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太陽報》24日報導,上世紀90年代好萊塢經典驚悚片《沉默的羔羊》,講述了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年輕女特工克拉麗絲·斯塔林為了破獲一起連環謀殺案,和聯邦監獄中高智商的食人狂魔漢尼拔·萊克特博士鬥智鬥勇的故事。鮮為人知的是,這部電影中的女特工在現實生活中真的存在,她就是FBI行為科學小組女特工帕特·柯比。
日前,現年60歲的柯比首次接受了媒體採訪。柯比年輕時的工作就是專門和美國監獄中最危險、最邪惡的連環殺手打交道,和他們進行心理戰與「智力遊戲」,從而幫助組建了世界上最大的連環殺手心理資料庫,協助警方偵破了一起又一起謀殺懸案。因此,柯比成為美國驚悚小說大師託馬斯·哈裡斯的採訪對象,她的部分經歷被寫進了小說《沉默的羔羊》。
1.「我們需要一個女特工同這些殺人犯談話」
現年60歲的帕特·柯比回憶說,上世紀80年代,她加入了位於維吉尼亞州奎恩提科市的FBI行為科學小組,因為她具有心理學教育的背景。談起當時的情況,柯比說:「他們(指FBI的官員)認為女性更懂得傾聽,待人處世也自有一套,因此想驗證一下,連環殺手是不是更容易對女特工敞開心扉。」
柯比所說的FBI官員,便是她當年的頂頭上司鮑勃·雷斯勒。那是1984年,在一次審訊中,雷斯勒注意到受審殺人嫌犯的目光一直鎖定在柯比身上。當時他內心便「靈光閃現」,產生了讓柯比與那些臭名昭著的連環殺手談話,以便從他們身上找出罪犯的共同心理特徵和犯罪模式的想法。
審訊結束後,雷斯勒便把想法告訴了柯比:「我們需要一個女特工同這些殺人犯談話,我認為你比較合適。」接著,雷斯勒把自己的理由擺了出來:「天,你知道嗎?剛才那個傢伙(指受審的殺人嫌犯)一直看著你,仿佛在乞求你跟他說上幾句——看來你一定能解除他們心中的魔咒。」
上司有吩咐,柯比自然領命。就這樣,一個弱女子開始了與危險人物進行心理較量的工作。
4年後,美國作家託馬斯·哈裡斯為創作小說《沉默的羔羊》與行為科學小組取得了聯繫,聽說該小組中有柯比這樣時常與殺手打交道的女特工時,他決定將她作為小說女主人公克拉麗絲·斯塔林的原型。寫成後,小說受到讀者追捧。1991年,小說被拍成同名電影,由好萊塢著名影星茱迪·福斯特飾演的FBI女特工斯塔林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但這時,人們根本不知道現實生活中有個真實的「斯塔林」。
2.與罪犯交談是對特工心靈的煎熬
對柯比來說,每次與罪犯交談,窺探他們的內心世界,都無疑是一次對心靈的煎熬。她和小說《沉默的羔羊》裡的女特工斯塔林一樣,時常在和罪犯交談之後,到寂靜的樹林裡散心。
在小說中,斯塔林與食人狂魔萊克特博士鬥智鬥勇,大玩「心理戰」和「智力遊戲」,這是作家託馬斯·哈裡斯根據柯比與蘭迪·伍德菲爾德的心理交鋒寫就的。
蘭迪·伍德菲爾德綽號「I-5高速公路殺手」,被控犯有4項謀殺罪,美國警方相信,他的受害者至少有44人。
關於這次交談,現實與小說的惟一區別是,柯比在與伍德菲爾德交談時,雙方面對面地坐在桌子兩邊,中間並沒有玻璃阻隔。柯比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這次交談還是相當有挑戰性的。
「我曾在巴爾的摩市當過多年的刑事案件偵探,見到過太多的兇殺案,因此沒有什麼可以嚇住我,更何況我還受過心理學教育。」柯比說。
話雖如此,但當毫無阻隔地與聲名狼藉的連環殺手面對面時,柯比還是有點兒擔心,「長時間直視一個殺人兇手的眼睛總是有點兒嚇人」。或許伍德菲爾德見與自己交談的是名女警官,故意要嚇一嚇她,便將眼睛瞪得圓圓的。柯比在內心多次提醒自己:鎮定,一定要鎮定!就這樣,她不露聲色地完成了與伍德菲爾德的第一次心理交鋒。
第二次與伍德菲爾德交談時,他已經不像第一次那樣囂張了,反而流露出要求得到同情的意味。即便如此,柯比也沒有喜形於色,她始終讓伍德菲爾德猜不出她在想什麼。
3.連環殺手收到無數封求愛信
柯比透露,託馬斯·哈裡斯在寫小說《沉默的羔羊》時,將食人狂魔萊克特博士的原型定為泰德·邦迪。對上世紀70年代的美國女性來說,泰德·邦迪這個名字便是死亡的同義詞。
與人們心目中的變態殺手形象不同,泰德·邦迪上學時成績優秀,熱愛運動。在內心深處,他卻是一個惡魔,喜歡以「嘿,我是泰德」向「獵物」介紹自己。從1974年1月31日第一次作案到1977年2月15日被捕,至少有30名女學生被他姦殺。
被捕後的邦迪曾在FBI行為科學小組裡走了一遭,柯比見過他,但沒有與他交談。邦迪在與聯邦特工交談時的表現讓柯比印象深刻:「泰德·邦迪很聰明,彬彬有禮,且富有魅力。託馬斯在小說中塑造的萊克特博士的形象,便是以他為原型的。」
此外,讓柯比印象深刻的連環殺手還有洛杉磯的重刑犯、綽號為「暗夜跟蹤者」的理察·拉米雷茲。此人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讓洛杉磯市民聞風色變,在洛杉磯犯下了至少13起謀殺案,另外30起強姦、盜竊等案件。
出人意料的是,當拉米雷茲被判死刑後,無數女性「粉絲」向他寄來求愛信,其中一名追求者名叫多琳·裡奧伊,她是一名智商高達152的雜誌編輯。裡奧伊給拉米雷茲寫了75封信。1996年10月3日,兩人在加利福尼亞州聖昆汀監獄舉行了婚禮。
在與柯比的交談中,拉米雷茲滔滔不絕地說個不停。在柯比看來,拉米雷茲之所以這樣做,除了有炫耀的成分外,還因為坐在他面前的是個女特工。「許多心理變態的連環殺手都喜歡說個不停,尤其是在和女特工交談時,」柯比說,「但他們中很少有人像萊克特博士那樣聰明。」
4.總是單獨行動的女特工
柯比和連環殺手交談取得了巨大成功,FBI試圖招聘更多的女特工,專和連環殺手們打交道。可是,許多女特工都沒能堅持下來,很快便離開了這一特殊的崗位。整天和連環殺手打交道,探索他們大腦中最黑暗、最邪惡的秘密,對這些女特工來說實在是夢魘般的生活。
柯比說:「哈裡斯採訪我時,刻意挖掘我的內心感受,曾多次問及我在和連環殺手談話時的感受,還詳細詢問了當連環殺手試圖從語言及心理上操控我時,我的表現等。」
哈裡斯將柯比描述的一些內心活動經過藝術加工,寫進了小說《沉默的羔羊》。同名電影公映後,柯比第一時間去影院觀看,並馬上從影片中找到了「自己」。
當英國《太陽報》記者問柯比,她與小說女主人公斯塔林有何共同點時,柯比說:「我們都是超乎尋常的人。斯塔林和我一樣,有心理學教育的背景。她在進入行為科學小組前沒有當警察的經歷,這和我不同,但她的父親是一名警察。她在獨身一人同漢尼拔·萊克特交談時,和我一樣無所畏懼。」
在撰寫小說時,哈裡斯曾表示,他將賦予女主人公斯塔林與柯比一樣的個性。同時,哈裡斯還對柯比總是單獨行動感興趣。對此,柯比透露,一般來說,行為科學小組的特工不會獨自行動,但她是個例外,因此小說中的斯塔林也單獨行動。「在同連環殺手交談時,她和我一樣有雄心,一定要窺探他們的內心世界,並在心理上戰勝他們。為了實現目標,我們都堅持不懈。」
5.和殺手交談十分鐘便知能否獲得有用信息
柯比經常在美國各守衛森嚴的監獄中穿梭,和那些臭名昭著的連環殺手交談,以便從他們身上找出這些罪犯的共同心理特徵和犯罪模式。柯比和美國各地監獄中的40多個最邪惡的連環殺手打過交道。
柯比回憶說:「我的上司想要創建一個連環殺手資料庫,我的訪談結果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連環殺手心理資料庫。我必須在訪談中誘使他們說出,是什麼原因使他們成為連環殺手,並了解他們的家庭背景和作案習慣等。我們最後組建了一個關於250個連環殺手的資料庫,儘管我們並沒有和所有的連環殺手交談。這個資料庫後來幫助警方逮到了許多逍遙法外的連環殺手。」
在開始同連環殺手交談時,一些罪犯很喜歡談論他們自己,尤其是面對一名女特工的時候,他們顯得非常「自戀」,所以即使有時和他們交談數小時,柯比仍可能無法從中得到任何有用的東西。後來,柯比對與連環殺手談話駕輕就熟,只要她和殺手交談10分鐘,就能知道接下來的交流是不是在浪費時間。
如今,柯比已經退出了行為科學小組,在巴爾的摩市警察局擔任打擊犯罪顧問。她認為,許多連環殺手以醫院護工的身份為掩護行兇。「我最近就在處理這樣一起案子,一名醫院護工殺害了200多名病人,但一直沒人知曉,因為大家都認為病人是病死的,哪裡想到是被這名護工殺死的。他選擇容易得手的目標下手,逍遙法外14年。」
柯比表示,希望越來越多的女性加入FBI,為打擊犯罪出力。
(未經《青年參考》報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不得轉載「新聞故事」版稿件,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