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十年光電紅外傳感器市場將達百億美元

2020-12-06 OFweek儀器儀表網

  據美國市場研究公司ASDReports的一份研究報告預測,全球光電/紅外(EO/IR)

傳感器

市場規模到2024年將達到100億美元,與2014年73億美元的市場規模相比,其複合年增長率將達到3.22%。

 

  該項研究稱,「過去該行業的增長來源於新興國家的採購的增加,由於美國和西歐國家預算國防削減導致市場萎縮,光電/紅外傳感器的採購增長變緩。雖然這些變化沒有顯著影響光電/紅外傳感器行業,然而卻阻礙了2007年經濟衰退前前所未有的高增長率的發展」。

 

  該行業的全球市場將由北美主導、其次為歐洲和亞太地區。這項研究還預測,光電/紅外(EO/IR)傳感器的小型化趨勢將繼續發展。 

相關焦點

  • 非製冷紅外探測器軍民應用前景廣闊,全球產業規模超百億美元
    ,通過探測目標物體的紅外輻射,然後經過光電轉換、電信號處理及數字圖像處理等手段將目標物體的溫度分布圖像轉換成視頻圖像。經過多年的技術迭代及產品換代,目前紅外產品在美國、法國等發達國家軍隊的普及率較高,市場趨於穩定。2019 年全球軍用紅外市場規模約為 92.5 億美元,根據 Maxtech International 預測,2023 年全球軍用紅外市場規模將達到 107.95 億美元。 國際軍用紅外熱成像儀市場主要由歐美發達國家主導。
  • 2025年全球特種任務飛機市場預計將達183億美元
    2020年10月發布的「特種任務飛機市場2025年預測報告」顯示,全球特種任務飛機市場規模將從2020年的135億美元增長到2025年的183億美元,期間複合增長率(CAGR)達到6.2%。
  • 2020年全球近紅外成像市場將達4.712億美元
    Type (Near Infrared Fluorescence Imaging Devices, Near Infrared Fluorescence & Bioluminescence Imaging Devices, Reagents), Application, End User and Geography - Global Forecast to 2020」,報告中定義和劃分了全球近紅外成像市場
  • 2025全球近紅外光譜市場將達5.6億美元 中國市場如何「勇立潮頭」
    由於測試方便,儀器成本低、非常適用於在線分析,分析速度快速,分析效率高等優勢,目前,近紅外光譜儀已經成為在工農業生產過程質量監控領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分析手段之一,且發展勢頭迅猛。  QY Research的最新報告顯示, 2016年,全球近紅外分析儀行業銷量約為5638臺,全球近紅外分析儀市場約4.38億美元。
  • 紅外雷射發射器市場引爆在即
    根據TrendForce的LEDinside部門的報告數據顯示,2017年用於智慧型手機3D傳感應用的紅外雷射發射器市場將達到2.46億美元,到2020年將增長至19.53億美元左右。目前紅外雷射發射器的成本約為3.5~6美元,但隨著技術進步和供應鏈戰略的改善,成本將降低,從而推動市場需求增長。」目前用於智慧型手機3D傳感的解決方案包括結構光法和飛行時間(ToF)法。iPhone X使用結構化光源,其點陣投影器在人臉上投射超過30000個紅外光的光點。紅外攝像頭再接收從臉部反射回來的紅外光線,以創建3D面部模型。
  • 紅外產業深度報告:熱像儀是紅外輻射的高端應用,國內潛在市場達百...
    熱像儀是紅外輻射的高端應用紅外熱成像是一種可將紅外圖像轉換為熱輻射圖像的技術,該技術可從圖像中讀取溫度值。紅外熱 像儀(Infrared Thermal Imager)是一種用來探測目標物體的紅外輻射,並通過光電轉換、電信 號處理等手段,將目標物體的溫度分布圖像轉換成視頻圖像的高科技產品。
  • 2022年紅外光譜市場將達12.6億美元 近紅外增長顯著
    根據最新市場調查報告顯示,紅外光譜市場(包括近紅外、中紅外、遠紅外)預計將在2022年達到12.6億美元,2016年至2022年之間複合年增長率為6.5%。推動紅外光譜市場增長的主要因素包括製藥行業過程分析技術的監管框架,以及生命科學領域研發投資的增加,還有就是紅外光譜技術的不斷進步。
  • 2025全球紅外探測器市場將達6.83億美元 LWIR佔主導
    最新研究報告顯示,2010年紅外探測器市場預計為4.98億美元,2025年該市場將增長到6.83億美元,預測期內,預計年複合增長率為6.5%。另外,紅外技術在氣體分析和火災探測方面的不斷滲透,以及非製冷紅外探測器的高度普及,也是影響紅外探測器市場增長的積極因素。  根據波長,紅外探測器市場按可以為分近紅外(NIR)、短波紅外(SWIR)、中波紅外(MWIR)、長波紅外(LWIR)。軍事和國防垂直領域對LWIR產品的高需求是導致LWIR探測器在市場上佔據主導地位的主要因素之一。
  • 四方光電:以技術突破搶佔市場先機加速氣體傳感器產業化
    在此期間,四方光電抓住我國工業節能減排領域氣體分析儀器大都需要進口的市場機會,開發了新型的氣體傳感器技術,作為核心部件,大幅降低了工業用氣體分析儀器的成本,並快速進入市場。 至此,四方光電形成了以熱電堆紅外、微流紅外、熱導等氣體傳感器技術為主體的紅外煙氣分析儀、煤氣分析儀、沼氣分析儀、尾氣分析儀等儀器產品。 為實現對氣體「質」和「量」的同時測量,2010年四方光電開始著手研究新型超聲波氣體流量傳感技術,其開發的超聲波氧氣流量以及濃度傳感器迅速在制氧機領域打開市場。
  • 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的發展趨勢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國外某研究機構預測,紅外傳感器將在全球銷售額的2.86億美元。而據美國市場研究公司ASDREPORTS的一份研究報告預測,全球光電/紅個(EO/IR)傳感器市場規模到2024年將達到100億美元,與2014年73億美元的市規格相比,其複合年增長率達到3.22%。
  • 2019全球光譜市場將達95.5億美元 食品安全檢測是主要驅動力
    Technavio Research 的一份報告介紹了全球光譜市場的現狀和增長點。  食品安全檢測促進全球光譜市場的增長  2014年,全球光譜市場為72億美元,預計2019年將達到95.5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5.9%。
  • 華東光電集成器件研究所MEMS紅外溫度傳感器實現技術突破
    近日,中國兵器工業集團電子院華東光電集成器件研究所通過技術攻關,已完成傳感器晶片各類單項試驗,性能指標精度達到0.1℃,抗幹擾能力優於目前市場主流產品。疫情防控、復工復產,高性能耳溫槍和額溫槍等非接觸人體測溫工具MEMS紅外傳感器有了上百萬顆的訂貨需求。
  • 蓬勃發展的MEMS傳感器企業,正推動MEMS走向多樣化的未來
    材料方面,陶瓷、壓電陶瓷、合成的多分子聚合物、以及碳納米管技術將被引入以降低元件間的相互影響。 應用領域:電子、工業、汽車等領域,未來物聯網、自動駕駛、工業網際網路都將是MEMS傳感器發展的重要動力。
  • 光纖雷射器光電轉換效率高 2025年全球光纖市場的規模將達44億美元
    全球雷射器市場持續增長,市場規模從2013年的89.70億美元增加至2018年的137.50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8.92%,其中工業雷射器市場規模從2013年的25億美元增至2018年的50.58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高達15.14%。
  • 2020年中國紅外傳感器市場分析及發展趨勢前景預測
    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2020年中國紅外傳感器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研究報告》熱釋電紅外傳感器消費量不斷增長。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熱釋電紅外傳感器消費量約為4.7億隻,到2020年或將近6億隻。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應用場景的不斷加深以及行業技術的發展,智能型產品市場將進一步擴大。
  • 紅外溫度傳感器的應用領域
    紅外溫度傳感器,具有高精度、高靈敏度、高信噪比、低成本薄膜工藝、高通紅外濾波、內置Ni溫度傳感器等特點,經常適用於非接觸式溫度測量、紅外輻射探測
  • 未來10年 我國釩電池市場規模將達千億美元
    釩電池不是普通的電池,而是能夠將大型風力或太陽能等發電廠的電力儲藏起來的大型儲能電池,也可以形象地稱為「電力銀行」。釩電池未來10年的市場空間預計高達千億美元。更重要的是,這種電池所必需的材料——釩,正是攀枝花的特產。
  • 2020年全球LED生長燈市場將達19億美元
    根據全球調研機構Technavio研究報告顯示,2016年-2020年,全球生長燈市場將以11.7%的年複合增長率增長,到2020年,全球生長燈市場價值將達30億美元。目前,全球使用的植物生長燈主要有3種:LED燈、HID氙氣燈和螢光燈。  根據Technavio的數據顯示,到2020年,全球LED生長燈市場將達19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超過25%。
  • 百億美元吸入劑市場 國內企業開始發力
    【製藥網 市場分析】近日,歐米尼醫藥宣布與一家印度大型製藥企業達成合作協議,雙方將攜手共同開發一款吸入粉霧劑產品,劍指美國/歐洲/加拿大COPD/哮喘領域的百億美元級市場。根據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哮喘和COPD用藥市場規模就已經超過525億美元,其中吸入製劑達437億美元,佔比為83.2%;歐美地區市場規模超357億美元,吸入製劑市場佔比為86.1%,其中吸入粉霧劑的市場份額較高,達41%,吸入氣霧劑位居第2,約佔40%。另外,有預測顯示,2020年哮喘/COPD全球品牌藥市場將維持在260.6億美金。
  • 國產紅外溫度傳感器人體測溫精度達0.1℃
    【來源:科技日報】高性能耳溫槍、額溫槍等非接觸式測溫工具是當前對大規模人員進行發熱篩查的主要工具之一,其核心部件MEMS(微機電系統)紅外溫度傳感器長期主要依賴進口。近日,中國兵器工業集團電子院華東光電集成器件研究所通過技術攻關,已完成傳感器晶片各類單項試驗,性能指標精度達到0.1℃,抗幹擾能力優於目前市場主流產品(性能指標精度為0.3℃)。 因疫情防控、復工復產需要,高性能耳溫槍和額溫槍等非接觸式人體測溫工具MEMS紅外傳感器有了上百萬顆的訂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