鰩魚眼睛長在肚子下面好搞笑 他說錯了 這是大山裡的他第一次見到...

2020-11-28 上遊新聞

▲色彩斑斕的熱帶魚吸引了孩子們的目光

海底隧道裡,工作人員正在和鯊魚嬉戲,那優美的姿態著實讓人著迷,而驚險的動作也不時引得孩子們驚叫。

26日,關愛兒童「快樂成長營」體驗之旅公益活動走進重慶、漢海海洋公園,來自重慶18個深度貧困鄉鎮的近600位兒童在志願者的帶領下,沉醉最美藍色海洋世界,體會生命搖籃帶給他們的震撼。

▲講解員為困境兒童介紹海豚

夢幻的世界 600孩子在海洋中流連忘返

26日中午,孩子們一進入瀚海海洋公園,就看見一個個各不相同的玻璃池裡遊動著的魚群。有海馬,潛水艇魚,刀片魚等,還有很多魚身上色彩斑斕,有紅色,黃色,藍色,綠色,就像穿著一件五彩繽紛的花衣裳,美麗極了。

海底隧道是孩子們的最愛,穿梭在水裡的一個玻璃的密封通道,孩子們就像走在大海裡一樣。抬起頭,就可以看到很多的魚,最讓大伙兒感到驚奇的是像大扇子一樣的鰩,拖著一條長長細細的尾巴,從頭頂上遊過。不少孩子都伸出小手趴在海底隧道的玻璃上,流露出渴望的眼神,仿佛也想置身藍色夢幻世界中。

隨後,大家跟著公園講解員一起遊覽「大洋館」「雨林館」,在海洋的世界裡穿梭,大家都流連忘返。

▲瀏覽海底隧道

大山到海洋的首次親密接觸 他們宣誓保護藍色海洋

來自奉節平安小學五年級的男孩劉林,從小生長在大山,這是他長這麼大第一次首次「親密接觸」海洋館。

「我最喜歡鰩魚,長得好搞笑哦,兩個眼睛長在扁的肚子下面。」劉林參觀海洋公園時顯得非常高興,他從來沒有看到過這些海洋生物,心情有些激動。

「這並不是它的眼睛,而是排沙孔,」面對天真爛漫的劉林,海洋公園講解員細心為他解釋道,「鰩魚長期生活在海底,身體裡會吸入大量泥沙,必須要有這樣的排沙孔幫助它們排出體內的淤沙。」

巫山安靜村小學五年級的女生趙欣怡則喜歡魔鬼魚,她覺得魔鬼魚雖然名字聽上去有些嚇人,但是外形很可愛,「這也是我第一次近距離看到大海裡的動物,非常漂亮,我很喜歡。」趙欣怡在小學班上成績名列前茅,談到未來,她說:「以後我要好好學習,考大學,然後去海邊耍。」

▲學生代表在海底劇場發言

在巨大的海洋缸內千奇百態海洋生物的注視下,600名孩子伸出小手,稚嫩但極認真地莊嚴宣誓:「我宣誓:擁抱藍色海洋,珍惜生命搖籃。學習海洋科普知識,樹立海洋強國夢想。」

上遊新聞記者 楊辛玥 攝影 劉力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肚子下面好搞笑 他說錯了 這是大山裡的他第一次見到海洋生物……
    海底隧道是孩子們的最愛,穿梭在水裡的一個玻璃的密封通道,孩子們就像走在大海裡一樣。抬起頭,就可以看到很多的魚,最讓大伙兒感到驚奇的是像大扇子一樣的鰩,拖著一條長長細細的尾巴,從頭頂上遊過。不少孩子都伸出小手趴在海底隧道的玻璃上,流露出渴望的眼神,仿佛也想置身藍色夢幻世界中。
  • 如果有人被鯨魚吞進肚子裡,那他存活的機率還有多大?長見識了
    如果有人被鯨魚吞進肚子裡 ,那他存活的機率還有多大?長見識了親愛的讀者朋友們大家好,小編很高興在這裡見到大家!我相信很多人在一些影視作品中都看到過鯨魚這種海底生物,那麼很多人都在想,如果自己碰到鯨魚的話,被它們吞下去還能夠生存嗎?在它們龐大的身體裡面我們還有生存空間嗎?
  • 澳洲發現世界罕見先天缺陷雙頭鰩魚胎兒(圖)
    鳳凰科技訊 北京時間11月21日消息,美國生活科學網站報導,今年四月澳大利亞的研究人員、墨爾本莫納什大學的博士研究生李奧納多·吉達(Leonardo Guida)在照看水族館裡他負責的懷孕雌鰩魚時,發現雌鰩魚生出了奇怪小鰩魚,這種「怪異形狀灰色物體」引起了他的注意。原來這怪異的物體是剛出生的有兩個腦袋的小鰩魚。
  • 我爸就像《銀河補習班》裡的閻主任,直到他在大山外語喜報上看見了...
    我爸開蛋糕店,每天很忙,卻很配合老師的工作,每次家長會他都會到場,和老師說話時,我爸180的個子微微彎腰,老師說啥他都忙不迭點頭,好像考砸了的人是他。每當那時我心裡就難受。每次家長會後,爸爸開車帶我回家,他能熊我一路:「天天累死累活供你上學,能給我長一次臉行不行,一次都沒有!」車裡總是帶著奶油蛋糕的甜香氣,我覺得要窒息。
  • 鰩魚
    鰩魚體型大小各異:小鰩成體僅50釐米;大鰩可長達2.5米。鰩魚無害,底棲,常常部分埋於水底沙中。遊動時靠胸鰭作優美的波浪狀擺動前進。以軟體動物、甲殼類和魚類為食,由上面突然下衝,撲捕獵物。  習性  鰩魚屬於軟骨魚類。它們的身子扁平,尾巴細長,有些種類的鰩 魚的尾巴上長著一條或幾條邊緣生出鋸齒的毒刺。
  • 日識一魚|鰩魚
    鰩魚身體周圍長著一圈扇子一樣的胸鰭,尾鰭退化,像一根又細又長的鞭子,靠胸鰭波浪般的運動向前進。鰩魚平時隱藏在沙裡,二枚貝、螃蟹和蝦等接近,則突然進攻。它們的牙齒像石臼,能磨碎任何東西,背部長著一根劇毒的紅色刺,人被刺到會死亡。廣泛分布於熱帶和溫帶各近岸海區。
  • 170斤鰩魚被東山島民釣上岸 背部紅刺有毒可致死
    東山島民釣到大鰩魚 火爆朋友圈視頻中,一位釣魚人坐在漁船邊上,雙手持一長魚竿,與水下一條大魚周旋許久。一旁同行的漁友們歡呼雀躍。可是,這條魚體型大,力氣也大,不停地在水面上撲騰,累得釣魚者氣喘籲籲。在視頻的13分鐘左右,這條大魚終於浮出水面。「鰩魚!好大一條鰩魚!」在大魚露出真面目後,所有的船員驚呼了起來。
  • 東山島民釣到170斤大鰩魚 垂釣視頻刷爆朋友圈(圖)
    「爵克」與他釣上的鰩魚(視頻截圖)  昨日,這條「東山島海釣 爵克搏巨鰩」的視頻刷爆了當地的朋友圈,短短一天,瀏覽量就達到一萬多。東山島民釣到大鰩魚 火爆朋友圈  視頻中,一位釣魚人坐在漁船邊上,雙手持一長魚竿,與水下一條大魚周旋許久。一旁同行的漁友們歡呼雀躍。
  • 【搞笑段子】長痘有什麼的 那是我可愛的冒泡!
    【搞笑段子3】一同學買了一雙鞋墊,回寢室後拿出來秀了一下 另一個2B室友是近視,眼鏡又沒戴,遠遠一看,頓時兩眼發光了:「好大的薯片!你在哪買的?我也要吃。。。」
  • 為一個廢棄瓶子 他趴在巨型鰩魚的身上等鯊魚組團吃完晚餐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帶著40多斤的裝備潛入幾十米深的大海裡。有這麼一群人趴在巨型鰩魚的身上躲避等待鯊魚吃完晚餐再去工作。有這樣一群人,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遊走於世界各地,他們要將海水中的垃圾清理乾淨。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理想:讓我們的海洋更加的清潔。
  • 在大山深處,生長著1種植物,人稱「山蕨菜」,見到了,是幸運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這是老一輩人的俗語。說來也是,在我國的天南地北,有些各種各樣的民俗和文化。生活在大山裡的農村人,不像城市裡那麼方便,而在日常飲食上,自然也有很大的區別。就拿筆者來說吧,筆者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小時候家裡不富裕,所以經常會吃一些野菜。
  • 一個荷蘭人和他的中國妻子,花光積蓄,去雲南大山做公益近十年!
    1997年,一個叫盧安克的德國人來到中國廣西大山支教,一待就是18年,在中國雲南大山裡,一個荷蘭人和他的中國妻子也拋棄了一切光環,十年如一日地為大山孩子的教育傾注著心血。
  • 蜘蛛俠被稱為小蟲,而他卻像頭「馴鹿」!
    其實他真正的名字叫做(Spider Man),翻譯成為就是「蜘蛛人」,看過《美國隊長3》的網友是否還記得鋼鐵俠第一次見到蜘蛛俠時候說出來的話呢?鋼鐵俠直接說了一句「蜘蛛娃」!這算不算漫威官方的吐槽呢?不得不說在鋼鐵俠面前只是一個小娃娃,畢竟皮得·帕克還只是一位學生!
  • 邊牧的這6種症狀,說明肚子裡已經爬滿了「蟲子」
    在飼養邊牧的過程中,相信寵主們都會觀察它的身體症狀吧,如果說有一天你家邊牧出現下面這6種症狀的話,那麼你就要注意了,這些情況說明邊牧的肚子裡已經爬滿了「蟲子」,主人就趕緊給它驅蟲吧!
  • 鰩魚:「其實,我是被壓扁的鯊魚」
    鰩魚平時最喜歡吃藏在沙地裡的貝類,而嘴巴周圍的突起在捕食的時候貌似比眼睛更有用,它們會由上面突然下衝,撲捕獵物。骨架  它們的骨架都是由軟骨構成的,這種軟骨類似於人類的鼻子和耳朵,這使得它們能夠更加靈活和強大,方便迅速轉向和追逐獵物。
  • 他因為說錯了一句話,就遭到央視的封殺
    他因為說錯了一句話,就遭到央視的封殺。最近各種文化傳播平臺都在進行整頓,很多平臺都對會產生不良影響的人進行了封殺,央視也是一樣。央視之前就停播了金星主持的《金星秀》。金星膽大潑辣,在節目中總是會說一些真話和別人不敢說的話,可也就是因為金星太敢說了,因為一些原因,《金星秀》被停播了。其實因為說錯話而導致節目被停播或者被封殺的人不在少數。
  • 鰩魚:「其實我是被壓扁的鯊魚」
    鰩魚平時最喜歡吃藏在沙地裡的貝類,而嘴巴周圍的突起在捕食的時候貌似比眼睛更有用,它們會由上面突然下衝,撲捕獵物。骨架  它們的骨架都是由軟骨構成的,這種軟骨類似於人類的鼻子和耳朵,這使得它們能夠更加靈活和強大,方便迅速轉向和追逐獵物。
  • 這個發現讓他獲搞笑諾貝爾獎
    我繼續去到動物園去看,結果發現從小狗到大象,哺乳動物排尿的平均時長都是21秒,哪怕膀胱的大小差了100倍!「為什麼哺乳動物的排尿時間是21秒」——這個發現讓我第一次獲得搞笑諾貝爾獎。有一個日本的泌尿醫生看到後說,哦這個很厲害。
  • 《遠星物語》鰩魚怪怎麼打 打鰩魚怪攻略
    導 讀 在《遠星物語》中玩家40多級的時候會在某處神廟中遇到一種鰩魚外形的敵人,擁有潛地回血這個技能,這就讓很多人頭疼了
  • 對話大山:一個全球主義者和他的「存在主義危機」
    大山老師是和我們一樣的合成體,構成卻很不一樣。他的慣用語、思維方式和靈活或委婉的說法,像一個謙和自省、從儒家環境裡浸淫出來的中國60後知識分子。而大山對於新事物的思考、對國際化的熱情、對種族問題的反思,又讓我們覺得他也是一個內心衝突很多的當代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