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首個太空潛水艇將探索泰坦星

2020-09-03 蒜頭聊科學

自從科學家發現歐羅巴等星球的外星海洋世界,很多研究人員就開始思考如何探索外星海洋。

根據地球的經驗,想要探索海洋世界,潛水艇是最佳的工具,如果可以在另一顆星球的海洋中投放潛水艇,那麼可以獲得大量數據,甚至有可能拍攝到海洋生物。

太陽系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歐羅巴,由於距離遙遠,人類首次探索外星海洋,暫定目標為泰坦星



土衛六——泰坦潛水艇?

土衛六泰坦星,是一顆擁有大量天然氣資源的行星,在泰坦上,可以看到流動的天然氣湖泊,並且擁有天然氣海洋,科學家希望可以發射一個潛水艇,直接深入到泰坦星的液態天然氣海洋中。

該計劃目前處於概念狀態,也是目前探測外星海洋最可行的一種方式,如果NASA認同該計劃,那麼將在21世紀30年代,發射第一個外星潛艇探測器。



泰坦星,是太陽系第二大的衛星。

泰坦星作為第一個探測的星球,並非因為其巨大,而是因為泰坦星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個在表面存在穩定液體的星球,雖然這些液體並非水,但是在甲烷液體中,或許也能存在特殊的外星生命。

在泰坦星,液態天然氣發揮著和地球水資源同樣的效果,在泰坦星,擁有獨特的天然氣循環,就像是地球的水循環。



潛艇如何探索天然氣海洋?

從地球發射探測器到泰坦星,大約需要飛行8年時間。

NASA計劃在2026年發射泰坦旋翼無人機,無人機將在2034年探測泰坦星,研究泰坦複雜的化學性質,並且分析其存在生命的可能性,挑選最有可能存在生命、最適合居住的位置。

泰坦星上,北部高緯度地區,基本全部由湖泊和海洋組成,其中包含2個非常巨大的海洋,分別佔地40萬平方公裡和13萬平方公裡,深度甚至超過170米。



和地球一樣,泰坦星的海洋也是黑暗的,因此太陽能潛水艇基本無法工作,只能和地球一樣,使用核能潛水艇。

在其他星球使用核能是非常危險的事情,因為目前人類沒有在太陽系發現高級生命,因此外星絕大多數生命都可能還處於細菌階段,在這種星球上使用核能物品,如果出現核洩漏,那麼將導致大面積的生物滅亡和變異,從而徹底影響整個星球的生態!


相關焦點

  • 「卡西尼號」太空飛船對泰坦星的探索歷程!
    「卡西尼號」太空飛船對泰坦星的探索歷程!除了「惠更斯」探測器,「卡西尼號」太空飛船也正在對泰坦實施科學調查,來看看它對泰坦星的探索歷程吧!這次任務的策劃方法與「伽利略號」宇宙太空飛船利用其與木星的大衛星(蓋裡列奧衛星)的相遇來定形其成功的木星系科學之旅的方法十分相似。目前所計劃的「卡西尼號」宇宙太空飛船的主要任務於2008年6月30日結束。這時,「卡西尼號」太空飛船到達土星已有4年,也是距最後一次飛躍泰坦後的第三十三天。最後一次飛躍泰坦將是在2008年5月28日。
  • 私人深海潛水艇將探索世界最深海溝(圖)
    北京時間8月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人類太空探索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的同時,人們又將好奇與探索的焦點轉向了深海。在國外,一些私營投資者也開始熱衷於深海探險與旅遊,像著名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維珍銀河公司總裁理察-布蘭森以及谷歌的埃裡克-施密特都紛紛加入到深海潛水競賽的行列中。布蘭森的維珍海洋潛水艇或將成為商業潛水艇艦隊的首個成員。
  • 探索土星13年後 「卡西尼」號墜入茫茫太空
    探索土星13年後 「卡西尼」號墜入茫茫太空 2017-09-16 03:14:0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最終與美國宇航局(NASA)失聯,就此結束了13年土星探索的「卡西尼」時期。
  • 太空殖民-2030年人類將開始徵服星辰大海?
    美國人口普查局專家們表示,到2018年1月1日,地球人口將達到74.44 443 881億。預計到2050年,地球上的人類人口將飆升到99億或者更多。人類殖民太空必須解決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首先在哪裡殖民。很顯然,人類首先要徵服的是太陽系。太陽系適合人類殖民的固態行星有月球,火星,金星,土衛六(泰塔)等,這幾個星球都有固態表面和水,火星,金星,土衛六(泰坦)還有大氣層。
  • 26個月等一回,中國和美國7月都將發射火星探測器,爭先探索太空
    火星這次探索火星任務是中國準備在太空領域高歌猛進的最新跡象。近幾十年來,太空探索一直是美國在領先。中國於2003年首次將一名男子送入太空,比俄羅斯和美國晚了40多年,但自那時起,中國的太空計劃就穩步超越一個個裡程碑。2019年,中國「嫦娥四號」成為第一個在月球遠端著陸的探測器。
  • 中國將建立10萬億美元級的太空經濟區,外媒:中國人或將徵服太空
    11月24日,中國的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而此前的消息顯示,中國還計劃將在3.6萬公裡外的太空建設太陽能發電站,根據計劃,將在2030年開始建設兆瓦級空間太陽能試驗電站,這意味著中國有望成為世界上首個建成有實用價值空間太陽能電站的國家,對此,外媒評論稱,中國將可再生新能源的科研努力推向新高度
  • 為什麼科學家欲將潛艇開到土衛六泰坦星?別的星球不行嗎?
    十年之後,行星潛艇就可以探索外星海洋。 美國宇航局的研究人員一直致力於這個願望,將行星潛艇發送到土衛六泰坦,讓其在泰坦液態烴海洋和湖泊中巡航探索。
  • 2020年將成「太空旅遊元年」?這四家公司蓄勢待發
    據美國中文網報導,私營公司爭相進軍太空領域,似乎重燃了美國人探索太空的熱情。在跨入2020年這個「新的十年」後,也許將掀開美國航天飛行的新篇章。而這一次,將以商界為主導力量,將更多人能夠探索的「遠方」,推向浩瀚的宇宙邊界。
  • 嫦娥五號成功發射,中國將建10萬億級太空經濟區,或將徵服太空
    11月24日,中國的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而此前的消息顯示,中國還計劃將在3.6萬公裡外的太空建設太陽能發電站,根據計劃,將在2030年開始建設兆瓦級空間太陽能試驗電站,這意味著中國有望成為世界上首個建成有實用價值空間太陽能電站的國家,對此,外媒評論稱,中國將可再生新能源的科研努力推向新高度
  • 俄2021—2030年太空計劃著重衛星和火箭發射
    科技日報莫斯科8月11日電 (記者董映璧)俄羅斯國有航天集團公司總經理德米特裡·羅戈津近日表示,俄羅斯2021年至2030年航天活動統一國家計劃將於今年底前提交政府批准。該項國家計劃包括用於開發格洛納斯(GLONASS)衛星系統的聯邦專項計劃、開發超重型火箭航天綜合體的子計劃、創建多衛星軌道群Sphere的計劃、在東方航天發射場建立地面太空基礎設施的計劃、開發新工業綜合體和現代生產設施的投資項目等。
  • 花花公子太空俱樂部發布!2030年,兔女郎將登上太空?
    本期的《花花公子》雜誌說明了這一太空計劃(訂閱方式見底部)。PLAYBOY編輯部設想了未來的花花公子俱樂部:零重力舞池,命名為「人類輪盤賭」的賭場,可以享受正餐的餐廳……天堂中的天堂將超越幻想太空旅遊者的超級夢想,他們將體驗地球之外另外一番風情的派對。
  • 2030年人類就可能殖民火星 制氧成一大難題
    網易科技訊 8月19日消息,據Futurism報導,專家預測,如果我們不儘快建立起太空殖民地,人類可能被單一災難徹底摧毀——也許這樣的災難會在未來100年裡發生。但是我們能夠及時登上火箭嗎?這裡有個人類首個太空殖民地建立的時間表,或許你本人就有希望成為首批太空殖民者。
  • 人類再現太空探索繁榮景象,這一次,中國不會缺席
    美國、俄羅斯、日本也許是感受到了中國的壓力,紛紛制定自己的太空計劃,在過去的十年,不但國家間在太空探索領域競爭越來越激烈,像馬斯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貝佐斯(藍色起源)等美國富豪,宣稱著改變人類、改變地球的情懷和使命,紛紛投入巨資加入,更進一步激發了世界各國對太空探索的關注,點燃了人們對未知宇宙的興趣。
  • 木衛六被撞擊後,大量冰水噴射而出,6年後那裡將出現「蜻蜓」
    在過去幾十年的探索中,火星和月球都成為了科學家們研究的重點對象,現階段也是如此,其中主要原因是它們距離地球最近。但未來隨著人類航天技術不斷發展,火星和月球可能就會「失寵」了,而土衛六則可能會成為「新寵」。
  • 堅定自信走好中國太空探索路|長江評論
    (圖為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文昌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成功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新華社 髮長江日報-長江網評論員楊於澤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11月24日在海南文昌發射,將在月球上降落並採集月壤,然後返回地球。如果成功,我國將成為繼美國和蘇聯之後,第三個實現採集月壤回地球的國家。有外媒稱,美國半世紀前就數次載人登月採集月壤,蘇聯也在幾十年前無人取回月壤,中國只是在完成美、蘇早已做過的工作。
  • 我國將啟動太陽系近鄰宜居行星太空探索計劃
    PingWest品玩12月12日訊,據新華社消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袁潔透露,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面向2030年和2045年即將開展的重大工程項目,其中便包括太陽系近鄰宜居行星的太空探索計劃——「覓音計劃」。
  • 中國彎道超車,建設世界首個空間太陽能電站,2030年投入使用
    早就有科學家提出建設空間太陽能發電站可以解決能源的供應問題,各國都有了不同方面的實踐,我國建設的空間太陽能發電站,有望在2030年建造完成,將成為第一個建成具有實用價值的國家。科學家提出通過空間太陽能發電站的建設可以解決能源短缺的問題,這將會改變能源的格局。空間太陽能電站,最早是由美國的一位科學家提出。其是指在空間內將太陽能轉化成電能,再通過無線能量傳輸方式傳輸到地面的電力系統。其運行需要在地球的運行軌道上搭建一個由太陽能電池組成的巨大矩陣。
  • 印媒:中國太空計劃超越了美國,空間站首個模塊2021年進入太空
    中國空間站的第一塊模塊「天河」將於2021年進入太空。報導還指出,對於中國一直以來在太空戰略上投入的大量資源,讓美國感到寢食難安,並且五角大樓在今年向國會提交的「中國的軍事和安全發展」報告甚至就直言道,中國的目標是美國。
  • 2030年太空垃圾將增長三倍 擴散不可逆清理昂貴
    在最近召開的太空基金會(Space Foundation)第27次全國太空研討會上,美國空軍太空司令部司令威廉·謝爾頓(William Shelton)將軍表達了他對於不斷增長的太空人造垃圾數量的擔憂。 「軌道上的交通流量不斷上升。全世界現在有超過50個國家參與到了太空活動當中。而基於現有的系統,目前已經對超過2萬個碎片進行了追蹤,」他說。
  • 美計劃更改登月時間,將太空探索主要目標轉移到火星上
    1月24日周五,根據美國眾議院科學、航天和技術委員會提出的授權法案,美國宇航局(NASA)的登月目標時間應該是在2028年,而不是2024年,並明確實現這一目標,以保證在2030年代幫助人類探索火星。Artemis登月計劃這一法案希望其他主要項目包括將國際空間站(ISS)的運行時間延長到2024年至2028年;允許美國宇航局提議的網關空間站建在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