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湖北「暴雨眼」沙洋馬良,補種的玉米已露出新芽。荊楚網記者 周三春 攝
組圖:[融媒刷刷]大災之年應種盡種,湖北這些農業重災區在行動……
歷史罕見洪澇災害肆虐荊楚大地,接連就是半月的超常規高溫天氣。荊楚網記者近日先後踏訪沙洋馬良、天門、洪湖等全省洪澇災害最嚴重的鄉鎮、縣市和湖區,了解農業生產恢復情況。聽聽那裡的行業能手「老把式」怎麼講科學自救。
地裡搶收成,立秋前應種盡種
「嘣…嘣…」8月3日,沙洋縣馬良鎮花立村,空曠的田野中不時響起聲聲巨響。「頭一回在三伏天裡還在放爆竹趕鳥。」村民張以久抹抹額頭的汗無奈地說道。不少泥巴還鬆軟得下不了腳,地裡5天前補種的玉米苗已經開始冒頭了。
「看見它們,就覺得有了希望。」張以久說。30小時潑下880毫米降雨,這讓馬良創了湖北氣象紀錄。而張以久115畝的玉米和黃豆在今年第六輪暴雨中無一倖免,全部絕收,只能推倒重來。
眼下已經8月了,怎麼把損失補回來?沙洋縣農業局局長李家林支招,「補種時節過了的,大部分都在推廣青貯玉米,蕎麥、短季節葉菜,儘可能地減少損失。」
沙洋縣馬良鎮,絕收農田翻耕忙。荊楚網記者 張城 攝
「秋冬播之前,青貯玉米就能確保銷售。」來馬良做技術指導的省土肥站研究員黃和平表示,補種青貯玉米預計每畝收3至4噸,按與畜牧養殖企業籤訂的收購價每噸300元算,與種黃豆的收入大致相當。
而與沙洋一衣帶水的天門,是今年梅雨季洪澇災害最嚴重的縣市。吳華平領頭的華豐農業合作社今年運氣卻不太好。吳華平說,合作社受災11600畝,4600畝絕收。
「之前6000畝稻田剛補種上又被淹。」說得吳華平直搖頭。兩次累計經濟損失1800萬元。「但頂著高溫,現在絕收的已經又直播補上3000畝了。」吳華平說,雖然古話說不插8月秧,但立秋前不同農作物要能種則種,儘可能減少損失。」
天門華豐農業專業合作社組織村民搶播晚稻。華豐合作社供圖
【水稻洪澇災後注意事項】 【在田作物高溫注意事項】 【漫畫圖解】 【水稻】
據統計,當前湖北省農業受災面積達3272.94萬畝,成災1677.04萬畝,絕收452.3萬畝。截至8月2日,全省水稻、玉米、蔬菜、花生等農作物已改種補種299.44萬畝,改種補種比例達66.21%。
「水災過後,土壤裡的氮磷鉀流失了不少,容易板結,還會出現土傳病害。」湖北省肥料應用協會會長徐維烈提醒,曬田殺毒十分重要。對於搶種補種的農作物,可以噴施葉面肥、生物菌劑,促進苗齊、苗壯。對於不同作物,都應該及時做好田間管理,防治病蟲害。
【田間土肥管理指導】 【漫畫圖解】 蔬菜 果園 茶園
畜牧防疫很關鍵,遠程求助也管用
「哞哞……」走進沙洋漢江牛業,1200多頭存欄牛正在乾淨、清爽的圈舍裡搶食青貯飼料。盛夏時節,只有基地外一片片枯黃景象在提醒,這裡是洪水剛剛肆虐過的土地。
「水大的時候齊腰深,牛群全都被泡在水裡,現場就有十幾頭牛因為應激早產死亡。」說起暴雨那天淹水的狀況,公司總經理劉波心有餘悸。
劉波說,企業是全省存欄數量最多的種牛繁育基地之一。事後,經過統計,基地因為淹水造成140頭牛死亡,多處基礎設施被毀,直接經濟損失達200多萬元。
沙洋漢江牛業被淹圈舍,退水後消毒防疫完畢。荊楚網記者 張城 攝
不僅是劉波的公司,根據湖北省畜牧局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8月2日,全省已無害化處理死亡生豬14.69萬頭、牛2017頭、羊1.07萬隻、禽339.49萬隻。
「病死了的趕緊聯繫畜牧獸醫部門來做無害化處理。不懂問題怎麼辦?我靠它!」劉波拿出手機晃了晃。只見劉波微信裡頭有一個就是省畜牧局草業處副處長梅俊的微信提醒。
「現在注意清潔飲水和無黴變飼料,同時轉群過程中的應激反應,儘量不要讓牛蹄長期泡在水中。水退之後要迅速做好消毒防疫工作。」梅處長講道。
「任何畜牧養殖基地,洪澇災後要復產,最關鍵要做好消毒防疫工作。」劉波說,淹水之後,部分牛出現了拉痢疾、腹瀉的情況。水退之後,公司就立即對圈舍場進行了多道程序的清洗、消毒,保證疫情處於可控狀態。
不僅如此,專家提醒災後要及時清除畜禽舍內動物屍體、汙泥、糞料及雜物,並對養殖區域進行消毒,以防疫病及蚊蠅。修復加固已損壞或倒塌的欄舍。畜禽飲用水也要消毒。飼料現配現用,以防黴菌毒素中毒。可相應增加飼料中的蛋白、維生素含量,以增強畜禽抵抗力。
「多上網看看,打電話問問專家,現在通訊方便,大災之後防大疫。多學一點,可能就挽回了大損失!」劉波建議道。
【畜牧洪澇災後注意事項】 【漫畫圖解】
洪湖災後水產復產面積達七成以上,萬畝低湖田改為稻田綜合種養。荊楚網記者 周三春 攝
水產綜合種養方法好,稀養速成需記牢
「老鄭,現在情況怎麼樣?藕塘套泥鰍,飼料要投在看得見的網內隨時監控食用量啊。」8月5日,洪湖市水產局專家曾技參又來到洪湖黃家口鎮巴咀湖家庭農場詢問情況。
「20多天才退水,路渠河田一片汪洋。」巴咀湖家庭農場,是54歲的鄭元中與另外兩個搭檔三年的成果。農場的3200畝地,有2500畝遭受滅頂之災,蝦池、藕塘、魚塘全部淹水20多天,急得鄭元中直掉眼淚。僅僅算直接投入的損失就達500多萬元。
「還好有政府的支持,如今水退了,技術專家及時跟進做了改田、補投補種的規劃。洪湖市水產部門送來了1.4萬斤的蝦苗,陸續還有15萬尾的泥鰍苗……」鄭元中說起來感激不已。
稻田淹了就地改造蝦稻共作,泥鰍苗白鷺容易啄食,放在蓮藕塘裡養最合適。在水產局專家的指導下,鄭元中絕收的水稻田挖起4米寬的護溝,中間補種晚稻,四周投放蝦苗……
曾技參說,洪湖的低湖田眾多,以往只能收一季中稻,畝均收入不到1000元。經過改造,蝦稻共作僅小龍蝦收入半年就在2000元以上,到明年五月可以收一茬蝦。
如今農場還在抓緊機械作業,挖塘投苗。鄭元中一個多月緊鎖的眉頭,稍稍有了緩和。
洪湖黃家口,技術專家給農戶鄭元中指導魚塘綜合種養技術。荊楚網記者 張城 攝
據了解,目前洪湖市水產復產面積已達到七成以上。而截至8月2日,全省已修復堤壩池埂510公裡,整修池塘39.7萬畝,加固網片481.5萬米。補投各類苗種6393噸,投入消毒藥品2151噸。
「稀養速成,補投魚苗,挖掘潛力搞套種、綜合種養。」這是洪湖水產局局長李賢瓊給出的自救方針。她說,成蟹、豆蟹(幼蟹)不能共生,補投蝦苗、鱖魚等,生長周期短,是補苗的好選擇。
【水產高溫注意事項】 【洪災後注意事項】漫畫圖解【1】 【2】
關注金融政策,大災尋求大保障
「我們受損失的稻田每畝有200元保險賠付,現在保險公司已經按每畝100元進行了預付。」吳華平說。
據湖北保監局介紹,為支持災後重建,全省保險業在農業保險理賠方面,簡化材料,放寬門檻,抽樣核災先行賠付。例如水稻保險取消30%的受損起賠點。7成受災即可全額賠付。
據了解,目前,湖北省有水稻保險、油菜保險、棉花保險、森林保險、能繁母豬保險、奶牛保險、農民工意外傷害保險、兩屬兩戶農房保險8種主要政策性「三農」保險險種,以及育肥豬價格指數保險、黃鱔魚、小龍蝦養殖保險等特色試點商業農險險種。
初步統計,截至8月2日,湖北保險業財產險公司方面共接到暴雨、暴風及洪澇災害農險報案1.37萬筆,目前已決案件1204筆,支付賠款1981萬元。
天門「全國十佳農民」吳華平冒暴雨查看補種的晚稻。荊楚網記者 周三春 攝
為災後重建特事特辦,銀行業也在行動。當前,人民銀行武漢分行已向武漢、黃岡、荊門等6個受洪澇災害嚴重的市州,下撥19億元支農再貸款和再貼現規模。
記者了解到,省市各級已陸續出臺抗洪救災恢復生產金融服務指導意見。
「對於受災的種植大戶和新型農業主體,可以優先享用農業救災資金支持;對於投過農業保險的農戶,及時向保險公司申請賠償;地方政府也會出臺一些信貸相關的有利政策來給予符合條件的受災農戶資金支持。」湖北省農業廳辦公室副主任彭傳華介紹。
「信心是黃金。人勤定勝天。」53歲的吳華平說。他是「全國十佳農民」,全國只有10個人呢!種糧很有名氣。
這些重災區都在忙碌,農民朋友你還等啥,重拾信心,抓緊動起來吧!
如果技術方面還有不懂的問題,荊楚網也為你整理了一部分權威資料。記得點擊連結,或者掃描二維碼觀看啊!
湖北省2016年救災種子信息(更新)
湖北農業生產抗災技術大全——視頻集合
農業抗災救災技術指導H5:
荊楚網記者周三春、張城、李柯 實習生鄭詩琪、劉鈺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