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魯寧 文/圖
中國航空旅遊網訊www.cnair.com 寶島東北海岸,有一個地方,叫野柳。最先讓旅人記住它,是在2005年。當年,《中國國家地理》主持了長達八個月的全中國優美風景。海選中,野柳,脫穎而出,被評為中國最美八大海岸之一。自那以後,何時能去野柳看看,就一直成了旅人的一個心願……
20171009_IMG_4242
安全第一
大自然雕像
海角
晚秋,寶島臺灣的天氣,像個淘氣的孩子,一會兒是雨,一會兒是風,不一會兒,又露出她陽光燦爛的笑臉。從臺北出發,去野柳地質公園一路上,伴著細細秋雨,高速路兩旁爬滿了蘿莉似的密密藤蔓,一抹白雲繞在半山腰上,仿佛是在宮崎駿《千與千尋》仙境裡行車。不到半小時,順著盤山路,晃悠間,就看到了東北方的夢幻海境。
「看見了,瞧那片大海!」車友們喊了出來。巴士下了新北市基隆國道,剛一拐彎,一片藍晶晶的海天,浮現出來。蔚藍色的海,齊刷刷得連著深邃高遠的天空,密合無縫,像一面魔鏡,讓人驚豔不已!
野柳,佇立著自然神工雕琢下各式各樣、千奇百怪的海蝕礁石,宛若一大群活潑頑皮的大海之子,或是奮力在海水中嬉戲,或是七仰八躺在偌大的沙灘曠野上,給整個萬裡鄉野柳村,添上一種家的溫馨。讓人恨不得馬上奔向海邊,去看看這些海之子,千百年來,究竟是如何與大自然造物主嬉戲玩耍渡過每一個神奇的日子……
野柳之名,很難不讓人似真似幻地去遐想。據說,它源於西班牙語「Punto Diablos」,意思為「魔鬼之岬角」。野柳,從新北萬裡鄉野柳村一路輾轉延伸至海,形成一個小小的「半島」,長約1700公尺,故有野柳岬、野柳鼻、野柳半島之稱。
盤山道
俏公主
灣流
永遠不知疲倦的海水,伴著永恆的潮汐漲落,一片片、一遍遍地衝刷著野柳。億萬年間,大自然造物主的雕琢,在眼前壯觀的海蝕森林裡,塑造出一尊尊立體的石像,人物、巨獸、器物無一不是維妙維肖、巧奪天工。但人們千古流傳下的許多悽美的神話,讓每一尊精美的石頭,變成了會唱歌的精靈,更賦予野柳,一種幻境般的美麗。
從基隆或金山遙望,「萬裡鄉」酷似一隻巨大的海龜,蹣跚離岸,昂首拱背而遊向大海,所以人們稱萬裡鄉為「野柳龜」。「野柳龜」,地處早期為大陸帆船至基隆港貿易的必經航道。這一帶海域驚濤駭浪、遍布險情,經常發生海難。
民間傳說,這裡有一隻烏龜精潛伏在海中作祟。天帝得知後,便命仙女騎著大象,手持寶劍下凡收妖。仙女抵達野柳海面,揮劍斬向烏龜精,烏龜精中刀後元氣大傷,落荒而逃,再也不敢冒出海面。此後,每當天候惡劣時,野柳岬深處便會冒起一股白煙,村民看到便會說:「半死的野柳龜,又在海底喘息了」。
進入野柳地質公園,有一條木棧道。棧道兩邊儘是一群群、一簇簇風化石,大大小小,形狀各異,一眼望去巍巍壯觀。遠處,海灘上奇巖怪石密布,種類繁多,各盡其妙。遊走於燦爛的奇幻石林之間,一種強烈的視覺震撼,撲面而來,令人嘆為觀止!野柳,堪稱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下,留給人世間的一處絕佳作品!
踏入海蝕平臺的入口,一座巨大鳥獸的怪石,英挺地回首遠眺。相傳,曾有一艘荷蘭帆船於野柳外海發生船難,隨波逐流漂蕩至情人洞前方海灣。當時船員都已罹難,而船上有一隻小鳥,仍停在石頭上一刻不停鳴叫呼救,至死不肯離去。人們故以其名「marine bird」(航海的鳥)而命名該石——瑪玲鳥石。
當地人指著一塊石頭叫它仙女鞋石。傳言就是那下凡的天上的仙女,降服興風作浪的野柳龜妖孽時,不小心遺忘在海岸的鞋履,隨後就幻化成了一塊石頭。
此外,景區裡還有情人石、燭臺石、姜石、蜂窩石、豆腐石等各種千變萬化的海蝕溝而形成的奇特景觀石。它們全集聚在野柳地質公園第一區內,大多屬於蕈狀巖、姜石礁石。走近過去,即可真切觀察出蕈狀巖在海蝕下發育的全過程留下的痕跡,其中最著名的,當數燭臺石與冰淇淋石。
野柳
野柳公園入口
第二區的地貌,與第一區相似,皆以蕈狀巖及姜狀石為多,是較為特別的海蝕地形。其中有花生石、地球石、梅花石、海龜石、象石、臥牛石等等,這裡的海蝕石乳,風化窗諸景更加引人入勝,夾雜著維妙維巧佇立著的龍頭石與金剛石。有人數過,野柳地質公園內,目前有一百八十多座蕈狀象形石。
女王頭,酷似英國伊莉莎白女王頭像的面貌,在這些蕈狀巖奇石中,最為奇妙。若以其高度來推算她從海裡升起的時長,女王頭,芳齡已近4000歲。但據說再過十多年,日曬雨淋的風化作用,會讓她玉頸折斷、香消玉損。
當地人說,在野柳有一位老伯,不僅守護著燈塔,還對女王石情有獨鍾。當年臺灣大地震時,他顧不得擔心家人的安危,趴在窗口,憂心忡忡地守護女王石,生怕野柳遭到地震,把她的脖子震斷了。常年廝守下,人與石頭竟有如此深深的情緣,實在讓我們感動不已!
當旅人沿著突起的礁石脊梁,走近斜緩石坡上佇立起兩米來高的「女王頭」時, 始發現高高挽起的髮髻,細長的脖頸,雖只剩下142公分,然卻始終微微仰首,美目遠盼。不論從那個角度看,女王面目輪廓,均端莊優雅,尤其是她的側影,更顯得端莊典雅,令人難禁讚嘆其造化神工之美妙!
不過,當地人說,也不用太杞人憂天,因為造物主又為野柳,雕刻出了一尊俏皮公主(她是2010年通過票選而得到的名字)。她就是女王頭的接班人。它也是一座蕈狀巖,因地質、風化及侵蝕作用後,頂部崩落一角,卻出現鮮明外形,極像年輕的女王頭,成為野柳地質公園的新地景,引起遊客前來圍觀捧場。
穿行過大片蕈狀巖區,即可看到野柳酷似外星球大片拍攝中的壺穴和燭臺石,和比比皆是的 「星狀生痕化石」、「疣壁蛇形管痕」、「海草痕」以及「逃生構造」等等稀罕地貌。沿步道繼續向海邊前行,一路行至岬角尖端,一座白色的燈塔,孤傲聳立在礁巖上,在此展望海天一色,真是令人心曠神怡。
野柳之海
遊人如織
第三區,是野柳側旁的海蝕平臺,比第二區狹窄。它一側緊貼峭壁,另一側則面向急湧沖天的海浪。在這裡可看到不少怪石,橫七豎八懶慵散臥期間。其中,經過海水侵蝕後,所呈現的奇特巖石,有二十四孝石、珠石、瑪伶鳥石,三者都是形狀特殊的結核石。
臺灣海邊的山,從地質年代看,歲數都不大,但變化眾多。臺灣的海,卻比山要蒼老許多,所以,如此山海相連,孕育出的海邊景觀,愈發顯得神奇壯觀。第三區,遠離人滿為患的一、二兩區,除開奇巖怪石的自然地景之外,還成了野柳重要的生態保育護區,落滿了各式各樣的海鳥。
指示牌1
遠眺
野柳,是候鳥南遷到達臺灣的第一站,也是北返時最後一個可以歇腳的地點之一成了野柳亦眾多候鳥休憩的驛站,是海內外賞鳥人士眼中的金窩窩寶庫……
當夕陽斜下之際,轉瞬即到離別野柳的時分。遠處,清波蕩漾的海面上,漁船、快艇、遊船,怡然自得地挪移著,海浪裡攪動著白濤,撲上金色平坦的沙灘….. 近處,層層的波浪從四面八方湧來,與岸邊的礁石發生劇烈地碰撞,發出陣陣低吼,掀起白色的泡沫,給人驚濤拍岸的震撼。
聳立於此的姿態奇異的風化莽林間,望著眾多的蘑菇石,讓人不由唏噓感慨,億萬年間,大自然的妙手神工,抹著一陣陣清風,蘸著一絲絲雨滴,給它們一一醍醐灌頂、賦予了無盡靈性的風採神韻…..
野柳,真的很美,其曠世罕見的自然、清新之美,美到讓人難以言表,雋久難忘!
交通提示:
1、從淡水捷運站/臺北車站,搭乘往基隆的臺汽客運,到野柳站下車。
2、在基隆火車站旁搭往金山、淡水的臺汽客運,或搭往金山的基隆客運,到野柳站下車。
3、自駕,只需沿著高速標識牌下了新北市基隆國道,即可抵達野柳。ww.xzbu.com/6/view-24357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