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國際金融論壇共同主席、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羅伯特·蒙代爾...

2020-11-22 搜狐網

  羅伯特·蒙代爾(北京國際金融論壇共同主席、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

  成思危副主任、各位尊敬的嘉賓,女士們,先生們,我非常高興能夠有機會參加本次2007年第四屆全球年會以及參加本次國際金融論壇。

在我的開幕詞當中,我將給大家談一談在整個國際經濟全球化背景之下,進的發展一些趨勢。現在整個運行的世界尤其是2007年是一個特別的年份,我想在整個的世界經濟上它已經成為一個特別的年份。大部分的經濟都發展不錯,經濟增長速度也是特別快,這也包括許許多多長長的單子,其中有四個國家發展得尤其快,尤其是美國,還有歐洲、日本、中國,這四個大經濟體發展非常快。第二個層次發展很快的國家,並不是想把這兩類國家區別開來,只不過我是把它做一下區分。第二類的國家就是金磚四國,對金磚四國的概念,我並不是特別地贊成,但是無論如何這是指一些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國家發展比較快,金磚四國也包括中國。無論如何中國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我特別願意把墨西哥國家加入到經濟發展很快的國家之中。中國和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發展得非常快。整個世界已經看到了在過去的一些年當中,整個的經濟發展在全球已經達到了5%以上,這已經是世界全球整個經濟發展最快的一年。

  在過去的兩個月當中,我們一直發展很快的,但是我們突然發現美國的次級債的問題使得世界處於一片恐慌之中。我不管到世界哪個角落中,人們都會問我,美國的次級債危機會給我們的經濟帶來什麼影響,以及會不會使得整個全球經濟出現另外一次危機,從8月份開始,人們開始對美國次級債產生的恐慌進行討論,人們越來越開始憂慮,目前整個國際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彼此之間的不切合,尤其是美國非常大的赤字,是不是會對全球的經濟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現在是我們需要考慮的重大問題了。跟這些問題相聯繫的會出現住房方面的危機,對於我們觀察者認為,在這段時間當中,我們必須強調的會出現一些緊張的壓力,對於經濟會產生壓力,尤其對美國的赤字問題,美國的赤字非常巨大,另外全球的經濟又在不斷地擴張,在兩者之間會形成一對矛盾,這對矛盾對世界經濟的發展產生巨大壓力。

  在剛剛過去的9月,我記得國際金融論壇還進行一番討論,如何應對目前世界出現的金融方面的擔憂以及對國際金融體系的衝擊。在國際金融市場的流動性問題,流動性問題也是值得我們注意的問題。流動性的缺乏會不會再次引發全球的通貨膨脹,可以回想到在20世紀80年代的時候,在美國出現的通貨膨脹。目前來看,這並不會發生。我並不是說美國可以無限期地允許它的金融赤字繼續下去,美國必須採取一定的措施來控制它的赤字。現在美國大概有14萬億固定資產,目前它的赤字會達到三萬億,赤字佔到了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大概20%,這種赤字的比例並不是特別地高,但是絕對數值是相當高的。從這個角度來講,美國必須在赤字方面做出很好的工作,這樣才能防止巨大的事情對美國經濟造成負面的影響。

  目前美國的淨資產收益率也在不斷地增長,這樣相對來講抵銷赤字對美國經濟的影響。可以在預見的未來,並不會看到由於美元引發的危機,但是我們必須注意的一點,在1915年的時候,美元逐漸取代英鎊,作為全球交易的貨幣,所有的人在那個時候都認為美元將成為熱貨幣,很多人拋出英鎊,持有美元,這樣造成了美國在20世紀初強國的地位。那個時候美元在它的匯率方面經歷了一些曲折的發展,在每一段經濟發展的時期,都會有一些變革或者都會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危機,從1915年到1924年,出現了黃金法則。在這個時間段,我們學習到了一些理論,比如說對於美元的黃金法則。在1971年到1973年的時候,很多國家採用了浮動美元匯率制度。1980年以後,美元的地位越來越強,幾乎到了不可撼動的地位。我們看到以後的發展趨勢,根據全球力量發展體系,對貨幣的定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在那以後出現多種貨幣共同佔有國際金融市場的趨勢。

  幾個月前,有人問我,什麼時候美元的地位才會被另外一種貨幣所取代呢?對我來講,我並不會預測未來,但是我覺得一個世紀以後,也許會被取代,但是很多人對我的答案感到驚奇。他們覺得中國已經成為越來越強大的經濟的國家,為什麼在將來中國不能取代美國的位置呢?目前的發展局勢來看,一個貨幣能夠被取代,並不僅僅靠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來決定的,會有很多各種各樣的複雜因素來決定的,包括這個國家的金融體系的發展和國力的發展,還有其他外部的因素,都會對貨幣是否能夠成為支配型的貨幣造成一定的影響。也許在將來,雖然美元現在是世界上處於強勢的位置,往往在有些時候需要另外強勢的貨幣來分擔壓力,比如歐元就是很好的選擇。現在的問題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政策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一年之前,美國想把解決全球收支不平衡的責任推卸給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他們列舉的原因主要是美國的赤字非常巨大,當中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中國以及日本對美的貿易順差。在美國的貿易赤字當中,大概有九千億的貿易赤字是來源於美國這些貿易國家的貿易順差。另外有一些赤字是由於石油輸出國對美的貿易順差造成的。這兩個因素,一方面是中日對美的貿易順差以及石油輸出國對美的貿易順差使得美國的赤字非常地巨大。

  從人口角度來講,美國社會也是老齡化社會,從50歲到60歲之間的人也是非常多的,對一個老齡社會來講,必須制定一些政策,使得國家在國際上的收支平衡能夠達到比較理想的效果。同樣的問題也存在在日本,日本從1985年到1995年期間,日本試圖升值日元,事實上在十年當中,使日元翻了三倍。我記得在1995年4月份的時候,美元對日元的比率是1:78,1:78比1985年比起來,比日元比美元提升了三倍了。所有這些成果的取得,都會對一個國家的經濟產生這樣或者那樣的影響,比如通貨緊縮的問題,當一國的貨幣在不斷地升值過程中,就會面臨著過去所說的壓力。從20年代的時候,建築業也在不斷地發展,再加之日元的不斷升值,使得日元面臨通貨緊縮的問題,這些教訓對中國還是有借鑑意義的,中國現在的發展也非常地快速。我並不是說從2005年7月份開始,中國人民幣升值是一個問題,從那個時候到現在升值的幅度是10%,每年如果只5%的話,並不會對中國的經濟造成一定的損害,但是要注意到一個結果,如果加快人民幣升值速度的話,可能對經濟運行造成一定的影響。如果中國人民幣的升值不能夠控制在9%或者10%以內,可能會對匯率的動態平衡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中國有巨大的外匯儲備,大概一億三千萬美元,這個對於發展海外金融是一個很好的基礎,但是我提醒中國注意的是不一定發展模式成為純意義上的債權國,與此同時,應該進行一些努力,引進外部的直接投資來發展本國的經濟。對一個國家發展來說,組合式的投資更加有利於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

  監督的問題,我有幸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如何修改97年制定的規則的時候,IMF達成一致是有一些國家是反對對97年進行修改的,跟中國站在一個陣營的有一兩個阿拉伯國家。從目前世界上一些國家對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舊行規則的基本看法。目前很多IMF的人都說,目前美元的價值是被誇大的,對於貨幣到底是超值的還是沒有達到預期的價值,也必須認真地來看。目前當然美國是一個巨大的赤字國,縱觀全世界,德國也許有巨額的貿易順差達到一千九百億美元,西班牙也有巨大的貿易順差,大概有九千萬美元。他的赤字佔國民生產總值的比率甚至比美國還要高。對於西班牙來講,它的貨幣是使用的歐元,並沒有巨大赤字而出現貨幣的貶值。現在的歐盟政策就是要讓德國更多進軍西班牙市場,對於緩解西班牙的金融發展上面的壓力。當然這些國家發展,對於中國的經濟發展也許會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對於美國的經濟來講,作為我的總結來說,在2007年的時候我們沒有看到經濟大衰退,對於我來說,我是樂觀的人,美國在經濟增長方面,2007年美國大概可以實現2%的經濟增長,對我們來說,在美國的住房市場確實出現了一些下滑,但是我覺得也許會成為一個例外,雖然在住房市場出現下滑,但是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2007年對全球金融做出積極貢獻的是歐洲央行,歐洲央行在一天之間做出了940億歐元的貸款,銀行之間的隔夜拆借達到了250億美元,歐洲央行在歐洲各國銀行之間的操作使得2007年歐洲經濟得到相當好的發展,我們已經看到歐元已經成為比較強勁的貨幣。目前在歐洲的住房價格也在飆升,但是在不久的將來,歐洲的住房價格也會出現一定速度的下滑。目前歐元很有可能對美元造成巨大的挑戰,記得在2000年的時候,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開會的時候,歐元要下降到82%的時候,對美元的比率是82:1的時候,對貨幣設置一個理性的區間,在兩個強勢貨幣之間能夠找到比較好的結合點,對歐元的價格設定一個上限,這是相當必要的。對於歐元來講,從1:1.3到1:1.5這個區間的發展,對世界經濟的發展都是有一定影響的。在這裡非常高興參加這個論壇。所以希望在座的各位,中國的專家和外國的專家濟濟一堂,我們能夠從雙方受益,謝謝大家!

(責任編輯:丁瀟)

相關焦點

  • 1999年:羅伯特-蒙代爾
    羅伯特-蒙代爾羅伯特-A-蒙代爾(ROBERT A. MUNDELL) (1932- )1999年經濟學獎的獲得者是加拿大經濟學家羅伯特-A-蒙代爾。他具有革新意義的研究為歐元匯率奠定了理性基礎。
  • 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中國故事
    羅伯特蒙代爾。諾貝爾經濟學獎作為經濟學界最重要的世界獎項之一,一直受到極大關注。雖然目前未有中國經濟學家獲得諾獎,但此前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中,不少人與中國有一定淵源,或是對中國經濟社會問題有較多研究,或是在中國的組織機構中有所任職,或與中國經濟學家有一定聯繫。
  • 羅伯特·蒙代爾(Robert A. Mundell)
    羅伯特·蒙代爾(Robert A.搜狐財經 ]   發送GP到6666 隨時隨地查行情    199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199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最優貨幣區理論」的奠基人  1956年獲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經濟學博士,1961年任職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966——1971年在史丹福大學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任教,1974年起執教於哥倫比亞大學。
  • 羅伯特•蒙代爾:「歐元之父」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羅伯特·蒙代爾對中國人來說其實並不陌生,這位取得了北京永久居住權的美國經濟學教授憑藉著一篇論及「最適當貨幣區」的文章奠定了歐元理論,並最終促使歐元順利出臺,他因此被尊稱為「歐元之父」。
  • 「歐元之父」羅伯特·蒙代爾做客重慶大學
    2012年5月14日,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歐元之父」羅伯特·蒙代爾(Robert A.蒙代爾還提到,中國在國際貨幣體系中扮演的角色也不容忽視。他認為歐元、美元以及人民幣這三個貨幣區的生產總值超過全球一半,因此它們之間形成固定匯率貨幣體系,將成為穩固世界經濟的基石。蒙代爾還提到,希望在將來能夠創造一種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成員國都可以共同使用的貨幣「INTOR」。    蒙代爾語言幽默,談吐風趣,為大家奉獻了一場學術盛宴,讓在座的師生獲益良多。
  • 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一覽
    美國媒體和經濟學家對諾貝爾經濟獎獲得者進行了預測,其中美國著名的行為經濟學家--芝加哥大學的理察-泰勒(Richard Thaler)和耶魯大學的羅伯特-席勒(Robert Shiller)獲得了諾貝爾經濟獎預測的最高支持度。  除此之外,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預測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卻另有得主。路透預測的焦點集中在四個經濟學家。
  • 眾多參會者向199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約翰·納什索要籤名...
    晨報訊(記者 劉映花)昨天,「2011諾貝爾獎獲得者北京論壇」在北京開幕,已經舉辦了5屆的論壇仍舊吸引力非凡。10位諾貝爾獎獲得者、1位世界著名科學家,創下論壇歷史上的「最強陣容」。「創新與發展」是今年的主題,此次論壇開幕正值國際金融危機餘波漣漣的多事之秋,大師們寄希望於科學和創新,獲得重塑經濟增長動力的力量。
  • 羅伯特·蒙代爾:多方面原因促成北京金融中心地位的建立
    羅伯特·蒙代爾(北京國際金融論壇共同主席、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  非常感謝主持人的介紹,我特別高興又一次和大家見面,同時又一次地和這裡的觀眾見面。今天要討論的話題是關於全球金融中心以及北京的金融發展,這樣的話題讓我想起了很多的問題,就像剛才的主持人所說的一樣,事實上我們面臨的問題更多,而不是說我們現在就能夠有一個答案。北京是有各自不同的特色,比如說到巴黎,你可能看到羅浮宮,看到了很多藝術的特色,如果你到了北京,你能夠看到什麼呢?幾年之前我到北京來,我是受到某一個大學的校長邀請,同他一起到中國來,同時看到了中國金融機構的發展。
  •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 2019南方財經國際論壇 =?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他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他是經濟學「理性預期學派」的領袖人物,為新古典宏觀經濟學體系的建立和發展作出了傑出貢獻。12月5日,廣州,他將蒞臨——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粵港澳大灣區總部、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聯合主辦,21世紀經濟報導承辦的——2019南方財經國際論壇,發表主題演講並對話中國知名企業代表。
  • 剛剛,2017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 | 人大社第39位諾獎得主作者!
    北京時間10月9日晚17:45,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為行為金融學奠基者、芝加哥大學教授理察•H.泰勒
  • 1980年至今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一攬表
    中新網10月9日電 據美聯社報導,自1980年以來,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獎儀式共舉辦了27屆,歷屆獲獎人員名單如下:  2006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經濟學博士埃德蒙-菲爾普斯因研究宏觀經濟政策的傑出貢獻能夠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通貨膨脹及其對失業影響之間的關係而獲此殊榮。
  • 為什麼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得者沒有中國人?
    北京時間10月12日下午,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揭曉,保羅·米爾格羅姆(Paul R. Milgrom)和羅伯特·威爾遜(Robert B. Wilson)因「對拍賣理論的改進和拍賣新形式的發明」獲獎。
  • 9月23日 《蒙代爾和他眼中的人民幣匯率政策》 羅伯特·蒙代爾
    1956年蒙代爾24歲時就以題為《論國際資金流向》的博士論文一舉成名,榮獲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博士學位。1974年至今他一直任教於哥倫比亞大學。此外,他還一直擔任聯合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國際機構的顧問。  蒙代爾對經濟學的貢獻主要來自兩個領域,一是經濟穩定政策,二是最優貨幣區域理論。蒙代爾的經典代表著作包括《國際經濟學》和論文《最優貨幣區域理論》等。
  • 原來這些名校校友都是諾獎得主
    2個城市總人數多),可從諾獎頒布以來,已經有20多位諾獎得主來自加拿大,而且6個領域獎項(物理、化學、文學、生物或醫學、和平、經濟學)全部覆蓋。他一直擔任聯合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國際機構和加拿大、歐洲國家政府及美國聯邦儲備局顧問,有著「最優化貨幣理論之父」、「歐元之父」之稱。憑藉對不同匯率體制下貨幣與財政政策以及最優貨幣流通區域所做的分析,他獲得199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 諾貝爾經濟學獎價值幾何?
    有一些猜測認為,瓊·羅賓遜被諾貝爾委員會拒絕,是因為她太政治化,或因為擔心她會拒絕這個獎項。諾貝爾經濟學獎委員會主席阿薩爾·林德貝克承認羅賓遜被排除在外,是因為他「害怕她會拒絕,或者更糟的是,利用諾貝爾獎這個聚光燈去攻擊主流經濟學」。然而,這些理由與她在經濟學上做出的貢獻既無關,也不適用於其他獲獎者。不管出於什麼原因,20世紀一位頂級經濟學家沒有獲得諾貝爾獎,而她恰巧是一位女士。
  • 港中大(深圳)特聘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保羅·米爾格羅姆
    保羅·米爾格羅姆教授(左)接受能源市場與能源金融實驗室顧問委員會主席聘書北京時間10月12日下午,瑞典皇家科學院將2020年(第52屆)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保羅·米爾格羅姆(Paul R.他目前是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特聘教授,於2019年9月正式受聘成為深高金能源市場與能源金融實驗室顧問委員會主席。他還是史丹福大學經濟系講座教授、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及工商管理研究生院教授。他曾獲2008年內默斯經濟學獎、2012年BBVA基金會知識前沿獎、2017年CME - MSRI創新定量應用獎以及2018年美國全國科學院卡蒂科學進步獎。
  • 諾貝爾經濟學獎何以青睞「拍賣」
    近年來,諾貝爾經濟學獎從理論回歸現實,今年也不例外。「拍賣」更加貼近生活,畢竟拍賣在市場中無處不在,所以,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關注的是微觀經濟學的實踐。且看諾貝爾經濟學獎委員會主席弗雷德裡克森對兩位新科諾獎得主的評語——「今年的經濟科學獲獎者從基礎理論開始,後來將他們的成果應用於實際,並在全球範圍內傳播。他們的發現對社會大有裨益。」
  • ...金融研究院特聘教授保羅·米爾格羅姆獲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北京時間10月12日下午,瑞典皇家科學院將2020年(第52屆)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保羅·米爾格羅姆(Paul R. Milgrom)和羅伯特·威爾遜(Robert B. Wilson)教授,以表彰他們在拍賣理論與形式研究領域的突出貢獻。兩位獲獎者改進了拍賣理論,發明了新的拍賣模式,使全世界的賣方、買方和納稅人受益。
  • 2020諾貝爾經濟學獎公布 兩位美國經濟學家獲獎
    ,諾貝爾經濟學獎於北京時間10月12日17時許正式揭曉,由兩位來自美國的經濟學家保羅·米爾格龍(Paul R。Milgrom)和羅伯特·B·威爾遜(Robert B.Wilson)獲獎,獲獎理由為「對拍賣理論的改進和發明了新拍賣形式」。保羅·米爾格龍(Paul R。 Milgrom)出生於1948年4月20日,羅伯特·B·威爾遜(Robert B.Wilson)出生於1937年,他們目前都供職於美國史丹福大學。他們將平分諾獎獎金。
  • 諾貝爾經濟學獎公布,頒給了三位拯救貧困兒童的人
    北京時間10月14日17:50許,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 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艾絲特·杜芙若出生於1972年,是第二位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女性,也是最年輕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