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環殺手而言,一項調查顯示人們對無神論者懷有偏見

2021-01-09 好奇心日報

*本文只能在《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發布,即使我們允許了也不許轉載*

最新研究表明,在全球範圍內,無論被訪者是否有宗教信仰,絕大多數人都認為連環殺手更有可能是無神論者,而非宗教信徒。這一結論與普遍認知相悖,因為一般認為,在日益世俗化的社會裡,人們應該會對無宗教信仰者一視同仁。然而這項研究卻指出,即便有的人公開承認自己是無神論者,他們對於變態殺人犯是否有宗教信仰也同樣抱有偏見。

《自然-人類行為》雜誌(Nature Human Behaviour)最近刊登了這份最新的報告。被訪者共計 3000 餘人,來自 13 個國家,其中包括荷蘭、芬蘭等世俗國家,以及阿聯、印度等宗教色彩濃厚的國家。研究結果表明,如今去教堂、清真寺、寺廟的人數不斷下降,儘管一些群體明確聲稱,宗教信仰缺失並不會導致道德淪喪,但是把宗教當作道德堡壘的信念仍未受到動搖。

過去也曾有研究表明,美國等信教國家的民眾普遍對非宗教信徒持懷疑態度,不過當時的調查樣本較小。新的研究則將這一結論擴大到了全球範圍,發現甚至在高度世俗化的社會中,非宗教信徒也普遍遭到懷疑。

2013 年,在佛羅裡達州斯塔克參加無神論者紀念碑揭幕儀式的人們。新的研究表明,不論是在宗教盛行的國家還是高度世俗化的社會裡,民眾普遍對非宗教信徒抱有偏見。

美國康乃狄克大學(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的人類學教授理察·索西斯(Richard Sosis)說:「我認為最新的報告令人激動,這跨出了第一步。不僅是在反社會分子的信仰問題上,而且還包括許多較普通的不道德行為,研究人員設計了一套辦法,可以了解偏見產生的過程。」

這項研究既簡單又雄心勃勃。肯塔基大學(University of Kentucky)的心理學副教授威爾·M·熱爾韋(Will M. Gervais)領銜開展調查,來自世界各國的研究者在 13 個國家,包括北美洲、歐洲、亞洲、中東、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等地做了抽樣調查,每種實驗環境下都至少抽取了 100 名成人。參與者被要求填寫一份簡短的問卷,並提供年齡、種族和宗教信息。若無宗教信仰,則需寫明自己是「無神論者」、「不可知論者」,還是「無信仰的人」。

問卷中,有一道題先是描繪了某個反社會分子從小就虐待動物,後來則開始傷害人類,說他「殺害了 5 名從家鄉貧困地區劫持來的無家可歸者。他把受害者肢解後,屍體現在正藏在他家地下室裡。」題幹後面則是問題,參與調查的每個國家都有一半被訪者拿到了這個版本:「請問以下哪種情況更為可信?1)他是一名老師;2)他是一名老師,而且不相信任何神。」而另一半被訪者則看到另一個版本:「請問以下哪種情況更為可信?1)他是一名老師;2)他是一名老師,而且有宗教信仰。」問卷中還混入了智力測試之類的問題,以掩蓋研究的真實目的。

熱爾韋博士說:「之所以假設主人公是變態連環殺手,是因為我們覺得即便人們信不過無神論者,不會找他們代為照看孩子,也不至於會假設無神論者就是連環殺手。」

但結果顯示,絕大部分受訪者都抱有這種偏見。題目選項中提到這位老師是無神論者的問卷中,約 60% 的被訪者都認為他是無神論者,而提到該老師有宗教信仰的問卷中,只有約 30% 的被訪者勾選了他有宗教信仰的選項。另外,自稱沒有宗教信仰的人中,抱有偏見的人數略小於平均,但差距並不明顯。

不出所料,相比於紐西蘭這樣更世俗化的國家,阿聯等宗教盛行的國家裡,民眾的偏見更為嚴重。熱爾韋博士一向致力於研究人們對無宗教信仰人士的偏見。由於此前調查樣本過小,不具有說服力,他曾經公開撤回過幾份早期研究。「但現在我們的樣本基數足夠了,可以看到結果很明顯,」他說道。

事實上,宗教信仰和道德表現之間的關係並不十分明了。一些研究發現,虔誠的信徒與非信徒相比,在道德上更為正直,但也有研究表明兩者並無差異。此類研究往往無法明確「道德表現」的定義,也難以說清什麼才是虔誠的宗教信仰(是自稱為信徒即可,還是每天都要遵行宗教儀式?)甚至連誰才稱得上「無宗教信仰者」也莫衷一是,他們可能是無神論者、不可知論者,也可能背棄了原有的信仰,或者對宗教毫不關心。最後這類人是否有宗教信仰完全視心情而定,同時也取決於他們對這些術語的理解。

另外據專家稱,把殺人狂的行為歸咎於某種信仰、動機或是精神狀態並不妥當,比如恐怖分子等等顯然是因為所謂宗教信仰才會犯下令人髮指的罪行。來自紐約的司法精神病學家麥可·斯通(Michael Stone)博士分析了超過 200 名現代的殺人犯,包括連環殺手、朝人群掃射的槍手和其他危險的罪犯。他在研究中發現,兇手大多為男性,都裝模作樣地稱自己才是受害者。他們有的有宗教信仰,有的則沒有,雖然行為反常,但半數情況下這些人沒有任何精神疾病。

另據斯通博士估計,約有高達 25% 的兇手患有偏執型精神分裂症,患者通常會產生不切實際的妄想,而這些妄想則常常與宗教象徵主義休戚相關。

翻譯 熊貓譯社 智竑

題圖來自 劇照

2017 THE NEW YORK TIMES

相關焦點

  • 世界著名的六大連環殺手
    傑克:連環殺手的「祖師爺」  「開膛手」傑克是「連環殺手」中的祖師級人物。除了出現時間早之外,這名殺手始終沒能被繩之於法,神秘感強,而且極其囂張,主動挑戰社會公眾。  傑克案發於倫敦東區,是當時著名的東歐移民區和貧民區。擁擠逼仄的環境和三教九流的民眾很容易滋生犯罪。1888年,一具妓女的屍體在東區白教堂被發現,宣告了一個惡名遠播的惡魔出現。
  • 犯罪心理特寫的前世今生和以連環殺手為主題的影視作品的文化意象
    在警方調查期間,心理學家會被要求從犯罪者在犯罪現場的行為方式,分析罪犯的行為指標,並與心理特徵聯繫起來,以幫助警方調查人員縮小範圍並確定最有可能的嫌疑人的優先順序。  成為行為科學組的一員,他被認為是「連環殺手」這個詞的創始人。雷斯勒還在20世紀80年代採訪了連環殺手,並開發了美國第一個未偵破犯罪的計算機資料庫,幫助抓獲了那些在殺人時越過州界的人。他參與了重大連環殺手案件,包括對傑弗裡·達默和泰德·邦迪的搜查,前者肢解了17名男性,而後者則前後犯下了30起謀殺案。
  • 在美國,人們為什麼不敢承認自己是無神論者?
    華盛頓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報告指出,就宗教虔誠度而言,「美國迥異於其它西方國家,而更接近於印度、巴西以及黎巴嫩等欠發達國家。」  不僅如此,「無神論」在美國是一個被嚴重汙名化和妖魔化的身份,相關民意調查表明,即使在今天,許多美國人的眼裡,「無神論者」(Atheist) 依然是邪惡、道德敗壞的代名詞,甚至比強姦犯更不值得信任。
  • 美國連環殺手理察·拉米雷斯;殺害19人卻備受追捧在獄中結婚
    理察·雷瓦·拉米雷斯 ,全球十大連環殺手之一,美國著名連環殺手,綽號「惡魔的門徒」(夜行者),曾製造出轟動美國的血案,我們今天就來看看他到底犯下了怎樣的滔天罪行!
  • 連環殺手排名:開膛手傑克排第二,沉默的羔羊原型排第一
    之前給大家講了歷史上四大懸而未決的懸案系列,今天爆炸君再來給大家講一講歷史上有名的四大連環殺手。說起連環殺手,估計大家都不會陌生,不管是電影還是小說,大家對這類人的印象大都以為是窮兇極惡或者兇神惡煞的。
  • FBI前女特工:我與連環殺手大打「心理戰」
    4年後,美國作家託馬斯·哈裡斯為創作小說《沉默的羔羊》與行為科學小組取得了聯繫,聽說該小組中有柯比這樣時常與殺手打交道的女特工時,他決定將她作為小說女主人公克拉麗絲·斯塔林的原型。寫成後,小說受到讀者追捧。1991年,小說被拍成同名電影,由好萊塢著名影星茱迪·福斯特飾演的FBI女特工斯塔林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但這時,人們根本不知道現實生活中有個真實的「斯塔林」。
  • 和連環殺手談戀愛指南,監獄大果風雲
    連環殺手也有腦殘粉?當然,而且這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了。幾乎每個歷史上最臭名昭著的連環殺人魔都有一堆狂熱的女粉絲。而最瘋狂的女粉絲還和這些殺手結了婚,為他們生了孩子。我們把這類迷戀連環殺手並願意為其付出人力物力財力貞操甚至生命的女粉絲,統稱為「鐵窗骨肉皮」,或者更通俗一點,叫她們「監獄果」。
  • 「女連環殺手」被判入獄759年
    「女連環殺手」被判入獄759年[ 2008-04-02 14:51 ]墨西哥前職業女摔跤運動員「沉默夫人」被訴自2006年以來連續殺害十幾位老年婦女,並於近日被判入獄759年。本周一,以「小老太太殺手」之名嚇剎墨西哥城的前女摔跤運動員因殺害16名老年婦女而被判入獄759年。…… 女連環殺手在任何國家都很罕見。該報導中,female serial killer 就是 「女連環殺手」。
  • 英國連環殺手「開膛手傑克」可能是精神病患者
    英國一家精神病醫院檔案顯示,醫院收治過的一名病人可能是英國19世紀最知名連環殺手「開膛手傑克」。  英國《每日電訊報》19日報導,伯克郡布羅德穆爾精神病醫院的病人檔案顯示,一個名叫託馬斯·海恩·卡特布希的患者可能是「開膛手傑克」。  醫院檔案顯示,卡特布希1888年精神失常,流浪倫敦街頭。
  • 無神論者:美國的「異己分子」
    去年我環遊美國期間,發現無神論者都生活在孤立與隱秘的狀態。美國人崇尚宗教自由,並以此為豪,但在現實中很難行使不信教的自由,就像人們很難行使泅渡大西洋的權利一樣。通常情況下,生活越富裕、教育水準越高的國家,其國民的信教程度就越低,但美國是個出名的特例。
  • 心理學:變態連環殺手的3種特質,如果身邊的人3種全中,請提防
    心理學:變態連環殺手的3種特質,如果身邊的人3種全中,請提防在影視劇中,我們常常能夠看到很多關於變態連環殺手的故事。人們很訝異他們犯案是那種無所畏懼的冷靜,同時也深深畏懼他們毫不留情地犯案態度。而經過心理學家的分析,變態連環殺手犯案其實是為了滿足他們的病態的心理訴求。通過統計,絕大部分變態連環殺人犯都在成長中的某段時期,經歷了虐待或者心理上的創傷。這導致他們產生了病態的心理訴求,只有通過施暴才能滿足,這便造就變態連環殺手犯案不斷。變態殺手偽裝成普通人的樣子,潛伏於人間。他們憑藉著完美的偽裝,而不被人懷疑,所以警察往往很難抓到一個變態連環殺手。
  • BBC:美國無神論者公開信仰阻力重重
    參考消息網8月16日報導 外媒稱,美國的無神論者日前聚集在俄亥俄州首府哥倫布,參加美國第一個無神論電視臺開播慶祝活動,並且對堅持無神論信仰的人表示支持。英國廣播公司網站8月12日稱,美國無神論者協會主席戴維·西爾弗曼在無神論電視臺開播儀式上發表講話說,儘管有些話不受歡迎,但是必須說出來;儘管有些抗爭不受歡迎,但是必須去做。美國黑人無神論者協會成員馬克·哈徹隨後發表講話,呼籲無神論者站出來,公開自己的信仰。
  • 科學家都是無神論者嗎?
    霍金許多科學家不信宗教,那是否意味著他們是無神論者?很多聰明的人,比如達爾文,被錯誤地貼上無神論者的標籤,而事實上他們是不可知論者。在達爾文前往加拉帕戈斯觀察蜂鳥45年後,他在一本私人雜誌上闡明了他的宗教信仰。他在書中寫道:「萬物之初的奧秘,我們不得而知。但我作為一個人,必須保持一種不可知論者的身份。」其他自稱不可知論者,如霍金、愛因斯坦和卡爾薩根,經常被錯誤地稱為無神論者。
  • 《血色月光》男主 《犯罪心理》客串連環殺手
    如今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年,雖然這部罪案劇仍然不見動靜,不過CBS為艾歷克斯安排了一個新的角色——連環殺手。  在今年4月底播出的《犯罪心理》(Criminal Minds)中,這位性感的吸血鬼將化身為一名連環殺手。在這個角色身上,艾歷克斯不再是那個迷人的紳士,而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壞蛋。不過即便是這樣,相信他的魅力同樣會讓粉絲們無法抵擋。
  • 此恨綿綿有絕期——DNA技術在全球多起連環殺人案調查中的實踐
    加州作為過去淘金者的天堂也稱金州,美國女作家米歇爾·麥克納馬拉(Michelle McNamara)便在報導中給兇手貼上金州殺手的標籤。1986年9月15日,韓國華城農村一71歲老婦在回家途中被勒死。誰也未曾想到,這只是5年內9名女性被害的序幕。警方反覆調查仍束手無策。
  • 揭秘:美國首位連環殺人魔與「開膛手傑克」是同一人?
    最新的一系列調查將對英國臭名昭著的殺人犯「開膛手傑克」和美國第一個連環殺手間的聯繫進行研究。
  • 英媒:美國無神論者公開信仰困難重重 不信神或遭暴力對待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網站12日報導,美國無神論者協會主席戴維·西爾弗曼在無神論電視臺開播儀式上發表講話說,儘管有些話不受歡迎,但是必須說出來;儘管有些抗爭不受歡迎,但是必須去做。他說,對於那些隱藏著的無神論者來說,「你並不孤單,你理應得到平等的對待。」美國黑人無神論者協會成員馬克·哈徹隨後發表講話,呼籲無神論者站出來,公開自己的信仰。
  • 連環殺手入店行兇,外星生物寄生體內,移植眼球竟看到可怕幻想
    便利店裡的電視正在報導城內一個連環殺人兇手的新聞。實習員工開始工作。在這間偏僻的加油站,她遇到了許許多多奇怪的客人。忙完工作的實習員工。來到廁所發現此前進去上廁所的流浪漢消失不見了。實習員工打開廁所發現隔板上畫著奇怪的塗鴉。聽到倉庫傳來奇怪聲音的實習員工拿著扳手。便進去查看,在車上發現流浪漢布滿鮮血的屍體,實際員工跑回便利店內。打電話給老員工。
  • 美國紀錄片揭露變態殺手連環作案30年
    本報特約記者章魯生最近,「BTK殺手」又一次在美國掀起波瀾。因有關「BTK殺手」的紀錄片《聖母升天:歐特洛家族謀殺案》公映,著名的美國《讀者文摘》雜誌刊登了「BTK」命案首位受害者約瑟夫·歐特洛的長子查理·歐特洛的曲折故事。這些讓人們再次想起了生活在「BTK殺手」陰影下的恐怖歲月。
  • 蓋洛普宗教信仰民調:中國最少信教 無神論者達61%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13日報導,最新民調顯示,全球信仰宗教人數比例最高的國家是泰國,最低的是中國。 民調機構蓋洛普國際去年年底搜集數據,來自65個國家的63898人接受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宗教文化最濃厚的國家是泰國,94%的受訪者表示他們信教,緊隨其後的是亞美尼亞、孟加拉國、喬治亞和摩洛哥,信教比例均為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