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兩院院士:中國科學院_數學物理學部_155人

2020-12-05 子小科學和技術

人類300萬年左右歷史,6000年左右文明史最重要的財富就是積累的知識(中國傳統知識與西方知識,尤其自然科學知識)。

知識就是力量」在可以想像到的時間跨度內是絕對真理。

我們必須要有力量

為什麼呀?顯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生存是根本,進而過上好日子」,這是絕對真理。清末以來,我們被人欺負,老百姓過著悲慘日子,直到最近才基本解決了生存,開始要往過好日子發展,我們走到這一步真的不容易啊,誰也不允許破壞我們的美好未來,所以必須有力量,所以必須掌握知識。

知識體系各個分支都有其相應作用,都需要我們掌握,其中的自然科學知識是最直接產生力量的部分,是硬道理,是必須要掌握的。

我國科技體系的頂層無疑是兩院:

中國科學院:國家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機構和全國自然科學與高新技術的綜合研究與發展中心。其中,學部是國家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諮詢機構,學部的核心是院士。中國工程院:中國工程科學技術界的最高榮譽性、諮詢性學術機構,由院士組成。院士是終身的榮譽稱號,個個都是我國最頂尖的自然科學人才,值得我們全體國人的尊敬。

這些14億中國人的楷模有哪些呢,讓我們記住這些各領域的絕對大家吧,也希望他們身體健康,時刻不忘人民的期待,當選院士以後持續奮鬥,以更優異的成果報答人民。

一、中國科學院院士

1、數學物理學部(155人)

蔡榮根
李安民
馬餘剛
潘建偉
湯濤
楊振寧

-未完待續->2、化學部(131人)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院學部和院士
    中國科學院學部的最高組織形式是院士大會,中國科學院院士是國家設立的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為終身榮譽。  中國科學院成立後,十分注意依靠國內高水平科學家參與學術領導,在經歷了評議會、科學工作委員會、專門委員會等方案幾度討論與演變後確定了建立專門委員制度。1953年初專門委員人數達253人,這為建立學部打下了基礎。
  • 什麼樣的人能成為兩院院士?2021年增選院士的硬核條件來了
    最近一次增選是在2019年11月,共新增選了64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20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75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和29位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一共188人。那麼,要當選成為兩院院士,有什麼標準呢?這是大家所關心的。2021年1月1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工作正式啟動,我們可以從中窺知一二。
  • 院士校友數量大比拼,2020中國醫學院校本科畢業生兩院院士數量排行榜
    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被稱為「兩院院士」,是我國科學技術領域和工程技術領域的最高榮譽稱號,每兩年評選一次,從國內最優秀的科學家中選出,代表著我國科研實力最高水平的一批人。 在一定程度上,醫學院校兩院院士校友數量可以反映了一所醫學院的生源質量、培養能力和師資力量。
  • 兩院新增院士揭榜 新當選的兩院院士你了解多少?
    院士最多的高校:北京大學     本次,北京大學7人入選,入選人數為全國高校第一。至此,北京大學現有中國科學院院士83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8人。北京大學院士學部分布情況如下:中科院院士主要集中在數學物理學部,其次是地學部,人數最少的是技術科學部。工程院院士主要集中在醫藥衛生學部,其次分別是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和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
  • 山東大學兩位教授當選院士 兩院院士總數達17人
    原標題:山東大學兩位教授當選院士,兩院院士總數達17人11月22日上午,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分別公布2019年新增院士名單,山東大學陳子江、李術才兩位教授分別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子江教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院士,李術才教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院士。
  • 中國工程院院士和科學院院士有什麼區別,誰貢獻很大卻沒有入院士
    我國的院士可以分為兩類:中國工程院院士以及中國科學院院士,這也是我國學者可以獲得的最高榮譽稱號。 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院士,是中國設立的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為終身榮譽;根據中國科學院官網顯示,截止2019年12月,中國科學院院士共有833人,其中數學物理學部157人,化學部133人,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155人,地學部138人,信息技術科學部100人,技術科學部150人。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地學部院士
    中國科學院院士 · 地學部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設立的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為終身榮譽。下面看看有哪些地學部院士吧!安芷生第四紀地質學家安院士長期從事黃土、第四紀地質與全球變化研究。
  • 中科院院士增選181位專家學者入圍,年齡最大68歲最小42歲
    兩年一度的中國兩院院士增選工作已經全面啟動,繼中國工程院公布第二輪評審候選人名單後,中國科學院也公布了181人初步候選人名單。按照計劃,其中71位專家學者將最終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公告》顯示,此次共有181位專家學者進入候選名單,各學部分布如下:數學物理學部29人、化學部28人、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32人、地學部27人、信息技術科學部26人、技術科學部39人。界面新聞注意到,中科院院士增選候選人多是來自各個大學和專業研究機構,年齡最大的是來自北京理工大學的劉吉平,68歲,年齡最小的是來自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的孫斌勇,42歲。
  • 我國「兩院院士」人數大比拼,浙江喜提第二,這省人數高達463人
    1949年伴隨著新中國的誕生,中國科學院也隨之成立。中國科學院簡稱中科院,是國家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具權威和最高學術機構,在自然科學和高新技術方面的研究堪稱之最。中國科學院大學是經國務院批准創辦的第一所研究生院,在中科院讀研並不意味著就是中科院院士。
  • 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2019新院士名單公布!50所高校新晉...
    備受矚目的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2019年新院士名單同在今天(11月22日)公布。中國科學院共選舉產生64名院士和20名外籍院士,中國工程院共選舉產生75名院士和29名外籍院士。
  • 3年來,共和國已痛失102位兩院院士
    歷任南京大學物理系(物理學院)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後改稱院士),1993年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馮端院士曾任中國科學院數理學部常委兼副主任、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成員、國家科委重點項目「若干功能晶體的試製與研究」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項目「雷射晶體與非線性光學晶體的探索與研究」學術領導人、國家科委攀登計劃「納米材料科學」首席科學家。
  • 數學物理學部舉行學術報告會
    6月12日下午和13日上午,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部第四屆學術報告會在京西賓館召開。王詩宬、楊國楨院士和詹文龍主任分別主持報告會。   在新當選院士學術報告會上,陳恕行院士作了題為「高維非線性雙曲守恆律方程組的廣義解」的報告,介紹了高維非線性雙曲守恆律方程組應用及研究進展;勵建書院士作了題為「自守型與L-函數」的報告,用通俗的方式解釋了自守型和L-函數,並匯報了在p-adic L-函數方面的最新工作;周向宇院士作了題為
  • 中國科學院2021年院士增選啟動
    當日,中國科學院發布了4份通知,分別是:《中國科學院關於推薦中國科學院院士候選人的通知》、《中國科學院關於組織推薦中國科學院院士候選人的通知》、《中國科學院關於推薦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候選人的通知》和《關於嚴肅2021年院士增選工作紀律的通知》。以下為通知全文。
  • 中國科學院學部成立大會
    中國科學院學部成立大會中國科學院學部成立大會於1955年6月1日至10日在北京召開。出席大會的學部委員199名,有34名學部委員請假。黨和國家領導人周恩來、董必武、陳毅、陸定一、李濟深等出席會議並講話。國務院各部委負責人、蘇聯科學院代表團、波蘭科學院代表團,捷克斯洛伐克、民主德國、蒙古、匈牙利和日本等國科學家以及幫助我國建設的蘇聯專家,國內有關研究單位、高等院校和中國科學院各研究機構的負責人應邀出席了大會。郭沫若院長致開幕詞,並作關於中國科學院工作的報告。
  • 兩位在漢部屬高校校長當選院士,湖北兩院院士增至73人,總人數居中...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羅欣揭明玥通訊員丘劍山陳麗霞吳江龍)繼前日中國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選名單出爐後,昨日,中國科學院公布了2017年院士增選名單,選舉產生了61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16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我省武漢大學竇賢康教授、徐紅星教授,武漢理工大學張清傑教授3人當選。至此,我省兩院院士增至73人,居全國前列,中部第一。
  • 清華都沒有專職數學院士!中科院啟動院士增選,數學院士名額大增
    元旦第一天,中國科學院2021年院士增選工作正式啟動,與往年不同的是,73個總名額中,將大幅提升新興和交叉學科與數學領域的名額,其他學科相應減少,尤其是對於數學的重視是這次院士增選的一大亮點,預計至少增加2人以上。
  • 安徽哪個市「出產」兩院院士最多?
    中國第一批院士由「中央研究院」於1948年評選產生,華羅庚、蘇步青、郭沫若等81人入選。1955年,中國科學院選聘學部委員(1994年改稱院士)233人,華羅庚、蘇步青、郭沫若、李四光、竺可楨、茅以升等46位著名科學家進入新中國第一批院士(學部委員)的行列。可以說,院士群體代表著中國科學技術的最高水平。
  • 今年以來已有28位兩院院士永遠離開我們
    今年以來,已有28位兩院院士永遠離去9月26日,兩則噩耗傳來:據@光明日報 26日19時47分報導,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七、八、九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戴元本,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9月2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2歲。
  • 你了解2019年新入選的兩院院士都來自哪些省份或者工作單位呢?
    2019年共產生中國科學院院士64名。其中,數學物理學部11人,化學部10人,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10人,地學部11人,信息技術科學部7人,技術科學部15人。新當選院士中,女性6名;平均年齡55.7歲,最小年齡42歲,最大年齡67歲,60歲(含)以下的佔87.5%。
  • 2017年兩院院士候選人出爐 化學領域都有誰?
    截止到2月17日下午,全國已經有35個學會和5省科協公示了200多名2017年兩院院士候選人。  中科院院士名額為60,中國工程院院士不超過75名  據介紹,2017年中科院院士增選名額基數為60名,其中數學物理學部10名、化學部10名、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12名、地學部10名、信息技術科學部7名、技術科學部11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