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2019年新增選院士64名 外籍院士20名

2020-12-05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1月23日消息(記者朱敏 雷佳)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昨天(22日),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分別公布了2019年新增選、當選院士的名單。其中,2019年中國科學院選舉產生了64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20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國工程院共選舉產生75位院士和29位外籍院士。至此,中國科學院共有院士833人。

院士是國家設立的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是一個終身榮譽。院士制度是黨和國家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一個集中體現,也是國際科技界普遍實行的一項基本制度。那麼,今年新增選的院士呈現出哪些新特點?新院士肩負怎樣的新使命?

昨天,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汪克強用了7分多鐘的時間,念出了每一位新當選院士的所屬單位和姓名。從昨天起,這64位科學家的名字後面可以加上充滿榮譽感的「院士」兩字。新當選院士中,最小年齡42歲,最大年齡67歲,平均年齡55.7歲,60歲(含)以下的佔87.5%,女性6名。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局長李婷在介紹新當選院士構成時動情地說:「我們的院士隊伍從今天開始就是833人,其中高校的有382名,佔到45.8%,在中科院工作的有313人,佔到了37.6%。另外,在相關部委、軍隊、行業、地方的有138位,佔到16.6%。新當選的64名院士當中有6名是女性。更多的女性加入我們的隊伍,我作為一個女性為你們感到驕傲!」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科學院專門制定了《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特別推薦評審暫行辦法》,對從事國家特殊領域的候選人進行特別推薦和評審,並增加了5個特別名額予以支持,今年共有5位候選人通過特別推薦機制當選。同時,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繼續加強對新興和交叉學科的支持,今年又有4名候選人通過新興和交叉學科推薦評審機制當選。

新當選院士在眾多老院士和媒體的見證下,鄭重籤下了《院士承諾書》。

院士稱號不僅僅是一份至高無上的榮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李婷在宣讀院士的權利和義務時強調,院士沒有任何特權。她說:「院士的責任有什麼?就兩件事:一是做事,二是選人。做事方面,我們要服務國家決策,為國家發展提供諮詢建議;要做好學術引領工作,同時我們要身體力行地開展科學普及,傳播科學思想。選人方面,我們在推薦和評審院士候選人的時候,要以國家利益為重,從科技事業發展的全局出發,公正、客觀地進行院士候選人推薦和評審;同時在我們的工作當中培養和提攜青年人才。」

「繁霜儘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科研工作是清苦、寂寞的,是奉獻一生的。以院士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科學家,以創新科技、服務國家、造福人民為己任,為我國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和國家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相應地,他們陪伴家人的時間少之又少。新當選院士、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王赤在發言中袒露心扉,想起自己的父親:「我父親在兩年之前得了重症,座談會之後,我想第一個電話就打給我父親。我也非常感謝我的家人,感謝他們理解我沒能夠陪伴他們的日日夜夜。」

2014年,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分別進行了章程修訂內容最多、調整力度最大的一次院士制度改革,將原來的100多個推薦渠道收緊,僅保留了由「院士和有關學術團體」兩個渠道推薦,並通過評選機制、退出機制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使院士稱號回歸「學術性、榮譽性」的本質定位。可以說,讓院士的稱號更為純粹。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在當天與新當選院士的座談會上說:「各位院士要恪守院士稱號的『學術性、榮譽性』的本質,遵守院士行為規範,不參與有損學部及院士群體聲譽的各種活動,嚴格執行院士兼職和參與院士工作站等有關規定。」

不同時期的科學家面臨不同的挑戰和課題。白春禮表示,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隨著國際競爭格局的深刻變化,創新日益成為引領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事業肩負前所未有的重大使命和責任。

「我們要深刻認識和理解新時代對科技創新和科技工作者的新要求,要立足本職崗位和各自學科領域,勇於擔當、銳意創新,特別是在加強前沿基礎研究,突破『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等方面,積極發揮科技領軍作用,為我國打造原始創新策源地、搶佔科技創新制高點,不斷作出應有的重大創新貢獻。院士這一最高學術稱號並不一定與最高學術水平直接畫等號,科學前沿永無止境。科技創新上沒有最高,只有更高。」白春禮說。

相關焦點

  • 中科院2019年院士增選名單公布 新增院士64名
    來源:人民日報備受矚目的中國科學院2019年新院士名單22日出爐。今天,中科院公布64名新院士具體信息,根據統計,新當選院士平均年齡55.7歲,最小年齡42歲,最大年齡67歲,60歲(含)以下的佔87.5%。新當選院士中有6名女性。
  • 2019年中科院增選院士名單公布
    今天,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結果揭曉,共選舉產生了64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其中,數學物理學部11人,化學部10人,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10人,地學部11人,信息技術科學部7人,技術科學部15人。新當選院士中,年齡最小42歲,最大67歲;女性6名。另外,還有20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當選。
  • 他們,成為中國科學院2019年新增選院士
    新華網北京11月22日電(王瑩)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當選院士名單22日公布。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的規定,2019年中國科學院選舉產生了64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20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據介紹,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於2019年1月1日正式啟動,經過推薦、通信評審、公示、會議評審以及全體院士終選投票等程序,2019年共產生中國科學院院士64名。
  • 中科院2017年院士增選三個新特點
    11月28日,新當選中科院院士在中科院學術會堂參觀院史展覽。新華社發  2017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是改進完善院士制度後進行的第二次增選。增選工作於2017年1月1日正式啟動,增選過程和環節等嚴格按照《關於改進完善院士制度的方案》要求以及《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選舉辦法》等規定進行。  中國科學院學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與之前的院士增選相比,2017年增選有三個新特點。
  • 清華都沒有專職數學院士!中科院啟動院士增選,數學院士名額大增
    「大樹成長營」查閱相關資料發現,目前中科院院士按照學部來增選,包括數學物理學部、化學部、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地學部、信息技術科學部和技術科學部,其中將數學學科與物理合在一個學部,但長期以來,數學領域的院士相對較少。中科院院士每兩年評選一次,每次總名額在70位左右,從近三屆數學領域的增選的院士來看,人數並不多。
  • 國科大16位博導15位校友成為2019年新晉中科院院士
    國科大16位博導15位校友成為2019年新晉中科院院士 2019-11-22 11: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科院增選的外籍院士都是誰?和中國有哪些情緣?
    今天(22日),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結果揭曉。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於2019年1月1日正式啟動,經過推薦、通信評審、公示、會議評審以及全體院士終選投票等程序,最終共產生中國科學院院士64名。
  • 73名!中國科學院2021年院士增選啟動
    來源|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規定,202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於2021年1月1日開始。2021年院士增選總名額為73名,其中支持新興和交叉學科與數學領域7名,支持國防和國家安全領域特別名額6名。
  • 中科院新增61名院士:16位外籍、2位諾貝爾獎
    11月28日,兩年一度的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公布結果。其中,今年共產生中科院院士61人,新當選院士平均年齡54.1歲,最小年齡46歲,最大年齡67歲,60歲及其以下的佔91.8%。
  • 中科院公布2015年增選院士名單 含12名外籍院士
    導讀: 2015年新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名單(共61人,分學部按姓氏筆畫為序)數學物理學部(11人)序號姓名年齡專業工作單位1王貽芳52粒子物理實驗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2鄧小剛54空氣動力學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3朱詩堯69物理...
  • 2019年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增選院士名單公布!最小年齡42歲
    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今天剛剛公布增選當選院士名單:共64名中國科學院院士、20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和75位中國工程院院士、29位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當選。中科院2019年院士增選工作於1月1日正式啟動,經過推薦、通信評審、公示、會議評審以及全體院士終選投票等程序,2019年共產生中科院院士64名。其中,數學物理學部11人,化學部10人,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10人,地學部11人,信息技術科學部7人,技術科學部15人。新當選院士中,女性6名;平均年齡55.7歲,最小年齡42歲,最大年齡67歲,60歲(含)以下的佔87.5%。
  • 2019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名單公布
    2019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名單公布 2019-11-22 13:15:00 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官網
  • 2019年增選院士公布,醫療器械領域入選名單
    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的規定,2019年中國科學院選舉產生了64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20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現予公布。中國科學院2019年11月22日2019年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公布新增院士名單,其中數學物理部11人,化學部10人,生命科學與醫學部10人,地學部11人,信息技術科學部7人,技術科學部15人。另新增20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 兩院新增院士揭榜 新當選的兩院院士你了解多少?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兩院新增院士揭榜 新當選的兩院院士你了解多少? 11月22日,2019年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增選結果揭曉。經過推薦、通信評審、公示、會議評審以及全體院士終選投票等程序,2019年共產生中國科學院院士64名,中國工程院院士75名。
  • 61人新當選為中科院院士 包括2名諾貝爾獎獲得者(圖)
    2017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結果今天揭曉,共有61人新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其中,數學物理學部11人,化學部9人,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13人,地學部10人,信息技術科學部6人,技術科學部12人。在新當選的61名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男性58人,女性3人。
  • 廣東新增兩位院士 中山大學宋爾衛、戴永久當選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
    央廣網廣州11月22日消息(記者鄭澍)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公布2019年增選院士名單。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院長、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院長,我國著名的乳腺外科專家宋爾衛教授增選為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院士,中山大學大氣科學學院戴永久教授增選為中國科學院地學部院士。
  • 2021年中科院院士增選啟動!共73個名額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月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中國科學院官方網站了解到,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規定,202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於2021年1月1日開始。
  • 楊衛等4名中國科學家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人民網北京2月8日 (記者 魏豔)美國華盛頓當地時間2月7日,美國工程院(NAE)公布2018年新當選院士及外籍院士名單。NAE在2018年新增選了83名院士和16名外籍院士。NAE的院士總數達到2293名,外籍院士總數達到262名。
  • 2019中科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公布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8月1日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中國科學院官方網站獲悉,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通信評審工作已經結束,選出初步候選人181位,名單已於8月1日在該院網站公布。
  • 不超過88名!中國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選啟動!
    來源:揚子晚報(谷業凱)  編輯:雙一流高校  記者今天從中國工程院獲悉,中國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選工作將於2021年1月1日正式啟動,院士增選總名額將不超過88名。每位院士至多可提名3位候選人,院士可單獨或聯名提名。候選人獲得3位院士的提名方為有效,且僅能接受3位院士的提名,其中本學部院士應不少於2位。1941年1月1日以後出生的院士,享有本次增選的提名權與選舉權。  候選人方面, 候選人的年齡原則上不超過65周歲 (1956年7月1日以後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