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量子醫學理論及其治療、保健不斷見諸於世界媒體。俄羅斯的量子醫學基礎理論研究和實踐走在世界前列。記者日前採訪了俄量子醫學學會理事長、俄量子醫學研究所所長格拉博夫希涅爾博士。
格拉博夫希涅爾介紹,量子醫學是以電磁輻射與人、動物和植物相互作用為基礎的一個全新、有效、快速發展的學科,
它涵蓋了人體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和康復等,提供環保、無副作用的保健、治療效果。
人體自身有電磁輻射,患病時的電磁輻射與健康狀態時不一樣,測量患病時和健康時的電磁輻射,就可以確定患病情況。量子是物理學電磁輻射最小的能量描述,量子醫學使用的電磁場輻射能量低、安全,包括磁場、弱紅外雷射脈衝、寬紅外輻射、紅光等。這種電磁場在機體內建立一種防止外界有害物質的能量保護,同時支持離子化的分子,提高分子和細胞水平能量。弱強度紅外雷射脈衝輻射能滲透皮下10―13釐米,促進機體內血液循環、細胞間質交換,激活免疫系統。量子醫學使用的電磁場參數接近於人體電磁場的性質和特徵,儘管磁場能量很小,但由於體內和外界磁場共振,外來磁場就能有效「修理」病態細胞,增強機體免疫力。
格拉博夫希涅爾指出,量子醫學問世已有二三十年的歷史,目前在臨床醫學、內科、宇航生命保障系統和體育醫學及獸醫等領域開始應用,其診斷、治療和保健等量子醫學將成為21世紀醫學發展的重要領域。
談到量子醫學的應用,他說,以世界著名的莫斯科動力學院宇航儀器特種設計局為基礎,1991年成立了由他領導的研究所和「米爾塔」公司。成立之初,「米爾塔」公司就已研製、開發和生產了「裡克達」量子治療系列設備。該設備以最小的能量把磁場、紅外輻射和紅光同時作用於患者,保證絕對安全和良好的治療效果,可以治療心臟病、肺病、創傷、皮膚病、胃腸病、神經、泌尿疾病等幾乎所有疾病。10多年的臨床實踐表明,它對常見的200多種疾病有良好治療效果,如咽喉炎、關節炎、肺炎、胃潰瘍、胃炎、十二指腸潰瘍、氣管炎等。對腫瘤、甲狀腺亢進、血液病、糖尿病、血管疾病、神經疾病、高燒以及外科急診等。
格拉博夫希涅爾指出,「裡克達」治療儀的雷射是以砷化鎵為基礎的低強度脈衝紅外輻射,對人體沒有任何危險。「裡克達」系列量子治療儀在俄許多醫療機構中已應用了10多年,在全球37個國家的206家醫院使用,已獲歐洲經濟協會及德國、以色列、韓國、印度等國家的醫療許可證。 本報莫斯科3月21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