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星球比地球大三倍,在宜居帶,人類的下一個「目標」是它嗎?

2021-01-08 氫氣球起飛

這個星球比地球大三倍,在宜居帶,人類的下一個「目標」是它嗎?

你是否暢想過一個問題,有朝一日我們能「移民」?當然,筆者這裡的移民加了雙引號,指的可不是我們在地球所說的國家之間的移民,而是星際移民,簡單來說,你想去其他星球生活嗎?

這個說法如果在過去,肯定會被人質疑這是不可能的,但在科技發展的今天,沒什麼事是不可能的,筆者相信,就星際移民來說大多數人都是願意的,誰不想去看看「他國風景」?比如這顆星球,它比地球大3倍,還在宜居帶,它會成為人類的下一個「目標」嗎!

先來看第一個問題,移民的星球,首先要滿足哪些條件?在筆者看來有三點,溫度、水、食物,首先環境肯定是第一點,人類是種「嬌氣」的生物,我們沒有厚厚的皮毛,脂肪層也沒海豹那麼厚,所以不能生活在寒冷又或者溫度較高的地方,溫度稍微變化一點我們就會覺得不舒服!

環境溫度不合適,我們肯定適應不了,就更別說繁衍生息了,但如果僅僅是環境合適這也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第二點,水!人類離不開水,其實說起來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離不開水,仙人掌也是如此,而第三點就很好理解了,沒有食物我們無法生存,食物是生存的基本條件!

所以這三點是要素,不過也有網友質疑氧氣問題,其實在筆者看來,有水的地方氧氣是不會少的,在光照下水也會發生一定程度的電離。

滿足這幾點要求的星球,存在嗎?還真存在,它就是格利澤581d,可以說,它的存在其實是存在「爭議」的,14年的時候,有人發文質疑,格利澤581d可能並不存在,它並不是一個行星,所以也不會成為人類的下一個目標,但事情僅過去一年,15年的時候,科學家證實了格利澤581d的真實性!

格利澤581d比地球大3倍,試想一下,我們移民過去之後,將會獲得一個更為廣闊的生存空間,當然,地方大只是第一點,它還在宜居帶!這是一個重要因素!

打個比方,地球就在宜居帶,也正因為這個因素,所以地球的溫度適宜,恰好適合人類生存,不難想像的是,在格利澤581d這顆行星上,溫度也會相對適宜,適宜的溫度會有適宜的水資源,水不會因為溫度過低而成冰,也不會因為溫度過高而蒸發!這無疑是個好消息!

但是,格利澤581d會成為人類的「下一站」嗎?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在筆者看來是模稜兩可的,按理來說它是人類的「下一站」,因為地球被破壞,環境越來越惡劣,未來如果人類繼續破壞下去,移民肯定迫在眉睫,格利澤581d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

可另一方面,格利澤581d距離我們20.3光年,這個距離人類的飛行器根本無法抵達!至少目前科技還做不到這點,試想一下,是否會出現這種情況,地球被破壞嚴重,岌岌可危,人類迫不得已要移民,但那個時候卻發現,我們的科技根本不能飛躍20光年?那樣的後果是什麼?

所以,格利澤581d會不會成為人類「下一站目標」,還得看地球和人類自身,近年來,地球被破壞的很嚴重,回想一下你小時候的地球,再看看現在的地球,你甚至能用『面目全非』這個詞來形容地球。

如果地球「堅持」不到我們科技發展到能穿越20億光年的那一天,格利澤581d成不成為下一個「目標」又有什麼意義呢?所以,筆者在此呼籲大家,若想讓格利澤581d成為人類的「目標」,若想移民,還得先保護地球,只有地球「安好」,我們人類才有足夠的時間去努力發展科技!奮鬥吧,年輕人!

相關焦點

  • 人類星際移民的目標,十大最宜居星球。
    最近,亞馬遜雨林已經連續燃燒了三個星期,每分鐘就燒掉兩個足球場那麼大的森林,這只是地球環境的一個縮影,地球病了,用人類的話說,癌症晚期。只能暫緩地球環境惡化而不可逆轉,當然,最後自食其果的只是人類自己,地球並不會消失,人類必須要自救。
  • 尋找下一個人類星球
    人類自古以來就對事物抱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熱情,依靠這種天性,人類不僅想將地球探索個遍,也把浩瀚的宇宙當成了目標。人類一方面想知道其他星球上是否還有生命,另一方面也希望發現其他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就像幾百年前探索新大陸一樣。經過評估,目前科學家們認為下面這些星球可以入圍「候選之星」。
  • 火星也在太陽系宜居帶,人類能把火星改造成宜居星球嗎?
    我覺得在未來人類遲早會把火星改造成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的。地球的資源有限,人類要想長期的發展下去,就必須離開地球去開發太陽系中的其它星球。火星是人類移民的最佳候選。一些科幻電影中的情景最終會變成現實的,雖然我們現在還沒有真正的登上火星。
  • 如果海王星與地球互換位置,它會變成宜居星球嗎?
    引言:海王星除溫度極低外,似乎無其他明顯缺點,若將它與地球互換位置,它會變成生命星球嗎?它是否也能如地球一般孕育眾多生命?太陽系內有多少顆行星?看到這個問題,相信大家都會斬釘截鐵地回答,太陽系內有八顆行星。
  • 地球相似度指數最高的宜居星球,最近被發現了
    仰望星空,尋覓第二個地球,總是一部分人類的黃金夢想。這個夢想正在不斷逼近——天文學家最新發現迄今為止最像地球的系外行星,就在12.5光年外,而且處在宜居帶。關鍵問題來了:最像地球的外星世界Teegarden b真的存在生命嗎?要想回答這個問題,先看看是否處在宜居帶。所謂宜居帶habitable zones,就是每顆恆星周圍都有一個環境帶,能夠讓液態水存在行星表面或者地下,這是生命孕育、進化的一個關鍵條件。
  • 超級地球真的存在?宇宙十大最宜居星球
    原標題:超級地球真的存在?宇宙十大最宜居星球 隨著地球資源的日益枯竭,包括美國在內的幾個太空探索強國,早已把目光轉移到浩瀚的宇宙中。尋找除地球之外的宜居星球,已經越來越迫切。而此前曾被科學家們認為根本不存在的一顆宜居星球,日前卻被正式承認確實存在。
  • 科學家發現比地球更宜居的星球,可惜人類永遠無法到達
    近日,有一個科學研究表明,研究人員至少發現了24顆比地球更宜居的行星,但是它們都處在太陽系之外。如此遙遠的距離人類能夠到達嗎?人類發現這些所謂的宜居星球是為了移民,還是為了探索太空生命呢?對於一個行星來說,在一個星系中所處的位置是至關重要的,直接決定了它是否處在恆星系統的宜居帶中,是否能夠獲得恰到好處的光熱,表面是否能夠保存液態水。
  • 人類有可能將月球改造成宜居星球嗎?
    為達到這一目標,科學家們根據行星及其衛星與圍繞公轉的恆星之間的距離、以及恆星的大小、恆星發展階段,確定了這個恆星系的宜居帶範圍。處於宜居帶範圍的星體,理論上就會具有適宜生命存在的溫度區間。有液態水和穩定的水汽循環。
  • 如果有一個星球,比地球大1萬倍,生物也比地球上生物大1萬倍嗎
    文/行走天涯 如果有一個星球,比地球大1萬倍,生物也比地球上生物大1萬倍嗎 自從人類將腳步邁入到了外太空中之後,人類就一直迫切的想要在宇宙中尋找到除了我們地球文明之外的星球也存在文明,由於宇宙中的星球實在是太多了,於是科學家們在尋找外星文明的時候
  • 盤點最適合人類居住的五大宜居星球,其中一個簡直就是地球的翻版
    我們地球的歷史已經接近四十億年了,很多跡象表明,人類不可能永遠在地球居住,因此科學家開始尋找宜居星球,這是為了人類未來的繁衍生息。因此今天美女小倩統計出最近幾年科學家發現的宜居星球,將最有可能的五大星球列舉出來,供大家品評。
  • 不可思議的超級地球,某天可能是人類下一個生存的地方
    雖然許多行星可能不完全適合人類生活,但在可居住區域內並有水是一個好的開始。有了正確的技術,我們總有一天可以改造它或者創造一個居住在那裡的人工環境。準備好去太空旅行,拜訪一個新的行星並可能建造一個自己的家了嗎?克卜勒-438b這顆行星是由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的科學家發現的,位於天琴座470光年之外。
  • 地球不一定最適合人類居住,科學家發現多顆「超宜居」行星
    地球誕生至今已有45億年,地球上有水、有氧氣、有大氣層,它處於太陽的宜居帶上,光照、氣溫、自轉速度、磁場強度剛好合適,加上在它的衛星月球的作用下,造就了適宜生命繁衍的生態環境,使這個藍色的星球裡奇蹟般地誕生了生命,進而又進化出了智慧生物:人類,然而,人間正道是滄桑,從宏觀上來說,地球上萬物賴以生存的太陽正在衰老
  • 人類宜居的系外星球!科學家發現「第二地球」,地表溫度25℃
    地球誕生至今已經有46億年的歷史了,在這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地球孕育出了很多生命,而人類的誕生對於地球來說或許並非一件好事,因為人類過度依賴地球的資源,對地球資源不斷的開採,導致地球的資源已經越來越匱乏了,使地球環境也是越來越惡劣的。
  • 超級宜居星球終於現身:外星文明程度令人類吃驚!
    這僅僅是位於地球周圍數千光年內的星球,如果擴展到數萬、數十萬光年之外,那麼這個數字還會更多。目前人類的起源理論中有一個就是地外種子說,認為生命的種子在宇宙中普遍存在,一旦抵達合適的星球,就開始繁衍。許多跡象表明人類不是這個宇宙的主人,地球之外還有其他文明存在。&nbsp&nbsp&nbsp&nbsp另外,科學家還發現其他另外三顆超級地球!「超級地球」的質量高於地球,但低於海王星、土星和木星等氣態巨行星。它們可能由氣體、巖石或兩者一起構成。
  • 比地球更宜居!科學家找到24顆「超宜居星球」,上面會有生命嗎?
    人類搜尋地外宜居星球已經長達70年的時間,之所以要花如此長的時間去尋找宜居星球,是因為人類始終相信茫茫宇宙中應該還存在著和地球擁有類似自然環境的星球,科學家們將這類行星稱為「類地行星」。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已經在太陽系外發現了超過一千顆行星,那麼這些行星有哪些是適合居住的呢?
  • 如果海王星和地球的位置對換,它能變成宜居星球嗎?
    說起來,海王星的質量大約是地球的17倍,雖然海王星上也擁有大氣層,不過與地球不同的是,海王星大氣層中的氣體大多是甲烷、氫氣和氦氣,所以在太空中觀測海王星,就會發現它是一顆非常顯眼的藍色星球,同時,因為距離太陽的距離實在是太遠了,海王星上的溫度極端嚴寒,可以瞬間將人凍成冰塊。
  • NASA在31光年外,發現了一顆宜居帶的「新地球」
    對於神秘莫測的宇宙,大家一直都抱有無限的幻想,而這些幻想之中,爭議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除了地球之外,宇宙中是否存在著第二顆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呢?最近,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為我們帶來了這個問題的答案。
  • 新「地球」被發現,位於宜居帶比地球還舒服,或成人類「新家園」
    提到地球相信許多的人一定對它肯定都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畢竟我們現在每一個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人類都是在地球這樣一個巨大的星球中,可以說,如果沒有地球,那就沒有了 我們現在的人類世界,地球是我們所有人類都賴以生存的家園 。
  • 克卜勒捕捉到「地球二號」,其與地球相似度98%,或是宜居星球
    對於地外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科學家認為需具備三點基礎條件:第一,最重要的,星球上有液態水資源。第二,星球上的溫度要在0-100攝氏度之間。據統計,宇宙內同時符合這三個基礎條件的星體只佔少數。同時,行星不發光,在茫茫宇宙中尋找一顆適合人類居住的行星,就宛如在暗夜中,在發出昏暗光線的燈管下尋找那顆特別的螢火蟲。雖尋找地外宜居星球會面臨重重挑戰與困難,但科學家從未言棄。
  • 科學家已確認24顆宜居星球,這些行星適合人類生存嗎?
    >,研究團隊指出這些同樣處於宜居帶的行星擁有與地球非常接近的環境,其中一些類地行星的大氣數據和環境溫度與地球基本無異,對於人類來說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未來完全有可能移居到這些行星上。,科學家認為在宇宙中適應地球生命的宜居行星並不罕見,但目前尋找的方式主要是通過「凌日法」來判定的,當行星從觀測面經過時會導致恆星光線降低來分析行星的數據,這個方法雖然簡單有效但效果卻並不讓人滿意,只能發現運行到觀測面的行星,而且也很難觀測到那些遠離恆星運行的行星,事實上發現的這些宜居行星質量都比地球要大,這意味著重力也是超過地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