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9月23日報導 緩步動物(也稱水熊蟲)是一種胖乎乎的微型生物。它的外表介乎於毛毛蟲和光禿禿的鼴鼠之間。這種水生無脊椎動物是完美的生存冠軍,能夠承受諸多極端條件,包括近乎完全的脫水狀態以及外太空。
據英國《自然》周刊網站9月20日報導,英國《自然·通訊》當日刊登的一篇論文指出了緩步動物超能力的另一個來源:一種可抵禦破壞性X光的保護性蛋白質。同時,研究人員還能夠把這種抵禦特性轉移到人類細胞中。
研究帶頭人、日本東京大學分子生物學家國枝武和(音)稱:「據認為,可耐受X光的特性是動物適應極度脫水狀態的副產品。」他表示,嚴重脫水會對生物分子造成極大破壞,甚至能夠撕裂DNA,與X光造成的破壞相似。
為了弄清水熊蟲是如何在這種嚴酷條件下自保的,國枝武和及其同事便對一種頗具抗壓能力的水熊蟲「Ramazzottius varieornatus」的基因組進行了測序。
國枝武和說,水熊蟲基因被注入到哺乳類動物細胞中再進行研究會比較容易。因此,研究人員便利用人類細胞培育出了含有水熊蟲內部結構的片段,以確定究竟是哪部分賦予了水熊蟲抵抗能力。
最終,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名為Dsup的蛋白質能夠保護水熊蟲的DNA在射線和乾燥的壓力下不受破壞。同時他們還發現,帶有水熊蟲特質的人類細胞能夠將X光導致的破壞降低40%。
瑞典克裡斯蒂安斯塔德大學進化生態學家英厄馬爾·揚松說:「DNA的保護和修復是所有細胞的基本要素,同時也是癌症和衰老等諸多人類疾病的核心。」
揚松說,最新研究成果在醫藥學方面非常令人感興趣。它帶來了改善人體細胞抗壓能力的可能性。有朝一日,接受放療的患者很可能從中受益。
國枝補充道,今後,這些發現或許可以保護與核設施打交道的工人免受射線危害,還能幫助人們在火星這樣的極端環境下種植農作物。
揚松說:「在探索水熊蟲基因所展現出的基因寶庫方面,我們還只是剛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