,不過30年時間——這對醫學史上重要進展的「突破周期」來說算短的。

張文宏感慨道:「這再次說明,藉助科技的力量,人類能夠戰勝病毒。之前我們跑贏了C肝病毒,相信這次全球也能跑贏新冠病毒!」

01

人類歷史上關於病原體的發現都獲得了諾獎,這次也不例外

醫學人士都很清楚,要成功幹預傳染病,關鍵是要確定病原體。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之所以頒給上述三位科學家,也是因為他們在這方面的重大發現。在他們的工作開展之前,人們已發現甲型、B型肝炎病毒,但令醫生與科研人員愁眉不展的是,臨床上仍有大量未知傳染源的病例存在。

「簡單地說,就是臨床上發現了不少非甲、非乙的肝炎,大家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臨床上還有大量的血源性肝炎病例仍無法解釋。」張文宏解釋說,正是基於三位科學家的工作,C型肝炎病毒被發現,由此揭示了其他慢性肝炎病例的病因,並使血液檢測和新藥研發成為可能,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

據諾獎評獎委員會介紹,在此次摘得諾獎的三人中,阿爾特最早通過研究表明有一種未知病毒會導致「非甲、非乙」的慢性肝炎。霍頓使用新的策略,分離出了這種名為「C型肝炎病毒」的新病毒的基因組。賴斯則提供證據,證明C型肝炎病毒即可引起慢性肝炎,無須其他病原體「助力」。

「目前,慢性C型肝炎已成為可治癒的疾病,這是非常了不起的。C肝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慢性病毒感染獲治癒的疾病。而其他慢性病毒感染,還包括HIV(愛滋病病毒)、HPV(人乳頭瘤病毒)等。」張文宏說,人類歷史上關於病原體的發現都獲得了諾獎,此前B肝病毒的發現、愛滋病病毒的發現也獲得了諾獎。

02 C肝治療在中國:治療一個、治癒一個!

僅在我國,一般人群慢性C肝(HCV)感染者約560萬,患病群體龐大。

「病毒對人類的影響很大,C肝是目前病毒性肝炎中唯一可以通過藥物治療、達到臨床治癒的一種疾病。這意味著人類在攻克C肝病毒這條道路上已見曙光!」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感染科主任謝青教授如是介紹。

作為全國C肝診療示範點,瑞金醫院目前每年要收治400-500例C肝患者,佔上海市的近半數。那麼,這一疾病的治癒率如何?面對記者的提問,謝青自豪地表示,「幾乎可以說,篩查一個、診斷一個、治療一個、治癒一個!」

C肝的進展往往伴隨著「三部曲」,即慢性C肝、肝硬化、肝癌。謝青說,臨床上,C肝患者往往兩極分化嚴重,一類患者覺得自己得了病不要緊,另一類則異常恐懼,認為自己遲早會患上肝癌。「近年來,研究者對C肝的認識越來越深,由此研發的泛基因型靶向藥物安全性、療效及可支付性都十分樂觀。」她認為,要消除C肝,科普很重要,困擾醫生們的一個問題是,大眾對它還缺乏足夠的認知。

「由於大部分感染者沒明顯的症狀,C肝又稱『隱匿殺手』。」謝青提醒,有C肝暴露因素的大眾可在檢查肝功能外,進一步檢查C肝抗體,若抗體陽性,要再進一步核查C肝核酸。與新冠病毒一樣,C肝同樣講究「早篩查、早診斷、早治療」。

謝青認為,抗擊C肝需全社會共同努力,如此才能達到世衛組織提出的目標:到2030年消滅病毒性肝炎對人類健康的危害,新發慢性B肝和C肝減少90%,B肝和C肝死亡率降至65%,慢性B肝和C肝治療覆蓋80%的患者。

03 科學之路如火炬接力:推動「輸血醫學」大步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新晉諾獎得主賴斯與上海緣分匪淺,他是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的教育部、衛生部醫學分子病毒學重點實驗室的學術委員會委員。

「賴斯教授和我們已有幾十年的合作,我們的不少學生都得到過他的指導。」中國工程院院士、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教授聞玉梅告訴記者,賴斯和上海的醫學科學界有著密切的聯繫。過去多年,他每隔一段時間就會來滬與同行進行學術交流。同為病毒學家的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黨委書記袁正宏,也曾兩度到賴斯的實驗室訪問。在袁正宏看來,賴斯是一位純粹的科學家,「他的風格就是專注、共享和合作,他一輩子研究黃病毒科(註:寨卡病毒和登革熱病毒都屬此科),攻克了一個病毒後就轉向另外一個病毒。」讓袁正宏的印象中,就在幾年前,賴斯就明確提出C肝已被攻克,希望能轉向尚未被攻克的B肝病毒。

在同行眼中,開放和合作是賴斯最大的特點。科學之路如同火炬接力,後續研究、臨床進展得以綿延。比如,正因為這三位科學家的發現,「輸血醫學」獲得長足發展。大家都知道輸血可以救人性命,大街小巷的無償獻血小車總能迎來大量無償獻血志願者。殊不知,而今這般「輸血安全」的保障,正來自包括此次斬獲諾獎的三名科學家之內的一大批醫學工作者的研究與發現。

「有一類疾病叫可經輸血傳播的疾病,比如B肝、C肝、梅毒、愛滋等。如今,我們對無償獻血者統一都要開展這些疾病的篩查,把不合格的血篩掉。而在此之前,有人經輸血後得了C肝、B肝,這種現象沒辦法解釋,就是因為人們沒有識別這類病毒。由此可見,這三名科學家的發現多麼重要。他們的發現,改變了我們的日常操作!」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輸血科主任、上海市醫學會輸血專科分會前任主委夏榮介紹,對無償獻血者開展B肝、C肝、梅毒、愛滋等病毒的篩查,不僅在我國,在全球都已常規開展。三位科學家幾十年前的基礎發現,對輸血醫學的大步發展、對確保人類的輸血安全居功至偉。

其實,疾病從未遠離人類,但正因為有一批批的科學家躬身求索,一點點豐富人們對醫學的認識、對生命的認知,才使大家朝著更美好的生活邁進。

鑑於人類與新冠病毒的鏖戰還在繼續,張文宏接受採訪時對記者說,「這次諾獎的頒出再度說明,感染學科領域與人類進化、人類歷史緊密關聯,這或許是一個小學科,但可能發揮影響至深的作用,也希望更多人關心這個學科的發展。」

作者:唐聞佳 李晨琰 姜澎

相關焦點

  • 今年首個諾獎,頒給三個發現了「C肝」的老頭
    前腳的「諾獎風向標」拉斯克獎直接取消,而今年的諾爾貝獎頒布如約而至,但把頒獎改到了線上舉行。Rice),以表彰他們共同發現了C肝病毒(HCV)。今年的獎金比以往額外多了 100 萬克朗。在病毒肆虐之年,諾貝爾恰好將獎項頒給了病毒研究,這無疑是對人類抗擊傳染病的極大鼓舞。他們對於C肝病毒的發現,讓醫學界可以從血液檢測和新藥研發上避免人們患病,甚至消滅C肝。C肝病毒可造成急性或慢性肝炎感染,其嚴重程度從持續幾周的輕微病症到終身嚴重疾病不等。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世界每年有超過 7000 萬例C型肝炎病例,其中 40 萬例死亡。
  • 今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頒給C肝病毒發現者,那麼距離終結C肝還有...
    今年受全球新冠疫情影響,「防疫抗疫」成為熱點話題,也引發了大家對公共衛生和傳染病的關注。作為全球感染病熱點的C肝更是伴隨著今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揭幕走進了公眾視野。在默沙東進博會展臺,傳染病領域專家、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感染科主任謝青教授接受了記者的採訪,分享中國C肝的防治現狀及挑戰,呼籲攜手社會多方力量,進一步推動C肝的篩查和診療,助中國實現消除C肝的目標。
  • 今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頒給C肝病毒發現者,那麼距離終結C肝還有多遠?
    今年受全球新冠疫情影響,「防疫抗疫」成為熱點話題,也引發了大家對公共衛生和傳染病的關注。作為全球感染病熱點的C肝更是伴隨著今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揭幕走進了公眾視野。肝病大國的1000萬C肝感染者C肝作為一種病毒性肝炎,目前在全球約有7100萬感染者,中國約有1000萬感染者。由於發病隱匿,C肝的診斷率與治療率仍待提升,大部分感染者都不了解自己是否感染了C肝。
  • C肝病毒研究獲諾獎,委員會怎麼選的?
    每年的諾獎頒獎總會引起討論紛紛,大家議論最多的話題恐怕就是「為什麼XXX沒有獲獎」,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 一 C肝病毒HCV發現值得諾獎嗎? 獎項宣布後,有關HCV是否值得獲獎存在不同看法,有些人覺得檔次不夠,有些則認為實至名歸。筆者個人的觀點是:獲獎毫無疑問,單獨給HCV有點「過」。
  • 八卦:C肝病毒研究獲諾獎,委員會怎麼選的?
    每年的諾獎頒獎總會引起討論紛紛,大家議論最多的話題恐怕就是「為什麼XXX沒有獲獎」,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一 C肝病毒HCV發現值得諾獎嗎?獎項宣布後,有關HCV是否值得獲獎存在不同看法,有些人覺得檔次不夠,有些則認為實至名歸。
  • 同樣發現C肝病毒,兩位華人學者為何與諾獎失之交臂?-虎嗅網
    最後,他們的尋找成功了,並將其命名為C型肝炎病毒。在發現病毒的基礎上,篩查汙染血液的方法以及能治癒大部分感染者的用藥方案都被相繼提出。 來源:Cavallini James/BSIP/SPL今年10月5日,朱桂霖在該項目上的負責人Michael Houghton因為發現了C肝病毒被授予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 今年諾獎得主是發現C肝病毒的三位科學家,網友卻更鍾愛評論區
    抗擊C肝,三位科學家獲得今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你對接下來的諾獎還有什麼期待嗎?每一年的諾貝爾獎頒布的時候,大家都會密切地關注。他們的研究領域為:發現C型肝炎病毒。Rice的重大發現使我們能夠鑑定一種新的病毒——C型肝炎病毒。在他們的工作之前,儘管A型肝炎和B型肝炎病毒的發現至關重要,但大多數血源性肝炎病例仍然無法解釋。C型肝炎病毒的發現揭示了其餘慢性肝炎病例的原因,並使驗血和新藥物成為可能,從而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
  • 諾獎為何授予C肝病毒科學家
    Rice三位科學家因發現C型肝炎病毒而共同獲得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三人的工作大致是:Harvey J.Alter發現了C型肝炎;Michael Houghton分離出了C肝病毒的RNA片段(HCV-RNA),使得在分子水平檢測C肝病毒成為可能,這使C肝病毒很快地幾乎從輸血及血製品供應中絕跡,避免了大量的C肝感染。
  •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C肝病毒發現的意義有多重大?
    Rice)和英國科學家麥可·霍頓(Michael Houghton)因發現C型肝炎病毒成為該獎項得者。 諾貝爾委員會主席託馬斯·佩爾曼在答記者問時表示,委員會在今日凌晨4點給其中兩位獲獎者致電通知他們獲獎的消息,兩位獲獎者都表示十分驚喜。
  •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C肝病毒發現的意義有多重大?
    Rice)和英國科學家麥可·霍頓(Michael Houghton)因發現C型肝炎病毒成為該獎項得者。諾貝爾委員會主席託馬斯·佩爾曼在答記者問時表示,委員會在今日凌晨4點給其中兩位獲獎者致電通知他們獲獎的消息,兩位獲獎者都表示十分驚喜。
  • C肝病毒發現者拉開「諾獎周」序幕,明晚物理學獎得主揭曉
    3位C肝病毒發現者10月5日斬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拉開了2020年「諾獎周」的序幕。即將在北京時間10月6日傍晚亮相的則會是「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疫情下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給抗擊病毒性疾病的功臣,不失為應景。按照慣例,諾貝爾獎得主名單會在每年10月上旬公布,隨後在12月10日諾貝爾逝世紀念日時舉辦頒獎晚宴。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花落「C肝病毒」發現者
    今年,於瑞典當地時間10月5日11:30(北京時間10月5日17:30),官方公布授予Harvey J. Alter, Michael Houghton 和 Charles M. Rice,以獎勵他們「發現C肝病毒」的研究。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花落「C肝病毒」發現者
    今年,於瑞典當地時間10月5日11:30(北京時間10月5日17:30),官方公布授予Harvey J. Alter, Michael Houghton 和 Charles M. Rice,以獎勵他們「發現C肝病毒」的研究。
  • 最新解讀:C肝領域摘得諾獎,饒毅稱「有奇怪之處」
    不過劉海坤表示,具體到人選估計還是有爭議,發現B肝病毒已經得過諾獎,發現C肝病毒的工作質量本身是否值得諾獎需要專家評論,長期不受重視;奇怪之二是今年諾獎沒有包括發現治療C肝藥物的科學家,而C型肝炎最突出的是其治療以及對於生物技術產業的影響。
  • 2020諾獎顯示C肝是一種可以「治癒」的疾病
    是因為大會定的時間為,每年10月的第一個星期一公布,而今年的周一就是10月5日。雖然每年這個時段,全世界翹首期盼,但人家評審委員會的委員們也是要過周末的。再次應驗,拉斯克獎、蓋爾德納獎是諾獎的風向標。年和另外2名科學家(不是此次諾獎獲得者)分享了拉斯克獎。
  •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因發現C肝病毒 這些概念股或受關注
    Ric共同獲得,獲獎理由是因發現C型肝炎病毒。由於今年諾貝爾獎獲獎者的獎金將增加至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760萬人民幣),三位獲獎者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圖片來源:諾獎官網及央視新聞哈維·阿爾特 (Harvey J. Alter),美國病毒學家,出生在紐約市,1956年在羅徹斯特大學獲得文學學士學位,1960年在該校得到醫學學位。
  • 發現C肝病毒,3名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這些概念股或受關注
    Ric共同獲得,獲獎理由是因發現C型肝炎病毒。由於今年諾貝爾獎獲獎者的獎金將增加至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760萬人民幣),三位獲獎者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1964年與後來的諾貝爾獎得主巴魯克·塞繆爾·布隆伯格發現了澳大利亞抗原,後來被認為是B肝病毒的一部分。他還以動物模型來研究人體免疫缺陷病毒,並確定了C型肝炎病毒。2000年獲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2013年獲蓋爾德納國際獎。麥可·霍頓(Michael Houghton),英國生物化學家,參與開發C型肝炎測試。
  • B肝還沒攻克,C肝病毒的發現獲得諾貝爾獎,意義有多大?
    今年的一些預測,有人還認為中國科學家有機會獲得諾貝爾醫學獎,重現屠呦呦的榮耀時光,但幾乎沒有人猜到會頒給發現C肝病毒的人。10月5日,諾貝爾獎委員會宣布,三位英國和美國科學家共同獲得2020年度諾貝爾生理或醫院獎,他們是研究C肝的,人們才開始重新審視這個疾病。三位科學家的發現,真的有這麼重要嗎?
  • 2020年諾獎精彩解讀:人類終將跑贏病毒,相信我們能戰勝新冠
    清華大學醫學院祁海教授、北京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劉穎研究員、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李毓龍教授針對諾貝爾獎文化以及今年的諾獎等問題進行解讀。今年是比較特殊的一個年份,可能很多人會把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與救命關聯起來。祁海老師,您是做免疫學方面研究的,您覺得諾獎的評選和今年的全球緊急衛生事件關聯有多大?
  • C肝病毒發現者,獲2020年諾貝爾醫學獎
    Rice),以表彰他們對C型肝炎病毒的發現。 今年諾貝爾獎獲得者的獎金將增加至1000萬瑞典克朗(約763.8萬人民幣)。 瑞典卡羅琳醫學院諾貝爾大會在當日的新聞稿中說,這三位科學家的相關發現意義重大,使得一種新型病毒——C型肝炎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