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耳 | 黃沙漫道路,蒼耳滿衣裳

2021-02-22 植物圖鑑

有事沒事就喜歡去村裡呆兩天。早上起來就近去田裡和山上逛逛,吃過早餐回住處也不過八九點。這樣的一天既能看看花鳥,又不耽誤幹活。

前幾天在村裡的時候,看到路旁坡道上長滿了蒼耳,有些長的比人還高大。這個季節的蒼耳還正在花期,只是在枝上冒出了一些細軟的小刺,沒法兒扎到動物和衣物上。

蒼耳是一種菊科植物,它的花同樣是菊科特色的頭狀花序。

枝上的一團團小刺就是是蒼耳的雌花序,仔細看的話能從刺中挑出數枚不帶倒鉤的,那個就是雌花的柱頭了。

↑蒼耳的花

等到授粉完成,整個花序的「肚子」開始變大,是果實在內生長。包裹果實的小刺也就是雌花序的總苞也會開始變長變硬,雌花序逐漸變成我們熟悉的「蒼耳子」。

↑蒼耳的雌花序

到了冬季,蒼耳子變成褐色,這時的刺將十分堅硬扎手。在農村呆過的人對蒼耳子都不會陌生。狗子撒野回來總是會沾一身,小朋友們也常常拿它做惡作劇。

有些地方還會拿蒼耳子做藥用,炒制後服用可通鼻竅,市售治療鼻炎的中成藥中也多含蒼耳子成分。[1] 但蒼耳毒性亦較強,莖葉、果實均有毒,尤其是嫩苗有劇毒,切勿食用。[2]

而一旁圓乎乎的則是雄花序,攪拌器一樣的雄花不斷從圓球中冒出來。

↑蒼耳的雄花序

雄花太小、開花期短,不容易被注意到。

↑蒼耳的葉

蒼耳之所以得名,大概是因為葉型。它的葉片大致是三角形,邊緣有著不規則的鋸齒,葉背面具絨毛。或許古人認為,這葉片像是某種動物的耳朵吧。

古人還將蒼耳與詩經中提到的卷耳混淆。如徐光啟的《農政全書》、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都認為蒼耳便是卷耳。這一觀點或對或不對,這裡暫不考證。

↑蒼耳的雄花序

先不說植物名流傳的過程中可能出現偏差,如今我們所見到的蒼耳,也已經與古人所見的不一樣了。

如今在野地裡所見的蒼耳,大概都是西方蒼耳(Xanthium occidentale)或北美蒼耳(Xanthium chinense),它們的刺密、長、堅硬,屬於外來入侵物種,由於缺乏資料,我也不能確定我拍到的究竟是哪種。

↑義大利蒼耳

而在北京周邊的田地裡,刺上還長小刺的義大利蒼耳(Xanthium strumarium subsp. italicum)遍地,形狀駭人。

↑義大利蒼耳

把硬碟裡的蒼耳都看了一遍,似乎沒有一張是本土的蒼耳(Xanthium strumarium)。

看著照片,回想起去年在北京野鴨湖邊看灰鶴的場景。我潛伏在野草堆裡,慢慢靠近落在荒田中的灰鶴群。拍完照片回到路上,發現蒼耳沾滿了衣裳。

參考資料:

[1]崔秀榮, 馬海波, 張旗, 等. 蒼耳子的化學成分和臨床應用研究進展[J]. 現代藥物與臨床, 2012, 27(6): 614-618

[2]中國藥典

聲明:本公眾號所引用的「藥用價值」內容不構成任何用藥建議,如有需要,請遵醫囑。

作者:蔣某人

圖片:蔣某人

本作品採用 (CC BY-NC-ND 4.0) 許可協議進行許可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nd/4.0/deed.zh

轉載請務必保留以上聲明

相關焦點

  • 原創散文:蒼耳,愛過
    女孩拿著一粒蒼耳,放在手心。安靜的蒼耳,寂靜的遠山,以及輕輕吹過的風聲,和草葉的搖擺。時間靜止在那一刻,遇見蒼耳。「蒼耳有什麼故事嗎?」「當然,蒼耳在《詩經》,是一個女子為了等待心中的愛情,而落下的種子。」《詩經》中有「採採卷耳,不盈頃筐,嗟我懷人,寘彼周行。」
  • 蒼耳草可以治什麼病 蒼耳草有效治療3種病
    平時生活中可以講蒼耳子泡水喝,能夠起到清熱解毒的作用。那麼,蒼耳草可以治什麼病?蒼耳草的功效和作用有哪些呢?蒼耳草的副作用是什麼呢?下面就具體的來了解一下吧。蒼耳草可以治什麼病治療慢性鼻炎取蒼耳子30~40個,輕輕捶破,放入清潔小鋁杯中,加麻油1兩,文火煮開,去蒼耳,待冷後,傾入小瓶中備用。用時以棉籤飽蘸藥油塗鼻腔,每日2~3次,兩周為一療程。
  • 小小蒼耳,生命的意義
    葉子像一張床,讓星星點點的蒼耳睡在上面。它卵形的表面道勁地豎立著尖銳的倒刺,刺尖微微發白,讓整個蒼耳看上去似乎泛著粼粼銀光,盛氣凌人。沒有花兒斑斕的嬌姿,它只有單純的綠著,甚至讓人誤以為它是剛發芽的仙人球;沒有花兒四溢的芳香,最多只給予你一些夾著泥土的清香。它在毫不引人注目的角落裡潛滋暗長默默卻執著地等待著,等待有一天,它會被帶走,無怨無悔地追隨那個帶它走的人或動物為了生命的延續。
  • 每日一味中藥:蒼耳草
    蒼耳草為蒼耳的莖葉。蒼耳草入藥有祛風,清熱,解毒的功效與作用。主要用治風溼痺痛,四肢拘急等症。常見如蒼耳全草注射液別名:卷耳,葹,苓耳,地葵,檯耳,白胡荽,常檯,爵耳、耳璫草,常思,常思菜、羊負來,只刺,進賢菜,道人頭,喝起草,佛耳,縑絲草,野縑絲,野茄、豬耳,痴頭婆,蝨麻頭,粘粘葵,白痴頭婆。來源產地:為菊科植物蒼耳的莖葉。夏季割取全草,去泥曬乾。果實稱蒼耳子。性味歸經:性味苦、辛。微寒;有小毒。功效:功能祛風,清熱,解毒。
  • 蒼耳 聽說,你們都玩過它
    你們都說小時候經常玩蒼耳,把他粘在女同學頭髮上、書包上;這個蒼耳啊,是個帶刺的球球;據說衣服上的尼龍搭扣的靈感來源,就是蒼耳
  • 教你一招識別蒼耳
    七絕.詠蒼耳詩/道醫王宥先蒼蒼卷耳本無薰,達竅疏風氣自芬。偶賦國風思怨志,曾疑破虜伴將軍。識別特徵(菊科)一年生草本,高30~90cm。全體密生白色短毛。藥用功效果實入藥,中藥名為「蒼耳子」。莖葉及根亦可入藥。辛、苦,溫,有小毒。歸肺經, 散風除溼,通鼻竅。用於風寒頭痛,鼻淵流涕,風疹瘙癢,溼痺拘攣,麻風。其它用途相信有過鼻炎的人對蒼耳子(蒼耳的果實)很熟悉但據《千金·食治》:"味苦辛,微寒澀,有小毒。"
  • 專欄作家|孟德榮:說古論今話蒼耳
    卷耳就是我們熟悉的蒼耳,多生於荒坡、草地、路旁。《博物志》記載:「洛中有人驅羊入蜀,胡炱子多刺,粘綴羊毛,遂至中國。」《詩經》中,蒼耳就是一種刻骨的思念,它在戀人的心底盤根錯節,一個水做的骨肉,把她的一縷香魂,幻化成輕煙,嫋嫋婷婷地依附於蒼耳,穿越千年。蒼耳,愛情的化身。溫庭筠以「蒼耳子」對「白頭翁」,蒼耳就擁有了智慧。
  • 一些農村常見的蒼耳,泡酒有什麼作用?
    隨著網絡傳播的不斷深入,農村中藥材的科普已走向普遍化,一說到農村常見中藥,人們總能說出一二,好比蒼耳子,它就是可以用於鼻炎的中藥,每種藥材總能給人第一印象。鄉間芳草,會用就是寶,民間一些人還通過將中藥材和酒結合的形式,來達到更好的效果。
  • 農村新娘恨透了的蒼耳,竟然有這些妙用?
    捉弄一對新人,那時候常用的「武器」是「鍋底灰」和「蒼耳子」,「鍋底灰」偏重於用在新郎身上,而「蒼耳子」就用來專門對付新娘了! 這些「鬧洞房」的人,會冷不丁地把從田野裡摘來的大把蒼耳子撒到新娘的頭髮上,然後再使勁地揉搓一陣兒,渾身長滿了刺的蒼耳子,就會牢牢地嵌進新娘子的秀髮中,揪都揪不掉,扎得頭皮又疼又癢,肯定非常難受。
  • 蒼耳在農村很常見,但很多人都不喜歡它,是女生們的「噩夢」
    這種野果的名字叫做蒼耳,一般都是長在山坡、草地、路邊的,也是農村一種非常常見的野果。特別是夏天,蒼耳還是青綠色,還正長得旺盛的時候,更是好玩,可以直接採摘下來,能夠掛在衣服上。有時候人們從這裡路過,就能帶下來好幾個蒼耳。以前,小學裡的課本上,還有關於蒼耳的課文,非常有趣。不了解蒼耳的人都覺得蒼耳渾身都是刺兒,好像並沒有什麼用處。
  • 第25集∣蒼耳,自己明明帶刺,還玻璃得不得了,碰它就會枯萎
    蒼耳,應該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個植物了,田間、路旁到處都有它的身影,它的種子一定是我們小時候惡作劇的一個最好的工具了,對不對?雖然你對它很熟悉,但是你很可能沒有注意到一個細節,那就是蒼耳的葉子最好不要去觸碰,可能碰一碰,它就不長了,再碰可能它就會se給你看!
  • 小時候常見卻不知道名字的植物(六)蒼耳
    蒼耳草產我國南北各地,多生於荒地、原野、路邊及村落、城鎮曠地。北方主要危害大豆、玉米、小麥、向日葵、馬鈴薯等。南方主要危害果樹。此外還是棉蚜、棉鈴蟲、棉金剛鑽等害蟲的寄主。蒼耳,別稱蒼耳草、老蒼子、蒼子、胡蒼子、餓蝨子、蒼棵子,分布區域黑龍江、遼寧、內蒙古及河北、吉林性 味味苦;甘;辛
  • 外來入侵物種——刺蒼耳
    入侵危害刺蒼耳全株有毒,以果實最毒,鮮葉比幹葉毒,嫩枝比老葉毒,其中毒症狀出現較晚,常於食後二日發病,上腹脹悶,噁心嘔吐、腹痛,有時腹瀉、乏力、煩躁。
  • 農村以前常見的植物蒼耳,蒺藜草等,為什麼現在幾乎見不到了?
    農村常見的植物有很多,比如人們很討厭的雜草蒼耳、蒺藜草,它們或粘人衣服或紮腳丫子;還有大家很喜歡的植物谷荻、龍葵等,農村孩子喜歡吃它們的嫩芽或是野果。但是,為什麼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都少了呢?苣蕒菜和蒲公英可以採摘嫩葉吃,蒼耳、蒺藜還有鬼針草見了一定要躲開……只是隨著除草劑的廣泛應用,農民省了一項重要的農活「鋤草」,農田裡的雜草也就都很少了,除草劑都給打幹淨了,哪裡還見得到這些草呢。再者通往農田的路也硬化了,路邊還做了綠化,雜草出現的機率就自然更少了呀。
  • 清末太監心酸自述:晚上伺候貴妃時,鞋底一定要放蒼耳
    但好景不長,北京政變後,溥儀一伙人也被趕出了紫禁城,而這時的太監宮女也都各自散了,後來孫耀延就出版了一部自述,描述了一些當初在宮中的悲慘經歷,其中有一段就是:在晚上伺候主子的時候,鞋底一定要放一些蒼耳。
  • 晚清太監孫耀庭講述:夜晚起床伺候妃子時,得在鞋裡面放一個蒼耳
    比如孫耀庭晚年時回憶宮中的生活,講述過一個細節,夜晚起床伺候妃子時,得在鞋裡面放一個蒼耳。這個小方法雖然看似簡單,實際上有時候卻能夠救命。這是孫耀庭在宮裡學到的小技巧,也是歷代太監傳下來的土方法。宮裡的太監和宮女是沒有休息時間的,需要一天24小時隨叫隨到地侍候妃子。如果是白天還好一些,雖然苦一點累一點,但是只要小心翼翼就不會出什麼大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