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育種效率將大幅提高!農科院(深圳)基因組所構建高雜合二倍體馬鈴薯...
9月28日,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遺傳學(Nature Genetics)》在線發表了由中國農科院(深圳)基因組所(以下簡稱「基因組所」)關於「優薯計劃」的最新研究成果。這篇題為「Haplotype-resolved genome analyses of a heterozygous diploid potato」(解析雜合二倍體馬鈴薯基因組)的論文,結合多種測序數據,首次完成了雜合二倍體馬鈴薯品系 RH 的全基因組序列,並解析出兩套單體型。
-
研究人員構建高雜合二倍體馬鈴薯基因組圖譜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基因組研究所解析了迄今為止最完整的雜合二倍體馬鈴薯基因組圖譜,為研究二倍體馬鈴薯自交衰退分子機制和培育二倍體自交系提供了數據基礎,也為其他雜合基因組的組裝和分析提供了借鑑。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自然·遺傳學(Nature Genetics)》上。
-
深圳科學家獲得迄今最完整雜合二倍體馬鈴薯基因組圖譜
深圳商報由農業農村部支持下,中國農科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下稱「基因組所」)與雲南師範大學共同承擔的「優薯計劃」再添新成果,科學家獲得了迄今最完整的雜合二倍體馬鈴薯基因組圖譜,向最終實現用種子繁育馬鈴薯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
「優薯計劃」的最新成果:破譯雜合二倍體馬鈴薯基因組
近年來,國內外相繼開展二倍體馬鈴薯雜交育種,加速馬鈴薯的育種過程。在農業農村部、中國農科院和深圳市的支持下,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基因組研究所黃三文研究員發起了「優薯計劃」,即以基因組學和合成生物學為指導,用二倍體替代四倍體,並用雜交種子替代薯塊,對馬鈴薯的育種和繁殖方式進行顛覆性創新。
-
科學網—我國科研人員成功構建穀子全基因組序列圖譜
穀子遺傳連鎖圖 【科學網 高長安 全志武報導】近日,河北省張家口市農科院和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聯合成功完成穀子全基因組序列圖譜的構建。穀子是二倍體自花授粉作物,其基因組較小,具有豐富的遺傳多樣性,且種質資源保存較完整;此外,它還具有生育期短、適應性廣、抗旱、耐瘠、行高效的C4光合作用途徑等生理特徵。這些特性使穀子能夠成為基因組分析和研究的一個很好的新的模式作物。
-
基因組編輯技術解決馬鈴薯自交不親和難題
馬鈴薯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塊莖類糧食作物。長期以來,馬鈴薯的研究和生產以四倍體為主要對象,使馬鈴薯產業面臨兩個結構性障礙。一是四倍體的遺傳非常複雜,導致馬鈴薯育種周期長,品種更新慢。二是馬鈴薯以薯塊進行繁殖,存在繁殖係數低、儲運成本高、易攜帶病蟲害等缺陷。
-
循著基因組「勘探圖」開掘寶藏
【聚焦我國糧食安全與種子問題(下篇)】【一線講述】講述人: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所長 黃三文2020年11月,農業農村部發布了「十三五」期間十項重大農業科技標誌性成果,其中一項就是由我們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聯合國內外優勢團隊主導完成的
-
科學網—穀子全基因組序列圖譜構建成功
本報訊(記者高長安 通訊員全志武)近日,河北省張家口市農科院和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等單位的科研人員成功完成了穀子全基因組序列圖譜的構建
-
海洋所科研人員繪製完成牡蠣全基因組序列圖譜
近日,牡蠣基因組計劃(Oyster Genome Project,OGP)項目組宣布,歷時兩年的牡蠣基因組序列圖譜終於繪製完成。這是世界上第一張養殖貝類的全基因組序列圖譜,標誌著基於短序列的高雜合度基因組拼接和組裝技術獲得了重大突破。據悉,目前的基因組圖譜已達到國際領先的基因組圖譜標準。近年來,我國的海水養殖業取得了長足發展。
-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完成首張西瓜基因組序列圖譜與破譯
近日,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宣布完成了世界首張西瓜基因組序列圖譜繪製與破譯,該研究成果於2012年11月25日在國際學術刊物《自然·遺傳學》(影響因子為35.53)上在線發表。
-
世界首個染色體水平的高原特有典型四倍體魚類的基因組圖譜誕生
2020年9月25日,《細胞》旗下iScience雜誌發表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以下簡稱西藏農科院)水產科學研究所所長牟振波團隊最新成果。他們繪製完成了世界上首個染色體水平的高原特有典型四倍體魚類——異齒裂腹魚的基因組圖譜,為其他高原魚類進化、基因組多倍化和極端環境適應性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和參考。牟振波告訴《中國科學報》,過去5000萬年間,青藏高原一直處於隆升過程,並伴隨著極端地質運動和氣候變化。
-
染色體級別橡膠樹參考基因組圖譜繪就—新聞—科學網
此項研究由熱帶作物種質資源與基因組學雲南省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昆明植物所研究員高立志帶領團隊歷經6年完成。研究期間,科研團隊在完成了二代基因組測序與組裝的基礎上,進一步克服了橡膠樹基因組龐大、高雜合與高重複等困難,利用單分子實時測序(SMRT)和 Hi-C 技術,獲得了這一成果。
-
昆明植物所獲得首個染色體級別的橡膠樹參考基因組圖譜
雲南植膠區山地膠園鳥瞰圖及完成了基因組測序的橡膠樹 GT1 品種(供圖)橡膠樹基因組圖譜及其特徵(供圖)大戟科植物基因組的染色體進化(供圖)近日,熱帶作物種質資源與基因組學雲南省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高立志教授帶領的雲南省熱帶作物科學研究所
-
西藏完成世界首個裂腹魚類基因組圖譜
9月25日,記者從自治區農牧學院水產科學研究所(以下簡稱「區農科院水產所」)了解到,該所牟振波研究員團隊,繪製完成了世界上首個染色體水平的高原特有典型四倍體魚類——異齒裂腹魚的基因組圖譜,為其他高原魚類進化
-
技術創新將帶來馬鈴薯的綠色革命
日前,國際著名農學家、「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高度讚賞了「優薯計劃」取得的進展並專門為「優薯計劃」題詞:「馬鈴薯雜交種子繁殖技術是顛覆性創新,將帶來馬鈴薯的綠色革命」。 袁隆平一邊聽取「優薯計劃」團隊黃三文研究員關於「優薯計劃」研究取得的突破性進展情況介紹,一邊仔細查看利用第一代基因組設計育種獲得、比芝麻粒還小的二倍體馬鈴薯雜交種子,對馬鈴薯雜交種子繁殖技術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用雜交種子替代薯塊繁殖,可有效解決馬鈴薯重大產業難題。
-
植物基因組研究思路(一)林木篇
隨著三代測序(PacBio和Nanopore)技術的不斷發展,已有越來越多的植物完成的基因密碼的破譯,然而在高質量基因組破譯的基礎上,針對不同領域物種(如林木,中藥,農作物,園藝作物,水生植物等)的基因組研究思路又是怎樣的呢?從本章節起,小編分期為各位讀者帶來植物領域物種研究思路,本期我們重點介紹下林木基因組研究思路。
-
迄今最完整的人類單倍體水平的二倍體基因組序列
2015年5月26日,華大基因研究人員首次基於新一代測序技術,開發策略和方法組裝出迄今最完整的單倍體水平的二倍體基因組序列,為從頭組裝雜合度高的基因組奠定了基礎。最新研究成果發表於《自然生物技術》。人類基因組是二倍體,完整了解每個染色單體的變異對基因組信息的解讀具有重要意義。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員在不使用參考基因組序列的前提下,僅憑藉新一代測序(NGS),通過全基因組鳥槍測序法(WGS)結合Fosmid-pooling策略的分級組裝方法,組裝出人類單倍體水平的二倍體基因組。
-
基因組圖譜揭示 膠乳生物合成與橡膠樹馴化史
然而,大戟科植物基因組的染色體如何進化、為什麼橡膠樹能高產膠乳以及橡膠樹在近一個世紀如何被馴化等是產膠植物研究中長期懸而未決的重大科學問題;橡膠樹的高產、抗病、抗旱、抗寒等重要經濟性狀的基因組選擇育種與優異基因資源的發掘利用也亟須達到染色體級別的高質量橡膠樹參考基因組圖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