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霸老家更適合人類居住?科學家:泰坦星或成第二地球

2020-11-22 奇點先驅

還記得《復仇者聯盟》的最後一季麼?還記得滅霸是呢?那個擁有者無法超越的力量,擁有著超乎一切超人的法力,在試圖毀滅地球後在自己的老家重新搭建一個地球?為什麼不是去金星火星等知名的星球,而是回到他的老家——泰坦星呢?是因為念家,思家心切嗎?還是有什麼科學依據在裡面。

如果是真的念家,愛家這個原因,存在很多不可解釋的原因。滅霸是沒有爸媽,沒有父母,只有一個撫養的女兒。雖說滅霸對這個女兒還算不錯,最後還是為了獲得勝利將女兒退下深淵。所以說,因為親情回到老家,是不可能的。

再說這個泰坦星,有名土衛六,是圍繞土星旋轉的一個衛星半徑僅約5150千米,,也是體積最大的一個衛星,是太陽系第二大衛星,在1655年3月25日被荷蘭物理學家、天文學家所發現。

根據現在的報導而言,泰坦星是宇宙中最像地球,也是最適合移居的星球,也是目前唯一一個表面擁有水的行星。NASA對外宣稱,泰坦星是一個神奇的星球,他是除了地球以外,唯一一個在表面就能看到湖泊和液體的星球,分布和數量特別像原始地球,

泰坦星上的液體與地球上的液體截然不同讓。由於泰坦星的極度寒冷的天氣,讓原本是甲烷和乙烷的氣體液化成氣體,從雲層降下來。也許經過數億萬年的演變可以成為第二個地球,超越火星的演變速度。

NASA曾報導,泰坦星擁有用大量的冰水,並水下有磅礴的海洋,優秀的水循環超火星金星等形體,成為第二個地球的首選。泰坦星擁有濃厚的大氣層,經過探究大氣的結構發現主要為氮氣,已經超過地球含量的78%,大氣壓是地球的1.5倍。也許是這個原因,導致雲層降下的不是水,而是甲烷乙烷等氣體。

最令人振奮的消息,科學家根據現在資料推測出,由於圍繞太陽橢圓形軌道的旋轉,讓泰坦星也有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星球內的氣體和液體會隨著溫度的變化產生液化和霧化。基於以往的探索經驗,2026年美國計劃發射蜻蜓衛星登錄泰坦星,更近距離的探索和研究泰坦星的地質地貌、氣候環境以及是否存在生物,存在人類移居的可能。

各國科學家對八大行星、宇宙的探索,不僅僅是科研的必要,探索未知的世界,也是在為人類尋找第二個地球,保障人類日後的長治久安。在沒有尋找到安全、持久的星球時,人類還是需要在這個衰老的地球上生活。

那麼,保護地球,保護生態環境是每一個人類需要做的事情。不要總想著一個人不能影響大局,那一個螞蟻卻能毀掉一個萬能的大壩呢?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從每一個家庭起,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減少垃圾的產生,減少野生動物的使用……

相關焦點

  • 滅霸老家更適合人類居住?科學家:泰坦星或成第二地球
    還記得滅霸是呢?那個擁有者無法超越的力量,擁有著超乎一切超人的法力,在試圖毀滅地球後在自己的老家重新搭建一個地球?為什麼不是去金星火星等知名的星球,而是回到他的老家——泰坦星呢?滅霸是沒有爸媽,沒有父母,只有一個撫養的女兒。雖說滅霸對這個女兒還算不錯,最後還是為了獲得勝利將女兒退下深淵。所以說,因為親情回到老家,是不可能的。
  • 科學家發現比火星更適合居住的行星,正是滅霸的老家?
    自從人類開始探索宇宙以後,尋求第二個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這項任務從未停止過,但目前來看在太陽系中只有火星條件是最好的,但火星上的氣候比地球上辛酸多了。火星現在還只是被提出來的暫時人選,但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科學家最近又發現了一個更適合殖民的行星。
  • 滅霸老家「泰坦星」——土衛六的狀態和遠古地球十分相似
    滅霸這隻紫薯精已經聞名宇宙了,他出生在泰坦之月永恆之族的殖民地。這個地名其實很好記,那就是泰坦星。在太陽系中,也有一顆名叫泰坦星的星球存在,它就是土星周圍的一顆衛星,名叫土衛六。實際上,如果滅霸真的在「土衛六」上出生,我們也不用覺得奇怪。
  • 移民外星將成現實?科學家發現24個行星,比地球更適合人類居住
    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加上環境的嚴重破壞,如今科學家們已經在尋找下一個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這些年也傳出了不少這方面的消息,但依舊沒有實質性的進展。然而,一項數據卻打破了這樣的猜測。根據人民日報消息,美國和德國科學家發現24個行星,比地球更適合人類居住,移民外星或將在不久後成為現實。
  • 漫威最強反派滅霸老家介紹,泰坦星原來真實存在!
    《復仇者聯盟3》滅霸的老家泰坦星也是一個關注點,不知道你們注意到了沒有,滅霸生長的地方泰坦星到底是怎麼樣的呢?《復仇者聯盟3》已經臨近了。最近凱文·費奇透露了一件事,就是預告片裡我們看到的大戰發生在哪裡。
  • 第二地球被發現!比火星更適合人類居住,可能已有生命
    第二地球被發現!比火星更適合人類居住,可能已有生命 2020-11-09 13:33 來源:科技看天下
  • 地球不再是唯一?科學家發現24個行星,比地球更適合人類居住
    在我們的印象裡,地球是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的星體,從太空中看向地球完全是一個非常晶瑩剔透的水星體,生活在這樣的星體上是我們的榮幸,但是人類卻不懂得珍惜。自從人類進入科技時代,經歷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三次工業革命和科技大爆炸,從地球上索取了太多太多。如今的地球已經傷痕累累。
  • 太陽系中最適合人類的星球,比火星更適合移民,海洋中或早有生命
    一直以來,人們都將火星看作人類未來飛出地球進行星際移民後的第一個「新家園」,可是因為火星的環境非常糟糕,並且需要改造成宜居環境的時間和成本都太大,因此,很多人對於火星還是心存疑慮的,一些科學家認為,與其花費幾百年甚至更久的時間來改造火星,倒不如加大力度發展科技,讓人類的飛行速度大大提升
  • 地球不再完美?科學家發現24顆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居住
    地球,是目前唯一一顆被確認存在生命的天體,在我們的常識中,只有地球適合生命居住,因為地球環境穩定,擁有四季變化和多樣性的生態系統,但是有科學家提出,地球可能並不是人類的最佳選擇,進行對比篩選後發現,在銀河系中存在24顆比地球還要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地球不再是人類的最佳選擇了嗎?
  • 地球不再唯一,科學家發現24顆行星更適合人類居住,潮溼又溫暖
    地球,我們的家園孕育著萬物,人類在地球上快速發展,建立起來了耀眼的文明,與此同時也對地球進行了破壞,嚴重的說現在的地球已經滿目瘡痍、傷痕累累,地球只有一個,我們需要更好的愛護家園。,可謂煞費苦心,我們不僅僅在進一步的修復地球,在另一方面也加快探索「第二地球」的腳步,對地球的姊妹星火星進行改造,而在茫茫宇宙之中,肯定會有更加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
  • 離開地球也能生活?科學家發現24個行星,比地球更適合人類居住
    隨著人類的高速發展,地球受到的破壞也越來越多,特別是近些年來頻繁發生的自然災害更是證明了地球目前的處境並不是很好,面對這樣的情況還有不少悲觀者認為人類在未來或許會面臨巨大的生存危機。而如今,科學家卻給出了大家一則好消息。
  • 比地球還完美的星球?科學家已經發現24顆行星,更適合人類居住
    隨著人類活動範圍的擴大,我們的環境也受到了嚴重的破壞,有科學家認為再過10億年的時間,地球將不再適合人類居住,所以科學家一直都在宇宙中尋找一個更加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終於經過科學家們的多方研製,終於找到了24個行星,而且它們具有更加適合人類居住的生存環境。
  • 比地球還完美的星球?科學家已經發現24顆行星,更適合人類居住
    隨著人類活動範圍的擴大,我們的環境也受到了嚴重的破壞,有科學家認為再過10億年的時間,地球將不再適合人類居住,所以科學家一直都在宇宙中尋找一個更加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終於經過科學家們的多方研製,終於找到了24個行星,而且它們具有更加適合人類居住的生存環境
  • 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星球.真的行嗎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科學家們正在積極尋找第2顆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在多數人的認知當中認為在宇宙當中確實存在這樣一顆星球,畢竟宇宙當中的星球達到了上億萬顆,從概率學的角度來看,太空當中存在第二星球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雖然現在的地球正值壯年,但是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不僅加劇了地球末日的到來同時,地球上的資源也瀕臨枯竭,在這種情況下,科學家們也不得不提前去尋找適合人類居住的第2顆星球。
  • 地球不再完美?科學家發現24個行星,比地球還適合人類居住
    不過由於人類活動的加劇,地球實際上現在已經是傷痕累累,還沒有到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步。不過如果大家再不提高保護環境的意識,那麼幾百年之後,這顆星球可能就要荒廢了。考慮到所有的能源都會枯竭這個方面的原因,科學家其實一直在探索,宇宙上到底還有哪些能夠適合人類居住的行星,目前來說已經發現了24個。
  • 地球不再完美?科學家發現24個行星,比地球還適合人類居住
    地球有多漂亮,相信生活在這裡的每一個人類都能講述一些專屬於她的美。不過由於人類活動的加劇,地球實際上現在已經是傷痕累累,還沒有到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步。不過如果大家再不提高保護環境的意識,那麼幾百年之後,這顆星球可能就要荒廢了。
  • 地球並不完美?科學家發現24個行星,相比地球更適合人類居住
    想必大家都聽過「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句話語,的確,生物的存活都與自然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一旦環境有所變遷,許多生物也需要改變自身機制,只是為了存活下去,而存活本就是各種生命體的本能,對於人類,在探尋其他行星時,也只是為了更適合生存下去。
  • 「第二家園」被找到了?科學家發現第二地球,真的適合人類嗎?
    現代科學 研究認為,大約10億年之後,地球將再也不適合人類居住,因為伴隨著太陽的逐漸老去,太陽的內部核聚變會越來越劇烈,太陽發射的亮度和能量也會越來越強烈,這個時候,地球的溫度就會直線上升,大約是現在平均溫度的2-3倍左右,這是什麼概念呢?
  • 2030年:首個太空潛水艇將探索泰坦星
    自從科學家發現歐羅巴等星球的外星海洋世界,很多研究人員就開始思考如何探索外星海洋。根據地球的經驗,想要探索海洋世界,潛水艇是最佳的工具,如果可以在另一顆星球的海洋中投放潛水艇,那麼可以獲得大量數據,甚至有可能拍攝到海洋生物。
  • 科學家發現24顆比地球更宜居星球 更適合生命體居住
    科學家發現24顆比地球更宜居星球 更適合生命體居住美國和德國研究人員認為,地球不一定是全宇宙中最宜居星球,太陽系外有24顆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生命體居住。不過,沒有一顆行星能滿足所有「超宜居」條件,但一般能滿足4個條件,意味著生命體可能在那裡生活得比在地球更舒適。研究團隊近期在美國《天體生物學》雜誌發表文章,詳細介紹這些距離地球超過100光年的「超宜居」星球。其中一些星球比地球更古老、稍微大一些、略溫暖些、可能更溼潤。它們圍繞旋轉的恆星壽命比太陽長且變化更慢,生命體因而可能更容易在這些星球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