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比亞習俗(禮儀漫談)

2020-12-06 人民網

甘比亞街頭一景。新浪網

景觀

甘比亞位於非洲西部,全境為一狹長平原。甘比亞雖然被聯合國列為貧困國,但卻是著名的美麗國度。大洋沿岸沙灘迷人、遊人如織;沿河兩邊,溼地、草原風光無限;野生動物種類繁多,有大象、猴子、河馬、鱷魚等;鳥類不下400種,有翠鳥、杜鵑、燕子、鷺、太陽鳥、鷹、草鶯等。

甘比亞優美的景觀,吸引了世界許多遊客前來觀光,人們或坐船遊覽、觀鳥,或與野生動物「親密」接觸,或進行垂釣、水上運動等。

族群

甘比亞素有「非洲微笑海岸」的美名,當地人對來賓友好、熱情,問候語言常常是「主賜你和平」。

甘比亞有8個族群。最大的族群是曼丁哥人,是傳統的農民,再就是富拉尼人,以放牧為生,而沃洛夫人則擅長經商。每個族群都有自己的語言,英語則是通用的官方語。各族群之間融洽相處,互相通婚。

甘比亞人90%是穆斯林,每天要祈禱5次。

飲食

非洲人一般對海鮮興趣不大,而甘比亞人卻對海鮮情有獨鍾。靠海吃海,海鮮、魚類在甘比亞消耗較多。

甘比亞的糧食作物有玉米、小米、穀子、高粱、大米等。肉類以魚、雞、牛肉最為常見,其烹調手法主要是油炸和烤,如炸牛排、烤魚、烤雞等,配菜是沙拉,調味品是花生醬。

甘比亞的水果比較豐富,如芒果、番木瓜、橙子、柚子、菠蘿、西瓜等。海灘上的小販常將這些水果做成混合的或者單一品種的果汁出售。當地還有一種草本植物,叫做酸模花,將其製成果汁後,口味比較獨特。

選舉

甘比亞的總統大選方法很奇特。由於該國文盲率較高,投票選舉不用紙質選票,更不用電子票箱,而是用玻璃球作選票,被稱為「球選」。2016年總統大選,有3位候選人,設立黃、綠、灰三色圓桶,分別代表3名候選人,為了方便識別,還配上候選人照片。選民到達投票站,經核對身份及做手指模後,會領取一枚玻璃球,然後投進自己選中的候選人圓桶裡。每投一票,就會聽到一次鈴聲,計票人會通過聲音計算票數。等全部投票完成後,再由專門的工作人員來清點玻璃球數量。

婚俗

甘比亞的穆斯林眾多,婚嫁即遵循伊斯蘭教規,又有部落特點。通常的求婚方式是:男方若看上誰家女孩,男孩父母就會向女孩父母贈送柯拉果(一種植物果實,大小如荸薺,薄皮,淺紅色,味苦且澀,有提神作用)。如果中意這門親事,女方會向親戚、朋友、鄰居報喜,並把這些柯拉果分送給他們。婚禮前,男方派人到女方家商定聘禮,一般是價值約500達拉西(甘比亞貨幣)的金首飾、一塊手錶、四條長裙、一頭山羊和一袋大米。

結婚儀式一般在新娘家或在清真寺舉行,雙方的父親或監護人參加,兩位新人卻不到場。該結婚儀式舉辦幾個月後,新娘家還要舉行一次儀式,由鄰居中的長者,向新娘介紹在新家庭中她應承擔的責任。當晚,在鼓樂聲中,人們把梳妝打扮好的新娘送到新郎家,正式交給新郎。

喪葬

在甘比亞鄉下,有人死亡後,親人會把其屍體洗乾淨,用白布包裹,再用草蓆捲起來或直接放進棺材。棺材停放在家裡或送到清真寺禱告,禱告結束後舉行葬禮。葬禮後,死者家屬要給送葬人發放柯拉果及其製品,死者家屬會收到錢和食物。葬禮後的第3天、第8天和第40天,親朋們都會舉行紀念活動,再向死者家屬送禮。

寡婦居喪期為四個月零十天,在此期間須呆在家裡,不可穿紅戴綠,不可出門。

禁忌

在甘比亞公共場合,需注意著裝,不能袒胸露背。不可用左手去取食物。不在晚上和周六探望病人。

(作者為外交部禮賓司原參贊)

相關焦點

  • 萬那杜習俗(禮儀漫談)
    酋長對當地的傳統習俗影響很大,對土地、文化、語言、捕魚、打獵等問題,擁有決定權。當地婦女承擔大部分地裡的農活,男人們則幹一些力氣活以及技術活,如砍樹、種植黑木薯和紅薯等。當地人生活節奏較慢,對金錢、財物等看得較淡,物質欲望低。他們崇尚與同部落人互相幫助,有誰遇到困難,可隨時向親友求助,親友們會爽快拿出物品或金錢相助。
  • 甘比亞人表演中國功夫
    環球網4月13日消息,馬英九於北時間11日晚間11時30分(當地時間下午3時30分)抵達甘比亞訪問,甘比亞總統賈梅親自接機,機場的迎賓舞蹈花樣千奇百怪,甚至有人表演中國功夫,讓馬英九都感到好奇。據中評社報導,甘比亞位於西非,土地面積1萬1295平方公裡,179萬人,族群多元化,每個族群都有自己的語言與習俗,其中穆斯林佔人口的95%人,剩下的5%多為各宗派的基督徒。馬英九首次到訪,甘比亞總統賈梅親自到場接機,也安排各個不同的族群穿著所屬的民族服飾到場表演。
  • 巴哈馬習俗(禮儀漫談)
  • 甘比亞國家概況
    【政 治】 2016年12月1日,甘比亞舉行新一屆總統選舉,最大反對黨聯合民主黨出身的阿達馬·巴羅在7個反對黨支持下,以43.3%的得票率擊敗執政22年的賈梅(39.6%)和甘比亞民主大會黨候選人康蒂(17.1%)當選總統。賈梅在承認敗選後反悔,但很快在西共體軍事幹預下流亡赤道幾內亞。2017年2月,巴羅總統宣誓就職。目前,岡局勢總體穩定。
  • 甘比亞巨鼠勇闖雷區(圖)
    人們為排雷想盡辦法,現在掃雷的「最佳人員」終於出現———甘比亞巨鼠!一支比利時人領導的「老鼠敢死隊」已經開始投身到這場無硝煙的戰爭中,它們正用鼻子挽救數百萬人的生命!驚嘆的同時,人們不禁會問,甘比亞巨鼠是怎樣從世界上的2000多種老鼠中被選中的?這些和貓一樣大的老鼠怎樣能找到地雷?訓練它們的人又費了多少心機?對此,3月10日,英國《獨立報》進行了獨家報導。
  • 「地球第一強國」甘比亞是個啥樣的國家?
    事實上,甘比亞的氣候是比較典型的熱帶草原氣候,降水量還是很可觀的。甘比亞境內還有西非的一條大河——甘比亞河。準確地說,這個國家國土都是非常心機地沿著大河分布,讓三面環繞但一滴水都碰不到的鄰國塞內加爾淚流滿面。  雖然自然條件還不壞,但甘比亞經濟極為落後,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
  • 為什麼歐洲老太愛去甘比亞找男朋友?
    每天你都可能會擁有一個不同的男人,」一位多次前往甘比亞的遊客在採訪時說道。 「但是,在甘比亞發生的一切,都將留在甘比亞。」,她們曾15次訪問甘比亞。 「不要在甘比亞賭博愛情,你的甘比亞男孩可能是個愛情騙子。」
  • 甘比亞:被稱為「地球第一強國」叫囂滅五常,實際上令人啼笑皆非
    1970年的4月24日甘比亞宣布自己成立共和國,當時的統治者為達烏達·凱拉巴·賈瓦拉,他的執政時期長達24年,他統治下的甘比亞政治根基非常的牢固,賈瓦拉生活樸素還非常親民,當時深受人民的愛戴。但是1994年7月22日,甘比亞士兵開始發動政變,成功幫助賈梅成為了甘比亞的總統。
  • 傳統的婚姻禮儀有哪些?
    法國著名人類學家阿諾爾德·范熱內普是研究禮儀的代表性人物,他認為首先應將禮儀分為感應性禮儀兩類,「感應性」和「感染性」的概念源於對弗雷澤「交感巫術」和「接觸巫術」概念的比較。其中感應性禮儀基於同類互惠、異類互惠、包容與被包容互惠、局部與整體互惠、圖像與實物或真人互惠,或者言語與行動互惠等原則。
  • 非洲狂妄自大的小國甘比亞的貨幣5達拉西
    今天介紹一個非洲很奇葩的國家甘比亞,該國的貨幣叫達拉西。該國在非洲西部該國之所以奇葩,整個國家小得可憐,國名都木辦法在其國家標註,大家可以先看看這個國家的面積還沒有北京大,人口只有100多萬,整個國家相當的貧窮。
  • 「第一強國」甘比亞:誇張的並非叫囂滅五常,而是其貧窮與懶惰
    直到1889年,兩國才算正式達成協議:甘比亞河兩岸土地歸英國,塞內加爾剩下的部分給法國。1959年,英國方面同意甘比亞成立「半自治政府」,5年後又放任甘比亞完全獨立。1970年4月24日,甘比亞宣布成立共和國,人民進步黨領袖、有著「甘比亞國父」之美譽的達烏達·凱拉巴·賈瓦拉開始他長達24年的總統任期。
  • 比利時訓練老鼠敢死隊 甘比亞巨鼠鼻子排雷(圖)
    人們為排雷想盡辦法,現在掃雷的「最佳人員」終於出現———甘比亞巨鼠!一支比利時人領導的「老鼠敢死隊」已經開始投身到這場無硝煙的戰爭中,它們正用鼻子挽救數百萬人的生命!驚嘆的同時,人們不禁會問,甘比亞巨鼠是怎樣從世界上的2000多種老鼠中被選中的?這些和貓一樣大的老鼠怎樣能找到地雷?訓練它們的人又費了多少心機?對此,3月10日,英國《獨立報》進行了獨家報導。
  • 美國佛羅裡達現甘比亞巨鼠 成年可達4公斤(圖)
    中新網3月27日電 據外媒26日報導,近日數隻甘比亞巨鼠出現在美國佛羅裡達州,引起當地動物保護官員關注。官員擔心這些巨鼠會破壞當地生態平衡,正在採取措施清除它們。據報導,1999年,當地有一個家庭作為寵物飼養了一群甘比亞巨鼠,其中有8隻逃離出來,成為首批進入佛羅裡達州野外的甘比亞巨鼠。
  • 嘴炮之國甘比亞:揚言滅五常、佔歐洲,其真實情況到底如何?
    自16世紀以來甘比亞一直是西方國際爭奪戰的殖民地,為葡萄牙、英國、法國、波蘭等國家不斷爭奪戰,到17世紀末,西方兩大豪強英國和法國為了爭奪甘比亞及其附近的塞內加爾地區而展開了近一個世紀的軍事爭奪戰,直到19世紀末,雙方才達成協議,最終甘比亞河岸歸屬英國。
  • 甘比亞:我一天推平中國960萬領土,三天佔領全蘇聯,誰有我強
    甘比亞,一個領土面積還不到1.2萬平方公裡小國,人口不過200來萬,還趕不上中國某些五六線小城市的規模。為何敢放如此的豪言壯語?真不怕被蘇聯和中國聯合毒打?老實說,甘比亞還真不拍。中國有句民言:光腳的不拍穿鞋的。
  • 初中英語作文80詞帶翻譯:向外國人介紹中國習俗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寫作>中小學英語作文>正文初中英語作文80詞帶翻譯:向外國人介紹中國習俗 2019-10-15 15:11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英國文化:禮儀(manners)
    「許多文化之間是存在差異的,所以你可能遇到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而且你在禮儀方面的方式也與他們的不盡相同。」 Well, is it all a question of individual taste or is there some common ground?
  • 動物「掃雷能手」甘比亞鼠 效率是人類工兵20倍
    這是一隻甘比亞鼠,從鼻尖到尾尖的長度可以達到近3英尺(約合0.91米),能讓貓咪們做噩夢。不過,這隻老鼠不僅是個「巨人」,而且是一位「天才」,因為它已經學會用氣味來探測地雷了——眼下正使出渾身解數,防止我這樣的人類被炸成碎片。這些嚙齒類掃雷專家被親切地稱作「英雄鼠」,你身處雷區時如果帶上一隻就太明智了。你對它畢恭畢敬,祈禱你的英雄鼠不會鼻子不通。
  • 古代的民間習俗很多,死後埋葬方式更是多不勝數,瓦罐墳又是什麼
    民間的習俗多的數不勝數,就來說一說古時候的喪葬習俗吧,從古代到現在人們一直很是重視這種習俗,把家中老人的身後事安排好是每一個家庭最重要的一件事,現在還會有許多地方在辦喪禮的時候請人來哭,哭喪是儒家的方式的一種,但在古代禮儀規矩很多,葬禮的習俗也有很多,不過在中國歷史的發展中,一點點的就形成了新的葬禮習俗
  • 為何匈奴有「父死娶母,兄死娶嫂」的習俗?網友:天下烏鴉一般黑
    其實這個民族還有一個非常有爭議的習俗,就是父親離世之後,兒子能夠繼承他的小老婆,哥哥死了之後,弟弟可以迎娶他的嫂子為妻。當時漢朝不願意和匈奴通婚,就是受不了這樣的「變態」風俗。其實這個習俗並不是匈奴獨有的,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原地區就有類似的風俗習慣,而且更加讓人接受不了,只是沒有那麼普遍罷了。在《左傳》中就有記載,古人稱這種方式為「轉房」和「收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