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獲得地球元素組成迄今最全面估算結果

2020-11-23 參考消息

新華社坎培拉9月22日電(記者徐海靜 趙博)由於深度鑽探技術發展所限,人類對地球元素組成的研究很大程度上仍依靠推測和估算。在一項最新研究中,澳大利亞科學家對此前相關研究成果進行了全面分析,對地球元素組成做出了迄今最全面的估算,這將有助於更好地理解地球在46億年前是如何形成的。

這項研究的第一作者、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天文與天體物理學院博士研究生王海洋日前接受新華社採訪時說,團隊通過整合分析過去基於巖石測量、宇宙化學、大地地震測量以及高溫高壓實驗等分散的地幔和地核化學成分研究結果,以及新估算的地核質量及誤差,對83種天然地球元素的豐度及誤差進行了較為準確的估算,獲得了關於地球整體元素組分迄今最全面的估算結果。

根據研究小組最新的地球總體組分模型,地球中鈉、鉀、氯等14種元素比過去認為的更富集,而鎂、錫、溴、硼、鎘5種元素比過去認為的要少。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及天文與天體物理學院聯合研究員查裡·萊恩威弗告訴記者,在地球形成之初,其元素組分就已基本確定,成分最多的4種元素鐵、氧、鎂、矽佔地球總質量90%以上,然而精確確定地球的元素組分卻沒有想像中那麼容易。

「我們的研究結果不僅對太陽系研究具有深遠影響,對其他類地行星系統(研究)也有重要參考價值,」萊恩威弗說。

相關論文將發表在美國《國際太陽系研究雜誌》上。

本文系轉載,不代表參考消息網的觀點。參考消息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

相關焦點

  • 人馬座星系迄今最詳細化學組成公布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7日報導,一國際天文學家團隊近日在預印本網站arXiv.org發表論文稱,他們對人馬座(Sagittarius)星系的化學物質進行了迄今為止最大規模和最全面的測量,獲得了其內158個紅巨星的16種主要化學元素的相對含量,為人馬座內星系形成提供了新證據。
  • 哪些元素組成了地球
    地球是太陽系中密度最大的星體,地球上的所有東西都是有化學元素組成的。目前人類已經發現了100多種元素,組成了約三千多萬種物質。 地球內部組成的成分 人們在對地球成分的探索中,最容易了解的地球部分是露出地表的上地殼,我們可以借對上地殼成分的了解,來進一步分析組成各種巖石和礦物的元素。揭示上地殼的平均成分一般有以下兩種辦法:一是大規模地測量各種巖石的化學成分,二是測量地殼中的細粒沉積巖。那麼,如何對整個地球的成分進行全面而精確的測量呢?
  • 迄今最清晰冥王星照片讓科學家們驚呆了
    原標題:迄今最清晰冥王星照片讓科學家們驚呆了   在完成迄今與冥王星最近距離接觸後15分鐘,「新視野」號逆光拍下這張照片,捕捉到冥王星日落前的景象。拍攝照片時「新視野」距離冥王星18000公裡。這是迄今最清晰的冥王星照片,而它讓科學家們驚呆了。原因不僅僅是冥王星表面高聳的冰山、冰凍的氮河以及縈繞在低洼的霾,還因為那顆遙遠的天體看起來極像地球北極。   這張照片是「新視野」號7月14日近距離飛掠冥王星後15分鐘時拍攝的,直到9月13日才傳回地球。當時,「新視野」號距離冥王星18000公裡,正處於冥王星附近的逆光位置。日落前的太陽光使冥王星多樣的地形及延展的大氣更為突出。
  • 深圳科學家獲得迄今最完整雜合二倍體馬鈴薯基因組圖譜
    由農業農村部支持下,中國農科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下稱「基因組所」)與雲南師範大學共同承擔的「優薯計劃」再添新成果,科學家獲得了迄今最完整的雜合二倍體馬鈴薯基因組圖譜當時97名研究人員組成的國際馬鈴薯基因組測序聯盟就把目標瞄準了RH。但是RH的基因組高度雜合,「它的『父親』和『母親』基因差異特別大,而且又互相交織、互相影響。」周倩說,加上當時的測序成本很高,測序聯盟只好另闢蹊徑,放棄了雜合雙倍體RH,轉向「進攻」單倍體馬鈴薯品種DM,最終完成了單本體馬鈴薯基因組圖譜。周倩和唐蝶兩位都是女性科研人員,她們發揮了特有的細緻與耐心。
  • 太陽一直依靠什么元素在燃燒,地球上的重元素又是怎麼來的?
    據估算,人類現在每年消耗的能量大約在5x10^20J,按這個消耗計算,太陽每秒鐘釋放的能量可以讓人類使用75.6萬年。太陽能量絕大部分白白輻射到太空浪費了,地球只能夠接受到其中的22億分之一,也就是每秒收穫1.7x10^17J,如果全部收集起來,50分鐘就夠人類用一年。太陽依靠核心核聚變維持穩定和平衡。
  • 迄今最小馬達僅由十六個原子組成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6月16日報導,來自瑞士聯邦國家實驗室(Empa)和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的科學家開發出了世界上最小的分子馬達,其由16個原子組成,並且可以在同一個方向穩定旋轉,有望將能量收集推升至原子級。
  • 天文學家發現迄今最奇怪的引力波信號 將有助於科學家們改寫對宇宙...
    天文學家發現迄今最奇怪的引力波信號 將有助於科學家們改寫對宇宙的認知 來源:IT之家 • 2020-06-28 16:27:02
  • 地球還有多少生物未被發現?科學家:至少還有數百萬種
    這個由52個國家1000多名科學家組成的團體繪製了地球「深部生物圈」神奇的野生動植物圖表。「深部生物圈」是指存在於地表與地心之間的那片神秘的地下生態系統,聽起來也許有點像是泥土、黑暗和令人望而生畏的壓力共築的乏味世界,但是地球深部碳觀測計劃的最新研究發現,惡劣的環境並未阻止數以百萬計尚未發現的微生物生命物種自地球形成以來就在不斷地進化。
  • 中外科學家繪製出迄今最精確銀河繫結構圖
    來源:【人民日報】核心閱讀 近日,中外科學家繪製出目前最精確的銀河繫結構圖,明確銀河系是一個具有4條旋臂的棒旋星系。 銀河繫結構是天文學中長期懸而未決的重大科學問題。這是人類繼認識地球和太陽系後,跨入巨大銀河系的關鍵一步。 歷經17年,美國、德國和中國天文學家主導的重大科學研究團隊繪製出迄今最精確銀河繫結構圖,清晰地展示銀河系是一個具有4條旋臂的棒旋星系。
  • 有望供生命繁衍生息 迄今最像地球的系外行星克卜勒-1649c出現
    有望供生命繁衍生息 迄今最像地球的系外行星克卜勒-1649c出現 科技日報 | 2020-04-17 11:03:43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系外行星「獵手」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已於2018年光榮退役,但其留下的科學遺產並未煙消雲散。
  • 科學家發現迄今最小流浪行星
    【科學家發現迄今最小流浪行星 】據美國太空網近日報導,美國和波蘭天文學家在最新一期《天體物理學雜誌快報》在線版上撰文指出,他們藉助微引力透鏡,可能發現了迄今已知最小的「流浪行星」,其「體重」約為地球的10%,不受任何恆星約束,在銀河系內自由遊蕩。
  • 迄今最清晰冥王星照片讓科學家們驚呆了---中國科學院
    在完成迄今與冥王星最近距離接觸後15分鐘,「新視野」號逆光拍下這張照片,捕捉到冥王星日落前的景象。這是迄今最清晰的冥王星照片,而它讓科學家們驚呆了。原因不僅僅是冥王星表面高聳的冰山、冰凍的氮河以及縈繞在低洼的霾,還因為那顆遙遠的天體看起來極像地球北極。  這張照片是「新視野」號7月14日近距離飛掠冥王星後15分鐘時拍攝的,直到9月13日才傳回地球。當時,「新視野」號距離冥王星18000公裡,正處於冥王星附近的逆光位置。日落前的太陽光使冥王星多樣的地形及延展的大氣更為突出。
  • 在人工智慧幫助下,人類畫出了迄今最全面最精準的大腦圖譜
    在人工智慧幫助下,人類畫出了迄今最全面最精準的大腦圖譜 澎湃新聞記者 王心馨 2016-07-21 22:26 來源
  • 首次測量出:地球上最稀有砹元素的電子親和力為2.41578eV
    科學家使用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核物理設備,首次測量了化學元素砹(At)的電子親和力,這是地球上自然存在最稀有的元素。其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期刊上,對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都很重要。
  • 首次測量出:地球上最稀有砹元素的電子親和力為2.41578eV
    科學家使用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核物理設備,首次測量了化學元素砹(At)的電子親和力,這是地球上自然存在最稀有的元素。其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期刊上,對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都很重要。除了提供這種元素迄今未知的性質並允許對理論模型進行測試之外,這一發現還具有實際意義,因為砹元素是通過靶向阿爾法療法創建用於癌症治療化合物有前景的候選者。
  • 美媒:科學家或發現最遙遠亦是最古老星系
    美媒稱,天文學家觀察探測茫茫宇宙,發現了他們認為迄今觀測到的最遙遠(因而也是最古老)的星系。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2月22日報導,GN-z11星系或許沒有酷炫的名字,但是科學家發現,它看來是迄今探測到的最遙遠和最古老的星系。
  • 迄今最精確質子電荷半徑測出 精度是此前所有測量結果的2倍
    氫是宇宙中最常見、最基礎的元素,但其質子電荷半徑大小仍是未解之謎。德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科學》雜誌撰文指出,他們利用高精度頻梳技術... 氫是宇宙中最常見、最基礎的元素,但其質子電荷半徑大小仍是未解之謎。
  • 「蓋亞」發布迄今最詳細銀河系恆星圖錄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日前報導,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團隊公布了銀河系迄今最詳細恆星圖錄——歐洲空間局(ESA)「蓋亞」空間天文臺發布的第三份有關恆星位置、運動、亮度和顏色等的數據,也包括首次對太陽系加速度開展光學測量得出的結果,有助科學家進一步揭示銀河系演化歷程。
  • 科學家發現迄今最小木衛直徑僅2公裡
    2010年9月,科學家在對已知衛星進行常規跟蹤觀察時發現這兩顆遙遠的衛星,它們分別是S/2010 J 1和S/2010 J 2。北京時間6月16日消息,科學家發現繞木星軌道而行的兩顆新衛星,使這顆行星已知的衛星總數增加到了67個。其中一顆衛星直徑只有2公裡,可能是木星已知最小的衛星。
  • LIGO再次檢測到引力波:發現迄今質量最小黑洞
    截止2017年11月17日,5次引力波信號探測結果中涉及的黑洞質量大小上周,「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項目科學家宣布,他們今年早些時候再次檢測到黑洞合併過程中發出的引力波信號,這已經是2015年以來LIGO第五次發現此類信號,而且還是來自於迄今LIGO探測到的質量最小的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