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3D版的《加州大地震》,光從特效,場面來說,很震撼,很享受,這一點就不多說了,大家可以自己去電影院感受。但是只要稍微琢磨一下其中的左派意識形態,這又是一部糟糕的電影。
片中唯一一位反派就是一位億萬富翁,地產大亨Daniel。此人的罪行包括:地震時把繼女丟在車庫裡自己跑掉,在逃跑時搶走了另一位路人避難的有利位置。最終此人未能躲過,被貨櫃砸死。
這樣古老的stereotyping未免有些無聊,也不符合事實,至少在911紐約金融區中心遭受恐怖襲擊時並沒聽說這類情況,而受損最嚴重的Cantor-Fitzgerald公司更是全力幫助遇難同事親屬的典型。
不過更加有意思的一點其實是:這位猥瑣富翁的職業-房地產。這直接反映了加州,尤其是舊金山當地的政治現實。因為近年來矽谷IT業的火爆,大量技術人才湧入,舊金山人口增長很快,造成住房緊張。當地房主驅逐窮人老住戶而把房子重新高價出租的案例不斷增加。在這種情況下,當地左派運動人士把鬥爭矛頭指向了地產商。在外來人口湧進壓力最大的mission區(影片中地產大亨的豪華公寓就在附近)試圖通過一項禁止修建新樓的法令。這聽起來當然有些矛盾-通過禁止修建新公寓解決住房緊張問題?但他們的邏輯正是這樣:蓋的樓都是窮人住不起的,而正因為樓蓋多了,有錢人才來,不許蓋樓有錢人就不會再來,窮人就不會被擠走。不過問題在於,之所以蓋的樓都是高端公寓,原因正是舊金山極其嚴厲的分區規劃,導致土地供應極為稀少,幾乎只有蓋高端公寓才能合算。 而禁止地產商再建新樓,外來人口和本地窮人更加只能爭奪現有空間,構成零和博弈,窮人壓力更大。(當然,高技術人才來舊金山並不是因為當地蓋了豪華公寓。)
這個問題原理並不複雜,但編劇給的解決方案是:拿個貨櫃把地產大亨拍死就好。
再說那位超人般的老消防隊員Ray。一番折騰之後,終於救出了原本被地產大亨搶走的老婆和女兒。既然大亨也已經非常convenient的被拍死了,家庭團聚自是不在話下。而這位消防隊長,一看就是位典型的工會人士——體格壯碩,膀大腰圓。和細皮嫩肉西裝革履的資本家形成鮮明對比。而現實中,正是工會把加州財政弄得一塌糊塗——這點咱先不提,但片中這位Ray同志所作的一切明擺著是極端違反職業倫理的。首先地震後他被派出開直升機趕赴災區,但在空中一收到前妻的求救電話,馬上離開職守,開著公家的直升機去救自己家屬,然後又帶著前妻(仍然開著公家的直升機)從洛杉磯去舊金山找女兒。
從親情上看,也許能理解,也很感人。但糟糕的是,真發生這麼大地震,並不是只有你一家人受災。而專門去救某個具體人,比起按規則辦事,或者哪怕見人就救,效率都低得多。假若所有消防隊員都像他一樣辦事的話,馬上就會陷入無政府狀態。為了救出他的妻女,導致沒來得及救而死掉的其他災民人數,大概遠遠超過那位反派地產大亨因為自私而致死的人數。事實上按照電影,大亨的罪過只是:第一拋棄了自己繼女逃命,但事實上就算他去救也未必能救出,還可能把自己搭進去。第二在逃難途中搶走另一位災民的避難位,那位災民死了沒有也並未交代。
大概編導都是愛憎分明的左派,但我不得不說這是dumb的左派。他們試圖表現的高大全,造成的惡果比想要抨擊的假醜惡要多得多。他們似乎並未意識到這個明顯的矛盾,也許甚至想都沒想過他們設計的這位消防隊員行為有何問題(已經不要求他們對房地產業有略為準確的認識)。稍微有腦的觀眾只能對著這一切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