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請函 | 基因科學 引領未來,2020年賽默飛基因科學與臨床測序業務...

2020-11-26 生物谷


基因分析是生命科學研究的重要工具,也是臨床分子

診斷

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新冠疫情中,基因分析及檢測發揮了重要作用。做為科學服務領域的世界領導者,賽默飛世爾科技多年來持續致力於創新和開發基因分析整體解決方案。


基因科學,引領未來


圍繞「基因科學,引領未來」主題,賽默飛將在北京,上海,廣州和武漢四地舉辦基因科學與臨床測序業務高端用戶會,召集行業專家分享一線經驗,為基因分析領域人士搭建交流平臺,助力基因測序研究與應用發展。


會議

報告涵蓋賽默飛基因分析全方案,回顧賽默飛Ion Torrent「璀璨十年,創新不止」的十年曆程。我們還將聚焦基因分析技術在學術科研、

腫瘤

研究、病原微生物檢測以及生物製藥等領域的創新產品及解決方案。


如果您無法親臨現場,我們將提供北京和上海同步在線直播,讓您足不出戶即可與專家及一線人員實時交流。



北京,2020年11月17日,北京金隅喜來登大酒店,三樓大宴會廳3


上海,2020年11月25日,上海靜安洲際酒店


廣州,2020年12月4日,廣州粵海喜來登酒店


武漢,2020年12月10日,武漢光明萬麗酒店




期待您的加入!更多詳情,盡情期待!


講者介紹


講題:傳染病病原體篩查鑑定技術研究進展


周海健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控制所副研究員



長期從事傳染病疫情監測和疾病防控,參與霍亂、流腦、軍團病、

禽流感

等多起疫情調查。主要研究方向是病原菌鑑定和分型、分子溯源和分子流行病學。


主持或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等科研項目10餘項。署名發表SCI論文70餘篇。參編專著4部,持有國家發明專利1項、獲省部級獎項和榮譽稱號3項。


講題:新冠病毒溯源及藥物開發


童貽剛


北京化工大學生科院院長



北京化工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

遺傳

專業本科,軍事醫學科學院博士,加拿大UBC博士後。曾任軍事醫學科學院分子微生物學研究員,軍事醫學科學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組學與

生物信息學

研究室主任。從事微生物高通量測序、微生物

基因組學

生物信息學

和噬菌體研究,先後在Nature、PNAS、柳葉刀傳染病、Journal of Virology、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等刊物發表中英文論文300餘篇,其中SCI論文200餘篇。牽頭承擔軍隊生物安全重大項目、「合成生物學」國家重點專項項目、國家傳染病科技重大專項項目、國家「生物安全關鍵技術研發」重點專項課題、國家863課題、國家自然基金課題等十餘項,為國家傳染病重大專項項目首席專家和「合成生物學」國家重點專項項目首席專家。作為中國第三批醫療隊首席科學家赴獅子山參與伊波拉疫情防控。在此次新冠疫情中,第一時間參與破解新冠病毒來源,並開展新冠藥物和疫苗研發。


講題:Sanger測序技術檢測病毒基因變異在臨床中的應用


魏飛力


北京佑安醫院副主任技師



就職於北京佑安醫院,北京市肝病研究所,任核酸測序平臺負責人。熟悉一代測序、二代測序及單細胞測序等分子檢測技術。長期負責佑安醫院醫院HIV核酸定量,HIV基因耐藥,HBV基因耐藥等分子檢測工作。除此之外,目前還在致力於在醫院內建立符合LDT標準的mNGS測序技術平臺,發表SCI論文10餘篇。



張恆輝


臻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及首席醫學官



現任無錫臻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聯合創始人及首席醫學官;兼任中國抗癌協會

腫瘤

標誌物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肝病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香港科技大學 生命科學院,客座研究人員,優才計劃引進


主要研究方向及工作情況:作為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自然基金、「十二五」「十三五」科技重大專項項目負責人,發表SCI論文80餘篇,獲批專利10項。


講題:Ion Torrent在陸道培醫院 ——8年,與血液腫瘤精準醫療共同進步


劉紅星


北京陸道培血液病研究院副院長



北京陸道培血液病研究院副院長,陸道培醫院病理和檢驗醫學科主任。從事臨床醫師工作3年,血液病實驗診斷及相關研究工作17年。以第一/通訊作者發表論文100餘篇,參編專家共識3篇、專業書籍3本。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Reviews編委,《分子

診斷

與治療雜誌》編委及《

白血病

?淋巴瘤》編委。


2020年第七屆北京優秀醫師;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檢驗醫學分會血液系統疾病實驗

診斷

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抗癌協會

腫瘤

臨床檢驗與伴隨

診斷

專委會委員、北京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檢驗醫學專委會副主任委員等。



周洲




美國貝勒醫學院心血管科學博士。國家高層次人才入選者。現任國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實驗診斷中心主任,「心血管疾病分子

診斷

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主任。


主要學術任職中國醫師協會檢驗醫師分會心血管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血栓與止血分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學裝備協會現場快速檢測(

POCT

)裝備技術分會副會長,北京精準醫學學會副理事長及北京醫學會檢驗醫學分會常委。


周洲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

遺傳

性心血管疾病的分子機制研究及基因

診斷

方法開發。作為第一或通訊作者在權威期刊Circulation、Circulation Research等發表論文40餘篇,在美國血液學年會等國際學術會議作特邀報告10餘次,獲得第23 屆國際血栓與止血會議青年科學家主席獎。近3年主持並承擔國家自然基金項目以及省部級10餘個基金項目。



王楠


吉林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實驗室主任



畢業於延邊大學動物醫學專業。現就職於吉林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任實驗室主任及吉林農業大學、延邊大學校外導師。畢業以來一直從事分子流行病學及人獸共患病研究,先後主持及參與了10餘項省級及國家級科研項目。近年來主要專注於養殖行業

細菌

耐藥性研究,應用二代測序技術在多重耐藥菌的全基因測序及環境中耐藥基因的靶向測序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講題:HemaMRDsq高靈敏度血液腫瘤微小殘留病監測


王重伍


瀚順精準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研發副總監



瀚順醫療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研發副總監。負責公司二代測序相關產品業務,專注於基於二代測序的血液

腫瘤

微小殘留監測技術的開發和優化。


2015年畢業於中國農業大學獲得博士學位。2015年至2019年在解放軍總醫院第七醫學中心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博士後期間主要研究方向為膠質母細胞瘤的耐藥機制研究及藥物開發。

相關焦點

  • 基因測序技術的未來在哪裡?
    1977年,Sanger提出了雙脫氧核苷酸末端終止法,同年A.M.Maxam和W.Gilber也提出了化學酶解法,第一代測序技術誕生。  1998年,毛細管測序技術問世,基因測序速度提速10倍,原計劃15年才能完成的人類基因組測序計劃進度大幅加快。
  • 賽默飛合資公司立菲達安基因試劑盒獲CFDA認證
    近日,賽默飛宣布,旗下合資公司立菲達安成功開發出HBV耐藥、HCV分型兩款基因檢測試劑盒;兩款產品經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審查,符合中國醫療器械產品市場準入規定,準許註冊。
  • 【深度】從丹納赫、賽默飛看國內科學儀器產業發展空間
    年,前身為熱電公司(Thermo Electron Corporation),2007年熱電公司和飛世爾合併成為賽默飛世爾公司。  (2)生命科學  抗體、蛋白質生物學、細胞培養 & 細胞轉染、幹細胞研究、細胞分析、流式細胞分析、克隆、PCR | 實時螢光定量PCR、DNA純化 & RNA純化、基因表達分析 & 基因分型、RNAi、基因組編輯、表觀遺傳學、微陣列分析、測序。
  • 賽默飛與桐樹生物達成戰略合作,推動腫瘤基因檢測在中國市場的應用
    2018年8月10日,上海——近日,賽默飛世爾科技(以下簡稱:賽默飛)與上海桐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桐樹生物)宣布正式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基於賽默飛ABI&Ion Torrent平臺在腫瘤體外診斷領域展開深入合作,致力於腫瘤伴隨診斷產品的研究和開發,加快腫瘤基因檢測服務在中國臨床腫瘤市場的落地執行,從而更好地惠及全中國的腫瘤患者。  作為腫瘤精準醫療分子診斷領域技術研發、生產、銷售一體化企業,桐樹生物與賽默飛的攜手是無疑是一次強強聯合。
  • 2019年中國基因測序行業市場分析:全年市場規模接近150億 技術研發...
    1、中國基因測序不斷發展,2019年市場規模接近150億DNA、基因編碼概念自50年代才開始出現,首個基因測序技術自70年代開始發展,我國自對遺傳病基因診斷開始發展基因測序行業,但尚未進入臨床實驗室階段,自90年代才開始正式進入臨床實驗室階段。
  • 儀器製造商賽默飛加碼基因治療:17億美元收購病毒載體公司
    3月24日,全球最大的科學儀器製造商賽默飛世爾科技(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Inc., TMO)宣布,目前已經和基因及細胞療法公司Brammer Bio達成協議,根據協議,賽默飛將以17億美元收購Brammer Bio,此舉將擴大公司在快速增長的基因療法領域的業務
  • 成為全球Top10基因測序公司?這裡有個秘訣
    Illumina(33.33億美元)  2018年llumina收入33.33億美元,遙遙領先第二名的賽默飛(4.1836億美元)。其作為基因測序的霸主地位是毋庸置疑的。Illumina主要有兩大產品線:基因測序設備和基因晶片。
  • 第三次衝刺IPO,基因測序公司諾禾致源存在哪些問題?
    目前該公司主要依託高通量測序技術和生物信息分析技術建立的基因測序平臺,結合多組學研究技術手段,為生命科學基礎研究、醫學及臨床應用研究提供多層次的科研技術服務及解決方案;同時,基於在基因測序及其應用領域的技術積累,自主開發創新的基因檢測醫療器械。
  • 基因測序行業專題報告——NGS引領測序行業黃金十年,納米孔突破...
    而高通量和可負擔得起的 DNA 測序技術的迅速出現,無疑是過去十年生命科學發展的關鍵推動力。在此中,基因測序儀可以被認為是人類族群在向生物世代強力探索與推進進程中的「核能發動機」。 全球基因測序行業宏觀市場長期向好 2020 年全球基因測序市場規模預計將達 138 億美元。
  • 基因測序公司Illumina:未來基因技術將入千家萬戶
    Illumina的測序儀HiSeq X Ten只需要三天時間就可以給16個人完成基因測序,每年可以給18000個人基因測序。這項技術已經迅速從實驗室走向醫院,診所,甚至是家庭基因消費者。Illumina成立於1998年,正在尋求用新的應用程式來抓住臨床和消費者市場,並成為一個在DNA生態系統的各個方面都很重要的公司。
  • 華大基因:一群「科學土匪」的逆襲
    而生育健康類服務就包括無創胎兒染色體異常檢測、新生兒耳聾基因檢測、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和單基因病檢測等產前基因檢測項目。這也印證了準媽媽們對基因測序的接受度不斷提高。未來,二胎政策帶來的新生兒浪潮也將給生育健康業務提供更大的增長空間。  在銷售網絡上,華大通過直接銷售、代理銷售、政府合作等模式也覆蓋了國內主要城市的醫院,以及部分國外醫療機構,自然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
  • AI技術運用基因測序 助力基因組計劃
    新年伊始,號稱引領全球基因組學的英國政府宣布在接下來五年內將完成「100萬人組基因計劃」;美國政府也在兩年前宣布啟動為期十年的任何18歲以上美國人都可以參與的「all of us」基因組計劃;2016年12月中國啟動「中國十萬人基因組計劃」……各國政府紛紛啟動了自己國家的大規模基因組計劃,開始朝著精準醫療的目標邁進。
  • 2016法庭科學新技術應用高峰論壇回顧之Angie Lackey《賽默飛世爾精準身份鑑定新一代測序系統介紹》
    Angie Lackey 是賽默飛世爾科技有限公司法庭科學總部市場部經理。
  • 賽默飛最大客戶體驗中心在滬落成:看好半導體生命科學等領域
    賽默飛最大客戶體驗中心在滬落成:看好半導體生命科學等領域 澎湃新聞記者 賀梨萍 2020-10-20 21:19 來源
  • 賽默飛攜完整醫療解決方案參加第一屆全國臨床檢驗裝備技術與應用...
    2015年5月27日,上海—— 科學服務領域的世界領導者賽默飛世爾科技(以下簡稱:賽默飛)攜旗下包括感染檢測、過敏檢測、腫瘤病理、移植診斷以及實驗室自動化在內的完整醫療解決方案,參加於寧波舉行的「第一屆全國臨床檢驗裝備技術與應用學術會議暨第一屆全國臨床檢驗裝備展覽會」。
  • 基因測序會帶來更好的未來嗎?
    而基因測序的出現,似乎給了人類可以完全依據科學了解自己的有效途徑,因此其未來的發展空間是相當可觀的。事實也在證明著這一點,不論是基於市場狀況預測的基因測序行業未來的規模,還是全球基因測序公司的蓬勃發展。然而基因測序普及之後,人類迎來的又會是什麼呢?基因測序在諸多領域起到正向作用的同時,又可能會帶來怎樣的負面影響呢?
  • 23魔方科技創新結碩果 祖源基因檢測服務群眾
    23魔方基因檢測可以滿足他們的好奇,新推出的300+項遺傳健康基因檢測服務,可以幫助用戶提升對生命健康的認知。  周坤在發布會上說,23魔方在成都市高新區建立了佔地600平方米的生物實驗室。實驗室按照臨床醫學檢驗所的標準建設,並獲成都市臨床醫學檢驗所批准。雖然23魔方不做臨床診斷的基因檢測業務,但依然按照醫療基因檢測標準給大眾提供專業的服務。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90期:基因編輯獲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華裔...
    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基因編輯技術 華裔科學家張鋒錯失2020年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已決定將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病原學研究所的Emmanuelle Charpentier博士以及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Jennifer A.
  • 全球TOP10頂尖基因測序公司出爐,基因測序市場有多大?
    數據來源:匯眾醫療-因鉭數據隨著測序技術的不斷成熟以及政策的逐漸放開,基因測序在疾病早篩、微生物、遺傳學檢測等領域應用前景廣闊,整個行業開始高速發展,2012年全球基因測序市場規模為35億美元,截至2015年已上漲到59億美元,3年增長為原來的1.69倍,複合年平均增長率19.0%,預計2018年達到117億美元,2020年將達到138億美元。
  • 賽默飛、輝瑞及GSK大聯手 開發通用腫瘤檢測
    賽默飛世爾科技周四宣布,它將與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和輝瑞(Pfizer)合作開發一種基於新一代測序的通用腫瘤檢測,作為一些藥物計劃的伴隨診斷。在開發和驗證之後,賽默飛世爾計劃將此檢測提交給美國FDA及其他監管機構。這項檢測將在Ion PGM Dx平臺上開發,並使用Ion AmpliSeq擴增技術。不久前,賽默飛世爾剛剛完成Ion PGM Dx的申報工作,作為II類醫療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