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每30天就滿月一次,為什麼這農曆8月15就是中秋節?

2020-09-24 陳北航

其實不少人都有一個誤區:中秋節前後月亮才會變圓。

滿月是一種月相,半月是一種月相。月球主要有四個相:上弦,望,下弦,朔。朔意思是,月球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之間時的月相。

月相的變化是有循環周期的:每29.53天完成一次從朔月——娥眉月——上弦月——盈凸月——望月——虧凸月——下弦月——殘月的變化周期,又稱之為一個朔望月周期。

從朔到下一個需要歷時約30天,上弦則是出現在朔的大約7天后,望則是出現在14或者是15天後,下弦則是出現在約22天後。

總簡言之:每30天就會有1次滿月,而1年12個月,則一年當中會有12次滿月。

之所以有月相變化主要是因為太陽,月球,地球三者的相對位置變化。這取決於兩個因素:第一個是太陽照射月球的方向,第二個是地球上觀測月球的方向。

關於中秋節: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可以看出,大多別稱都是與月亮有關的。

而在中秋節這天,自古就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

全年有12次滿月,為什麼古人就是挑著農曆8月15這次呢?

這就要看看「中秋節」的起源了,有意思的是起源有眾多說法,其中主要的有:

第一個是說中秋節起源於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從史料《禮記》上記載的來看:「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說明早在春秋時代,帝王就已開始祭月、拜月了。後來貴族官吏和文人學士也相繼仿效,逐步傳到民間。

第二個是農業生產有關。秋天是收穫的季節而「秋」字的解釋是:「莊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農作物和各種果品陸續成熟,農民為了慶祝豐收,表達喜悅的心情,就以「中秋」這天作為節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間的意思,農曆的八月是秋季中間的一個月,十五日又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

當然,還有神話故事的說法:比如常見的有嫦蛾奔月啊,這個可能是絕大多數人都知道的。還有吳剛伐桂啊,玉兔搗藥啊、唐明皇遊月宮啊、朱元璋月餅起義等故事。

這個朱元璋的月餅起義就很有意思: 那時候中原人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就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是因為朝廷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導致傳遞消息十分困難。朱元璋的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讓屬下將「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裡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

其實我認為,第二個說法是最有可能的。

本文結束了,下面是作者所拍攝的一些照片。

相關焦點

  • 罕見的農曆十四滿月,就在8月3日,錯過再等17年
    在我國有一句老話,叫「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因此,我們知道滿月總是出現在農曆十五或者十六。但是今年是個非常特殊的一年,根據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的數據,8月3日23時59分,月亮達到了滿月的程度,而這一天是農曆十四,這是非常罕見的。上一次滿月發生在農曆十四還是在11年前,也就是2009年4月9日;而下一次要到17年後才能看到,也就是2037年6月27日。
  • 圓月月月有,為何定陰曆8月15為中秋節?
    古時曆法也就是說,陽曆是太陽曆,陰曆是月亮歷,農曆則是陰陽曆。而當人們把農曆初一定為「朔」時,「望」則要視月球運轉情況而定,通常,它會出現在農曆十五、十六兩天。我們在這兩天所看到的圓月,是因為月亮與太陽的經度相差180度,從地球上看,月亮與太陽正好處在一種兩個人面對面的狀態,也就可以看到完好無缺的月亮了。
  • 中秋節滿月已經升起 10月將有兩個滿月 下一輪在萬聖夜
    10月的第一次滿月是今晚(10月1日)——華裔最珍視的家人團圓的節日(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的滿月。在美國,10月1日的月亮則被稱為豐收月。十月也將結束於另一輪滿月,萬聖節的滿月——罕見的萬聖節藍色獵人之月。雖然月亮實際上看起來不是藍色的,但一個月內的第二次滿月通常被稱為藍色月亮。這種情況每2.5年到3年發生一次。
  • 100年中僅會出現6次 今年農曆六月的月亮為何十四圓?
    從一個朔到下一個朔,之間的間隔就是農曆的一個月。大約在這一個月的中間,會出現一次滿月。滿月也對應一個具體的時刻,稱為「望」。由於包含了「朔」和「望」這兩個重要節點,因此農曆的月被稱為「朔望月」,一個「朔望月」平均29.53天。 各種月相中,最受關注的應該就是「望」了。「因為望對應著月圓,往往被視作寄情寄思之日,體現於中國許多重要的農曆節日如元宵節、中秋節等。」
  • 今年農曆六月的月亮為何十四圓?
    根據紫金山天文檯曆算團組提供的數據,2020年8月3日23時59分(農曆六月十四),會出現滿月發生在農曆十四!上一次在2009年4月9日22時56分(農曆三月十四),而再一次要等到2037年6月27日23時20分(農曆五月十四)。天文專家表示,「十五的月亮十四圓」這種現象比較罕見。21世紀這100年中,這種情況僅會出現6次。
  • 今年農曆六月的月亮為何十四圓?
    張宣 攝  根據紫金山天文檯曆算團組提供的數據,2020年8月3日23時59分(農曆六月十四),會出現滿月發生在農曆十四!上一次在2009年4月9日22時56分(農曆三月十四),而再一次要等到2037年6月27日23時20分(農曆五月十四)。天文專家表示,「十五的月亮十四圓」這種現象比較罕見。21世紀這100年中,這種情況僅會出現6次。
  • 農曆和陰曆其實不是一回事,他們哪個才是以月亮制定的?
    又到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了,今天我們就聊聊農曆和月亮的關係,中國是最熱愛月亮的國度了,不說古人為月亮創作了多少詩詞歌賦,中秋節也是月亮節,而我們的陰曆其實就是根據月亮制定的。根據月亮制定的「陰曆」陰曆是我國古代根據「朔望月」來制定的曆法,「朔」指的是我們看不到月亮的時候,當月亮處於太陽和地球之間,月亮黑的一面對著我們,我們就看不到月亮了。「望」指的是滿月,月亮最亮的時候,也就是地球處於月亮中間的時候。
  • 今年中秋月繼續十六圓 閏月導致今年比去年晚19天
    但今年的中秋依然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最圓月亮將出現在明日10時51分。從2014至2019年,中秋月連續六年「十五的月亮十六圓」。  為何最圓的月亮——滿月在農曆裡的出現日期不固定呢?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史志成解釋說,「月亮圓缺變化一周為一個『朔望月』,所經歷的平均周期是29.53天。這個月中月亮最圓的那天稱『望日』,也叫『滿月』。」
  • 十五的月亮十六早上圓(組圖)
    細心的人們翻閱天文檯曆會發現,2011年、2012年和 2013年,中秋月連續三年都是「十五的月亮十五圓」。  為何最圓的月亮—滿月在農曆裡的出現日期不固定呢?史志成解釋說:「月亮圓缺變化一周為一個『朔望月』,所經歷的平均周期是 29.53天 。這個月中月亮最圓的那天稱『望日』,也叫『滿月』。」
  • 十五月亮十六圓 臺灣天文館:今晚現「最小滿月」
    中秋節到來,13日晚間月亮緩緩升起,高掛中正紀念堂簷角。而今晚的月亮才是真正的滿月,臺灣天文館強調今年農曆8月的滿月,是26年來最小滿月。圖片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華夏經緯網9月14日訊: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昨天雖是中秋節,但今晚才會出現真正的滿月!
  • 中秋節的月亮今日中午最圓???
    今年的月亮最圓依舊在十六天文專家表示由於今年農曆八月中「望」的時刻出現在農曆十六因此同去年一樣今年的中秋月依然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攝/彭玉才今年的中秋節是自2014年以來最早的一次「中秋節」2014年的中秋節是在9月8日比今年提早了5天攝/王小玲俗話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今年的中秋月亮也是如此但你知道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種現象嗎?
  • 2019年收穫你的第一個「月亮」滿月快熬出來了!
    1月20日,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發布天幕預告:在2019年,「超級月亮」將連續三次登上天幕,時間分別是1月21日、2月19日和3月21日。其中,1月21日,滿月發生的時刻是13:16;2月19日,滿月發生的時刻是23:54;3月21日,滿月發生的時刻是9:43。
  • 超級月亮月全食多久一次?
    超級月亮月全食多久一次?  2015年中秋佳節將演繹月全食和超級月亮雙重天文現象。不過中國境內看不到月全食,但國人可在農曆八月十六晚上觀賞到今年最大最圓的月亮。據了解,超級月亮加月全食的天文現象是30多年來首次出現,下次登場要18年以後。
  • 4月8日上演全年最大超級月亮
    這是因為,月亮近地點與望月,這兩者的時間最接近,僅相差8小時26分鐘。其二是,當天地球距離月亮是全年最近的。由於這兩者時間相距最近,公眾目睹到月亮的視直徑是全年最大的。中華民族創造了全球最早的陰陽曆當今世界上的曆法有三種。
  • 中秋節奇觀:超級紅月與月全食完美邂逅!
    天,即每隔383天,我們就會迎來這樣一次超級月亮,過去幾年和未來幾年的超級月亮分別出現在:2011年3月19日、2012年5月6日、2013年6月23日、2014年8月10日、2015年9月28日、2016年11月14日、2018年1月2日。
  • 農曆鼠年天宇將上演4次「超級月亮」
    農曆鼠年天宇將上演4次「超級月亮」新華社天津1月30日電(記者 周潤健)「超級月亮」是近些年來人們較為關注的一個天文現象,雖然不是什麼神奇天象,但每每發生時還是會引發一些人的關注。天文專家表示,「超級月亮」大多發生在農曆十六和十五,農曆鼠年中會上演4次,時間分別在2月9日、3月10日、4月8日和5月7日。其中,4月8日的這次還是一年中的「最大滿月」。據了解,「超級月亮」指的是月亮位於近地點時正好出現滿月。
  • 答:為什麼月亮繞地球一圈27天,一個月卻不是27天?
    眾所周知,從地面上看,月亮有「陰晴圓缺」的變化,我們稱之為「月相」,這是因為月亮的「亮」是反射的太陽光,而巨大的地球本身會對太陽光進行遮擋,光被遮住一塊,反映到月相上就是朔月-上弦月-滿月-下弦月-朔月的周期變化。
  • 月明千裡,12月29-30日共賞21世紀第2個十年的最後一次滿月
    對美國居民來說,29號晚上的月亮更圓些,但在世界上其他地方,30號晚上的月亮也是一樣的圓潤飽滿。跟天空中的每一個滿月一樣,十二月的滿月有它獨特的地方,在緯度偏北的地區,我們把它稱作「冷月」或「長夜月」...它就像是一輪美妙的夜間太陽,在白天日趨減少的季節,極大的緩解了我們對日光的渴望。
  • 十五的月亮圓又圓 這些「超級月亮」你見過嗎?
    來源視覺中國  我們常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但8月3日晚上,也就是農曆六月十四,我們提前迎來這個月的「滿月」天象。專家說,「十五的月亮十四圓」,每隔十多年才會出現一次。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專家介紹,在天文學當中有兩個具體時刻的定義,分別是「朔」和「望」。「朔」是月相變化周期的起點時刻,此時,從地球上看不到月亮,現行曆法將「朔」所在的這一天規定為當月初一。從一個「朔」到下一個「朔」就是農曆的一個月,這一個月中會出現一次滿月,滿月所對應的時刻也就是「望」。
  • 2020年4月8日超級月亮幾點出現?附具體時間
    2020年4月8日超級月亮幾點出現?  4月8日凌晨2點08分  2020年4月8日超級月亮直播在哪看?  隨著傳媒一次次的報導和傳播,超級月亮(supermoon)這個人造的詞彙也逐漸為大眾所接受。  但是,我們在新聞媒體中泛指的超級月亮,若無特殊說明,一般僅僅指的是近地點的滿月,而不包括近地點的新月。這是由於新月(農曆的朔月)時,月亮幾乎看不見,即使離地球比平時近,存在感也很差,不適合賞月。  為什麼會有超級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