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咖啡小芝士
中國人吃「血」含蓄,外國人吃「血」,那是真真的有點生猛呀!
對於飲食文化,中西方差異還是挺大的,儘管每個國家的人都想嘗試一下異國風情的美食,但彼此之間一定有一些東西不能兼容,就比如我們大部分中古人更願意接受全熟的牛排一樣,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一套美食烹食文化和習慣。
其實,相對來說中國的飲食,還是比較適合人類的,儘管由西方人寧願吃活蟲,也不願意吃松花蛋,但是大部分的美食,只要他們願意嘗試,到最後還是能慢慢接受的。然而,他們很多食物的吃法,我想就算給中國人多少時間,也是很難接受的吧,就比如西方吃「血」的方式,實在讓中國人難以苟同,我都已經想像到爸媽這一輩的人看到這些「血」時,會是什麼樣的反應了……畢竟看完,我的表情都有點不自然了!
1、血煎餅
在過去,像芬蘭、挪威、瑞典等地區的人為了抵抗寒冷,通常用麵粉、雞蛋、啤酒、奶油,然後混合牛血或者豬血調製,然後攤成血煎餅,先不說味道怎麼樣,這些原料搭配的習慣,就不像中國人的習慣,不過有興趣的也可以嘗試一下,也可能會發現美食的新大陸。
2、血布丁
從名字上看,似乎有些黑暗料理的韻味。血布丁的質感其實比較接近於中國的豆腐,只是味道千差萬別。通常血布丁是血和各種調料用灌腸的方式製成的,調料還比較多,一般有豬油、牛奶、糖漿、啤酒、蔥花等調料、麵粉調配。
吃的時候用黃油一煎,這味道有點難以捉摸呀~
3、法國的血鴨
作為法國最古老的銀塔餐廳的招牌菜,血鴨其實還是相當上檔次的一道菜,買到十幾萬一份也是有的,在這個有著400多年歷史的老餐廳裡,接待過無數的名門貴族,我們今天的重點是怎麼吃血鴨。
這裡所用的鴨子都是銀塔餐廳自家養的,用玉米小麥水果搭配,讓鴨子生前感受最大的自由和最美好的時光,而且每一隻鴨子在售賣時,都有自己的編號,瞬間感覺這幾周的鴨生沒有白活。
在宰殺後,會用專門的工具把鴨血壓出以免最為精華的部分流失,鴨肉烹製後,因為沒有放血,在口感上極像牛排。
最後將用烈酒調製的鴨血醬汁淋在提前加工好的鴨胸上,口感唇齒留香,而且這道法國鴨血滿滿的儀式感。
4、義大利的豬血巧克力
義大利的奇葩「黑暗料理」那是真的重口,有很多甚至都已經被禁止生產了,包括這款豬血巧克力。
在義大利那不勒斯 巧克力醬中,主要成分就是豬血,他們覺得因為豬血的加入讓巧克力的口感更香更美味。
能把這麼血腥的食材,吃的這麼浪漫,這麼愜意有詩意的,也只有這個浪漫的國家義大利了。
5、波蘭血湯
需要強調一點,這不是「鴨血粉絲湯」,而是「血湯」,有人曾經打趣的說,「這血湯是不是為了專門為治癒暈血而發明的」,因為這外觀看上去的確有些難以接受。
在波蘭,血湯會用羊血,也會有鴨血,調配時回放很多的香料,讓你幾乎嘗不出血的味道,但那種濃稠油膩的感覺還是保留的。
就像這道波蘭鴨血湯,裡面還加了蜂蜜、梅子、蜂蜜、梨、胡蘿蔔等配料,會有些許酸甜的口感,但吃這道菜,應該不能突然咧嘴笑吧,那畫面未必有點不忍直視。
當然,西方很多國家也做血腸,這樣看上去要稍微容易接受一些。
在中國有極多的美食是很多外國人難以接受,像什麼內臟呀、豬腳呀、雞爪呀等等吧,不過我們在食用動物血烹飪的美食時,他們不僅不會驚訝,反而會覺得我們更加含蓄了,哈哈哈!
你還知道有什麼血制美食嗎,歡迎分享~
本文由咖啡小芝士原創,歡迎關注,陪你一起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