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進校園⑧|一師斑馬湖小學:講述大師故事 傳承戲曲精神內核

2020-12-06 長沙新聞網

  (《我心中的常香玉》帶來令人感動和震撼的力量。)

  星辰在線12月6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李楠 覃翊)「花木蘭」演唱原聲,飛機的轟鳴聲,勞累之後的沉重喘息聲……通過簡單的背景音與肢體動作的相結合,《我心中的常香玉》豐滿地展示了已故豫劇大師的風採與事跡。

  12月5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長沙市戲曲進校園活動總匯演在長沙實驗劇場舉行。由望城區一師斑馬湖小學表演的豫劇《我心中的常香玉》帶來了令人感動和震撼的力量。

  (再現豫劇大師的風採。本文圖片均由全媒體記者 覃翊 攝)

  常香玉是我們著名的豫劇大師,曾經也是家喻戶曉的藝術家。在戲曲進校園的舞臺上,這也是首個講述人物故事、展示大師風採的節目。節目負責人、一師斑馬湖小學的舞蹈老師張標介紹,學校剛剛建校三年,此次是第一次參加戲曲進校園活動的比賽。而且戲曲對當代的學生來說比較陌生,即便有了解平時接觸較多的也是京劇和花鼓戲,很少有孩子知道豫劇、評劇等。張標老師希望通過排練和參賽讓同學們了解更多不同的戲曲文化,於是選擇了豫劇作品。

  在學習和排練的過程中,學校請專業的戲曲老師進行了指導,也跟同學們講述了常香玉的故事,講述了豫劇《花木蘭》,讓同學們尋找表演女將軍的感覺。演出後,專業評委們對《我心中的常香玉》讚不絕口,國家一級演員、著名花鼓戲表演藝術家、文化部文華表演獎獲得者邢險峰老師就表示這個節目很契合戲曲進校園的內涵,詮釋了傳承戲曲文化不僅是傳承表演,更是傳承戲曲中蘊藏的精神內核與民族氣質。

  張標老師表示,這次學習和參賽讓他們收穫很多,她們一起學習了道具馬鞭的使用方法,也知道了舞蹈與戲曲的異常,未來她將會帶領同學們學習更多戲曲作品,了解更多文化。

相關焦點

  • 弘揚非遺文化 傳承戲曲藝術——「戲曲進校園」活動走進屯溪江南實驗小學
    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戲曲藝術,進一步增強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11月25日下午,區委宣傳部、區教育局、區文化旅遊體育局聯合推廣在屯溪江南實驗小學開展2020年屯溪區「戲曲進校園」活動。
  • 「高涼曲韻」百場戲曲進校園活動走進市高州師範附屬第一小學
    茂名網訊 9月26日晚,由茂名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茂名市教育局主辦,高州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高州市粵劇團承辦的2019年「高涼曲韻」百場戲曲進校園活動走進市高州師範附屬第一小學,學校師生隨後,該校粵劇社團學生表演了《荔枝頌》、《帝女花》等耳熟能詳的經典曲目,甜、脆、圓、潤、嬌的粵劇唱腔迴蕩在校園內,讓人感覺跌宕起伏、剛柔並濟,現場精彩的演出贏得在場學生熱烈掌聲。在基本功展示環節,學生們紮實的基本功令人刮目,走圓臺,丁字步、刀槍對打,都做得有板有眼,穿起傳統戲服儼然就是個大佬倌、俏花旦。
  • 堅守文化初心,傳承文化根脈 ——張掖市舉行「戲曲進校園」暨非遺(傳統戲曲)傳承示範基地授牌儀式活動
    為促進戲曲繁榮發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推動戲曲藝術在年輕一代傳承普及,11月29日,由張掖市委宣傳部、張掖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張掖市教育局聯合舉辦的 「弘揚傳統文化·培育家國情懷」戲曲進校園暨張掖市非遺(傳統戲曲)傳承示範基地授牌儀式在張掖中學隆重舉行。
  • 安徽合肥:「活化戲曲」 在涵育青少年一代中傳承傳統藝術
    被列為安徽省「戲曲進校園」首批試點市以後,將「戲曲進校園」活動納入頂層設計,以「戲曲進校園十個一工程」為抓手,在全市928所大中小學全面開展試點工作。戲曲教學是重中之重。  合肥市加強學校戲曲通識教育,將戲曲藝術納入學校課程安排,全市各大中小學每學期每班至少開設一節戲曲課。其中,小學一、二年級每月每班至少開設一節戲曲課。  作為安徽省唯一的徽劇院團,徽京劇院早在2016年便與合肥師範附小第三小學、合肥南門小學籤訂了合作協議。
  • 傳承國粹經典!「高涼曲韻」戲曲進校園活動走進茂名開放大學
    為弘揚傳統文化藝術,推動國粹文化傳承,10月30日下午,2020茂名市「高涼曲韻」戲曲進校園活動走進茂名開放大學,為學生們普及戲曲知識,將戲曲藝術引進校園。演員現場示範基本動作。此次戲曲進校園活動由茂名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教育局、財政局和茂名開放大學主辦,茂名市粵劇團承辦。在做好常態疫情防控的基礎上,現場來自茂名市粵劇團的演員們用清脆鏗鏘的梨園雅韻為同學們帶來一場精彩的戲曲國粹視聽盛宴,讓廣大師生零距離感受戲曲魅力。演員們精彩的表演,讓師生們看得如痴如醉,演到精彩處,掌聲、叫喊聲不絕於耳。學生們不僅學到知識,還欣賞到精美絕倫的演出。
  • 深圳戲院「戲曲進校園」 吸引15萬人次線上觀看
    晶報訊(記者 張瀛戈/文、圖)為推動戲曲藝術的傳承普及,保護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建設,由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廣東省教育廳主辦,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深圳市教育局承辦,深圳戲院協辦並執行的「2019-2020年度廣東省戲曲進校園」活動,於11月至12月期間舉行。
  • 袖若流水驚豔全場 芙蓉區上演戲曲盛宴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1月1日訊(通訊員 彭裕田)10月31日,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長沙市戲曲進校園活動芙蓉區專場在長沙鐵路第一中學舉行。參演的小戲骨們唱跳俱佳,帶來了一臺劇種多樣的戲曲盛宴。最終,曙光路小學的《花蕾袖色》獲一等獎,也獲得直接晉級長沙市匯演的資格。
  • ...中秋節篇精彩回顧|浙江省舟山市六橫鎮中心小學《馬燈舞戲曲》
    《傳承的力量》中秋篇六橫鎮中心小學精彩回顧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區六橫島的中心座落著一所歷史悠久的學校——六橫鎮中心小學。六橫中心小學始建於1913年春,經歷了幾次時代巨變仍然巍然屹立在世紀的風雨中。學校結合本島生產和生活實踐活動,將極具六橫特色的馬燈舞戲曲納入到學校體藝類拓展課程之中,加強校本研修、開發校本課程、改革評價等措施,給學生更多的藝術課程選修機會,同時也能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滿足學生的成長需求。充滿朝氣和活力的六橫鎮中心小學,滿載傳統基因和海島熱血在傳承的道路上前行。「馬燈舞」是浙江省流傳甚廣的傳統民俗舞蹈。
  • 2020「兩會聲音」追蹤十堰地方戲曲傳承發展後繼有人
    市藝術劇院的戲曲進校園活動為師生送去精妙絕倫的戲曲盛宴。我市歷史文化悠久,戲曲資源豐富。2017年12月26日,全國地方戲曲劇種普查成果專題新聞發布會在京召開,文化部公布了全國348個地方戲曲劇種,十堰地方戲曲劇種鄖劇、山二黃、鄖陽花鼓戲列入其中。「鄖劇」成功列入全國地方戲曲劇種名錄,標誌著十堰文化事業尤其是地方戲曲事業取得了重大成果。
  • 排頭兵報告 | 名家入校園,豆丁變戲骨,這個區讓粵劇出新出彩
    同時,在校園裡,一群群孩子跟著名家練功學戲,排練新劇目,講述著更加動聽的傳承故事。 據了解,番禺區校園粵劇傳承工作特別注重引入名家,善於用好名家資源,每個粵劇傳承特色學校都「有專業老師、有培訓場地、有器材設備、有經費支持」,傳承成果豐碩,一批作品獲獎,眾多孩子成才成角。
  • 長郡斑馬湖中學開課 常春藤名校再發新枝
    學校於2017年11月動工,由望城城投集團建設,在規劃設計之初便突出綠色發展、文化傳承,秉承人文性、功能性、實用性的理念;對建設施工各環節進行嚴把關、嚴管理,致力讓百年名校精神在斑馬湖片區綻放光彩。文化傳承 百年名校精神落地生根整個校園建築上追求厚重,給人以挺拔而經典的形象。紅磚外牆,粗面花崗巖的勒腳與線條,厚重而富有變化的坡屋頂,虛實結合的欄杆等均體現出一種長春藤名校的氣質。
  • 中國戲曲與中國畫均具備程式化的表現語言,戲曲畫應運而生
    ,這不僅包括了由於詩歌、音樂、舞蹈、美術等藝術因素不斷滲入,戲曲本身形成了嚴格的形式規範,而且這種程式性還作為戲曲表現的總體特徵,逐漸形成了戲曲表現的基本規律,尤其在動作、裝扮、語言等層面均有著特定的表達要求。
  • 一家四代痴迷婺劇 講述一個與戲曲一樣古老的話題
    放眼奼紫嫣紅的中國戲曲園地,大家可以看到,自古以來「戲劇世家」就是這一領域裡人們司空見慣的尋常現象。一個劇團或班社中的許多人或為父子母子,或為兄弟姐妹,再不然就是夫妻、姑嫂、妯娌。有些劇團或班社,大多數成員都是斬不斷、理還亂、遠遠近近親親疏疏的血緣姻親。昨天,說起戲曲界這種鮮明獨特的家族化現象,75歲的何銀笑說,她家就是這樣的家庭。
  • 戲曲廣播體操走紅 招式融入中國戲曲程式化動作
    但這幾天裡,一套戲曲廣播體操卻在朋友圈悄然刷了屏,不少網友們轉發的時候都表示要「趕緊學起來」。  這套火爆的戲曲廣播體操源自央視戲曲在其微信公眾號上傳了的「第一套戲曲廣播體操」的教學視頻,目前不僅在朋友圈被迅速刷屏,在各大視頻平臺上也成為熱門,僅騰訊視頻的播放量已經達到了475萬。
  • 第七屆當代小劇場戲曲藝術節圓滿閉幕
    本屆戲曲藝術節主題詞為「渡」,一為紀念徽班進京230周年,二為彰顯在2020年疫情特殊形勢下,戲劇人同舟共濟、共渡難關,堅守戲劇的信心。經過兩個月的展演,第七屆當代小劇場戲曲藝術節期間於12月20日正式落下帷幕。
  • 河北省隆堯縣第三實驗小學弘揚茶文化
    摘要:1月7日,河北省隆堯縣第三實驗小學以「崇禮重文」為核心,積極打造辦學特色和品牌,將茶藝、象棋、戲曲等優秀傳統文化引入校園,增進學生對中華優秀文化的了解和傳承。
  • 講好中國科學家故事 推動科學家精神進校園、進課堂、進學生頭腦
    講好中國科學家故事 推動科學家精神進校園、進課堂、進學生頭腦 2020-11-30 19: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突出時代精神 彰顯經典魅力(作品品鑑)
    2020年新年戲曲晚會如期在國家大劇院上演。近年來,國家大力支持戲曲事業繁榮發展,收效顯著,戲曲工作者藉此東風,在戲曲傳承發展中做出卓著功績。每年的新年戲曲晚會是戲曲界向黨、國家和人民匯報的特殊平臺。2020年新年戲曲晚會在劇種呈現、舞臺表演等方面與時俱進,勇擔社會責任,彰顯新時代特色。
  • 洛陽職業技術學院馬金鳳戲曲藝術博物館又添藏品130餘件
    映象網訊(記者 徐孟國 通訊員 常書香)1月7日,記者從洛陽職業技術學院獲悉,近日,豫劇大師馬金鳳委託其女兒馬汎浦向位於該校的馬金鳳戲曲藝術博物館捐出其演出時的鳳冠及道具等130餘件物品。這是馬金鳳為該博物館捐贈的第二批藏品,主要有鳳冠、馬金鳳大師塑像、成套的點翠頭面、戲曲服裝、劇本等。此外,還有京劇大師尚長榮、梅葆玖和相聲藝術家姜昆給其的珍貴題字。去年11月17日,馬金鳳曾委託其女兒馬汎浦向馬金鳳戲曲藝術博物館捐贈首批物品,主要有演出道具、劇本、演出劇照等。
  • 《道具師》上映首日,憑藉多方位優質元素獲10月恐怖片票房冠軍
    上映首日,影片憑藉「國粹戲曲」、「校園霸凌」「做戲先做人」等優質元素獲得觀眾認可與好評,成為2019年10月恐怖片中票房冠軍!國粹文化融入社會現象 以唯美手法全方位剖析世間百態《道具師》為順應國潮熱,特以大家喜聞樂見的恐怖方式來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力求讓年輕人能走近中華戲曲,主動傳承國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