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C肝,三位科學家獲得今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你對接下來的諾獎還有什麼期待嗎?
每一年的諾貝爾獎頒布的時候,大家都會密切地關注。而距離中國首位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得獎已經過去了五年。今年的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的獲獎情況已經出爐了。
01今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揭曉
今年的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授予了Harvey J. Alter,Michael Houghton和Charles M. Rice。他們的研究領域為:發現C型肝炎病毒。
而諾貝爾獎的評委給出的獲獎理由是: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授予為抗擊血源性肝炎做出決定性貢獻的三位科學家。血源性肝炎是一種主要的全球健康問題,會導致世界各地的人罹患肝硬化和肝癌。
Harvey J. Alter、Michael Houghton和Charles M. Rice的重大發現使我們能夠鑑定一種新的病毒——C型肝炎病毒。在他們的工作之前,儘管A型肝炎和B型肝炎病毒的發現至關重要,但大多數血源性肝炎病例仍然無法解釋。C型肝炎病毒的發現揭示了其餘慢性肝炎病例的原因,並使驗血和新藥物成為可能,從而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
當今年的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最終出爐的時候,眾人目光紛紛注視到「C肝「。對於這種病毒相信有不少人都是比較熟悉的,在生活中大家往往都會聽到不同種類的肝炎。而C肝就是比較常見的一種了。
02網友們的討論
在這種情況下,有不少醫學專家開始了科普。他們用一些簡潔明了的說法講訴了:C肝病毒的發現歷程以及在生活中,我們普通人應該了解的一方面事情。
不過對於普通人來說,每一年諾獎出爐的時候,就是新一番的熱烈討論了。吃瓜群眾最關心的大概就是哪個國家的誰獲得了這個獎項。同時也會有不少人對他們的研究過往感興趣,可能會通過度娘來了解一下下吧。
我們來看一下網友們的評論吧。
「今年諾貝爾獎生理或醫學獎頒布給了C肝的研究,是非常有意義的。獲獎實至名歸,這些科研人員推動社會發展,希望國內科研能看齊國外。爭取能夠早日再次抱得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回歸。」科研要能夠坐得冷板凳,同時也要回歸到基礎上。
不過也有不少網友的關注點比較新奇,那就是諾貝爾獎的獎金又增加了。相比於2019年每項諾獎獎金增加至1000萬瑞典克朗,這相當於759餘萬元。然而實際諾貝爾的遺產最初只有約3100萬瑞典克朗。但從1901年頒布諾貝爾獎開始,獎金不但沒有發完反而越發越多,這是為什麼呢?一句話便可以講明白:那就是通過錢滾錢的方式。
不過評論區也存在不少酸腐的味道。「今年是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五周年了。我們好棒呀」一位網友如此評論道。的確,五年已經過去了。本身是一件值得紀念的事情,但是沒有必要出現一些冷嘲熱諷的言語吧。
03筆者觀點
我在網絡上找尋了過去五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的得主名單。
其中,美國和日本的科學家佔據了大部分。於是網絡上便有不少人對於諾獎的授予產生了質疑聲:這明顯就是歐美國家的小遊戲嗎。的確,我國的科學家很少獲得獎項,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國家的科研就不行,也不意味著其他國家不認可我們。
我們需要的是化失敗為動力,繼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