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846年的時候,天文學家們偶然發現在太陽系的邊緣地帶,還存在一顆行星,不過因為當時的科學技術水平有限,所以一直到半個世紀之後,伴隨著美國旅行者2號探測器在太陽系中遨遊,人們才真正了解到海王星的存在,並且對它有了更為詳細的認識。
我們都知道太陽系中一共擁有八大行星(2006年之前是九大行星,後來冥王星被除名,改為矮行星),而海王星是太陽系中距離太陽最遠的一顆行星,不過在體積上,海王星的位置可是排名第四,並且質量上排名為八大行星中的第三位。當時人們發現的時候將它命名為Neptune,在羅馬神話中的意思是一位海神,而翻譯成中文,人們便稱呼它為「海王星」。
說起來,海王星的質量大約是地球的17倍,雖然海王星上也擁有大氣層,不過與地球不同的是,海王星大氣層中的氣體大多是甲烷、氫氣和氦氣,所以在太空中觀測海王星,就會發現它是一顆非常顯眼的藍色星球,同時,因為距離太陽的距離實在是太遠了,海王星上的溫度極端嚴寒,可以瞬間將人凍成冰塊。
那麼,如果將海王星與地球之間調換一下位置,海王星又會擁有生命嗎?我們知道地球上之所以在34億年之前就誕生出了生命,都是因為地球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首先距離太陽的距離適中,讓我們常年的溫度都非常的舒適,此外大氣層可以為我們隔絕太空輻射和紫外線,確保我們可以安全地繁衍生息,再則就是地球上擁有充足的水資源,這也是生命誕生的必備條件。
根據科學家們的介紹,34億年之前,一顆彗星光臨地球落入海洋,並為地球帶來了第一顆生命的種子。那麼,我們假設當時海王星處在地球的位置上,這顆生命的種子也會發芽嗎?科學家們認為這種情況是非常有可能發生的,因為當海王星處於宜居帶中,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會讓它變得適宜生命繁衍。而地球因為被流放到了太陽系的邊緣,荒涼無比,可能永遠都與生命無緣。
這是因為科學家們通過天文望遠鏡的觀測,發現宇宙中有一個迷你海王星的存在,並且它所處的位置正是主星的宜居帶上,隨著與主星越來越近,迷你海王星大氣層中的氫氣將迅速的消失,最終如果溫度等各方面適宜,它會變成一顆適宜生命誕生的行星。因為它與地球一樣都是巖石星球,所以科學家們認為通過對迷你海王星的研究,很可能會揭開地球誕生的真相,並且了解到地球上生命出現的全部過程。
如今雖然人類已經進入了「科技文明」時期,但是我們對於宇宙的了解還非常片面,可以說遠遠不夠,所以我們還需要繼續加大力度對宇宙進行探索掌握,這樣我們才會揭開更多的謎團。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