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名!中國科學院2021年院士增選啟動

2021-01-11 中國生物技術網

來源|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

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規定,202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於2021年1月1日開始。

2021年院士增選總名額為73名,其中支持新興和交叉學科與數學領域7名,支持國防和國家安全領域特別名額6名。

當日,中國科學院發布了4份通知,分別是:

《中國科學院關於推薦中國科學院院士候選人的通知》、《中國科學院關於組織推薦中國科學院院士候選人的通知》、《中國科學院關於推薦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候選人的通知》和《關於嚴肅2021年院士增選工作紀律的通知》。

以下為通知全文。

中國科學院關於推薦中國科學院院士候選人的通知

各位院士:

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規定,202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將於2021年1月1日開始。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2021年院士增選總名額為73名,其中支持新興和交叉學科與數學領域7名,支持國防和國家安全領域特別名額6名。

202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應重點關注的新興和交叉學科為:數學地球物理(數學物理學部主推薦)、化學生物學(化學部主推薦)、生命科學與化學(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主推薦)、環境科學(地學部主推薦)、信息科學與生命健康(信息技術科學部主推薦)、能源科學(技術科學部主推薦)。每個新興和交叉學科支持1個增選名額,並劃歸主推薦學部使用。

為加強基礎科學領域院士隊伍建設,在202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中為數學物理學部增加1個名額用於數學領域。

73名增選總名額中,除支持國防和國家安全領域的6個特別名額須待特推小組評審推薦後再劃歸相關學部使用外,其餘67個名額分配如下:數學物理學部12名、化學部11名、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13名、地學部11名、信息技術科學部8名、技術科學部12名。

新興和交叉學科名額以及特別名額的使用按照《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規定執行。

二、每位院士最多推薦3名候選人,院士受常委會委託推薦新興和交叉學科候選人不佔院士個人推薦名額。

被推薦人獲得3名或3名以上院士推薦,且至少有2名院士所在學部與該候選人被推薦的學部相同方為有效;65周歲以上(1956年6月30日<含>以前出生)的候選人需要6名或6名以上院士推薦,且至少有4名院士所在學部與該候選人被推薦的學部相同方為有效。

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黨政機關處級及以上領導幹部原則上不作為院士候選人。

三、凡2015年、2017年和2019年連續3次被推薦為中國科學院和被提名為中國工程院的有效候選人,2021年將停止1次被推薦資格。

四、推薦院士候選人需填寫和提供《中國科學院院士候選人推薦書(院士推薦用)》(以下簡稱《推薦書》)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被推薦人附件材料》(以下簡稱《附件材料》)。

《推薦書》必須由院士本人使用「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信息系統」所提供的電子文件填寫;《附件材料》中的附件1(被推薦人基本情況)使用「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信息系統」所提供的電子文件填寫;《附件材料》中的附件2至附件6隻需提供PDF格式的電子文件,無需再提供紙質件。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的被推薦人仍須提供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境事務處或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身份證明局出具的國籍證明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被推薦人國籍情況說明》紙質原件。

請推薦院士以電子文件形式從網上報送《推薦書》和《附件材料》中的附件1。電子文件從學部網站www.casad.cas.cn下載(使用方法及要求詳見《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信息系統用戶使用手冊》)。請推薦院士通過專用系統獲取用戶名及密碼(方法詳見紙質正式通知),請妥善保管密碼,專人使用。

《附件材料》提供者須提供《關於附件材料真實性的確認函》,被推薦人所在單位須出具《關於附件材料的保密審查證明》。

五、請於2021年3月31日前完成網上上報,並將以下材料寄送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以寄出郵戳為準):

1. 已經上報並列印籤名的《推薦書》紙質件一份(不得使用籤名章);

2. 已經上報並列印籤名的《附件材料》附件1紙質件一份;

3.《關於附件材料真實性的確認函》紙質件一份;

4.《關於附件材料的保密審查證明》紙質件一份;

5.《附件材料》附件1至附件6、《關於附件材料真實性的確認函》和《關於附件材料的保密審查證明》等材料的PDF格式電子文件(電子文件請用U盤存儲,文件大小不應大於100兆,U盤不予退還)。  

報送的所有材料紙質件必須與電子文件一致。報送的所有材料均不得涉及國家秘密。

六、院士增選工作是院士隊伍建設的根本,增選質量直接關係到學部和院士群體的聲譽和社會形象,關係到我國科技事業的健康和諧發展。堅持院士增選工作的科學性和公正性,保持院士增選這一片淨土不受汙染,維護院士這一國家設立的最高學術稱號的良好聲譽,是中國科學院學部和每一位院士的共同責任和義務。

近年來,院士增選工作受到全社會的高度關注,也受到來自不同方面的幹擾。學部主席團對此高度重視,制定了《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中被推薦人行為守則》等一系列文件。同時,為強化院士推薦責任,本次院士增選將在向社會公示初步候選人的個人基本信息和主要學術成就與貢獻的同時,公布推薦人姓名或推薦渠道。

希望各位院士遵循公正、客觀的原則,嚴格把好院士的「入口關」。在增選工作中要避免「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的傾向,同時自覺抵制不正之風,共同營造風清氣正的增選環境。如有違背增選紀律的情況,將依據《中國科學院學部紀律處分規定》和《關於嚴肅2021年院士增選工作紀律的通知》中的相關要求嚴肅處理。

中國科學院關於組織推薦中國科學院院士候選人的通知

中國科協:

202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將於2021年1月1日開始。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請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規定,組織具有推薦資質的全國學會推薦202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候選人。組織推薦的202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候選人總名額不超過60名,其中數學物理學部不超過10名、化學部不超過10名、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不超過12名、地學部不超過10名、信息技術科學部不超過7名、技術科學部不超過11名。

二、根據國務院關於改進完善院士制度的要求以及《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的規定,請制定嚴格規範的推薦程序和辦法,堅持院士標準,遵循公正、客觀的原則,避免「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的傾向。推薦院士候選人要全面考察其學術水平和學風道德,嚴把法律和社會道德關。本次院士增選將在向社會公示初步候選人的個人基本信息和主要學術成就與貢獻的同時,公布推薦渠道。如出現所推薦候選人被投訴情況,請負責進行核查並提供書面調查材料及意見。

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黨政機關處級及以上領導幹部原則上不推薦為院士候選人。

三、凡2015年、2017年和2019年連續3次被推薦為中國科學院和被提名為中國工程院的有效候選人,2021年將停止1次被推薦資格。

四、請於2021年3月31日前(以寄出郵戳為準)正式向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來函說明推薦工作情況,同時附上所推薦候選人的以下材料:

1. 已經聯網上報並列印籤名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候選人推薦書(學術團體推薦用)》紙質件一份;

2. 已經聯網上報並列印籤名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被推薦人附件材料》(以下簡稱《附件材料》)的附件1紙質件一份;

3.《關於附件材料真實性的確認函》紙質件一份;

4.《關於附件材料的保密審查證明》(由被推薦人所在單位出具)紙質件一份;

5.《附件材料》附件1至附件6、《關於附件材料真實性的確認函》和《關於附件材料的保密審查證明》等材料的PDF格式電子文件(電子文件請用U盤存儲,文件大小不應大於100兆,U盤不予退還)。

《附件材料》中的附件2至附件6隻需提供PDF格式的電子文件,無需再提供紙質件。

聯網上報電子文件須於2021年3月31日前完成。所需「用戶名及密碼」已隨本通知寄送,請注意查收,妥善保管,專人使用。相關材料的要求以及增選信息系統的使用方法詳見附件。

報送的所有材料紙質件必須與電子文件一致。報送的所有材料均不得涉及國家秘密。

中國科學院關於推薦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候選人的通知

各位院士:

2021年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選舉工作將於2021年1月1日開始,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對中國科學技術事業做出重要貢獻,在國際上具有很高學術地位的外國籍學者、專家可被推薦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以下簡稱「外籍院士」)。

二、外籍院士候選人由中國科學院院士(以下簡稱「院士」)推薦,每位院士可推薦1名候選人,每位候選人須有5名院士推薦方為有效。外籍院士候選人可由院士單獨推薦,也可由院士聯名推薦。院士聯名推薦外籍院士候選人時,需明確1位院士為主推薦人,其他為共同推薦人。

三、在推薦外籍院士候選人時,除考慮候選人的學術水平、對我國科技發展和國際科技合作方面所做貢獻外,還應適當注意國別及學科專業的分布,重點要關注發展中大國和科技實力較強的有特色的中小國家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候選人。

四、請推薦院士使用「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信息系統」所提供的電子文件填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候選人推薦書》,並於2021年3月31日前完成網上報送和籤名後的紙質件寄送工作(不得使用籤名章,以寄出郵戳為準)。

電子文件從學部網頁下載,網址為www.casad.cas.cn。使用方法及要求詳見《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信息系統用戶使用手冊》。請通過專用系統獲取用戶名及密碼(方法詳見紙質正式通知),並妥善保管,專人使用。

關於嚴肅2021年院士增選工作紀律的通知

各學部常委會、各位院士:

202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即將啟動,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中國科學院院士行為規範》《中國科學院學部紀律處分規定》《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投訴信處理辦法》《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保密守則》等規章制度要求,為保障相關工作有序進行,嚴把院士「入口關」,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特別重申和強調以下工作紀律和要求:

一、各學部常委會要擔負起營造風清氣正增選環境的主體責任

1.要注意營造暢所欲言的討論環境,使院士們在會上願意和敢於充分表達自己的真實意見。

2.要求主審小組在介紹初步候選人時準確、客觀地反映其學術成就和學風道德。

3.嚴格按照《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投訴信處理辦法》對投訴信進行嚴肅認真的調查核實,並提出明確處理意見。調查結果和處理意見要向參加增選的院士作出說明。

4.要向本學部所有院士傳達本通知,並負責與本學部參與增選工作的院士籤訂《中國科學院院士遵守增選工作紀律承諾書》。

5.如本學部有違反增選紀律的院士,要將情況及時上報學部主席團,並按照《中國科學院學部紀律處分規定》和本通知要求作出及時處理。

二、廣大院士須自覺遵守增選工作紀律

參加增選工作的院士須嚴格遵守《中國科學院院士行為規範》中增選工作行為規範,並做到以下幾點:

1.籤署《中國科學院院士遵守增選工作紀律承諾書》,並於2021年3月31日前寄送至各學部辦公室。

2.不得以任何形式(包括電話、簡訊、微信、郵件、遊說等)為候選人拉票(註:這裡的拉票是指明確要求其他院士對某候選人投贊成票的行為,正常介紹和討論候選人情況不在此列)。一經查明有拉票行為的,即取消本次增選選舉權,情節嚴重的可停止下次增選工作權。

3.不得接受候選人及其單位影響增選公正性的任何禮品、禮金和宴請。一經查明有此類行為的,即在本學部內通報批評,情節嚴重者可取消本次增選選舉權和停止下次增選工作權。如發現候選人或其單位有影響增選工作的請客、送禮等情況的,應及時向學部常委會舉報。

4.收到投訴材料應及時送交本學部辦公室,個人不得擅自出示和擴散。一經查明有此類禁止行為的,即在本學部內通報批評。

5.須遵守《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保密守則》,不得以任何方式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洩露增選過程中對候選人的討論、評價、投訴、調查處理意見以及表決結果等信息。一經查明有此類行為的,即取消本次增選選舉權,情節嚴重的可停止下次增選工作權。

6.自覺抵制和反對增選過程中的不正之風和不當行為。在增選過程中發現候選人有不當行為的,請以書面形式並籤名向本學部常委會主任反映;在增選過程中發現院士有不當行為的,請以書面形式並籤名向道德委員會主任反映。道德委員會主任隱去反映人信息後,再轉交給相關學部常委會處理。

三、對院士違反增選紀律的行為將按照有關程序予以嚴肅處理

1.本學部內通報批評由學部主任會議決定。

2.取消本次增選選舉權和停止下次增選工作權,由各學部常委會決定,必要時可採取無記名投票方式表決。相關決定報學部主席團批准後正式生效。

3.經核查確有違反其他增選紀律的,按《中國科學院學部紀律處分規定》進行處理。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選啟動
    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辦法》規定,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工作2021年1月1日開始正式啟動。   中國科學院2021年院士增選總名額為73名   據了解,中國科學院2021年院士增選總名額為73名,其中支持新興和交叉學科與數學領域7名,支持國防和國家安全領域特別名額6名。202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應重點關注的新興和交叉學科為:數學地球物理、化學生物學、生命科學與化學、環境科學、信息科學與生命健康、能源科學。
  • 2021年中科院院士增選啟動!共73個名額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月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中國科學院官方網站了解到,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規定,202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於2021年1月1日開始。
  • 不超過88名!中國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選啟動!
    來源:揚子晚報(谷業凱)  編輯:雙一流高校  記者今天從中國工程院獲悉,中國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選工作將於2021年1月1日正式啟動,院士增選總名額將不超過88名。每位院士至多可提名3位候選人,院士可單獨或聯名提名。候選人獲得3位院士的提名方為有效,且僅能接受3位院士的提名,其中本學部院士應不少於2位。1941年1月1日以後出生的院士,享有本次增選的提名權與選舉權。  候選人方面, 候選人的年齡原則上不超過65周歲 (1956年7月1日以後出生)。
  • 清華都沒有專職數學院士!中科院啟動院士增選,數學院士名額大增
    元旦第一天,中國科學院2021年院士增選工作正式啟動,與往年不同的是,73個總名額中,將大幅提升新興和交叉學科與數學領域的名額,其他學科相應減少,尤其是對於數學的重視是這次院士增選的一大亮點,預計至少增加2人以上。
  • 他們,成為中國科學院2019年新增選院士
    新華網北京11月22日電(王瑩)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當選院士名單22日公布。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的規定,2019年中國科學院選舉產生了64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20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據介紹,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於2019年1月1日正式啟動,經過推薦、通信評審、公示、會議評審以及全體院士終選投票等程序,2019年共產生中國科學院院士64名。
  • 中科院2015年院士增選啟動:「謝絕」處級以上官員
    收緊遴選渠道 「謝絕」處級以上官員 增加「終選」機制——中科院2015年院士增選啟動    新華網北京1月7日電(記者吳晶晶)記者7日從中科院獲悉,2015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已於1月1日啟動,將增選院士不超過65名。
  • 什麼樣的人能成為兩院院士?2021年增選院士的硬核條件來了
    最近一次增選是在2019年11月,共新增選了64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20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75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和29位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一共188人。那麼,要當選成為兩院院士,有什麼標準呢?這是大家所關心的。2021年1月1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工作正式啟動,我們可以從中窺知一二。
  • 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
    (1992年12月4日學部主席團會議通過,1994年12月16日、1996年11月6日、1998年12月14日、2000年9月29日、2002年12月19日學部主席團修訂)    第一章 總則    一、中國科學院院士(以下簡稱院士),是國家設立的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
  • 中科院2019年院士增選名單公布 新增院士64名
    來源:人民日報備受矚目的中國科學院2019年新院士名單22日出爐。今天,中科院公布64名新院士具體信息,根據統計,新當選院士平均年齡55.7歲,最小年齡42歲,最大年齡67歲,60歲(含)以下的佔87.5%。新當選院士中有6名女性。
  • 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公布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昨日,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通信評審工作已經結束,選出初步候選人181位。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181名初步候選人中,數學物理學部29人、化學部28人、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32人、地學部27人、信息技術科學部26人、技術科學部39人。
  • 中科院2017年院士增選三個新特點
    11月28日,新當選中科院院士在中科院學術會堂參觀院史展覽。新華社發  2017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是改進完善院士制度後進行的第二次增選。增選工作於2017年1月1日正式啟動,增選過程和環節等嚴格按照《關於改進完善院士制度的方案》要求以及《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選舉辦法》等規定進行。  中國科學院學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與之前的院士增選相比,2017年增選有三個新特點。
  • 中科院2019年新增選院士64名 外籍院士20名
    央廣網北京11月23日消息(記者朱敏 雷佳)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昨天(22日),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分別公布了2019年新增選、當選院士的名單。其中,2019年中國科學院選舉產生了64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20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 2019年中科院增選院士名單公布
    今天,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結果揭曉,共選舉產生了64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其中,數學物理學部11人,化學部10人,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10人,地學部11人,信息技術科學部7人,技術科學部15人。新當選院士中,年齡最小42歲,最大67歲;女性6名。另外,還有20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當選。
  • 2007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
    據《光明日報》2007年5月29日報導:     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關於公布2007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的公告      2007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候選人推薦工作已於2007年4月30日結束。經過院士與歸口初選部門推薦,並經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審議,確認2007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為287人,現予公布。
  • 中國科學院關於推薦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候選人的通知—新聞—科學網
    各位院士: 2021年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選舉工作將於2021年1月1日開始,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對中國科學技術事業做出重要貢獻
  • 2019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名單公布
    2019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名單公布 2019-11-22 13:15:00 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官網
  • 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完整版名單公布 候選人大幅減少
    2015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的通信評審工作已經結束,日前公布了初步候選人名單,共有157人。由於此次是去年兩院院士大會修訂章程後的首次院士增選,院士推薦範圍、渠道都較以往有較大修改,初步候選人數量比上一次2013年增選時大幅減少。  在上一次2013年中科院院士增選時,共有391人入圍初選。
  • 中國科學院、工程院增選院士名單公布,環保領域6人上榜
    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公布增選當選院士名單:共64名中國科學院院士、20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和75位中國工程院院士、29位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當選。
  • 兩院院士增選工作啟動 處級以上官員無資格候選
    1月1日啟動,這是自2014年6月兩院院士大會修訂章程之後的首次院士增選。上述人士表示,此次增選機制的變化是完全根據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內容而設置的,「是完全按照中央的要求來完善院士增選制度」。  如中國工程院在增選辦法中明確地規定了,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黨政機關處級以上領導幹部原則上不作為候選人(軍隊系統參照執行)。  而這一規定同樣見於近期中國科學院發布的一份名為《關於組織推薦中國科學院院士候選人的通知》中。  此外,在對候選人的規定中,此次中國工程院調整了候選人的年齡上限。
  • 屠呦呦增選院士再次「落選」,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為何如此難?
    可是,就是這樣一位人物,在2019年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與中國工程院分別公布了院士增選名單,許多人發現2015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並沒有出現在兩院院士增補名單中。於是很多人開始質疑中國的院士制度,為屠呦呦鳴不平,而近期這種聲音在網上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