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名法國極限旅行者2009年2月從南非開普敦出發,現已到達蘇丹喀土穆,稍事休整後進入埃及。
他們打算 徒步穿越非洲後經西亞抵達歐洲大陸,再經東歐走回法國巴黎。整個行程大約2萬公裡,耗時3年。
徒步穿越紀堯姆·孔博現年31歲,曾是一名傘兵。在加拿大學習心理學課程期間,受達喀爾汽車拉力賽啟發,他萌生穿越非洲大陸的念頭。不過,他既不打算駕車,也不打算騎車,而是打算徒步旅行。
他找來女性朋友、21歲的埃諾拉·內代萊克策劃這次旅行。
2009年2月,孔博和內代萊克從巴黎乘飛機抵達位於非洲大陸南端的開普敦,從那裡向北,開始 徒步穿越非洲之旅。
一年多來,他們走過南非、莫三比克、坦尚尼亞、烏幹達、蘇丹等國,現在喀土穆休整。
隨後,他們打算進入埃及,再從那裡前往約旦,進入西亞。孔博打算經敘利亞、土耳其進入歐洲大陸,再一路西行,走回法國巴黎。而內代萊克則打算在耶路撒冷結束自己的旅行,與孔博作別。
兩人在為這次旅行設立的網站上寫道:「步行2萬公裡,從開普敦到巴黎,3年。」
一路艱辛孔博和內代萊克出發時攜帶3000歐元(約合3840美元)。照此計算,他們每天花費要控制在2美元以內。依靠這不足2美元,他們要吃喝、睡覺、洗漱。
孔博和內代萊克是名副其實的「背包客」,背包最重時8公斤,輕時3公斤。他們不帶手機和全球定位系統(GPS),沒有睡袋、帳篷等野外露營設備,每天在哪裡歇腳、何時吃飯完全沒有計劃。如果運氣好,會有當地人請他們吃飯並在家中留宿。不過,兩人多數時候睡在露天墊子上。
一路上,他們穿越叢林和沙漠,從城市旁邊經過。
孔博說,人們不太理解他們為何要徒步穿越非洲,尤其是繞城而過。法新社12日援引他的話報導:「人們總是問我們"為何以如此貧窮的方式旅行?為何看上去像是在受罪?"」
內代萊克說:「我們希望充滿感情地走過每一公裡路,這靠步行較易實現,依靠快速交通方式很難。」
感悟人生孔博說,他策劃徒步穿越的初衷是為了解非洲。他說:「最初我們是為了冒險,隨後希望藉助這次旅行了解非洲人如何看待西方人。我們出發時其實並不清楚到底要幹什麼。我有點迷惑,只知道要徒步。」
「曾有一天,我們中間停下14次,」孔博說,「通常我們每天歇腳10次,每次停下,就有人問我"你們為何要步行"。」
途中不乏趣事。一些偏遠地區的居民不了解何為「旅行者」,於是問孔博「旅行者是不是隸屬於國際組織」。
在蘇丹南部一些村莊,當地人從未見過白人,孔博的出現讓他們好奇。在一個村子,村民甚至讓孔博吃食物,以證明他並非鬼魂。
「第一階段是了解非洲和非洲人,」孔博在喀土穆接受採訪時說,「第二階段是領悟人性。」
談及旅行的收穫,孔博在網站上寫道:「比起追逐時間,我們更想見證時間流逝。城市生活讓人步履匆匆,而我們更想理解時間的內涵,了解人生在世的意義。」(喬穎)
(責任編輯:楊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