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電影為何這麼牛?《寄生蟲》的背後有整個國家的支持

2020-12-05 貓眼電影

時隔一年,《王國》第二季在萬眾期待中上線,加之瘟疫題材也貼合了當下熱點,目前在豆瓣有超7萬用戶打出了8.4的高分,足以證明該劇在國內的高關注度與認可度。

整整一年前,《王國》上線至超過190個國家和地區的Netflix,以極高熱度席捲全球市場。IMBD評分8.3,超1.5萬用戶參與打分,這是什麼概念呢?火遍亞洲的電視劇,如《甄嬛傳》(8.4,1000人+)、《來自星星的你》(8.3,6500人+)等,即便是Netflix出品的《全裸監督》也只有3000人評價。如此說來,《王國》可以稱得上是近些年亞洲輸出歐美最成功的電視劇集。

和傳統的喪屍片有別,《王國》以宮廷鬥爭為核,包裹了喪屍題材的外殼,因此被比作喪屍版《權力的遊戲》。雖然講述的是相當傳統的朝鮮歷史故事,但借著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類型片法則,加之韓國團隊和Netflix的精誠合作,該劇在全球範圍內的大熱絕非偶然。

導演篇:西學為體,韓學為用

一個月前,《寄生蟲》在奧斯卡大獲全勝,有關奉俊昊的各種名場面還歷歷在目。

然而奉俊昊的好萊塢之路,可以追溯到十年之前。作為全球享譽盛名的韓國導演,奉俊昊在《漢江怪物》《母親》之後,成為最早進軍好萊塢的韓國導演之一。

接下來,奉俊昊接連製作了兩部英語電影《雪國列車》和《玉子》,合作了克裡斯·埃文斯、蒂爾達·斯文頓等國際巨星。《玉子》一片成本更是飆升至5000萬美元,5倍於《漢江怪物》的製作費用。

然而,高投入+全明星並沒有拿到理想中的回報,《雪國列車》全球票房表現不佳,《玉子》更是成為奉俊昊作品中評價較低的一部。好萊塢的製作模式,並沒有奉俊昊留下特別愉快的印象。

《雪國列車》片方曾經希望奉俊昊為北美剪輯一個節奏更快的北美版,但奉俊昊出於對自己作品的保護,不肯妥協。他曾經表示,"我是一個控制狂,需要從劇本、選角、拍攝到剪輯掌控整部電影。所以,我也許不適合在好萊塢拍電影。"

因此,奉俊昊還是選擇回到韓國拍電影,開始製作籌備了六年之久的《寄生蟲》項目。接下來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了,《寄生蟲》從坎城啟航,一路拿下金棕櫚、金球獎和奧斯卡,奉俊昊和劇組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一共捧回了超過250個獎盃!

當然,韓國不是只有奉俊昊,韓國電影也不只《寄生蟲》。

2013年,另外兩位韓國大導演也一道徵戰好萊塢,樸贊鬱拍攝了《斯託克》,金知雲製作《背水一戰》。然而這兩位在好萊塢幾乎沒有鬧出半點聲響。

樸贊鬱(右二)與妮可·基德曼(右一)

《背水一戰》作為施瓦辛格復出後主演的第一部作品,4500萬成本只在北美收穫1200萬票房,可謂是票房慘敗。而《斯託克》雲集了包括妮可·基德曼在內的眾多巨星,北美票

房只有170萬美元不提,媒體綜評甚至沒有及格,實在是有損樸導演的名聲。

施瓦辛格與金知雲

這三位進軍好萊塢的導演可謂是韓國最頂尖的一批導演,卻都在好萊塢栽了跟頭。事實證明,一味妥協尋求融入好萊塢,不僅未必能夠取得成功,甚至還會丟掉自身的個性,票房和口碑兩頭都不靠。

以奉俊昊為例,他的電影通常都是反類型的代表,但在好萊塢拍攝的兩部電影卻都陷進了類型片的窠臼,落入大團圓的流俗之中。

於是,我們可以看到,拍攝《寄生蟲》的奉俊昊又回到了擅長的創作模式之中,通過聚焦個體命運的浮沉,從來勾勒出整個時代的特徵。倘若只是如此,《寄生蟲》未必能獲得今天這般的讚譽。

奉俊昊的進化之處在於,他將《寄生蟲》拍得相當具有可看性,類型片化的程度非常高,電影中的節奏和高潮點把握得十分準確。而這些,恰恰是好萊塢最擅長的東西。

"西學為體,韓學為用"——這正是《寄生蟲》乃至韓國電影享譽全球的根本所在。

政策篇:政府保障,財團投資

韓國電影能夠達到今天的高度,除了導演因素,也離不開政策的扶持。

曾幾何時,好萊塢影片牢牢統治著韓國的電影市場。1986年,《電影法》第六次修訂案取消了"進口配額制",外國片商可以直接發行電影,韓國電影市場的大門徹底被打開。在大量進口片的衝擊下,韓國電影跌入歷史最低谷。1993年,本土觀影人數下滑到770萬人次,僅佔市場的15.9%。

為限制外國電影的衝擊,重整韓國電影產業,1995年,韓國政府頒布《電影振興法》並在1999年進行了第二次修訂,徹底廢除了審查制,建立起了新的分級制度;同時成立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並制定了"銀幕配額制",即每年每個影院上映韓國本土電影時間必須滿146天。

一方面,韓國政府通過政策大力扶植本土電影的發展;另一方面,政府也採用稅收減免、財政撥款、設立電影基金等方式,給予電影創作者們經濟上的支持和保障。

與此同時,眾多大財團開始進軍電影業,像樂天、希傑等巨頭不僅直接參與到電影的投資和發行中,還逐步地建設多廳影院,打通和完善了電影行業的各個環節。在1996年,韓國多廳影院的數量是0,而在2006年,這個數字增長到了321,銀幕數量也相應地從511塊增長到1880塊。這十年也被稱為韓國電影院線的黃金十年。

除此之外,1996年富山國際電影節的創辦,為韓國電影人走向世界提供了極為優質的平臺和窗口,李滄東、洪尚秀、許秦豪、柳昇完、張律等導演都是從這裡走向世界。加上各個綜合類大學陸續開設四十多個電影相關專業,韓國藝術綜合大學成立專門的影像分院,為行業源源不斷地輸出人才。

創作環境和資本都有了,再加上世紀末電影人才的井噴,韓國電影自然而然地邁進了春天。1999年,姜帝圭導演的《生死諜變》上映,超過《鐵達尼號》創造了韓國影史票房記錄,成為韓國電影開始興盛的標誌。

實際上,韓國電影創作者們從一開始就把國際影響力作為重要的考量標準。早在《生死諜變》上映的時候,姜帝圭導演就曾喊出要比肩好萊塢,讓韓國電影走向世界的口號。

接下來幾年的時間內,一系列有著歷史意義的電影誕生,為韓國電影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礎。《我的野蠻女友》颳起韓流,《實尾島》票房首破千萬人次,《醉畫仙》拿下坎城首獎,《老男孩》只差一步登頂坎城,《殺人回憶》更是成為韓國電影百年最佳……

電影《我的野蠻女友》

但是接下來數年,韓國電影經歷了國內外的各種衝擊。2007年經濟危機的侵襲,讓電影市場進入寒冬,許多中小電影公司相繼倒閉,再加上李明博、樸槿惠政府臭名昭著的文藝界黑名單案,給韓國電影產業造成了巨大的打擊。

面對各種困局,一方面,韓國電影人抱團取暖攜手戰鬥。以韓國政府打壓釜山電影節為例,超過100人聯名聲援釜山電影節並拒絕出席活動,甚至還拉到了包括坎城電影節主席等人在內的國際援助。

另一方面,大型集團除了投資電影之外,更是積極介入項目開發,開始更加重視創作者的作用,推動電影產業鏈向著更加專業化的方向升級。經歷了多年的調整和恢復之後,影視行業的泡沫終於被打破,韓國電影市場重新走上良性發展的道路。

其實,韓國電影行業不單致力於讓電影走出去,同時也相應地把優秀的項目引進來。隨著一系列優惠政策和補貼的實施,越來越多好萊塢電影選擇到韓國進行取景和拍攝。像《復仇者聯盟2》《黑豹》《克羅索巨獸》等片都曾在韓國進行過拍攝。為了吸引漫威,首爾政府甚至掏出200萬美元,為拍攝提供贊助資金。

綜合來說,韓國電影實現振興並且成功出海,仰仗的並不僅僅是精英導演和國際獎項,而是靠著不斷完善的軟硬體,貢獻出一部部紮實的作品,一同支撐起了一個良性運轉的電影工業體系。

相比較而言,中國的電影市場規模雖然已經穩居世界第二,大有趕超好萊塢之勢,但相比起韓國,卻又缺乏了一些國際化的視野。誠然,《戰狼2》《哪吒之魔童降世》《流浪地球》的票房神話令人興奮不已,但我們的電影工作者是否有些過於滿足於國內票房的成功,而忽略了電影作為文化產品,所需要承擔的社會責任和普世價值。

當然,近些年也湧現出不少像《我不是藥神》這樣票房、口碑和社會價值兼具的作品,但如何保障電影人的創作權益,實現人才創意的最大化,讓中國故事走向世界,真正實現中國電影的工業化,也是相關部門需要思考的問題。

相關焦點

  • 《寄生蟲》背後 進擊的韓國電影
    原標題:《寄生蟲》後,該直視韓片的進步了 恐怖/災難/諜戰類型的突破,值得我們學習 《寄生蟲》獲奧斯卡4項大獎的新聞,如平地驚雷般,讓人們的目光再度聚焦韓國電影。不少人一臉困惑,「這幾年韓國電影是什麼情況?」「怎麼突然就獲奧斯卡了?」
  • 《寄生蟲》背後的女人就是她:一手把韓國電影帶進好萊塢的!
    昨天有觀看奧斯卡頒獎典禮的話,都應該知道韓國電影《寄生蟲》以破紀錄的姿態橫掃多個大獎,更成為了史上第一部非英語的電影獲得「最佳影片」大獎。當頒獎人Jane Fonda宣布得獎的是《寄生蟲》時,全場也站起來歡呼,同為這部電影祝賀。
  • 二刷韓國巨作電影《寄生蟲》,才懂寄生蟲其實代表更加隱秘的真相
    近些年韓國電影的質量和口碑都急速上升,每年最少一部的高口碑電影幾乎成為韓國電影在業內的標誌。在《寄生蟲》之前,已經有不少電影人帶著韓國的電影走進了坎城競賽單元,雖然與獎項失之交臂,但是入圍即是認可。19年的《寄生蟲》是在不少優秀韓國電影的鋪墊下,一舉斬獲成功的。導演奉俊昊也因此成為了一位備受認可的韓國導演。
  • 影評:整部《寄生蟲》電影就是一本韓國政治隱喻的《黑話白皮書》
    《寄生蟲》(韓語:/寄生蟲,香港譯《上流寄生族》,臺灣譯《寄生上流》)是2019年韓國黑色幽默驚悚劇情片,由奉俊昊執導,宋康昊、李善均、曹如晶、崔宇植和樸素淡主演。本片榮獲眾多提名。在第72屆坎城影展的官方競賽單元中獲得金棕櫚獎,成為第一部獲得該獎的韓國電影。在第77屆金球獎中獲得最佳外語片,成為大韓民國首部拿下金球獎的電影。
  • 韓國電影《寄生蟲》是怎樣走進美國市場的
    2月9日,韓國電影《寄生蟲》摘得第92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國際影片、最佳原創劇本四項大獎。在奧斯卡的歷史上,代表最高榮譽的最佳導演獎、最佳影片獎曾有幾次被美國以外國家的電影摘得,如1988年義大利導演貝特魯奇因執導的《末代皇帝》獲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九項獎,2001年李安執導的《臥虎藏龍》獲最佳外語片、最佳藝術指導等四項獎。非英語的美國以外電影獲最佳影片獎,《寄生蟲》是首例。
  • 電影治國?從《寄生蟲》到《熔爐》看到韓國
    導語:從備受好評的《寄生蟲》講起,從韓國代表的資產階級社會到部分中國人無法理解的偏執。今年的奧斯卡獎出乎所有人意料,一部韓國電影《寄生蟲》成了奧斯卡最大贏家,這部電影包攬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等四項大獎。在西方主導的電影市場裡從1929年奧斯卡設立以來,這個獎項從來沒有頒給過非英語電影。
  • 韓國電影寄生蟲結局是什麼意思?寄生蟲結局30個彩蛋分析有劇透
    但足夠打開一部全新的《寄生蟲》。以下內容涉及嚴重劇透。沒看的可點「在看」後收藏,看了的可盡情閱讀。1為何片頭有6次鐘聲?根據今年3月5日韓國銀行(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韓國人均國民總收入(GNI)約為3.13萬美元(數據來自《新京報》)。這麼算的話,這套豪宅需要3.13*547=1805.1萬美元。折合人民幣1.27億元!
  • 韓國導演奉俊昊佳作《寄生蟲》,問鼎奧斯卡,閃耀全亞洲
    在2020年2月10日之前韓國電影還從來沒有獲得過任何奧斯卡獎項,然而奉俊昊的《寄生蟲》顛覆了這一切!在《寄生蟲》斬獲最佳原創劇本和最佳國際電影這兩個意料之中的獎項之後,社交媒體上還比較淡定,但到了奉俊昊擊敗薩姆·門德斯拿下奧斯卡最佳導演後,影迷群開始騷動,在獲獎感言上奉俊昊展現了自己其實是影迷的一面。
  • 韓國電影《寄生蟲》為何奪得奧斯卡獎:對未來社會的深思
    《寄生蟲》或譯《寄生上流》,是一部近來引起不少轟動的韓國電影。2019年,該片獲得第72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這是韓國電影首次拿下金棕櫚獎 ,並成為了韓國迄今在法國最賣座的電影,其對韓國電影行業的意義不亞於當年《霸王別姬》之於中國電影,也說明了其在全世界範圍受到了非常高的認可。
  • 韓國電影《寄生蟲》奪得奧斯卡最佳電影,但它有一個巨大的缺點
    第92屆奧斯卡破天荒的第一次將最佳電影獎頒給了一部非英語片,韓國導演奉俊昊的《寄生蟲》。這部《寄生蟲》奪得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國際電影、最佳原創劇本和最佳影片四項大獎。這對於一部非英語片來說,已經是莫大的榮譽。
  • 韓國財閥是高壓鍋,《寄生蟲》是洩壓閥
    2月10日,第92屆奧斯卡大獎出爐,奉俊昊導演執導的電影《寄生蟲》成為最大贏家,斬獲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國際影片、最佳原創劇本四項大獎,而奉俊昊也一舉成為我這樣的人生贏家。 我年輕的時候也這麼朋克。
  • 除了《寄生蟲》,還有這些韓國電影值得重溫
    上周,韓國總統還邀請導演奉俊昊及主演們一起在青瓦臺共進午餐。韓國政府因為《寄生蟲》,正在採取積極措施以改善低收入家庭的生活,並承諾將向居住在半地下室公寓的1500個家庭提供經濟支持。這個成績也讓《寄生蟲》超過《我腦中的橡皮擦》(30億日元),成為在日本最賣座的韓影。《寄生蟲》繼去年摘得坎城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金棕櫚獎」後又獲得「奧斯卡四冠王」,成為奧斯卡歷史上第一部獲得最佳影片的外語片。就如文在寅所言:「這是過去100年製作我國電影的所有人的努力積累的結果。韓國電影與世界電影比肩,開始新的韓國電影百年。」
  • 刷新奧斯卡歷史,《寄生蟲》到底有多牛?
    原創 外灘君 外灘TheBund 韓國影史上第一部最佳國際電影誕生《寄生蟲》的勝利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寄生蟲》榮獲四座大獎。除了最佳影片,最佳國際電影(原最佳外語片),最佳原創劇本獎,奉俊昊本人也獲得了最佳導演獎。而在此之前,《寄生蟲》已經拿下了最頂級的幾大電影獎項:金棕櫚最佳影片大獎,金球獎最佳外語片。今年的奧斯卡大獎也是韓國影史第一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並繼續刷新著韓國電影在國際電影節的歷史。
  • 韓國電影《寄生蟲》推薦,誰才是這個社會真正的「寄生蟲」?
    說來肯定也有人覺得,《寄生蟲》超越了《殺人回憶》。就像無論《燃燒》有多好,同樣有為數不少影迷認為,《燃燒》不能夠代表李滄東。作為近兩年來入選坎城主競賽的韓國電影,《寄生蟲》和《燃燒》之間的比較好像是很多看完兩部片子的影迷朋友都樂意去做的事。
  • 韓片《寄生蟲》背後的女人 韓國電影進軍國際幕後推手
    2月10日奧斯卡頒獎典禮,代表《寄生蟲》致辭的這位紅髮女士名叫李美敬。她是《寄生蟲》的重要投資人、CJ娛樂集團的副總裁。不同於其他幾位上臺領獎的韓國電影從業人員,她不用翻譯協助,自己用英語侃侃而談。其實她不只英文流利,還會中文和日文。1981年她從首爾國立大學畢業後,就曾經到臺大學中文,又到慶應大學學日語。
  • 韓國電影百年,怎麼一步步走向了《寄生蟲》的巔峰
    值得一說的是,2019年是韓國電影誕生100周年。《寄生蟲》雖然在2020年度裡獲得奧斯卡,但它是不折不扣的2019年影片。能夠在100周年裡,登頂世界電影之巔,整個韓國人都非常開心。 韓國總統文在寅在獲知《寄生蟲》大獲全勝時,第一時間就在社交媒體發文表示祝賀。
  • 韓國電影寄生蟲劇情介紹講了什麼故事?寄生蟲電影好看嗎
    寄生蟲電影講了什麼劇情寄生蟲電影講述了一個父權家庭的黑色喜劇故事,故事中全家都是無業游民、集家族眾望於一身的長男基宇去到IT企業樸社長家裡面試補習老師的同時展開的出人意料的故事,影片將在5月30日韓國上映,暫時還不清楚是否會引入國內。
  • 《寄生蟲》電影,你真的看懂了嗎?
    《寄生蟲》它!是一部韓國電影!它!是一部榮獲奧斯卡金像獎的電影!它!被很多人稱之為亞洲之光!它!打破了韓國電影在奧斯卡歷史上零的突破!之前因為《潘多拉》被2017年第54屆韓國電影大鐘獎最佳導演提名。而這次《寄生蟲》的橫空出世,一鼓作氣,斬獲了多枚大獎!其實,在我還沒看這部電影之前,就聽到了很多耐人尋味的風聲!
  • 韓國電影《寄生蟲》:窮的味道
    奉俊昊電影《寄生蟲》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本片是由奉俊昊執導,宋康昊、李善均、趙茹珍、崔宇植、樸素丹等主演的劇情片。該片獲得第72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這是韓國電影首次拿下金棕櫚獎。在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中,《寄生蟲》獲得最佳導演獎、最佳原創劇本獎、最佳國際影片獎,並且創造歷史成為第一部獲得最佳影片獎的非英語片。
  • 現實版寄生蟲:韓國半地下室的悲歡
    時代周報記者 謝洋韓國電影《寄生蟲》中為觀眾展現了蝸居在半地下室裡的場景:斑駁發黃的瓷磚、搖搖欲墜的門窗、蜷縮著蟑螂的浴廁等。在韓國,作為窮人代表的半地下室被稱為「banjiha」(班吉哈)。目前,有成千上萬人住在這樣的地方,據韓國國土交通部2018年統計,韓國目前有38萬戶家庭居住在地下、半地下以及閣樓內,在韓國最繁華的首爾,半地下室的住戶比例佔到全國近60%。