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風情:野柳,奇巖怪石各盡其妙

2020-12-05 橘子洲頭的落葉

野柳,是一種意境,是對美的一種嚮往。野柳,是一種寄託,是對美的一種追求。

古語中對柳的讚美之詞可謂是信手拈來,如清清河邊柳,古如月上柳枝頭,如楊柳春風意,如三月柳絮飛,這過美的讚譽都脫離不了柳之情懷,可見自古以來,柳和情就是一對感情篤定的情人,千百年來不曾分離。野柳,多麼浪漫的名字,然這裡的浪漫卻又與柳無關,這是一個顧名不可思議的地方。

那麼野柳無柳,卻何以得此雅名?其實主要得名於這裡的別樣風採。野柳一帶地層由砂巖堆積而成,因受海浪長期的侵蝕風化,在海邊形成陡直的海蝕崖和巖床。遠遠望去,海灘上奇巖怪石密布,高低起伏,頗為壯觀。仔細一看,其中人物、巨獸、器物無一不是惟妙惟肖,不禁要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這些奇形怪狀的巖石中,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的就屬突起於斜緩石坡上、高達兩米的「女王頭」了。她是野柳的標誌,髻發高聳、微微仰首、美目遠盼,不論從什麼角度看,面目輪廓均端莊優雅,令人讚嘆造化神工之美妙。從某個角度來看,她與英國伊莉莎白女王頭像極為相似,因此得名女王頭。

女王頭給野柳這座巖石博物館增添了人情味,也讓野柳成為舉世聞名的地質奇觀,故而在此設立了一個野柳地質公園。野柳岬是地質公園的精華所在,從公園人口到海岬的末端,長約1.千米,最寬的地方還不到三百米,這樣一個不算大的範圍裡,奇巖 高怪石遍布,地形地貌多變,好比一部天造地設的地質學活教材。

野柳不僅有地質公園,還有海洋世界。野柳海洋世界是全臺 精,唯一的海豚海獅表演館,足足可同時容納3500位觀眾。另外還有 趣一條長約400米的海底隧道,走入隧道,上千尾各式各樣的魚兒在身邊穿梭,十分有趣。海洋世界右邊有一處稱為「天外天」的小平臺,沿漁村小道步行10分鐘,順石階拾級而上,可登上巖石構成的山頂平臺,遊目四望,優美的野柳勝景盡收眼底。

野柳一帶的潛礁地形,孕育了豐富而多樣的海洋資源,位於海洋世界旁的海王星樂園順勢推出了玻璃底遊艇,不用潛水即可欣賞美不勝收的海底世界,另外還有飛魚特快艇,讓遊客馳聘海上,從不同角度欣賞野柳海岸之美。

古人對於花和柳有過這樣的描述:「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似乎花和柳很難同在,而這裡的智者反其道而行之,那大自然造就的石花,是不會因柳的命名而衰敗的。在這裡,花和柳都成了人們藝術想像而霧化的結晶。

天邊的晚霞,黛色的山,褐色的怪石,金色的海水,近處悠閒垂釣的漁人,遠處隱約可見的白帆……這是黃昏暮色中的野柳, 一女更加如詩如畫,如夢如幻。

相關焦點

  • 人在旅途:臺灣野柳景區完全手冊-野柳的石
    野柳第三區野柳是地質公園,所以有很多的臺灣學生會來進行戶外教學,景區入口前有臺階上去有個小平臺,紅磚建築為遊客中心圍欄下為檢票口進入景區後左右兩邊各有種類多樣的植物,腳下地面鑲嵌有化石標本,19年有修整路面,不知道還有沒有。入口有兩條道路一條是正前較為開闊的平整道路,一條是右側下方樹蔭下的小路。
  • 野柳,海之孕育的美麗幻境
    仙女抵達野柳海面,揮劍斬向烏龜精,烏龜精中刀後元氣大傷,落荒而逃,再也不敢冒出海面。此後,每當天候惡劣時,野柳岬深處便會冒起一股白煙,村民看到便會說:「半死的野柳龜,又在海底喘息了」。  進入野柳地質公園,有一條木棧道。棧道兩邊儘是一群群、一簇簇風化石,大大小小,形狀各異,一眼望去巍巍壯觀。遠處,海灘上奇巖怪石密布,種類繁多,各盡其妙。
  • 《野柳:造物愛人亦弄人》:石頭唱歌的美麗傳說,公園裡的女王頭
    我知道野柳是從中學地理課本中看到的「女王頭」圖片開始,因此,在我十多年前對臺灣還一知半解的時侯,野柳就排在我最想去的臺灣景點第三名,僅次於阿里山和日月源。後來終於踏上臺灣的土地,十年間去了好幾次,都是為了去看女王頭。女王頭是野柳的標誌。它是一塊狀巖,在地売抬升的過程中,因受到海水侵蝕和風化,於20世紀60年代形成今日的面貌,從某一角度看,與英國伊莉莎白女王頭像惟妙惟肖,因此得名。
  • 大自然奇特景觀--臺灣野柳地質公園[組圖]
    臺灣野柳地質公園地貌景觀一角。中國網圖片庫 李曉峰攝影    野柳地質公園位於臺灣省萬裡鄉,野柳是突出海面的岬角(大屯山系),長約1700公尺,由於海蝕風化及地殼運動等作用,造就了海蝕洞溝、蜂窩石、燭狀石、豆腐石、蕈狀巖、壺穴
  • 江西遊客臺北遇「女王」 野柳地質公園迎贛首發團
    :臺灣太美了。 野柳地質公園內的蘑菇巖 走出野柳地質公園,到處都是購買臺灣特產的地方。   臺灣四面環海,優美的海岸景觀隨著地理位置的不同,呈現出不同的景色。據悉,位於臺北縣萬裡鄉的野柳地質公園為臺灣北部著名的地質公園。  導遊解說稱:萬裡鄉為突出於北海岸的狹長海岬,經千百萬年的侵蝕、風化的交互作用,逐漸形成蕈狀石、燭臺石、姜石、壺穴、棋盤石、海蝕洞等地質奇觀,讓全長1700米的海岬,成為臺灣最負盛名的地質公園。
  • 臺灣野柳的「女王頭」在海浪的侵蝕下會斷嗎?科學家給出了答案!
    每當遊客穿行其中的時候,畫面都更加的生動起來……我們必須說說「頭狀巖」,在億萬年的海水侵蝕作用下,軟軟的砂巖僅留下堅硬的結核,結核突出形成頭部,砂巖就像是頸部,隨著海浪的侵蝕及地殼的抬升,頸部越來越長,也越來越細,終有一天,頸部無法支撐頭部的重量而斷裂,結束頭狀巖的一生。
  • 林嶽棒/驚豔臺灣野柳
    用完自助早餐後,我們在新北市貝爾頌精緻汽車旅館,乘坐「知見旅行社442—SS」大巴,前往「野柳國家地質公園」。因半路遇到趕廟會的隊伍,在大巴既不鳴笛又不超車的前提下,用了約一個半小時到達了景點。野柳地質公園,位於臺灣北端的基隆市西北約15公裡,是一塊突出海面的岬角。遠眺野柳岬時,它就像一隻俯臥在海中的烏龜,所以又稱為「野柳龜」。
  • 臺灣野柳地質公園:鬼斧神工 令人心醉
    中新社發 趙雋 攝(來源:中國新聞網)臺灣:奇特的野柳石光  4月26日晚間,遊客在野柳地質公園觀賞燈光秀。野柳地質公園位於臺灣新北市,由於海蝕風化等作用,形成海蝕洞溝、蜂窩石、燭狀石等奇特美景,成為著名的地質公園。
  • 獨一無二的野柳
    野柳是伸入大海中的一個山岬,就象是個小小的「半島」。海浪拍打著岸石,海風吹亂我的頭髮,湛藍的天空,海面上遠處隱約可見的白帆,一切都那麼地靜謐。然而,當隨著我的腳步慢慢踏上半島之後,展現在眼前的景象讓我震撼不已。我開始被周圍那變幻萬千的怪石嶙峋所吸引,為這些奇怪的巖石而驚嘆。
  • 臺灣每個地方都散發著不同的風情,值得細細品味
    臺南的各夜市也是有許多的小吃攤販,著名的夜市有:花園夜市、大東夜市、大橋夜市、永康永大夜市、武聖夜市、小北成功夜市、小北觀光夜市等。野柳野柳位於臺北縣萬裡鄉野柳村,是一伸入海中的山岬,長約1700米,所以稱為野柳岬、野柳鼻或野柳半島。又因其開關,遙望如一對海龜,蹣跚離岸,翹首拱背而欲遊,故也有野柳龜之稱。
  • 寶島臺灣(3)---野柳的 「女王頭」
    明信片上,用繁體字寫著:縱然化身成石,也還是這樣朝夕相伴。野柳海濱奇石---香菇石群我不知道 「野柳」,也沒想過有一天竟可以親手撫摸了這些臺灣 「望夫石」其實 「野柳」 離臺北不遠,基隆港往北一點:(海濱公園裡的複製品)野柳的海濱延綿曲折,儘是巖石,並無細膩沙灘。
  • 臺開放個人遊 基隆野柳地質公園成熱門景點
    隨著大陸遊客赴臺自由行的逐漸開放,越來越多的背包客發現了令人驚嘆的臺灣美景。野柳,這個名字更是逐漸響亮。  「野柳水拍雨瀟瀟,墨客匆匆忙聚焦;硯池走獸姿百態,清夢遠古方舟漂」……現代人的詩句描述了野柳地質公園的詩意情境,但如果不是身臨其境,你很難體味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 野柳地質公園「女王頭」的雍容華貴 ​
    臺灣之旅,是我想了很久,卻未能前行的地方。然而,就在今年,卻意外的跟小夥伴們一起前往,一路的感受寶島臺灣的風情! 我們的第一站是野柳地質公園,而且是個晴朗的午後。淡藍色的海水,還有那些形態各異的石頭,總吸引著我們。
  • 特寫:光影美聲——臺灣野柳地質公園的奇妙一夜
    新華社臺北4月21日電(記者陳思武 劉剛)臺灣新北市野柳地質公園20日晚迎來奇妙一夜——在第一沙灘區的迷離光影中,600餘名島內外遊客斂聲屏氣,或坐或站,靜候知名大提琴家張正杰左手骨折傷愈復出後的「起手式」。
  • 臺灣野柳地質公園
    來臺灣玩,第一站一般都是臺北,那就應該去一下野柳地質公園。野柳地質公園應該算是基隆市的、還是新北市的、應該不會算是臺北市的。我們從臺北去只要坐巴士即可。好像挺遠的,大約要坐一個多小時。乘上車子時天氣還可以,一會就下起了大雨,狂風暴雨中的臺灣野柳地質公園,玩興大減,還要穿雨衣玩,雨傘根本沒用,經常是雨橫著過來了,被灌個落湯雞,有機會晴空萬裡的時候一定再來一次。這個就是景區大門,公園不大,隨便看看,1小時最多了,如果你慢慢欣賞慢慢體驗,應該也就2小時差不多了。
  • 新北市地標 野柳「女王頭」脖子愈來愈細
    野柳女王頭是遊客最愛(中評社 李文輝攝)東南網6月28日訊 據中評社報導,野柳位於臺灣北海岸和觀音山「國家風景區」內,行政區隸屬新北市萬裡區,是大臺北地區的後花園,因千百萬年造山運動、風化、侵蝕的交互作用,將巖層推擠出褶皺,逐漸形成蕈狀巖、燭臺石、姜石等地質奇觀,進而出現女王頭、仙女鞋、龍頭石、冰淇淋石等奇巖怪石,而有從海洋升起的城堡美名。
  • 魔鬼的岬角 野柳雕塑博物館
    岸邊則產生了單面山、海蝕崖、海蝕洞等地形,經由海水、風雨蝕化的作用,演變成蜂窩巖、豆腐巖、蕈(xùn)狀巖、風化窗等罕見的世界級巖層自然景觀。現在的野柳地區,是臺灣北部著名的地質公園,在《中國國家地理》的最美海岸線評選中,它排行第二。
  • 臺灣野柳地質公園:當今臺灣著名的十二名勝之一
    臺灣野柳地質公園地處臺灣大屯山系延伸到海中的一個岬角,千萬年來的風吹雨打和日曬侵蝕使這一帶的砂巖地質形成千姿百態的風化石、風蝕溝、風蝕崖和大小不一的孔穴,遍布在海灘上的奇巖怪石種類繁多,不論人物,巨獸還是各式器物無一不是惟妙惟肖,是當今臺灣著名的十二名勝之一。
  • 夜訪「女王頭」:臺灣野柳推出十佳觀賞點
    夜訪「女王頭」:臺灣野柳推出十佳觀賞點   臺灣野柳地質公園從去年開始,開放夜間參觀,結合燈光秀,讓民眾可以欣賞"女王頭"和"俏皮公主"等巖石在夜晚的風貌。而今年更規劃新的儷影湖燈區,推薦10個最佳體驗點,讓民眾可以享受浪漫的野柳"石"光。  來到臺灣野柳,必不可少的是參觀當地著名的蕈狀石-女王頭。
  • 臺灣野柳地質公園,你知道那些長相奇葩的怪石是怎麼形成的?
    到了臺灣,必去野柳,而且,必須趕緊去。  野柳地質風景區位於臺灣基隆市西北方約15公裡處的基金公路,是一突出海面的岬角(大屯山系),長約1700公尺。野柳地貌的形成是因為幾百萬年前受造山運動的影響,深埋海底的沉積巖上升至海面,產生了附近海岸的單面山、海蝕崖、海蝕洞等地形,海蝕、風蝕等在不同硬度的巖層上作用,形成蜂窩巖、豆腐巖、蕈狀巖、姜狀巖,風化窗等奇巖怪石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