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特·蒙代爾(北京國際金融論壇共同主席、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
成思危副主任、各位尊敬的嘉賓,女士們,先生們,我非常高興能夠有機會參加本次2007年第四屆全球年會以及參加本次國際金融論壇。
在我的開幕詞當中,我將給大家談一談在整個國際經濟全球化背景之下,進的發展一些趨勢。現在整個運行的世界尤其是2007年是一個特別的年份,我想在整個的世界經濟上它已經成為一個特別的年份。大部分的經濟都發展不錯,經濟增長速度也是特別快,這也包括許許多多長長的單子,其中有四個國家發展得尤其快,尤其是美國,還有歐洲、日本、中國,這四個大經濟體發展非常快。第二個層次發展很快的國家,並不是想把這兩類國家區別開來,只不過我是把它做一下區分。第二類的國家就是金磚四國,對金磚四國的概念,我並不是特別地贊成,但是無論如何這是指一些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國家發展比較快,金磚四國也包括中國。無論如何中國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我特別願意把墨西哥國家加入到經濟發展很快的國家之中。中國和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發展得非常快。整個世界已經看到了在過去的一些年當中,整個的經濟發展在全球已經達到了5%以上,這已經是世界全球整個經濟發展最快的一年。
在過去的兩個月當中,我們一直發展很快的,但是我們突然發現美國的次級債的問題使得世界處於一片恐慌之中。我不管到世界哪個角落中,人們都會問我,美國的次級債危機會給我們的經濟帶來什麼影響,以及會不會使得整個全球經濟出現另外一次危機,從8月份開始,人們開始對美國次級債產生的恐慌進行討論,人們越來越開始憂慮,目前整個國際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彼此之間的不切合,尤其是美國非常大的赤字,是不是會對全球的經濟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現在是我們需要考慮的重大問題了。跟這些問題相聯繫的會出現住房方面的危機,對於我們觀察者認為,在這段時間當中,我們必須強調的會出現一些緊張的壓力,對於經濟會產生壓力,尤其對美國的赤字問題,美國的赤字非常巨大,另外全球的經濟又在不斷地擴張,在兩者之間會形成一對矛盾,這對矛盾對世界經濟的發展產生巨大壓力。
在剛剛過去的9月,我記得國際金融論壇還進行一番討論,如何應對目前世界出現的金融方面的擔憂以及對國際金融體系的衝擊。在國際金融市場的流動性問題,流動性問題也是值得我們注意的問題。流動性的缺乏會不會再次引發全球的通貨膨脹,可以回想到在20世紀80年代的時候,在美國出現的通貨膨脹。目前來看,這並不會發生。我並不是說美國可以無限期地允許它的金融赤字繼續下去,美國必須採取一定的措施來控制它的赤字。現在美國大概有14萬億固定資產,目前它的赤字會達到三萬億,赤字佔到了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大概20%,這種赤字的比例並不是特別地高,但是絕對數值是相當高的。從這個角度來講,美國必須在赤字方面做出很好的工作,這樣才能防止巨大的事情對美國經濟造成負面的影響。
目前美國的淨資產收益率也在不斷地增長,這樣相對來講抵銷赤字對美國經濟的影響。可以在預見的未來,並不會看到由於美元引發的危機,但是我們必須注意的一點,在1915年的時候,美元逐漸取代英鎊,作為全球交易的貨幣,所有的人在那個時候都認為美元將成為熱貨幣,很多人拋出英鎊,持有美元,這樣造成了美國在20世紀初強國的地位。那個時候美元在它的匯率方面經歷了一些曲折的發展,在每一段經濟發展的時期,都會有一些變革或者都會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危機,從1915年到1924年,出現了黃金法則。在這個時間段,我們學習到了一些理論,比如說對於美元的黃金法則。在1971年到1973年的時候,很多國家採用了浮動美元匯率制度。1980年以後,美元的地位越來越強,幾乎到了不可撼動的地位。我們看到以後的發展趨勢,根據全球力量發展體系,對貨幣的定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在那以後出現多種貨幣共同佔有國際金融市場的趨勢。
幾個月前,有人問我,什麼時候美元的地位才會被另外一種貨幣所取代呢?對我來講,我並不會預測未來,但是我覺得一個世紀以後,也許會被取代,但是很多人對我的答案感到驚奇。他們覺得中國已經成為越來越強大的經濟的國家,為什麼在將來中國不能取代美國的位置呢?目前的發展局勢來看,一個貨幣能夠被取代,並不僅僅靠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來決定的,會有很多各種各樣的複雜因素來決定的,包括這個國家的金融體系的發展和國力的發展,還有其他外部的因素,都會對貨幣是否能夠成為支配型的貨幣造成一定的影響。也許在將來,雖然美元現在是世界上處於強勢的位置,往往在有些時候需要另外強勢的貨幣來分擔壓力,比如歐元就是很好的選擇。現在的問題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政策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一年之前,美國想把解決全球收支不平衡的責任推卸給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他們列舉的原因主要是美國的赤字非常巨大,當中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中國以及日本對美的貿易順差。在美國的貿易赤字當中,大概有九千億的貿易赤字是來源於美國這些貿易國家的貿易順差。另外有一些赤字是由於石油輸出國對美的貿易順差造成的。這兩個因素,一方面是中日對美的貿易順差以及石油輸出國對美的貿易順差使得美國的赤字非常地巨大。
從人口角度來講,美國社會也是老齡化社會,從50歲到60歲之間的人也是非常多的,對一個老齡社會來講,必須制定一些政策,使得國家在國際上的收支平衡能夠達到比較理想的效果。同樣的問題也存在在日本,日本從1985年到1995年期間,日本試圖升值日元,事實上在十年當中,使日元翻了三倍。我記得在1995年4月份的時候,美元對日元的比率是1:78,1:78比1985年比起來,比日元比美元提升了三倍了。所有這些成果的取得,都會對一個國家的經濟產生這樣或者那樣的影響,比如通貨緊縮的問題,當一國的貨幣在不斷地升值過程中,就會面臨著過去所說的壓力。從20年代的時候,建築業也在不斷地發展,再加之日元的不斷升值,使得日元面臨通貨緊縮的問題,這些教訓對中國還是有借鑑意義的,中國現在的發展也非常地快速。我並不是說從2005年7月份開始,中國人民幣升值是一個問題,從那個時候到現在升值的幅度是10%,每年如果只5%的話,並不會對中國的經濟造成一定的損害,但是要注意到一個結果,如果加快人民幣升值速度的話,可能對經濟運行造成一定的影響。如果中國人民幣的升值不能夠控制在9%或者10%以內,可能會對匯率的動態平衡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中國有巨大的外匯儲備,大概一億三千萬美元,這個對於發展海外金融是一個很好的基礎,但是我提醒中國注意的是不一定發展模式成為純意義上的債權國,與此同時,應該進行一些努力,引進外部的直接投資來發展本國的經濟。對一個國家發展來說,組合式的投資更加有利於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
監督的問題,我有幸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如何修改97年制定的規則的時候,IMF達成一致是有一些國家是反對對97年進行修改的,跟中國站在一個陣營的有一兩個阿拉伯國家。從目前世界上一些國家對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舊行規則的基本看法。目前很多IMF的人都說,目前美元的價值是被誇大的,對於貨幣到底是超值的還是沒有達到預期的價值,也必須認真地來看。目前當然美國是一個巨大的赤字國,縱觀全世界,德國也許有巨額的貿易順差達到一千九百億美元,西班牙也有巨大的貿易順差,大概有九千萬美元。他的赤字佔國民生產總值的比率甚至比美國還要高。對於西班牙來講,它的貨幣是使用的歐元,並沒有巨大赤字而出現貨幣的貶值。現在的歐盟政策就是要讓德國更多進軍西班牙市場,對於緩解西班牙的金融發展上面的壓力。當然這些國家發展,對於中國的經濟發展也許會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對於美國的經濟來講,作為我的總結來說,在2007年的時候我們沒有看到經濟大衰退,對於我來說,我是樂觀的人,美國在經濟增長方面,2007年美國大概可以實現2%的經濟增長,對我們來說,在美國的住房市場確實出現了一些下滑,但是我覺得也許會成為一個例外,雖然在住房市場出現下滑,但是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2007年對全球金融做出積極貢獻的是歐洲央行,歐洲央行在一天之間做出了940億歐元的貸款,銀行之間的隔夜拆借達到了250億美元,歐洲央行在歐洲各國銀行之間的操作使得2007年歐洲經濟得到相當好的發展,我們已經看到歐元已經成為比較強勁的貨幣。目前在歐洲的住房價格也在飆升,但是在不久的將來,歐洲的住房價格也會出現一定速度的下滑。目前歐元很有可能對美元造成巨大的挑戰,記得在2000年的時候,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開會的時候,歐元要下降到82%的時候,對美元的比率是82:1的時候,對貨幣設置一個理性的區間,在兩個強勢貨幣之間能夠找到比較好的結合點,對歐元的價格設定一個上限,這是相當必要的。對於歐元來講,從1:1.3到1:1.5這個區間的發展,對世界經濟的發展都是有一定影響的。在這裡非常高興參加這個論壇。所以希望在座的各位,中國的專家和外國的專家濟濟一堂,我們能夠從雙方受益,謝謝大家!
(責任編輯:丁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