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科學家獲得迄今最完整雜合二倍體馬鈴薯基因組圖譜

2020-10-04 金臺資訊

深圳商報

由農業農村部支持下,中國農科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下稱「基因組所」)與雲南師範大學共同承擔的「優薯計劃」再添新成果,科學家獲得了迄今最完整的雜合二倍體馬鈴薯基因組圖譜,向最終實現用種子繁育馬鈴薯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日前,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遺傳學(Nature Genetics)》在線發表了「優薯計劃」的最新研究成果——《解析雜合二倍體馬鈴薯基因組》。

基因組所博士畢業生、深圳鵬城實驗室研究生人員周倩和該所博士生唐蝶為該論文共同第一作者,該所所長黃三文為通訊作者,此項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深圳市科技創新項目等資助。

為了實現馬鈴薯從種「薯塊」到播「種子」的顛覆性轉變,「優薯計劃」應運而生。四倍體馬鈴薯遺傳非常複雜,導致馬鈴薯育種周期長,目前還有許多100多年前培育出的品種仍在廣泛種植。利用二倍體馬鈴薯取代四倍體,並用雜交種子替代薯塊是「優薯計劃」的最終目標。

周倩告訴記者,此次選用的雜合二倍體馬鈴薯品種RH,是一種在實驗室常用的育種材料。其實早在2005年,來自14個國家29個單位的97名研究人員就與周倩他們「英雄所見略同」。當時97名研究人員組成的國際馬鈴薯基因組測序聯盟就把目標瞄準了RH。但是RH的基因組高度雜合,「它的『父親』和『母親』基因差異特別大,而且又互相交織、互相影響。」周倩說,加上當時的測序成本很高,測序聯盟只好另闢蹊徑,放棄了雜合雙倍體RH,轉向「進攻」單倍體馬鈴薯品種DM,最終完成了單本體馬鈴薯基因組圖譜。

周倩和唐蝶兩位都是女性科研人員,她們發揮了特有的細緻與耐心。經歷了無數次失敗,最終得出了這個迄今最完整的雜合二倍體馬鈴薯基因組圖譜。(記者 張妍 通訊員 趙華)

相關焦點

  • 農科院(深圳)基因組所構建高雜合二倍體馬鈴薯基因組圖譜
    這篇題為「Haplotype-resolved genome analyses of a heterozygous diploid potato」(解析雜合二倍體馬鈴薯基因組)的論文,結合多種測序數據,首次完成了雜合二倍體馬鈴薯品系 RH 的全基因組序列,並解析出兩套單體型。
  • 農科院(深圳)基因組所構建高雜合二倍體馬鈴薯...
    這篇題為「Haplotype-resolved genome analyses of a heterozygous diploid potato」(解析雜合二倍體馬鈴薯基因組)的論文,結合多種測序數據,首次完成了雜合二倍體馬鈴薯品系 RH 的全基因組序列,並解析出兩套單體型。
  • 研究人員構建高雜合二倍體馬鈴薯基因組圖譜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基因組研究所解析了迄今為止最完整的雜合二倍體馬鈴薯基因組圖譜,為研究二倍體馬鈴薯自交衰退分子機制和培育二倍體自交系提供了數據基礎,也為其他雜合基因組的組裝和分析提供了借鑑。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自然·遺傳學(Nature Genetics)》上。
  • 「優薯計劃」的最新成果:破譯雜合二倍體馬鈴薯基因組
    栽培馬鈴薯是同源四倍體,主要靠薯塊進行無性繁殖。這些特點使得馬鈴薯的基因組高度雜合,有害等位基因隱藏在四套染色體中,而優良基因的聚合要依靠複雜的遺傳重組,導致馬鈴薯品種改良周期漫長。近年來,國內外相繼開展二倍體馬鈴薯雜交育種,加速馬鈴薯的育種過程。在農業農村部、中國農科院和深圳市的支持下,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基因組研究所黃三文研究員發起了「優薯計劃」,即以基因組學和合成生物學為指導,用二倍體替代四倍體,並用雜交種子替代薯塊,對馬鈴薯的育種和繁殖方式進行顛覆性創新。
  • 迄今最完整的人類單倍體水平的二倍體基因組序列
    2015年5月26日,華大基因研究人員首次基於新一代測序技術,開發策略和方法組裝出迄今最完整的單倍體水平的二倍體基因組序列,為從頭組裝雜合度高的基因組奠定了基礎。人類基因組是二倍體,完整了解每個染色單體的變異對基因組信息的解讀具有重要意義。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員在不使用參考基因組序列的前提下,僅憑藉新一代測序(NGS),通過全基因組鳥槍測序法(WGS)結合Fosmid-pooling策略的分級組裝方法,組裝出人類單倍體水平的二倍體基因組。
  • 華大組裝完成人類二倍體基因組序列
    華大組裝完成人類二倍體基因組序列  5月26日,華大基因研究人員首次基於新一代測序技術,開發策略和方法組裝出迄今最完整的單倍體水平的二倍體基因組序列,為從頭組裝雜合度高的基因組奠定了基礎。該最新研究成果發表於《自然生物技術》。  人類基因組是二倍體,完整了解每個染色單體的變異對基因組信息的解讀具有重要意義。
  • 迄今最大人類基因組編碼蛋白互作圖譜問世
    原標題:迄今最大規模的人類基因組編碼蛋白間直接相互作用的圖譜問世   迄今最大人類基因組編碼蛋白互作圖譜問世   可用於預測與癌症相關的新基因   科技日報多倫多12月1日電 (記者馮衛東)據最新一期《細胞》雜誌報導,由加拿大和美國科學家組成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繪製出了迄今最大規模的人類基因組編碼蛋白間直接相互作用的圖譜
  • 科學網—華中農業大學繪出最完整甜橙全基因組序列圖譜
    3月21日,甜橙全基因組序列圖譜在華中農業大學宣告完成。
  • 基因組編輯技術解決馬鈴薯自交不親和難題
    為了徹底打破產業發展中的障礙,在農業農村部的支持下,基因組所黃三文研究員聯合國內外優勢單位發起了「優薯計劃」,即用基因組學和合成生物學指導馬鈴薯產業的「綠色革命」,用二倍體替代四倍體,並用雜交種子替代薯塊,對馬鈴薯的育種和繁殖方式進行顛覆性創新。該項目被中國農業科學院列為「重大產出科研選題」之一。
  • 科研人員獲得首個染色體級別的橡膠樹參考基因組圖譜
    在2013-2016年期間,馬來西亞、泰國和中國的研究團隊利用二代或者二代與三代測序雜合組裝技術共發表了4張橡膠樹的基因組草圖。然而,大戟科植物基因組的染色體如何進化、為什麼橡膠樹能高產膠乳以及橡膠樹在近一個世紀如何被馴化等問題,仍是產膠植物研究中長期懸而未決的重大科學問題;橡膠樹的高產、抗病、抗旱、抗寒等重要經濟性狀的基因組選擇育種與優異基因資源的發掘利用,也亟需獲得達到染色體級別的高質量橡膠樹參考基因組圖譜。圖為橡膠樹基因組大小與反轉錄轉座子家族的進化。
  • 「千人基因組計劃」獲得迄今最詳盡的人類基因多態性圖譜
    由中美英等國科研機構發起的大型國際科研合作項目「千人基因組計劃」28日在英國《自然》雜誌上,以封面文章形式發布了迄今最詳盡的人類基因多態性圖譜,同時也在美國《科學》雜誌上報告了在基因研究技術手段上的收穫
  • 頭條 | 我區基礎研究領域取一重要成果:馬鈴薯新種質創新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該科研成果在馬鈴薯新種質創新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馬鈴薯是我國重要的菜糧兼用作物,也是自治區特色優勢作物。廣泛栽培的馬鈴薯商業品種是基因組高度雜合的四倍體,遺傳分離複雜,且存在嚴重的自交衰退。缺乏合適的模式研究材料,是目前馬鈴薯功能基因遺傳定位與分離克隆工作面臨的主要難題。該科研團隊以雜合二倍體馬鈴薯Solanum verrucosum為供體,通過小孢子誘導培養獲得23份再生材料。經根尖染色體計數、流式細胞等方法鑑定,從中發現6份二倍體再生植株。
  • 昆明植物所獲得首個染色體級別的橡膠樹參考基因組圖譜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華南農業大學基因組學與生物信息學研究中心的聯合研究團隊,歷經 6 年,與華大基因、美國華盛頓大學、哈佛大學等單位合作,在完成了二代基因組測序與組裝的基礎上,進一步克服了橡膠樹基因組龐大、高雜合與高重複等困難,利用單分子實時測序(SMRT)和 Hi-C 技術,在國際上首次獲得了達到染色體級別的高質量巴西橡膠樹優良品種 GT1的參考基因組序列。
  • 多個有害突變導致馬鈴薯自交衰退—新聞—科學網
    當地時間1月14日,《自然—遺傳學》雜誌在線發表了雲南師範大學馬鈴薯科學研究院與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基因組研究所(以下簡稱基因組所)共同完成的馬鈴薯自交衰退遺傳機制解析成果。這是以二倍體替代四倍體、以雜交種子替代薯塊繁殖為目標的「優薯計劃」實施以來取得的第二項重大理論突破。
  • 中國科學家繪製成首個完整中國人基因組圖譜
    12 08:45:56 | 來源:新華網 | 作者:彭勇   中國科學家11日對外宣布,他們已經成功繪製完成第一個完整中國人基因組圖譜
  • 美科學家繪製迄今最全人腦圖譜
    美國艾倫腦科學研究院的艾德.萊茵和同事們繪出了迄今最完整的數字版人腦結構圖譜。該院官網16日發布公告稱,美國《比較神經學期刊》近日推出的350頁專刊,集中介紹了這一迄今最清晰腦部微觀解剖學結構圖譜,該腦部圖譜可在艾倫研究院官網公開獲取,將成為大腦研究人員的最新指南和「導航圖」。
  • 世界首個染色體水平的高原特有典型四倍體魚類的基因組圖譜誕生
    他們繪製完成了世界上首個染色體水平的高原特有典型四倍體魚類——異齒裂腹魚的基因組圖譜,為其他高原魚類進化、基因組多倍化和極端環境適應性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和參考。牟振波告訴《中國科學報》,過去5000萬年間,青藏高原一直處於隆升過程,並伴隨著極端地質運動和氣候變化。
  • 科學家首次破譯同源四倍體紫花苜蓿基因組
    染色體水平的紫花苜蓿基因組組裝。西北工業大學供圖「牧草之王」紫花苜蓿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牧草作物。但由於紫花苜蓿是同源四倍體,異花授粉。這極大阻礙了其基因密碼的破譯和新品種培育。參與該項研究的廣東三傑牧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致力於從源頭解決我國紫花苜蓿優良新品種培育和種業安全問題,布局了牧草種質「育—繁—推」和牧草產品「種植—加工—銷售」產學研結合的完整草業產業鏈。此次通過聯合國內數家單位攻關,獲得了高質量的紫花苜蓿基因組圖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