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趙振平
人生亦如戲。依照交流分析TA理論的觀點,人在幼年時期就已形成了自己的獨特見解、思維方法、看待事物的模式以及處理問題的習慣等。
其性格特點,對於他的一生具有巨大的影響力。也就是說,人生劇本的主要梗概已經基本成形,你的角色已經基本被決定,隨著年齡的增長,這個角色不斷被強化,就像電腦程式一樣,已經被設計好並存貯起來。
每到人生的關鍵時刻,這個角色就會按其固有的思維方式、看問題的方法以及人生態度,來處理所遇到的一切事務。然而,人一生的命運往往取決於關鍵時刻的決斷。儘管有人發現了自己存在的問題,質疑自己的人生,不喜歡自己的角色,卻不能自拔。
比如,有人因為工作不如意或生活不順心而苦惱,即使想衝破重重關口,但由於大多數人受制於其固有的思維方式,表面上好像是在努力改變著自己,實質上卻是反覆做著同樣的事,就像迷失在森林裡,換條路線就冒失地前行,結果發現自己又回到原來的老路上……
要想改變命運,必須從根本上改寫你的「人生劇本」,儘管改寫工作很艱難。
現在請你思考一下,自己在網球比賽中遇到艱苦局勢時,很容易產生負面情緒,還是即使遇到非常危險的局面,仍能保持積極的態度和強大的自信,鎮定地對待場上發生的一切呢?
我們對自己應該有基本的了解,才能夠從根本上改變自己。
TA 交流分析理論的終極目標是對人生劇本進行分析,將其主要分為成功者和失敗者兩大類。我們了解兩者的特點,再來對照分析自己目前是沿著成功之路前進,還是走在失敗的路上。對自己的角色有了分析之後,我們便可按照成功者的道路去改寫劇本。
成功者
成功人士一般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標,而且朝著目標竭盡全力奮鬥,最終實現自己的理想。在為理想而努力的過程中,他們以無畏的精神,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知識,發揮自己的能量,百折不屈。他們重視誠信,履行諾言,大多數是處於A 型(成熟型)的自我狀態。
成功者在人生的漫長道路上當然也會遇到失敗,但在失敗之後,他們能夠及時總結經驗教訓,把失敗看成是前進的動力,繼續前進,不會因為失敗而喪失對自己的信任。失敗者
沒有固定的目標,即使有也不能持之以恆去完成,喜歡逃避責任,只要遭遇一次失敗,就不知該如何是好,做事往往半途而廢。遇到問題時,往往習慣把責任轉嫁給他人;遇到失敗,則認為是自己不幸,感到自己處境悲慘,甚至哭泣,或者怨天尤人,還可能暴跳如雷到歇斯底裡的程度。
失敗者在失敗時總是不能正視現實,對未來憂心重重,難以從過去不好的記憶中解脫出來,總是後悔,惶惶不可終日。甚至可能經常無病呻吟,由於恐懼而導致生病。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雖然性格特點、思維習慣是在自己幼年時期無意識的情況下,受自己無法控制的環境和教育的影響形成的,但TA 理論認為,只要你有決心,你的人生劇本是完全可以改寫的。
請對照分析自己,如果你正走在失敗者的路線上,就要花大力氣去改寫,按照成功者的劇本,重新書寫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