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開放個人遊 基隆野柳地質公園成熱門景點

2020-12-05 中國新聞網

  隨著大陸遊客赴臺自由行的逐漸開放,越來越多的背包客發現了令人驚嘆的臺灣美景。野柳,這個名字更是逐漸響亮。

  「野柳水拍雨瀟瀟,墨客匆匆忙聚焦;硯池走獸姿百態,清夢遠古方舟漂」……現代人的詩句描述了野柳地質公園的詩意情境,但如果不是身臨其境,你很難體味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日前,筆者用了大半天的時間對野柳一線深入探訪,對此處奇巖怪石的地質奇觀驚嘆不已。

  1

  一排排巨型香菇茁壯著

  野柳地區突出於臺灣北海岸的狹長海岬,形似方舟,而當地人說它遠望如一隻海龜蹣跚離岸,昂首拱背而遊,因此也稱之為「野柳龜」。在千百萬年的海水侵蝕、自然風化的交互作用下,蕈狀石、燭臺石、姜石、壺穴、棋盤石、海蝕洞等地質奇觀逐漸形成,讓全長1700米的海岬,成為臺灣最負盛名的地質公園。

  行程緊湊的旅行團來到野柳,一般會徘徊於蕈狀巖和姜石的主要集中區。蕈狀巖,顧名思義,就像一棵棵巨大的香菇從地上冒出,數米高成排成片,是野柳最引人注目的風景。

  它們的下部是細細的較軟的黃色沙狀巖,上部深棕色的巖體又十分堅硬,布滿許多大大小小的坑洞,遠看好像蜂窩一樣。據說,它們長成大香菇的過程要歷經千百年。

  而「女王頭」,則是臺灣旅遊業的一張名片。這個特型的蕈狀石,頸子修長、臉部線條優美,神態像極昂首靜坐的雍容尊貴的女王。

  另一個著名的冰淇淋石的模樣,自然更像一個超大個的冰品甜筒。

  而象石、仙女鞋和花生石,這些海邊巖層中形狀特殊的結核,也成為突出於海邊的小景。

  這些蕈狀石的腳下,如果你仔細觀察,還會發現一塊塊印著漂亮花朵的硬石塊嵌在地上,其實那是一些真正的古海生物的化石。

  「女王頭」。

  背包客如何玩轉野柳?

  1.可從臺北乘捷運出發,出淡水捷運站,在馬路對面搭乘往基隆方向的客運。告訴司機要在野柳站下車就行。這路客運從淡水到野柳要一個多小時,但沿岸風光很是漂亮,可以看到買菜的阿公阿婆上車下車。

  2.從臺北火車站坐火車到基隆後搭乘往金山方向的基隆客運,在野柳站下車——這條線路比較節省時間,而且和上一條線路剛好呈環形,可以來回分別乘坐,整體感受一下淡水到野柳到基隆的風貌。

  3、在野柳站下車後,步行約十分鐘前往野柳地質公園。步行途中,會經過一個停靠著許多掛著成排玻璃燈的海釣船的小港,還有保安宮。(雪松)

  2

  海風吹動石燭火

  小時候曾收到一張賀年卡片,上面的「燭臺石」奇特造型至今難忘。不想,這群底部看起來像是巨鍾、上芯則像壽桃的石群也正列於海岸邊側。

  據說,因為當地巖層中有許多小型的石結核,當海浪侵蝕巖層時,有些結核會漸漸露出巖層表面。凸出的小結核比周圍的巖層堅硬,所以海水會沿著它的外圍衝刷,結核四周的凹槽盛裝著海水,得以保持潮溼,但距離較遠的巖層由於受到海浪與風化侵蝕,乾濕交替影響,巖質較為脆弱,逐漸剝落,形成圓柱燭臺。

  這種燭臺石群造型特異,每支燭芯的大小形狀都不同,在不同的光線下呈現出變幻的色彩,像是被風吹動的燭火,很難想像它們完全出自於風和水之手。

  野柳附近的美食

  1.野柳公園附近以海鮮為主打,喜歡的人可以嘗鮮。

  2.到基隆品嘗著名的「廟前夜市」小吃更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就在基隆火車站旁步行三五分鐘的地方。

  最知名的小吃有由肉羹、蝦仁羹、香菇、魷魚、小魚乾、竹筍、金鉤蝦、蒜頭酥等材料燴成,你會發現有許多名人來嘗過;還有真材實料的蟹羹,奶油螃蟹,以及超出你味覺想像的「健康三明治」。 (雪松)

  3

  奇巖怪石藏在海岬深處

  如果你是自由行的背包客,肯定不甘心只在這些遊客聚集處轉轉。那麼就往海岬另一側深處挺進,你會驚嘆於天寬地廣,更會驚喜地發現一側緊貼峭壁,另一側底下浪濤急湧的海蝕平臺上怪石散置。

  二十四孝石、珠石、瑪伶鳥石……都是形狀特殊的結核,經過海水侵蝕後,所呈現的奇特巖石。單面山、海蝕崖、海蝕洞,還有像整齊四方切塊的「豆腐巖」,以及巖石上奇麗的水流花紋……只能不斷謀殺掉你的相機庫存。

  當地專家介紹說,在2000多萬年前,臺灣島仍在大海裡,由福建一帶衝刷下來的泥沙,一層層堆積出砂巖層。600萬年前的造山運動把巖層推擠出海面,造成臺灣島,野柳是其中的最獨特的部分。造山運動擠壓,野柳的兩側被推出兩道斷層,斷層帶支離破碎,很易受侵蝕,所以兩側凹入成灣,中間突出形成海岬。在接下來數百萬年,海浪、雨水和風吹,造成了這些奇巖怪石。

  4

  活潑的生命

  往來其間

  在海岬深處,你還會遇到許多海釣的愛好者沉浸在自得魚樂之中。小魚小蟹也在天然的圓圓高高的石池裡悠閒往來。

  其實,野柳還是候鳥們南遷到達臺灣的第一站,也是它們北返時最後一個可以歇腳的地點之一。於是,這裡也聚集著一些觀鳥愛好者,他們常常端著長焦鏡頭和望遠鏡,一等就是幾個小時,就為了拍攝到那些過鏡的小精靈。

  據說,每年鳥類南遷北返之際,尤其是3月、4月與10月,白眉巫、黃喉巫、戴勝、授帶鳥、黃眉柳鶯、烏灰鶴、黑鶇等稀有鳥類,會給愛鳥的人以無限驚喜。(雪松/文 齊潔爽/圖)

相關焦點

  • 臺北野柳風景區/野柳地質公園門票及旅遊攻略
    野柳位於臺北縣萬裡鄉野柳村,是大屯山系延伸至海中的一個岬角,這一帶地層由砂巖堆積而成,因受海浪長期的侵蝕和風化,在海邊形成陡直的海蝕崖及寬平的巖床。  由於大部分遊客都是衝著「女王頭」來的,所以如果真想和女王合影,就要一早前來,直接進入位於公園第二區的女王頭景點,聽從導覽人員的安排,依次排隊拍照。
  • 臺灣野柳地質公園
    來臺灣玩,第一站一般都是臺北,那就應該去一下野柳地質公園。野柳地質公園應該算是基隆市的、還是新北市的、應該不會算是臺北市的。我們從臺北去只要坐巴士即可。好像挺遠的,大約要坐一個多小時。如果藍天白雲,這裡一定非常漂亮,不過,我看別人的照片,都是灰濛濛的,還真沒見過藍天白雲下的野柳地質公園。說明這裡雨天多,能不能碰上好天氣那就要看人品了。
  • 臺灣遊紅紅火火——野柳地質公園「女王頭」
    臺灣遊紅紅火火——野柳地質公園「女王頭」 (5/6) 「← →」 可以實現快速翻頁
  • 臺灣野柳地質公園:鬼斧神工 令人心醉
    近日,野柳地質公園舉辦燈光秀等活動,並開放夜間遊覽,讓遊客觀賞到不一樣的野柳石光。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4月26日晚間,遊客在野柳地質公園觀賞燈光秀。野柳地質公園位於臺灣新北市,由於海蝕風化等作用,形成海蝕洞溝、蜂窩石、燭狀石等奇特美景,成為著名的地質公園。近日,野柳地質公園舉辦燈光秀等活動,並開放夜間遊覽,讓遊客觀賞到不一樣的野柳石光。
  • 野柳地質公園「女王頭」的雍容華貴 ​
    我們的第一站是野柳地質公園,而且是個晴朗的午後。淡藍色的海水,還有那些形態各異的石頭,總吸引著我們。 由於受造山運動的影響,深埋海底的沉積巖上升至海面,產生了附近海岸的單面山、海蝕崖、海蝕洞等地形,海蝕、風蝕等在不同硬度的巖層上作用,形成蜂窩巖、豆腐巖、蕈(xùn)狀巖、姜狀巖,風化窗等世界級的巖層景觀。
  • 臺灣野柳地質公園,你知道那些長相奇葩的怪石是怎麼形成的?
    到了臺灣,必去野柳,而且,必須趕緊去。  野柳地質風景區位於臺灣基隆市西北方約15公裡處的基金公路,是一突出海面的岬角(大屯山系),長約1700公尺。  這些造型怪異的石頭,還是讓我驚嘆不已。  進出野柳地質公園景區內都修築了遊客通道,就在單面山頂上。
  • 光影美聲——臺灣野柳地質公園的奇妙一夜
    ▲臺灣野柳地質公園內的奇石在五光十色的燈光照射下變幻莫測。新華社發   遊客在流光溢彩的臺灣野柳地質公園內遊覽拍照。新華社發臺灣新北市野柳地質公園20日晚迎來奇妙一夜——在第一沙灘區的迷離光影中,600餘名島內外遊客斂聲屏氣,或坐或站,靜候知名大提琴家張正杰左手骨折傷愈復出後的「起手式」。
  • 懂懂旅行:國內遊之寶島臺灣小眾打卡點——野柳地質公園
    歡迎來到小懂的旅行背包世界,這裡有最全的旅遊資訊以及旅遊景點推薦,喜歡就給小懂"揪"個關注吧,放心不疼!談起寶島臺灣,大家是不是首先想到是偶像劇「出產地」呢?臺灣近幾年來也是大家旅遊打卡的熱門地點,受到許多小年輕群體的青睞,無論是情侶或者是朋友一起出遊都會選擇臺灣,而臺灣熱門的景點很多,像101大樓、阿里山、墾丁等等,不過今天小懂要給大家推薦的是一處比較小眾的景點,那就是野柳地質公園啦。野柳地質公園位於臺灣省新北市萬裡區野柳裡港東路,野柳奇巖是野柳地質公園的主要看點,它是世界奇觀之一。
  • 遊記:野柳地質公園
    野柳地質公園位於 臺灣 新北 市萬裡區,由於海蝕風化和地殼運動等作用,造就了海蝕洞溝、蜂窩石、豆腐石、燭狀石、溶蝕盤等綿延羅列的奇特景觀。野柳是候鳥南遷到達 臺灣 的第一站,是北返時最後的一個歇腳點之一。
  • 江西遊客臺北遇「女王」 野柳地質公園迎贛首發團
    由於風化的因素,野柳地質公園內的蘑菇巖形狀各異。 走出野柳地質公園,到處都是購買臺灣特產的地方。       大江網臺北訊 特派記者吳躍軍報導:說「野柳」美麗是因為那裡有個「女王」,她常年側著臉,聆聽大海的私語。4月23日下午,因美麗「女王」而聞名的臺北縣萬裡鄉的野柳地質公園迎來了江西赴臺遊首發團。
  • 雲臺山地質公園和臺灣野柳地質公園締結「姐妹公園」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魏國劍通訊員程芳    7月19日上午,河南雲臺山地質公園和臺灣野柳地質公園締結「姐妹公園」籤約儀式在臺北成功舉行,這是2019海峽兩岸臺北夏季旅展的重要成果。海峽兩岸旅行商及媒體代表百餘人見證了籤約儀式。
  • 特寫:光影美聲——臺灣野柳地質公園的奇妙一夜
    新華社臺北4月21日電(記者陳思武 劉剛)臺灣新北市野柳地質公園20日晚迎來奇妙一夜——在第一沙灘區的迷離光影中,600餘名島內外遊客斂聲屏氣,或坐或站,靜候知名大提琴家張正杰左手骨折傷愈復出後的「起手式」。
  • 走進著名的野柳地質公園
    今天是臺灣行的最後一個景點——野柳,昨天因天氣原因野柳暫停開放,小婷還說不知今天開放與否。結果我們的好運氣又一次降臨,野柳今天正常開放!野柳位於新北市,是臺灣最著名的地質公園,是經大海波浪千百萬年的侵蝕與風化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形狀各異的巖石,最著名的就是「女王頭」,因其頸部修長,面部線條優美,神態像昂首靜坐的尊貴女王而得名,我沒有見到真正的女王頭,只是見到了仿製的女王頭。
  • 海洋地質奇觀-臺灣野柳地質公園
    野柳地質公園位於臺灣新北市,是一個突出於北海岸的狹長海岬,經千百萬年的侵蝕、風化的交互作用,逐漸形成蕈狀石(蘑菇)、姜石(食用姜)等地質奇觀,讓全長1700米的海岬,成為了臺灣最負盛名的地質公園。加上周圍豐富的多元地貌,使野柳成為最具觀光與遊憩功能的著名景點。
  • 大自然奇特景觀--臺灣野柳地質公園[組圖]
    臺灣野柳地質公園地貌景觀一角。中國網圖片庫 李曉峰攝影    野柳地質公園位於臺灣省萬裡鄉,野柳是突出海面的岬角(大屯山系),長約1700公尺,由於海蝕風化及地殼運動等作用,造就了海蝕洞溝、蜂窩石、燭狀石、豆腐石、蕈狀巖、壺穴
  • 去臺灣過大年(十)野柳
    2月6號  老伴說趁著天氣好,先將周邊景點完成,今天安排去野柳。
  • 野柳地質公園人氣旺 330萬人搶看「女王頭」
    新北市野柳地質公園去年遊客數達到330萬人次,比前年多出兩成,島內外遊客爭看女王頭丰采。 記者遊明煌/攝影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就是要看女王頭!」新北市野柳地質公園去年共吸引330萬人次的島內外遊客入園,比前年270萬人次成長兩成多,其中大陸遊客已破六成,海外遊客中以韓國遊客成長最多,增加約1倍。一名韓籍導遊說,「女王頭世界難得一見,韓國人才愛來」。    去年春節野柳地質公園入園人數是8萬4千多人,今年春節少了8千多人,仍有7萬5千多人,平均每天都破萬人次,人數略少原因是因去年都是好天氣,但今年初四、初五有下雨,影響遊興。
  • 臺灣的名片,著名的女王頭,這個地質公園的石頭是世界奇觀之一!
    臺灣新北市萬裡區,野柳地質公園,野柳奇巖是這裡的主要看點,它是世界奇觀之一。野柳地質公園是屯山餘脈伸出海中的岬角,長約1700 公尺,位於臺灣島基隆西北方約15公裡處。這塊形狀像鯊魚的尾巴這些奇石是因為波浪侵蝕、巖石風化及海陸相對運動、地殼運動等地質作用的影響乃生成罕見的地形、地質景觀。著名的女王頭,它堪稱臺灣旅遊業的名片。女王頭雍容尊貴的形態,早已成為野柳地質公園的象徵。因其頸部修長、線條優美,神態極像昂首靜坐的女王,因風、雨等自然現象的侵襲,女王頭預計會越來越細,不久就會斷掉了!
  • 臺景點陸客銳減 導遊:蔡英文快承認"九二共識"吧
    大陸遊客赴臺灣旅遊必定造訪的「女王頭」所在地——新北市的野柳地質公園——也受到衝擊。旅遊從業者們叫苦連天,希望蔡英文當局趕緊承認「九二共識」,兩岸關係從而能夠好轉。據中評社報導,依據臺灣最新權威數據,今年五月赴臺旅遊的陸客減少一成,六月減少三成。不過,一位野柳地質公園員工透露說,他們都被官方噤聲下達封口令,實際上遊園陸客可能減少四成之多,甚至幾近五成。
  • 野柳,海之孕育的美麗幻境
    從臺北出發,去野柳地質公園一路上,伴著細細秋雨,高速路兩旁爬滿了蘿莉似的密密藤蔓,一抹白雲繞在半山腰上,仿佛是在宮崎駿《千與千尋》仙境裡行車。不到半小時,順著盤山路,晃悠間,就看到了東北方的夢幻海境。  「看見了,瞧那片大海!」車友們喊了出來。巴士下了新北市基隆國道,剛一拐彎,一片藍晶晶的海天,浮現出來。蔚藍色的海,齊刷刷得連著深邃高遠的天空,密合無縫,像一面魔鏡,讓人驚豔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