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柳,美麗的海,奇異的巖

2021-02-11 三石頭客棧

本想做一個淡定的遊人,隨波逐流東張西望走馬觀花一回,但是我錯了,這裡的一切太漂亮太精緻,走著走著,你便忘了時間。

或許是好天氣的緣故吧,雪白的雲,湛藍的天和海連成一色,海風輕輕吹,心曠神怡。有時雲層厚了,陽光總會很賣力地透射下來,形成一道道炫目的耶穌光,更加吸引人們的目光。

大自然是無比神奇的,這塊狹長的海岸線經過千百萬年的侵蝕和風化,逐漸形成各種各樣令人浮想聯翩的地質奇觀,除了最富盛名的女王頭,還有蕈狀石、燭臺石、棋盤石、海蝕洞等等,因為景點相對集中,總覺遊人絡繹不絕。我的臺灣朋友侯傑中說,野柳本來是免費的,人氣一般,後來兩岸交流多了,遊客劇增,為了便於管理,才開始收門票。就是這樣,成人票價不過人民幣16元而已,我們隨處可見公園管理人員,每次問詢都會得到熱情的回應。想想我們隨隨便便就收上百元門票的景區,還大多是重收費輕管理的模式,五味雜陳。

第二天下午天空呈現難得一見的雪花雲,於是我又來了,於是第一天的片子大都被嫌棄了。故地重遊對我早已成為習慣,我想下一次再見野柳時間不會太遙遠。我得挑一個陽光明媚的早上,讓「女王」的臉上煥發光芒。

PS:感謝臺灣海峽兩岸法律交流協會秘書長林則奘、副秘書長侯傑中夫婦以及臺北地檢署檢察官林冠佑的熱情款待。


相關焦點

  • 野柳,海之孕育的美麗幻境
    野柳,從新北萬裡鄉野柳村一路輾轉延伸至海,形成一個小小的「半島」,長約1700公尺,故有野柳岬、野柳鼻、野柳半島之稱。盤山道俏公主灣流  永遠不知疲倦的海水,伴著永恆的潮汐漲落,一片片、一遍遍地衝刷著野柳。
  • 臺灣風情:野柳,奇巖怪石各盡其妙
    野柳,是一種意境,是對美的一種嚮往。野柳,是一種寄託,是對美的一種追求。野柳,多麼浪漫的名字,然這裡的浪漫卻又與柳無關,這是一個顧名不可思議的地方。那麼野柳無柳,卻何以得此雅名?其實主要得名於這裡的別樣風採。野柳一帶地層由砂巖堆積而成,因受海浪長期的侵蝕風化,在海邊形成陡直的海蝕崖和巖床。遠遠望去,海灘上奇巖怪石密布,高低起伏,頗為壯觀。仔細一看,其中人物、巨獸、器物無一不是惟妙惟肖,不禁要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 獨一無二的野柳
    我無法知曉它們是經過了多少萬年的侵蝕、風化,而磨礪形成的,但如今逐漸形成蕈狀石、燭臺石、姜石、壺穴、棋盤石、海蝕洞等地質奇觀,讓全長1700米的海岬,成為臺灣最負盛名的地質公園。蜂窩巖、豆腐巖、蕈狀巖、姜狀巖,風化窗等世界級的巖層景觀便在積年累月下得以形成。
  • 《野柳:造物愛人亦弄人》:石頭唱歌的美麗傳說,公園裡的女王頭
    「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精美的石頭會唱歌。」這首臉炙人口的歌曲唱的是木魚石的傳說,在現實生活中,位於新北市的野地質公園,就是一個石頭會唱歌的地方。幾十年來,女王頭高揚於臺灣本島的北海岸,在碧海藍天之中顯得美麗而高貴,卻又帶著一點悽清與孤獨。記得我第一次走到它的跟前,仔細觀賞之下,深深感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覺想到一句古詩:「北方有佳人,遺世而獨立。」
  • 魔鬼的岬角 野柳雕塑博物館
    遠眺野柳岬時,它就像只烏龜般俯臥在海中,所以又稱為」野柳龜」。野柳早期為大陸帆船至基隆港貿易的必經航道,因海域險惡,那時是船難的多發之地。 野柳地名的由來普遍有三種說法:1.平埔族社名之音譯,2.野柳(ia-liu)是以西班牙文的Punto Diablos(意即"魔鬼之岬角")的Diablos,省略「D」與「B」兩子音後產生的,3.野柳當地居民早期靠海維生,因腹地有限,稻米缺乏,需仰賴大陸沿海米商供應。
  • 江西遊客臺北遇「女王」 野柳地質公園迎贛首發團
    美麗的野柳地質公園 美麗的野柳地質公園裡隨處可見形似蘑菇的巖石 野柳地質公園內的蘑菇巖       大江網臺北訊 特派記者吳躍軍報導:說「野柳」美麗是因為那裡有個「女王」,她常年側著臉,聆聽大海的私語。4月23日下午,因美麗「女王」而聞名的臺北縣萬裡鄉的野柳地質公園迎來了江西赴臺遊首發團。
  • 美麗的野柳
    最先讓我觸摸到的是女王頭像,它是野柳公園標誌性的象徵,凡到此遊玩的客人無不紛紛排隊與其合影留念,雖說它未經人工雕琢,卻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那雍容華貴的姿態就像西方貴族少女,昂首眺望大海,難怪人家都說女王頭像是鎮園之寶。據報載,它在1983年時曾被人在頸部橫遭一鋸。修復後的女王頭像如今細看,一點都沒有留下受傷過的痕跡,看來臺灣人民對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傑作是多麼的珍惜啊。
  • 臺灣野柳的「女王頭」在海浪的侵蝕下會斷嗎?科學家給出了答案!
    我始終認為「野柳」的名字是極其浪漫的,恰如「清清河邊柳,月上柳梢頭,楊柳春風」一般的意境,可是當我了解到「野柳」名字的由來,卻多了一份心酸……關於野柳地名的由來最被認可的說法應該是:歷史上野柳當地居民靠海為生,因耕地有限,缺乏稻米,需依靠大陸沿海米商供應。
  • 臺開放個人遊 基隆野柳地質公園成熱門景點
    1  一排排巨型香菇茁壯著  野柳地區突出於臺灣北海岸的狹長海岬,形似方舟,而當地人說它遠望如一隻海龜蹣跚離岸,昂首拱背而遊,因此也稱之為「野柳龜」。在千百萬年的海水侵蝕、自然風化的交互作用下,蕈狀石、燭臺石、姜石、壺穴、棋盤石、海蝕洞等地質奇觀逐漸形成,讓全長1700米的海岬,成為臺灣最負盛名的地質公園。  行程緊湊的旅行團來到野柳,一般會徘徊於蕈狀巖和姜石的主要集中區。蕈狀巖,顧名思義,就像一棵棵巨大的香菇從地上冒出,數米高成排成片,是野柳最引人注目的風景。
  • 林嶽棒/驚豔臺灣野柳
    用完自助早餐後,我們在新北市貝爾頌精緻汽車旅館,乘坐「知見旅行社442—SS」大巴,前往「野柳國家地質公園」。因半路遇到趕廟會的隊伍,在大巴既不鳴笛又不超車的前提下,用了約一個半小時到達了景點。野柳地質公園,位於臺灣北端的基隆市西北約15公裡,是一塊突出海面的岬角。遠眺野柳岬時,它就像一隻俯臥在海中的烏龜,所以又稱為「野柳龜」。
  • 新北市地標 野柳「女王頭」脖子愈來愈細
    野柳女王頭是遊客最愛(中評社 李文輝攝)東南網6月28日訊 據中評社報導,野柳位於臺灣北海岸和觀音山「國家風景區」內,行政區隸屬新北市萬裡區,是大臺北地區的後花園,因千百萬年造山運動、風化、侵蝕的交互作用,將巖層推擠出褶皺,逐漸形成蕈狀巖、燭臺石、姜石等地質奇觀,進而出現女王頭、仙女鞋、龍頭石、冰淇淋石等奇巖怪石,而有從海洋升起的城堡美名。
  • A day trip: 野柳之野
    下車後,海風很大,但絲毫吹不走我們看到蔚藍大海的激動。下車地點離售票處不遠,野柳地質公園票價為80臺幣,學生證可以半價。野柳地質公園位於新北市萬裡區,為突出於北海岸的狹長海岬(音甲),全長1700公尺。這裡曾經過千百萬年的侵蝕、風化的交互作用,逐漸形成了蕈(音訓)狀巖、燭臺石、姜石、壺穴、棋盤石等地質奇觀。
  • 神奇靈異的野柳地質公園
    野柳地質公園,位於臺北市東北方向的野柳村,是臺灣北部大屯山系延伸至海中的一個岬角。野柳岬在著名基隆港西北不遠,北望東海,東向太平洋。這一帶地層由砂巖堆積而成,海灘上奇巖怪石密布,種類繁多,各盡其妙,是世界級的地質公園。
  • 臺灣野柳女王頭恐5年後斷頭 外傘頂洲2021年或消失
    原標題:臺灣野柳女王頭恐5年後斷頭 外傘頂洲2021年或消失 ▲位於嘉義與雲林外海的外傘頂洲▲高雄「彌陀海岸」▲新北野柳女王頭  作為新北市野柳地質公園的明星景點,女王頭因自然風化正在走向消失的說法,已不是一天兩天。
  • 臺灣野柳地質公園:鬼斧神工 令人心醉
    中新社發 趙雋 攝(來源:中國新聞網)臺灣:奇特的野柳石光  4月26日晚間,遊客在野柳地質公園觀賞燈光秀。野柳地質公園位於臺灣新北市,由於海蝕風化等作用,形成海蝕洞溝、蜂窩石、燭狀石等奇特美景,成為著名的地質公園。
  • 人在旅途:臺灣野柳景區完全手冊-野柳的石
    野柳屬於臺灣省新北市萬裡區,位於臺灣島東北是一個深入海中的岬角。也叫野柳岬.野柳半島,野柳因為其別具一格的海蝕地貌形成的奇石怪巖而聞名於世。>野柳岬全長約1700米,分為一、二、三區,奇石大多分布於一二區,三區是一側懸崖的海蝕平臺需要登山是候鳥觀賞區一般遊客少至。
  • 野柳沒有野柳,有的是海天一色和嶙峋怪石
    野柳又稱「野柳岬」「野柳鼻」「野柳半島」,位於臺北縣萬裡鄉野柳村,野柳地質公園為大屯山餘脈伸出海中的岬角,長約1700 公尺,野柳奇巖是這裡的主要看點,它是世界奇觀之一。野柳的石頭很怪,怪到了充滿藝術氣質,令人嘆止。
  • 臺灣野柳地質公園,你知道那些長相奇葩的怪石是怎麼形成的?
    到了臺灣,必去野柳,而且,必須趕緊去。  野柳地質風景區位於臺灣基隆市西北方約15公裡處的基金公路,是一突出海面的岬角(大屯山系),長約1700公尺。野柳地貌的形成是因為幾百萬年前受造山運動的影響,深埋海底的沉積巖上升至海面,產生了附近海岸的單面山、海蝕崖、海蝕洞等地形,海蝕、風蝕等在不同硬度的巖層上作用,形成蜂窩巖、豆腐巖、蕈狀巖、姜狀巖,風化窗等奇巖怪石景觀。
  • 臺北野柳風景區/野柳地質公園門票及旅遊攻略
    野柳位於臺北縣萬裡鄉野柳村,是大屯山系延伸至海中的一個岬角,這一帶地層由砂巖堆積而成,因受海浪長期的侵蝕和風化,在海邊形成陡直的海蝕崖及寬平的巖床。  由於大部分遊客都是衝著「女王頭」來的,所以如果真想和女王合影,就要一早前來,直接進入位於公園第二區的女王頭景點,聽從導覽人員的安排,依次排隊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