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誰來破解「晉官難當」魔咒
袁純清從陝西省省長任上調往山西擔任一把手,當時的他躊躇滿志,提出「五年再造一個新山西」的口號。然而五年沒到,一屆任期尚未結束,他就已經提前離場。如今山西進入王儒林時代,如何破除「晉官難當」的魔咒,是擺在他面前的一道非同一般的難題
「趕快把一切有關白雲的信息都刪掉,所有資料都要再過濾一遍,不能再馬虎了!」9月2日下午3點,晉商大會主席團會議召開之前,組委會一名領導不停地叮囑催促旁邊的工作人員。
8月29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宣布山西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白雲接受組織調查。此前一天,白雲還在主持第二屆晉商大會組委會第三次會議,聽取籌備工作進展情況匯報。
「真是措手不及啊!」組委會一位不願意具名的工作人員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本來原定白雲是大會主持者,她被調查後,進入會場的招商手冊都得重新改動印刷,而且上面還要求不能留有她的一點信息。」
不過,更多的措手不及則來自省委書記的臨時更替。9月1日下午,山西省召開領導幹部大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劉雲山親自到場講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組部部長趙樂際在大會上宣布一項人事變動:袁純清不再擔任山西省委委員、常委、書記,這些職務改由王儒林擔任。
在兩年前的首屆晉商大會上,時任山西省委書記袁純清出席大會並發表了講話。「這一次新書記是否出席大會,以及會場如何排序,一切都得重新安排。」上述工作人員感慨道。
因為山西官場的一場「大地震」,第二屆晉商大會委實低調了很多。兩年前的大會與會人數達到1400人,而此次參會代表則只有270餘人。大會只允許指定的少數幾家媒體參加。
9月3日開幕式那天,新任省委書記出席了大會並發表講話,「在我心中,晉商分量很重,晉商對山西的發展也很重要,所以我來參加大會。」王儒林的講話大約持續20分鐘,接著他與前排就座的晉商代表、臺灣富士康科技集團總裁郭臺銘握了個手,隨即就在警衛護送下離開會場。
明清時期,晉商作為全國十大商幫之首,稱雄商界五百年,創造了「貨通天下」「匯通天下」的商業輝煌。袁純清就任山西省委書記後,就主導籌建了每兩年一次的晉商大會。
「袁純清期待以新晉商再創新山西,可惜他沒能處理好官商政治生態,無緣這次大會,草草離場了。」山西一位副省級官員對《中國新聞周刊》如是說。
「五年再造新山西」
從2010年5月到2014年8月,袁純清在山西執政了4年多時間。上任伊始,袁純清啟動了以「轉型跨越發展」為口號的「山西再造」運動。他希望,通過未來五年的發展,能「以工業新型化、農業現代化、市域城鎮化、城鄉生態化為重點,加快推進轉型發展和跨越發展,再造一個新山西」。
當時,他是何等躊躇滿志。
甫上任時,袁純清花了一個月時間到各地市進行走訪調研。他把調研的第一站放在了太原。2010年6月5日,他提出太原應「在加快轉型發展和城市化進程中發揮率先作用」。
19天以後,時任太原市委書記申維辰在全市領導幹部大會上對袁純清提出的要求進行了回應:「要緊緊圍繞袁書記提出的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區域性大都市這個目標,把思想解放到科學發展上,解放到又好又快上,解放到跨越發展上,奮起趕超、贏得先機。」
之後,袁純清每到一個地市調研,各地就隨即召開會議進行學習。袁純清在呂梁市提出,煤焦領域反腐敗仍然是重點。「只要資源沒有完全市場化,就會有腐敗。因為企業老闆的逐利行為是普遍存在的,他總在想怎麼多賺點錢,總希望資源價格便宜一點,這就會存在尋租行為,就會滋生腐敗。這方面你們做得不錯,希望不要放鬆,繼續抓好。」
第二天,時任呂梁市委書記聶春玉就主持召開會議,就落實袁純清呂梁調研講話精神進行專題研究。
長治市、陽泉市也是如此。長治市委書記杜善學提出要認真學習貫徹袁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陽泉市委書記白雲也表態,「實現『千億陽泉』目標是袁純清書記對陽泉發展寄予的厚望,也是陽泉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資源型城市轉型、跨越、崛起的必然選擇。」
弔詭的是,四年後上述四位官員相繼因為涉嫌違法違紀被調查。
一位不願具名的山西某地級市領導對《中國新聞周刊》坦言,袁純清上任之初到各地進行調研,了解當地情況,可以說是一種務實的表現,但是他急於給當地經濟發展定調,有些欠妥,「畢竟時間短,只是聽聽匯報,走訪走訪,很難實際了解當地情況」。
經過一個月的調研,袁純清在2010年7月29日的山西全省幹部大會上表示,「山西的優勢在煤,山西的潛力和希望也在煤。煤炭不僅是能源資源,也是碳材料資源,更是發展新興產業的重要資本,山西的工業新型化在一定程度上講要圍繞煤來展開和推進。我們不僅要挖好煤,更要用好煤;不僅要做好煤炭本身的文章,更要做好煤炭延伸發展的文章;不僅要開發好地下資源,更要開發好地上資源。
在這次講話中,袁純清提出「以煤為基,以煤興產,以煤興業,多元發展」的十六字方針,並用近三萬字篇幅的講話進行了闡述。這被視為他在山西的施政綱領。
前述副省級官員表示,「7·29」講話被視為全面闡釋了袁純清的山西轉型路線圖,提出要「五年再造山西」。這一講話在山西各地被要求進行廣泛討論和學習。
「以煤為基,以煤興產,以煤興業,其實經濟發展還是圍繞煤炭資源在轉圈圈,執政者主要還是想著如何解決當下財政問題,沒有超前思維,還是政績觀在作怪。」 上述副省級官員評價說。
猛藥治吏未奏效
在「7·29」講話的最後,袁純清還提出要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實現發展轉型,關鍵是幹部要轉型。」
袁純清特別強調:「『用一賢人則賢人畢至,用一小人則小人齊趨』。用什麼樣的人,不用什麼樣的人,從來都是事業興敗的關鍵因素。」
對於煤焦腐敗、礦難頻發等山西存在的突出問題,袁純清認為其根本原因是幹部作風問題。「山西過去經常發生礦難事故,政府效率不高,發展轉型也較慢,這一系列現象,都是和幹部作風緊密相關的——一是閒話生非的不良之風,二是拉拉扯扯的庸俗之風,三是吃拿卡要的惡劣之風。」
上任後,袁純清先後推出了兩次整頓幹部作風行動。
第一次整風是在2010年8月下旬,即在他上任百餘日後。在這場被稱為「查崗風暴」的整肅運動中,山西省紀委對全省黨政機關工作人員提出「五個不準」:不準上班時間未履行請假手續擅自離崗;不準上班時間打牌、下棋、打麻將和玩電腦遊戲等;不準上班時間到茶社、歌廳、洗浴場所等休閒娛樂場所活動;不準利用工作之便吃拿卡要;不準參與賭博。
據山西省紀委公布的數據,在此次正風肅紀行動中,全省共查處了421名違紀人員。
第二次整風是在2011年年底,為了整治「堵心煤」現象,山西再次掀起正風肅紀行動。據知情人透露,袁純清對此次行動非常重視,親自劃定了「正風肅紀,創優環境」的主題。
根據當時通報顯示,此次整頓共查處違規違紀案件367起,處理處分540人,追責294名官員。
2011年年初,袁純清還曾代表山西省委常委做出八項承諾,包括不幹預或插手工程建設項目承發包、土地使用權出讓、政府採購、房地產開發與經營、礦產資源開發利用、中介機構服務等市場交易活動。
「解決幹部隊伍中存在的作風問題就像割韭菜,必須一茬接一茬不停地割。」 袁純清說。
但是,山西官商政治生態盤根錯節,問題積重難返,並非運動式整風所能解決。袁純清「猛藥治吏」並未奏效。
更加令人遺憾的是,袁純清主政期間獲得提拔的一些幹部,這次因涉嫌違法違紀被紀委調查。比如呂梁市委書記聶春玉,於2011年提拔為山西省委常委、山西省委統戰部部長,2013年又調任為山西省委常委、山西省委秘書長;長治市委書記杜善學,於2011年調任呂梁市委書記,一年後提拔為山西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後又調任副省長;陽泉市委書記白雲,2012年調任運城市委書記,僅一年後就提拔為山西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
晉官何以難當?
「有人說,晉官難做。但我說,無論做什麼官、在哪兒做官,都難做。」 2011年,首次以山西省委書記身份在全國兩會上亮相的袁純清如此回應關於「晉官難當」的提問。
事實證明,晉官確實不好當。之前,「晉官難當」多指安全生產事故頻發,難以監管,進而官員頻遭問責;如今「晉官難當」則指向因為貪腐而引發的官場震動。
在山西工作的四年多時間裡,在煤礦發展上袁純清曾提出「多元發展」理念,試圖破除資源魔咒;在整頓吏治、遏制貪腐方面,袁純清採取過諸多措施,並且他還有四年的紀檢工作履歷,曾擔任中央紀委常委、秘書長,但最終仍然沒能破除「晉官難當」的魔咒。
9月1日,在山西省委幹部大會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劉雲山評價袁純清在山西的工作時說,近年來山西「堅持以煤為基、多元發展,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推進煤炭資源整合和煤礦兼併重組,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基礎設施建設,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的成績」。
但他也指出,「要看到,山西省的政治生態存在不少問題,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形勢嚴峻。中央高度重視山西存在的問題,高度重視山西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決定對山西省委班子作重大調整。」
袁純清在講話中則進行了自我批評:「劉雲山同志對山西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發生的嚴重問題,給予了嚴肅批評,作為省委書記負有領導責任。」
隨後,袁純清被任命為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
對於新任山西省委書記王儒林來說,如何破解「晉官難當」的困境,整治腐敗,是主政山西的當務之急。
「如果有打著我的旗號或以我親友名義在山西辦私事、謀私利的,不僅不能辦,還要堅決嚴肅依法查辦處理。真誠希望同志們對我進行嚴格監督」。王儒林在會上也表態說。
四年前,袁純清在接受鳳凰衛視訪談時,說過幾乎一模一樣的話。
王儒林在吉林省工作長達40多年,期間曾有共青團任職履歷,擔任過共青團吉林省委書記。
據統計,自去年中央巡視組對11個省市自治區開展巡視以來,僅吉林一省尚無副省級官員落馬。
對於省委書記的選任,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認為,任職官員過往履歷、工作經驗與就任地區的發展需要是否契合是主要考慮的問題之一,「在吉林,王儒林有主導過老工業基地轉型升級的履歷,或許這是中央對王儒林委以重任的考量。」
在反腐敗方面,王儒林曾向媒體闡述過自己的看法,他認為,「權力過多幹預市場、邊界不清是一個問題」,解決辦法則是「加快政府職能轉變,進一步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削減、限制和轉移一些部門權力」。
在山西新官上任後,王儒林的反腐觀就有跡可循。
9月3日,王儒林在山西省委常委擴大會議上表示,山西的腐敗問題與選人用人方面的不正之風有關。「要認真總結汲取幹部選拔任用和教育管理監督方面的經驗教訓,把存在的問題找出來,把深層的原因查出來,把機製程序完善好,把整治措施落實好。要牢牢把握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以廉為基,公道正派選拔使用幹部」。
對於下一步如何反腐,王儒林則開出了新的藥方,「應當全面深化改革,堅決破除各種體制機制障礙。特別是要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在根除權錢交易、官商勾結的土壤和條件上狠下功夫。」
一位山西省副省級官員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要解決山西目前的問題,幹部隊伍建設是很重要的一環,尤其是要遏制山西的腐敗態勢,又要維護山西的政治穩定。
「近些年外地入晉的官員基本都是圍繞煤炭打轉轉,在經濟好的情況下,山西的煤炭優勢可以顯現,經濟出現萎縮,山西經濟發展下降則很明顯。現在大家都在提第三次革命,山西怎麼辦?我認為,山西不能再搞那種粗放型經濟了,應該開發新能源,搞可再生資源循環利用。」這位官員說。
他認為,山西作為煤炭之都,各方勢力插手煤炭資源現象由來已久。解決山西官員與煤礦的種種利益糾葛,根本辦法還是要解決市場化的問題,「資源過於壟斷,商人就要通過行賄手段腐化官員,進而造成官商勾結,這是惡性循環。」
山西開始進入王儒林時代,「如何解決權力對資源配置問題,也許是王比較棘手的問題。」上述山西副省級官員說。本刊記者/王全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